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chuàng)意小戶型設計 “擠”出個工作間
把廚房和工作區(qū)進行結合,在廚柜旁邊增加一個壁柜,利用墻面就可以騰出足夠的存儲空間,封閉與開放型收納相輔助的設計絕對不會影響小家的美觀度。
借用一個廚柜的面積將這里轉換成工作區(qū),藍色的書桌與廚房家具區(qū)分開來;頂部的吊柜用來儲存書籍和資料,抽屜則用來收納零碎的小物件,以盡量保持臺面的整潔度。
廚柜尾端多出的迷你空間里,靠墻定制了一個小方桌,潔白的桌腿和座椅搭配柚木臺面,與廚房整體格調相對應,在細節(jié)處彰顯品質感。
如果你家中正好有個狹長的玄關或走道,便可就此用來打造成雙人工作區(qū),保證了家庭成員可以同時使用,互不受影響。兩個工作臺連成一體,中間的壁柜能放置各種雜物。
作為國內頗負盛名的DARA家居店的當家人,最不用發(fā)愁的就是家具的選擇,但如何才能從熟悉得不能再熟悉的家具中,篩掉乏陳的麻木感,而獲得新的感受,是他們唯一要面對的問題。
愛“搗騰”,是讓家保持新鮮的最有效的方式。以前是兩個人一起忙,如今家中添了一個讓張雋分身的天使,這活兒就落在了蔣朋的身上。而這件事對于一個個性細膩,又充滿活力的人來講有的只是趣味,不要忘了他有海量的素材可以填補進家居的每個細節(jié)。對于喜歡的物件與風格,兩人一直很堅持。所以,以東南亞風情做基底,輔以西式家具,穿插進一些明快的、輕盈的節(jié)奏,家便有了活色生香的韻致,不香艷,不媚悅,舒展自然,身心因之安享。
沙比利、楸木、榆木、水曲柳、樺木……這些木材在蔣朋的心里就像老朋友一樣熟悉,無論從它們的色澤,花紋到品性、氣質,都能如教科書般地向你——道來,長了知識的同時,也發(fā)現木質家具讓人癡愛的秘密。
[NextPage]
它可以親和,亦可以有風骨??梢匀A麗至美,亦可樸素自然。盡管如今的家具選材豐富且多變,木,始終不可替代。也許是蔣朋從小練習書法,用中國的傳統(tǒng)技法繪畫的原因,樸拙淡定的木在他心中有特殊的位置,也是他設計家具時最善用的材質。他的家中更是名“木”繁多,木桌、木椅、木幾、木柜……還有腳下踩上去溫潤舒適的木地板??粗浻蓵r光雕刻的木紋,不思考,只發(fā)呆,都是自然給人的貪享。
蔣朋和張雋的家中一段窄梯令人印象深刻,那是大約只夠一人上下的盤旋而上的樓梯,多一個人都要先行退讓,它像是一脈植物的莖,幼細卻輸導著營養(yǎng),微小卻不容忽視。因為過于窄小,不由得讓人疑問,樓上那些體積龐大的家具都是怎么運上樓的,身在一樓客廳的蔣朋笑著指了指頭頂,原來全都是從二樓開放式書房的扶欄處吊“威亞”上去的,生活中的功夫片,想想也是很有看頭的。
[NextPage]
就像蔣朋和張雋為人所樂道的情感一樣,兩個人首先是保持了良好的伙伴關系,彼此互補共融,才能成為生活中令人艷羨的佳偶。而他們所鐘愛的風格也與此一脈相承,東方家具中鎖著根的文化淵源,而西式家具則輕松地化解著凝重,沒有矛盾沖突,接下來要做的事便是要讓家和店區(qū)別開。
任滿室自然香,是蔣朋最愛的“家務”。每個周末,他都會去花卉市場,為家中尋覓應季的鮮花,從寒冬傲然的臘梅,到盛夏怒放的薔薇,那些清雅的芬芳似乎在反問“如果沒有花,日子怎么過?”所以,日子在燦爛中變得更燦爛,在絢麗中變得更絢麗。
蔣朋在用他的行動來告訴人們,用不著扯些空洞的高談闊論,讓家成為一個花草天地,這樣一個小小的生活細節(jié),其實就是最有效,最實際的時尚生活方式?;ú萱倘?,還生活在一個聞得到的天堂。
清新凝神,喚起視覺制高點
用干凈明朗的豎線和色彩營造延伸效果,或用簡單的曲線排列表現外柔內剛的韻味,或用清一色的米、白、藍、綠的自然色系營造簡單清爽的氛圍。不張揚,不鋪張,更不平淡,簡潔的線條,清爽的設計,在進入室內的一霎那,整個人便卸下一切煩惱和包袱,感受家的自然呼吸,讓家成為美化心靈的核心元素。
疲勞的時候給身心放個假,約上若干朋友和死黨去“野外露營”;青草幽幽,花香四溢,吉他輕彈,歡歌笑語,觥籌交錯的剎那時光是如此釋懷沁脾,緩神之際,您會發(fā)現原來生活的愜意盡收眼底。
生活如樂章,跳動著不同韻律的音符;幻化的黑色高音譜符將整個墻面變得生動,余音縈繞般地再現了一場鋼琴演奏;香檳與華爾茲的浪漫溢滿兩人心田,心情好似插上了隱形翅膀,隨著音樂輕舞飛揚。
這兩款讓人想到透明的夢境,高遠空曠的音樂以及寂靜而簡單的生活;時間在流逝著,它改變了許多或好或壞的靈魂;也留下了許多或喜或悲的記憶,活出自己的精彩,這也正是此款壁紙傳達的生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