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壓直流輸電用換流變壓器、平波電抗器國家標準制定
時間:2007-08-10 人氣:1425 來源:中國機械網|http://www.jx.cn/ 作者:
概述: 近日,我國電工行業(yè)成功研究制定的《高壓直流輸電用換流變壓器》和《高壓直流輸電用油浸式平波電抗器》標準,將引進技術消化吸收形成的自主技術和成功制造經驗反映在標準制定中,在立足國產化技術方面取得最......
近日,我國電工行業(yè)成功研究制定的《高壓直流輸電用換流變壓器》和《高壓直流輸電用油浸式平波電抗器》標準,將引進技術消化吸收形成的自主技術和成功制造經驗反映在標準制定中,在立足國產化技術方面取得最新進展,及時滿足了市場需求,并受到業(yè)界的廣泛關注。
據了解,上述標準是在對ABB和SIEMENS引進技術進行消化、吸收、創(chuàng)新的基礎上,結合我國三—常、三—廣、貴—廣等工程用±500千伏和靈寶工程用換流變壓器和平波電抗器的實際情況制定的。而在此之前,國內企業(yè)從未生產過高壓換流變壓器和平波電抗器,因此產品研發(fā)和制定標準需要解決多項關鍵技術。
項目組結合對產品整體結構、主絕緣結構、引線結構、結構件、套管尾部屏蔽結構等方面對引進技術進行改進,獨立研發(fā)出換流變壓器和平波電抗器,并在此基礎上,研究制定了國家標準。
在研制工作中,項目組立足國產化突破多項關鍵技術。
一是開展了對諧波損耗特點的分析研究、確定和測量。諧波損耗與諧波電流、諧波頻率等因素有關,特別是平波電抗器,由于其串聯在直流線路中,線路中的諧波還會對鐵心損耗產生影響,另外諧波引起的漏磁場會產生附加損耗。因此在該項目的研究中,兼顧了各類產品的技術特點,使之具有良好的適用性。
二是完成了平波電抗器鐵心損耗的計算方法。在研究平波電抗器鐵心損耗計算時,兼顧了鐵心帶氣隙結構和線圈內無鐵心柱的空心結構兩種產品的特點,分別進行了相應的規(guī)定。
三是突破了換流變壓器和平波電抗器的絕緣關鍵技術。絕緣是換流變壓器和平波電抗器產品最突出的技術問題,也是確保產品質量的關鍵。在標準研制中,研究人員針對不同產品的絕緣特點,進行了電位分布及電場計算、直流電場與交直流混合電場的算法及特性研究、直流電場與交直流混合電場的計算程序開發(fā)等一系列分析研究。同時,通過技術開發(fā)和利用引進的電場和波過程的解析與仿真軟件,對產品絕緣結構進行了沖擊分布及二維和三維電場的計算機仿真,從而得出最佳的絕緣結構并使局部放電量水平達到最低。
四是確定了絕緣試驗研究的方法。絕緣試驗是保證換流變壓器和平波電抗器產品安全運行的關鍵試驗。項目組對外施交流耐壓試驗、外施直流耐壓試驗、極性反轉試驗、局部放電測量等試驗項目的機理和試驗方法進行多項研究,從而取得科學的試驗結果。
近日,我國電工行業(yè)成功研究制定的《高壓直流輸電用換流變壓器》和《高壓直流輸電用油浸式平波電抗器》標準,將引進技術消化吸收形成的自主技術和成功制造經驗反映在標準制定中,在立足國產化技術方面取得最新進展,及時滿足了市場需求,并受到業(yè)界的廣泛關注。
據了解,上述標準是在對ABB和SIEMENS引進技術進行消化、吸收、創(chuàng)新的基礎上,結合我國三—常、三—廣、貴—廣等工程用±500千伏和靈寶工程用換流變壓器和平波電抗器的實際情況制定的。而在此之前,國內企業(yè)從未生產過高壓換流變壓器和平波電抗器,因此產品研發(fā)和制定標準需要解決多項關鍵技術。
項目組結合對產品整體結構、主絕緣結構、引線結構、結構件、套管尾部屏蔽結構等方面對引進技術進行改進,獨立研發(fā)出換流變壓器和平波電抗器,并在此基礎上,研究制定了國家標準。
在研制工作中,項目組立足國產化突破多項關鍵技術。
