軟床與實木床哪個更好?
大多人在選購床的時候都會為一個問題而糾結,是選實木床還是選軟床呢?如果你是八零九零后,選擇軟床的幾率就大一些,因為相比實木床,軟床更時尚,而如果你是六零七零后,選擇實木床的幾率就大,因為實木床趨于傳統(tǒng)風格,而且從生理上更適合上了歲數的朋友。
以上只是小編從年齡段上區(qū)分了一下軟床和實木床,究竟哪個更好,下面小編就給您介紹一下軟床與實木床的優(yōu)缺點,您自己來評價一下。
首先說一下軟床
優(yōu)點:
1、整體很柔軟,坐,靠都很舒服
2、外觀漂亮,可以隨意更改外形圖案。整體時尚前衛(wèi);
缺點:
1、布藝內部填充物結構復雜,選擇困難;
2、化纖物品過多,是裝修污染源之一;
3、外框尺寸比實木床的大,對臥室的空間有要求。
接下來是實木床
優(yōu)點
1、純實木,環(huán)保性能高,使用更放心;
2、對空間要求不大,可選擇尺寸多
3. 床上用品搭配隨意,沒有局限性
缺點:
1、市場真假實木難辨
2、總價相對軟床稍貴;
3、舒適性不如軟床。
4、外觀傳統(tǒng),不夠時尚。
總之每種家具都有每種家具的優(yōu)點與缺點,選夠的時候還是要更具自己的喜愛程度來決定,再好的家具如果您不喜歡,那它也不能稱之為好,不知道您是否同意小編的觀點呢?
老紅木家具在生活中如何去污,家具是我們生活中比不可少的,如今,很多人對老紅木家具的保養(yǎng)比較關注,本文就針對老紅木家具的去污方法為大家做個介紹,以便您對此有個了解,下面就跟隨小編一起了解一下吧。
在老家具,尤其是文物家具修復當中,根據文物家具保存和保養(yǎng)的損壞程度,一般是采用牛角、瑪瑙做成不同的工具來進行搟光處理,去臟去舊。但對于有些放置了許多年的老家具尤其是文物家具,采用牛角、瑪瑙等去污去舊法就顯得有些過硬。
在傳統(tǒng)老紅木家具去污中,一般都采用牛角、瑪瑙等做成的工具進行處理,但去除污舊的同時,也會對家具表面產生劃痕。如何解決這個問題?著名文物修復專家王秀林先生,經過多年試驗研究,發(fā)明了一種既簡單又實用的紅木老家具去污法——“饅頭去污法”。
“饅頭去污法”總結如下:
第一步:用豆包布將饅頭包裹起來
第二步:將裹著豆包布的饅頭浸入清水
第三步:用手盡量擠盡水
第四步:用饅頭布包搟擦積垢的老家具表面
第五步:線腳邊沿處的除垢手法與工具
第六步:搟擦后會留下一些淀粉渣滓
第七步:用此法去除淀粉殘渣很有效
第八步:“干磨硬亮”。干磨過程中,同樣硬度,同樣材質的工具,通過摩擦產生熱量,然后將家具僅存的油性通過熱量“逗”上來,反映出老家具的華潤和光澤度
第九步:燙蠟,先將特殊調制的蠟化開
第十步:將蠟油滴至木上邊加熱邊擦拭
作為國家文物的老家具,一般入庫后會幾十年不動。在這幾十年里,家具的里邊、表面都積累了非常厚的塵土。這些塵土,會一年四季地變化。我們的紅木家具包括:紫檀、黃花梨、紅酸枝等,由于本身的木性,每年春天都要往外放漿,即放它們自己所含的油性。但由于塵土的覆蓋,這些家具每揮發(fā)一次,就被塵土吸收一次。時間長了,整個家具物件就會變得酥軟,就跟人嚴重缺鈣一樣,沒有硬度了。這時候如果采用傳統(tǒng)的牛角或者瑪瑙工具去打磨,就會顯得過硬。因為容易在老家具表層產生很深的劃痕。在這種情況下,有沒有更好的辦法?經過多年的鉆研,我們用饅頭去污法成功避免了表層出現劃痕的現象。而且運用饅頭去污法,不但去污,還能把家具中老的包漿都“逗”上來。
