可觀可游可居可詩的水墨生活
對于這個將周莊帶往世界的人來說,一般人看來有些神秘,也有些神往。但真正對楊明義神往的人,大都是因為他的畫。從20世紀60年代初創(chuàng)作水印木刻版畫,到70年代起開始探索新的水墨江南山水畫,今天的他,已經(jīng)將水墨融于胸懷,創(chuàng)造性地表現(xiàn)著江南水鄉(xiāng)的濃郁韻味。所以,他的畫清新脫俗,別具一格,深深刻上了屬于他的痕跡。
家,可觀,可游
江南水鄉(xiāng),畫不好便成了小氣的女子,留在家里便是最好的出路。楊明義的畫里,分明為江南水鄉(xiāng)注入了淳樸、簡練的神韻,頓時令人發(fā)現(xiàn)精巧背后的大氣。而他的家,也是如此。懂得繪畫的人,懂得好東西是靠時間養(yǎng)出來的。對待家,楊明義就像對待他的畫一樣,創(chuàng)造出今天擁有獨特語言的水墨江南,而凌子就是他畫中的美麗女子。楊明義用了二十年;當大多數(shù)畫家已經(jīng)不畫速寫而用更快捷的照相機代替時,他還一直不停地畫著。
女主人寬敞,明媚的工作室,一張鐵藝古董床,讓工作也變得如此愜意。
時間的積淀絕不是浪費,就像陳香的老酒,少一寸光陰便少了一分滋味。凌子和楊明義的房子用了一年多的時間才重新建造完成。三層的小樓規(guī)劃得清晰明了。一層是開放的會客區(qū),二層是安靜的主臥和男主人的書房,三層整層的空間則都是女主人工作室。明晰的分區(qū),令每個空間都充滿了屬于自己的獨特之處,整個居室中或古典或現(xiàn)代的裝修設(shè)計,始終無法脫離那張白紙,那份神韻總會落在畫卷之上。[NextPage]
主人像處理水墨畫般處理著房間的格局,有明有暗,有取有舍。
每件裝飾品都像是珍貴的藝術(shù)品。
留白是需要勇氣的。在這個三層的居室中,我們足以見到主人的勇氣。大面積的留白,與水墨畫有些神似。居室的每一處動線設(shè)計都足夠?qū)捰?,令人在居室中產(chǎn)生的是游走的感覺,帶上了那么點兒人在江南的閑庭信步。但是,這里的留白并不顯得空洞,隨處可見的繪畫作品,或是主人自己所畫,或是朋友贈送,畫在它應該在的位置,不會令留白處有被填滿的感覺,卻恰到好處地把每一處留白也巧妙地變成了一幅畫中畫。
即便是沐浴間,也充滿了水墨畫般的意境。
精巧中略帶硬朗的古董床,純麻的襯衣,帶著墨香的書籍,舒適隨處可見。
家,可居,可詩
好居室不僅要可觀,可游。居室是為人居住的,住得舒適才是根本。這一點,凌子和楊明義的家中并不缺少。
房間的采光極好,采用的是少有的三面采光,無論走到哪個角落,都可以享受到溫暖陽光的觸碰。整個房子在建造之初最先選好的是書房的位置,然后才規(guī)劃其它的空間。這里有溫暖的陽光,有窗外成蔭的綠樹,主人像處理水墨畫般處理著房間的布局,有虛有實,有明有暗,有取有舍。所以,這里舒適的光線也很適合主人在書房中會客,安心享受只屬于自己的時光。
懸掛在一層被挑高的空間中的吊燈,出自雕塑家之手。
不經(jīng)意的精致是居室最大的特色。懸掛在一層挑高空間的吊燈,是主人請一位雕塑家雕刻出模子,再請人用鐵藝打造的,帶著一份粗獷中的精致。三層女主人的工作間中,一張可以隨時休息的鐵藝古董床,為簡約的現(xiàn)代主義融入了一份古韻。大廳中高雅的鋼琴與清麗的荷花,簡約的沙發(fā)與古樸的餐桌,舒適隨處可見卻并不隨意,走到哪兒,都能感受到詩情畫意的浸染。
猛的看上去,這個家似乎沒有什么特別夸張之處。但是那份水墨畫的意境之美,卻總給人帶來一種沖動,想進去看一看,游一游,住一住,在不經(jīng)意間融入那份傳說中的詩情畫意。
主臥室與沐浴間用透明玻璃做隔斷,家多了一絲浪漫的氣息。
大面積的白色與小面積的黑色形成的對比,是整個空間出眾的重要原因。無彩的色彩搭配,讓人動容的空間樂章
即使沒有彩色出現(xiàn),空間的線條一樣可以豐富而引人注目——單純的顏色使得空間內(nèi)的線條可以以更多變、更復雜的組成方式出現(xiàn),保證空間視覺與感受的豐富層次。而單純色塊之間形成的空間圖案,也制造了空間中的視覺高潮:條紋就好像鋼琴琴鍵一樣,讓人感覺到一種韻律的美感;而塊狀的格子使得空間具備更多活潑的屬性,單色又使得活潑的感覺更穩(wěn)健,更高級.