一是開展了對諧波損耗特點的分析研究、確定和測量。諧波損耗與諧波電流、諧波頻率等因素有關,特別是平波電抗器,由于其串聯在直流線路中,線路中的諧波還會對鐵心損耗產生影響,另外諧波引起的漏磁場會產生附加損耗。因此在該項目的研究中,兼顧了各類產品的技術特點,使之具有良好的適用性。
二是完成了平波電抗器鐵心損耗的計算方法。在研究平波電抗器鐵心損耗計算時,兼顧了鐵心帶氣隙結構和線圈內無鐵心柱的空心結構兩種產品的特點,分別進行了相應的規(guī)定。
三是突破了換流變壓器和平波電抗器的絕緣關鍵技術。絕緣是換流變壓器和平波電抗器產品最突出的技術問題,也是確保產品質量的關鍵。在標準研制中,研究人員針對不同產品的絕緣特點,進行了電位分布及電場計算、直流電場與交直流混合電場的算法及特性研究、直流電場與交直流混合電場的計算程序開發(fā)等一系列分析研究。同時,通過技術開發(fā)和利用引進的電場和波過程的解析與仿真軟件,對產品絕緣結構進行了沖擊分布及二維和三維電場的計算機仿真,從而得出最佳的絕緣結構并使局部放電量水平達到最低。
四是確定了絕緣試驗研究的方法。絕緣試驗是保證換流變壓器和平波電抗器產品安全運行的關鍵試驗。項目組對外施交流耐壓試驗、外施直流耐壓試驗、極性反轉試驗、局部放電測量等試驗項目的機理和試驗方法進行多項研究,從而取得科學的試驗結果。
據了解,上述標準是在對ABB和SIEMENS引進技術進行消化、吸收、創(chuàng)新的基礎上,結合我國三—常、三—廣、貴—廣等工程用±500千伏和靈寶工程用換流變壓器和平波電抗器的實際情況制定的。而在此之前,國內企業(yè)從未生產過高壓換流變壓器和平波電抗器,因此產品研發(fā)和制定標準需要解決多項關鍵技術。
項目組結合對產品整體結構、主絕緣結構、引線結構、結構件、套管尾部屏蔽結構等方面對引進技術進行改進,獨立研發(fā)出換流變壓器和平波電抗器,并在此基礎上,研究制定了國家標準。
在研制工作中,項目組立足國產化突破多項關鍵技術。
一是開展了對諧波損耗特點的分析研究、確定和測量。諧波損耗與諧波電流、諧波頻率等因素有關,特別是平波電抗器,由于其串聯在直流線路中,線路中的諧波還會對鐵心損耗產生影響,另外諧波引起的漏磁場會產生附加損耗。因此在該項目的研究中,兼顧了各類產品的技術特點,使之具有良好的適用性。
二是完成了平波電抗器鐵心損耗的計算方法。在研究平波電抗器鐵心損耗計算時,兼顧了鐵心帶氣隙結構和線圈內無鐵心柱的空心結構兩種產品的特點,分別進行了相應的規(guī)定。
三是突破了換流變壓器和平波電抗器的絕緣關鍵技術。絕緣是換流變壓器和平波電抗器產品最突出的技術問題,也是確保產品質量的關鍵。在標準研制中,研究人員針對不同產品的絕緣特點,進行了電位分布及電場計算、直流電場與交直流混合電場的算法及特性研究、直流電場與交直流混合電場的計算程序開發(fā)等一系列分析研究。同時,通過技術開發(fā)和利用引進的電場和波過程的解析與仿真軟件,對產品絕緣結構進行了沖擊分布及二維和三維電場的計算機仿真,從而得出最佳的絕緣結構并使局部放電量水平達到最低。
四是確定了絕緣試驗研究的方法。絕緣試驗是保證換流變壓器和平波電抗器產品安全運行的關鍵試驗。項目組對外施交流耐壓試驗、外施直流耐壓試驗、極性反轉試驗、局部放電測量等試驗項目的機理和試驗方法進行多項研究,從而取得科學的試驗結果。
近日,我國電工行業(yè)成功研究制定的《高壓直流輸電用換流變壓器》和《高壓直流輸電用油浸式平波電抗器》標準,將引進技術消化吸收形成的自主技術和成功制造經驗反映在標準制定中,在立足國產化技術方面取得最新進展,及時滿足了市場需求,并受到業(yè)界的廣泛關注。
據了解,上述標準是在對ABB和SIEMENS引進技術進行消化、吸收、創(chuàng)新的基礎上,結合我國三—常、三—廣、貴—廣等工程用±500千伏和靈寶工程用換流變壓器和平波電抗器的實際情況制定的。而在此之前,國內企業(yè)從未生產過高壓換流變壓器和平波電抗器,因此產品研發(fā)和制定標準需要解決多項關鍵技術。