具體說來,就是把中國傳統(tǒng)用堿蒸的饅頭,用豆包布包起來,并把它稍微浸水,浸水后再把水擰出去,然后在家具上去污,效果非常好,尤其是用在雕刻件上非常有效。 用饅頭去污法的好處在于:一般的老家具修復,通過洗滌靈或化學品去污后,化學品會把家具的木質纖維燒起毛。因為這些家具由于長時間沒有保養(yǎng),材質表面的纖維已經出現了斷裂起層、“睜眼”過大等情況。在經過洗滌靈等化學物品的洗滌后,就會起毛。經過這種去污去舊的老家具就算燙蠟以后,也不會出現晶瑩透亮的感覺,摸起來非常澀。非常劃手,因為破化了它的材質。但是采用饅頭去污法的家具就會晶瑩透徹,一眼能看出它的紋理,而且摸上去像小孩子的皮膚非常光滑。
在使用饅頭去臟去舊過程中,要盡量避免在家具表面和犄角旮旯中留下饅頭的淀粉,這是一定要注意的,去污完成以后,家具物件要徹底干燥,用棕刷子徹底撣凈,不要留有殘渣,防止有螨蟲侵入。
用饅頭去污后,最后一道工序叫干磨硬亮。紅木家具中,紫檀、黃花梨、紅酸枝、甚至包括紫屬花梨,都要用同材質做成不同的樣子的工具對家具進行干磨,在干磨過程中,同樣硬度,同樣材質的工具,通過摩擦產生熱量,然后將家具僅存的油性通過熱量“逗”上來,反映出老家具的華潤和光澤度。干磨后,就要進行燙蠟了。
文物修復中的燙蠟,使用的蠟不同于一般的蠟,我們采用的蠟的配比,是三種自然物質的配比,具體成分暫時保密。目前,我們的文物家具嚴重缺鈣,盡管經過以上幾重工序的打磨,但仍沒有解決缺鈣的問題。這樣一來,在擺放家具時,就算輕輕一放,也會出現坑。因為它非常酥軟,我們的燙蠟工藝就是為了增加它的骨骼,使家具的材質更有硬度。這里可以透露一點秘密,我們的配方中含有一定松香。
核桃油屬于植物油,如果用量過多,家具吸收不了就會有油膩膩的感覺,雕花紋飾的死角更會留存大量多余的油脂。這些浮油極易沾吸灰塵,時間長了還可能變質,甚至腐蝕木頭導致紋飾死角處糟朽腐爛。如若趕上陰天泛潮,還會散發(fā)出哈喇味兒或者臭味兒。因此用核桃油保養(yǎng)家具一定要適量。
那么,究竟用量多少才算合適呢?
把少許核桃油滴到棉絲上,用手均勻揉開,在光潔的桌面或柜面上試擦,擦第二、三下后,桌面才有核桃油的光澤出現為宜。保養(yǎng)時,則需順著家具的紋理仔細擦拭,這樣擦出來的木家具既恰到好處地吸收了核桃油中的精華,光亮新鮮,紋飾處的死角又不會有多余的油漬藏匿,紋飾死角的灰塵也可一并清理出來。
用核桃油擦拭家具頻率不宜過多,一般情況下,2-3個月使用一次即可,比較干燥的季節(jié)和地區(qū)可適當縮短間隔時間。
在保養(yǎng)紅木家具的過程中,核桃油用量過多的現象時有發(fā)生。下面介紹幾個小竅門,可以輕松解決這一問題。
1.在做保養(yǎng)時,如果一不小心使用過量或感覺家具油膩膩,立即用干的棉絲仔細擦拭,直至用手背在光滑面摩擦手背無明顯油光顯現,紋飾的死角沒有多余的油脂為宜。
2.如若用油過量未及時處理,過多的核桃油已浸入木頭里,可用干棉絲擦拭,雕工紋飾死角處則可用棕刷一點點地刷,也能夠將油脂刷出。
3.如若過多的核桃油已致家具某處發(fā)臭甚至霉變,這就比較麻煩了。需要找專業(yè)人員用雕刻刀把多余的油脂刮下來,再進行清潔修補。這項工作過于費時耗力,最好在保養(yǎng)家具時小心為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