在顏色搭配方面,彼此呼應是必須強調(diào)的,色與色之間應避免分離。
無彩空間的顏色搭配,比多彩空間更容易有出眾的非凡效果,因為視覺的中心點往往更容易被把握,而且,更容易讓人減低浮躁與焦慮。
單色環(huán)境中家具與飾品的選擇要制造出對比氣質(zhì),這樣視覺節(jié)奏上才有變化和轉(zhuǎn)折。 [NextPage]
單色之間的搭配,有一種比較易行并保證效果的方法,就是將兩種基本顏色的比例調(diào)配為7:3或8:2,這樣不僅可以制造空間的節(jié)奏,降低單一顏色的沉悶,還能保證視覺和感覺上的重點突出,避免兩種顏色表現(xiàn)力均衡,沒有沖擊力。
通過家具功能性的變化和延展,也能為單調(diào)空間帶來新意和趣味。
加入更深層情緒 營造情感的基地
加入深層的情緒,可以極好地降低單純顏色帶來的銳利感,避免居住者情緒過于緊張。
濃濃懷舊情緒的“黑板”搖身變?yōu)榱私旰苁軞g迎的家居元素,不僅可以隨意變換圖案,響應使用者不同生活情景的需求,還能帶領(lǐng)人的情緒,或者波瀾,或者寧靜。而空間的整體氛圍也會因其改變,或摩登,或隨意這類元素成了無彩空間的“情感因子”,讓人深受感染
蛋椅:丹麥設(shè)計大師Arne Jacobsen設(shè)計的作品
蛋椅是丹麥設(shè)計大師Arne Jacobsen(1902-1971)1958年設(shè)計的作品,他是50年代丹麥最具有國際影響的家具設(shè)計師,是現(xiàn)代設(shè)計的重要代表人物。
50年代是Arne Jacobsen設(shè)計活動的旺盛期。他在家具設(shè)計上以人體工程學的尺度為依據(jù),將刻板的功能主義形式轉(zhuǎn)變成優(yōu)雅的形式。
1958年至1960年他為哥本哈根皇家飯店設(shè)計家具及飾品,這家飯店包含了他大多數(shù)的設(shè)計作品,從家具、燈具、織物、酒杯、餐具、宴會器皿,甚至設(shè)計了門的把手,都是很實用的樣式,蛋椅就是在這個時候設(shè)計出來。
他采用玻璃纖維設(shè)計出了這件具有雕塑般美感的蛋椅,成為他的代表之作,并且直接引發(fā)了60年代新風格的出現(xiàn)。Jacobsen在他的車庫改成的工作室里,以石膏模型的形式,像雕刻那樣,制成了蛋椅原型。當年他用人工合成的貝殼外形用泡沫填補,并覆蓋上織物或不同種類的皮子,停留在星形的鋁制底座上。
蛋椅的外殼由玻璃纖維和聚氨酯泡沫體加固而成。椅子還有一個可調(diào)整的傾斜,可以根據(jù)不同用戶的體重來調(diào)整。椅子底部由如絲緞般光滑的焊接鋼管和一個四星形注模鋁組成,可以用織布和皮質(zhì)作裝飾。這個卵形椅子從此成了丹麥家具設(shè)計的樣本,它獨特的造型可以在公共場所開辟一個不被打擾的空間,坐在它之中就如同在家休息一樣。
如今的蛋椅千變?nèi)f化的椅面圖案則讓人時常擁有耳目一新的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