項目組結合對產品整體結構、主絕緣結構、引線結構、結構件、套管尾部屏蔽結構等方面對引進技術進行改進,獨立研發(fā)出換流變壓器和平波電抗器,并在此基礎上,研究制定了國家標準。
在研制工作中,項目組立足國產化突破多項關鍵技術。
一是開展了對諧波損耗特點的分析研究、確定和測量。諧波損耗與諧波電流、諧波頻率等因素有關,特別是平波電抗器,由于其串聯在直流線路中,線路中的諧波還會對鐵心損耗產生影響,另外諧波引起的漏磁場會產生附加損耗。因此在該項目的研究中,兼顧了各類產品的技術特點,使之具有良好的適用性。
二是完成了平波電抗器鐵心損耗的計算方法。在研究平波電抗器鐵心損耗計算時,兼顧了鐵心帶氣隙結構和線圈內無鐵心柱的空心結構兩種產品的特點,分別進行了相應的規(guī)定。
三是突破了換流變壓器和平波電抗器的絕緣關鍵技術。絕緣是換流變壓器和平波電抗器產品最突出的技術問題,也是確保產品質量的關鍵。在標準研制中,研究人員針對不同產品的絕緣特點,進行了電位分布及電場計算、直流電場與交直流混合電場的算法及特性研究、直流電場與交直流混合電場的計算程序開發(fā)等一系列分析研究。同時,通過技術開發(fā)和利用引進的電場和波過程的解析與仿真軟件,對產品絕緣結構進行了沖擊分布及二維和三維電場的計算機仿真,從而得出最佳的絕緣結構并使局部放電量水平達到最低。
四是確定了絕緣試驗研究的方法。絕緣試驗是保證換流變壓器和平波電抗器產品安全運行的關鍵試驗。項目組對外施交流耐壓試驗、外施直流耐壓試驗、極性反轉試驗、局部放電測量等試驗項目的機理和試驗方法進行多項研究,從而取得科學的試驗結果。
(聲明:凡轉載文章均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及時處理,謝謝!)
上一條:我國工程機械出口要從“零”做起
這是一個很誘人的數字,到2010年全球工程機械市場總規(guī)模將達到1450億美元(年增長3%),而中國制造(包括國際品牌在中國制造)的產品,產銷將占全球工程機械市場的26%~30%,為380億~400億美元左右。“蛋糕”雖大要吃卻難,我國工程機械企業(yè)還需打下扎實基礎,強化質量、技術和標準的軟肋,才能在日后與國際品牌坐在同一張桌子上分食。
2006年我國工程機械進出口繼續(xù)快速增長,其中出口50.16億美元,增長70.2%;進口39.27億美元,增長27.9%。全年進出口在該行業(yè)第一次出現順差。“出口形勢很喜人,但貿易摩擦很惱人?!敝袊こ虣C械工業(yè)協會副秘書長江琳指出,發(fā)達國家利用技術優(yōu)勢,以維護國家或地區(qū)整體安全、保障人類或動植物安全和保護環(huán)境等理由,不斷采取技術法規(guī)、標準、認證、專利等手段,提高市場技術門檻,對中國大批出口產品構筑貿易壁壘。
專家指出,“十五”期間,雖然國內企業(yè)新產品開發(fā)和老產品更新速度加快了,但是借鑒國際先進產品進行技術移植或重新“克隆”的較多。雖然改變了機型,但其中核心技術、關鍵零部件自主開發(fā)的少。造成這種現象的主要原因是技術開發(fā)力量薄弱,投入的開發(fā)資金有限。目前只有少數幾個企業(yè)集團技術開發(fā)水平達到或接近發(fā)達國家水平,但產品總體技術水平與發(fā)達國家仍有較大差距。尤其是大型施工成套設備國產化率很低,如大型土石方施工機械,鐵路、公路、南水北調引水工程等用的大型架橋機、大型箱型混凝土梁轉運機、盾構機與“TBM”全斷面掘進機成套設備,高等級公路大型瀝青混凝土再生成套設備等領域,主要依靠國外直接進口或利用國外先進技術合作生產。另外,國外先進企業(yè)以電子、信息技術為先導,在計算機故障診斷與監(jiān)控、精確定位與作業(yè)、發(fā)動機燃料控制和人機工程學等方面進行了大量的研究與開發(fā),提高了產品的科技含量,而國內只有極少數產品達到信息化和智能化水平。
據專家介紹,根據1000小時可靠性試驗和三包期內的統(tǒng)計資料表明,目前我國工程機械產品平均無故障間隔時間為200~300小時不等,而國際先進水平達到500~800小時;不采用進口發(fā)動機的大修期壽命只有4000~5000小時,國際水平達到8000~1萬小時,功率超過200kW大型產品達到近2萬小時??梢姰a品可靠性和大修期壽命是我國工程機械缺乏國際競爭力的主要問題。工程機械整機可靠性和使用壽命低,60%~70%故障來自于零部件及發(fā)動機,首先是柴油發(fā)動機,它是衡量整機水平的主要指標之一;其次是液壓元件和傳動變速箱等部件,是否漏油和工作可靠,是影響整機水平的關鍵因素。因此,要提高產品質量,就要從基礎零部件做起,才能提升整機產品技術水平。 中國機電產品進出口商會農機分會秘書長張小寧指出,中國是工程機械制造大國,已形成了產品、制造、人力資源和國內銷售服務網絡等產業(yè)資源優(yōu)勢,中國工程機械產品進入國際市場是產業(yè)發(fā)展的必然趨勢。但與國際品牌企業(yè)相比,中國工程機械產業(yè)資源仍有軟肋:首先是體制和機制相對落后,整合資源的能力較差;其次是缺乏高端產品、研發(fā)、技術、標準、資金、管理和國際銷售網絡等核心資源;另外經營理念也有待與國際接軌,包括產品創(chuàng)新、產品可靠性、國際銷售網絡和售后服務、知識產權、認證、融資和管理等。
因此,政府部門、行業(yè)組織和企業(yè)應從以下方面進一步拓展工作:加快對產品法規(guī)和標準體系的建設,加強產品進入“主流市場”的認證,包括進入歐盟的“CE”和美國安全標準認證;建立行業(yè)自律協調機制,規(guī)范市場競爭秩序,制止低價惡性競爭;加強國際商協會間的交流與合作;組織工程機械國際大展創(chuàng)建交流平臺;保護知識產權,積極應對貿易摩擦;支持企業(yè)實施“品牌戰(zhàn)略”和“走出去”,積極發(fā)展代理商并建立起銷售服務體系等。
2006年我國工程機械進出口繼續(xù)快速增長,其中出口50.16億美元,增長70.2%;進口39.27億美元,增長27.9%。全年進出口在該行業(yè)第一次出現順差。“出口形勢很喜人,但貿易摩擦很惱人?!敝袊こ虣C械工業(yè)協會副秘書長江琳指出,發(fā)達國家利用技術優(yōu)勢,以維護國家或地區(qū)整體安全、保障人類或動植物安全和保護環(huán)境等理由,不斷采取技術法規(guī)、標準、認證、專利等手段,提高市場技術門檻,對中國大批出口產品構筑貿易壁壘。
專家指出,“十五”期間,雖然國內企業(yè)新產品開發(fā)和老產品更新速度加快了,但是借鑒國際先進產品進行技術移植或重新“克隆”的較多。雖然改變了機型,但其中核心技術、關鍵零部件自主開發(fā)的少。造成這種現象的主要原因是技術開發(fā)力量薄弱,投入的開發(fā)資金有限。目前只有少數幾個企業(yè)集團技術開發(fā)水平達到或接近發(fā)達國家水平,但產品總體技術水平與發(fā)達國家仍有較大差距。尤其是大型施工成套設備國產化率很低,如大型土石方施工機械,鐵路、公路、南水北調引水工程等用的大型架橋機、大型箱型混凝土梁轉運機、盾構機與“TBM”全斷面掘進機成套設備,高等級公路大型瀝青混凝土再生成套設備等領域,主要依靠國外直接進口或利用國外先進技術合作生產。另外,國外先進企業(yè)以電子、信息技術為先導,在計算機故障診斷與監(jiān)控、精確定位與作業(yè)、發(fā)動機燃料控制和人機工程學等方面進行了大量的研究與開發(fā),提高了產品的科技含量,而國內只有極少數產品達到信息化和智能化水平。
據專家介紹,根據1000小時可靠性試驗和三包期內的統(tǒng)計資料表明,目前我國工程機械產品平均無故障間隔時間為200~300小時不等,而國際先進水平達到500~800小時;不采用進口發(fā)動機的大修期壽命只有4000~5000小時,國際水平達到8000~1萬小時,功率超過200kW大型產品達到近2萬小時??梢姰a品可靠性和大修期壽命是我國工程機械缺乏國際競爭力的主要問題。工程機械整機可靠性和使用壽命低,60%~70%故障來自于零部件及發(fā)動機,首先是柴油發(fā)動機,它是衡量整機水平的主要指標之一;其次是液壓元件和傳動變速箱等部件,是否漏油和工作可靠,是影響整機水平的關鍵因素。因此,要提高產品質量,就要從基礎零部件做起,才能提升整機產品技術水平。 中國機電產品進出口商會農機分會秘書長張小寧指出,中國是工程機械制造大國,已形成了產品、制造、人力資源和國內銷售服務網絡等產業(yè)資源優(yōu)勢,中國工程機械產品進入國際市場是產業(yè)發(fā)展的必然趨勢。但與國際品牌企業(yè)相比,中國工程機械產業(yè)資源仍有軟肋:首先是體制和機制相對落后,整合資源的能力較差;其次是缺乏高端產品、研發(fā)、技術、標準、資金、管理和國際銷售網絡等核心資源;另外經營理念也有待與國際接軌,包括產品創(chuàng)新、產品可靠性、國際銷售網絡和售后服務、知識產權、認證、融資和管理等。
因此,政府部門、行業(yè)組織和企業(yè)應從以下方面進一步拓展工作:加快對產品法規(guī)和標準體系的建設,加強產品進入“主流市場”的認證,包括進入歐盟的“CE”和美國安全標準認證;建立行業(yè)自律協調機制,規(guī)范市場競爭秩序,制止低價惡性競爭;加強國際商協會間的交流與合作;組織工程機械國際大展創(chuàng)建交流平臺;保護知識產權,積極應對貿易摩擦;支持企業(yè)實施“品牌戰(zhàn)略”和“走出去”,積極發(fā)展代理商并建立起銷售服務體系等。
閱讀全文
“一家獨大”格局不會長久
雅閣從2004年至2006年11月,一直保持了中高檔車市的銷售冠軍的位置。但新車凱美瑞上市,連續(xù)四個月份與雅閣、領馭三分中高檔車市的天下,到2006年的12月,凱美瑞成為了中高檔轎車銷量的新王者。
今年上半年,凱美瑞以80664輛的銷售業(yè)績摘得桂冠,領先雅閣15000輛。雅閣與領馭并駕齊驅,紛紛躍過60000輛大關,第二梯隊的領跑者為別克君越,正在努力向四萬大關挺進,隨后的馬6、銳志、天籟和蒙迪歐銷量呈緩慢下降趨勢,差距不大。
中高檔車市前兩年形成雅閣一家獨大的格局,在2006年被打破,隨后又進入凱美瑞統(tǒng)領的時代,凱美瑞絕對可以稱得上“黑馬”,半年多以來該車穩(wěn)坐中高級車市場的頭把交椅。上半年,除2月份以外,每月均過萬輛的成績讓對手望塵莫及,3月份更是沖破15000輛。但按照業(yè)內人士的分析,由于競爭車型增多,凱美瑞不可能再像雅閣那樣連續(xù)三年保持銷量冠軍,第八代雅閣、邁騰都有可能挑戰(zhàn)凱美瑞的地位,中高檔轎車市場即將進入全面競爭的時代。
新車集中改款換代
東風日產天籟·御系列和一汽大眾邁騰的上市,可以說是拉開了中高檔車市“改朝換代”的序幕,從已經公布或核實的新車資訊可以發(fā)現,接下來,包括雅閣、馬自達6、蒙迪歐等中高檔車市當中的“主力”都會在今年下半年至明年全面改款或換代。事實上,國內中高檔車型集中“更新”并非偶然,它們在歐美日等地市場都是剛剛或者即將改款,在追求“國際同步”的國內市場,當然不甘落后。從而也可以看到,除了邁騰一款新入車型外,未來1年的中高檔車市場的新車都是以改款車為主。
自主品牌搶灘市場
紅旗奔騰、上汽榮威、南汽名爵、奇瑞新東方之子、華晨M3、江淮賓悅……在中高檔車市場上,越來越多自主品牌向處于主導地位的合資品牌發(fā)起挑戰(zhàn)。目前自主品牌銷量的增長,主要有賴于經濟型小車市場的迅速增長,但今年以來,經濟性轎車是唯一一個負增長的轎車細分市場,利潤薄、市場飽和等形勢迫使自主品牌把新車型的發(fā)展目光轉向更高級別的市場。業(yè)內人士分析,受制于品牌形象、資金和技術等方面的不足,自主品牌現時只能在主流市場的邊緣徘徊,而有國際品牌和技術做支撐的車型如榮威、名爵等,有可能率先與眾多合資品牌正面較量。
私車消費已成主體
收入提高,價格下降,品牌選擇增多,這些因素使得中高檔轎車的消費定位由原來的“官車”轉變?yōu)椤八杰嚒薄私?,目前購買雅閣的私人用戶比例超過60%,凱美瑞的私人購車比例為85%,領馭的私人購車比例也超過70%。更多中高檔轎車把目標客戶鎖定為單身貴族或三口之家,據JD·POWER做的一個調查顯示,雖然目前國內普通消費者的購車平均價格在13萬元,但這個價格有向上走的趨勢。業(yè)內認為,人們購買能力的提高、車型日益豐富,以及各款車的大幅降價,都將使得更多消費者向中高檔轎車邁進。
雅閣從2004年至2006年11月,一直保持了中高檔車市的銷售冠軍的位置。但新車凱美瑞上市,連續(xù)四個月份與雅閣、領馭三分中高檔車市的天下,到2006年的12月,凱美瑞成為了中高檔轎車銷量的新王者。
今年上半年,凱美瑞以80664輛的銷售業(yè)績摘得桂冠,領先雅閣15000輛。雅閣與領馭并駕齊驅,紛紛躍過60000輛大關,第二梯隊的領跑者為別克君越,正在努力向四萬大關挺進,隨后的馬6、銳志、天籟和蒙迪歐銷量呈緩慢下降趨勢,差距不大。
中高檔車市前兩年形成雅閣一家獨大的格局,在2006年被打破,隨后又進入凱美瑞統(tǒng)領的時代,凱美瑞絕對可以稱得上“黑馬”,半年多以來該車穩(wěn)坐中高級車市場的頭把交椅。上半年,除2月份以外,每月均過萬輛的成績讓對手望塵莫及,3月份更是沖破15000輛。但按照業(yè)內人士的分析,由于競爭車型增多,凱美瑞不可能再像雅閣那樣連續(xù)三年保持銷量冠軍,第八代雅閣、邁騰都有可能挑戰(zhàn)凱美瑞的地位,中高檔轎車市場即將進入全面競爭的時代。
新車集中改款換代
東風日產天籟·御系列和一汽大眾邁騰的上市,可以說是拉開了中高檔車市“改朝換代”的序幕,從已經公布或核實的新車資訊可以發(fā)現,接下來,包括雅閣、馬自達6、蒙迪歐等中高檔車市當中的“主力”都會在今年下半年至明年全面改款或換代。事實上,國內中高檔車型集中“更新”并非偶然,它們在歐美日等地市場都是剛剛或者即將改款,在追求“國際同步”的國內市場,當然不甘落后。從而也可以看到,除了邁騰一款新入車型外,未來1年的中高檔車市場的新車都是以改款車為主。
自主品牌搶灘市場
紅旗奔騰、上汽榮威、南汽名爵、奇瑞新東方之子、華晨M3、江淮賓悅……在中高檔車市場上,越來越多自主品牌向處于主導地位的合資品牌發(fā)起挑戰(zhàn)。目前自主品牌銷量的增長,主要有賴于經濟型小車市場的迅速增長,但今年以來,經濟性轎車是唯一一個負增長的轎車細分市場,利潤薄、市場飽和等形勢迫使自主品牌把新車型的發(fā)展目光轉向更高級別的市場。業(yè)內人士分析,受制于品牌形象、資金和技術等方面的不足,自主品牌現時只能在主流市場的邊緣徘徊,而有國際品牌和技術做支撐的車型如榮威、名爵等,有可能率先與眾多合資品牌正面較量。
私車消費已成主體
收入提高,價格下降,品牌選擇增多,這些因素使得中高檔轎車的消費定位由原來的“官車”轉變?yōu)椤八杰嚒薄私?,目前購買雅閣的私人用戶比例超過60%,凱美瑞的私人購車比例為85%,領馭的私人購車比例也超過70%。更多中高檔轎車把目標客戶鎖定為單身貴族或三口之家,據JD·POWER做的一個調查顯示,雖然目前國內普通消費者的購車平均價格在13萬元,但這個價格有向上走的趨勢。業(yè)內認為,人們購買能力的提高、車型日益豐富,以及各款車的大幅降價,都將使得更多消費者向中高檔轎車邁進。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