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政府重點整治人造板甲醛釋放量超標
12月13日下午,三湘農產品質量安全行組委會通報了2010年度人造板甲醛釋放量專項檢查與整治活動情況。湖南省人大常委會副主任蔡力峰,省政府副省長徐明華出席會議。
這次以整治人造板甲醛釋放量超標為重點的林產品質量安全專項檢查活動由省人大農業(yè)與農村委員會牽頭,省林業(yè)廳、省工商局、省質監(jiān)局三個成員單位實施。整個活動從5月開始至12月結束。
活動開展以來,省林業(yè)廳等三部門按照各自職責對林產品生產、加工、銷售中的不法行為進行了嚴厲查處。責令30多家產品檔次不高、規(guī)模小、資源浪費嚴重的企業(yè)停產整頓;對22家無證生產、37家產品嚴重不合格的企業(yè)實施了立案查處,查封無證生產的產品價值2160萬元,查處違法案件118起。
對岳陽平江東森木業(yè)有限公司、常德市湘木王木業(yè)有限公司等甲醛釋放量達不到標準、產品標識不全的林產品生產企業(yè),東方家園家居建材產業(yè)有限公司銷售的“格蘭維亞”貼面膠合板,長沙南湖大市場、岳陽長城市場和吉盛家具市場抽檢不合格的萬誠新一代大型板、“柏林”木地板、“耀邦”家具等產品進行了現場查處,封存了不合格產品,下達了限期整改通知書。
對懷化用工業(yè)硫磺薰蒸和石蠟拋光一次性竹筷的企業(yè)進行了從重從快查處,關停企業(yè),封存所有原材料和成品。對桃江縣細木工板生產企業(yè)集中、產品質量偽劣的地方,下發(fā)督辦函,責成當地政府集中整治,有力地震懾了不法分子。
徐明華表示,針對林產品質量安全存在的突出問題,林業(yè)、工商、質監(jiān)等部門要聯合協作,集中開展專項整治行動,查處違法案件,維護市場秩序,保證消費安全。對于那些重視質量安全、深受市場歡迎,深受消費者青睞的生產廠家、營銷廠家,要大力宣傳,重點推介。對于那些產品質量低劣,管理粗放、加工裝備落后、生產工藝比較粗糙的企業(yè)要下決心進行整頓或者關閉。
黃花梨家具價格不斷刷新
在上周末舉行的兩場明清家具拍賣會上,成交價格不斷刷新歷史紀錄。據報道,在嘉德秋季拍賣會上共有61件黃花梨家具上拍,100%成交,總成交價約2.6億元,平均每件400萬元。其中,一件“明黃花梨簇云紋馬蹄腿六柱式架子床”在經過36次競價后,以4312萬元高價成交,刷新了前一天在嘉德秋拍宮廷專場中一對“清乾隆黃花梨龍紋大四件柜”剛創(chuàng)出的拍賣紀錄。
這一紀錄很快又被刷新,專業(yè)經營古典家具拍賣的南京正大拍賣公司首次進京掘金,拍場上,一把明代黃花梨交椅起拍價一經公布,買家便展開了激烈的角逐,最終拍出6200萬高價,創(chuàng)下同品類拍品的世界紀錄。記者從正大拍賣了解到,這場明清家具專場總成交金額高達2.08億元(含傭金),成交率達95%。
南京拍不到這個價?
相關人士表示,同樣是這把黃花梨交椅,在南京恐怕難以這么高的價格成交,“北京市場的資金實力還是更大一些,喜歡明清家具的人也更加多更加集中?!倍腋荏w現拍賣市場的行情變化。近幾年,黃花梨的價格的確有炒作成分,但真正的好東西價值還是穩(wěn)步上漲的,拍賣行情最能說明問題。
中國人覺得紅木家具好,而廣義上的紅木家具包括黃花梨、紫檀等等。正大拍賣的相關人士告訴記者,由于日照長、雨量大,海南是花梨木的最大產地,所產出的科梨與油梨被人們統(tǒng)稱為“黃花梨”。黃花梨有個特點,就是木質堅硬、紋理清晰美觀且在陰天時能散發(fā)出淡淡的清香,明式家具中使用黃花梨更多。近幾年,黃花梨的身價越來越高,而且是穩(wěn)步上漲。有報道稱,黃花梨最多5年會面臨絕跡,現在有不少廠家在挖樹根刨樹樁。目前,比較差的根料賣到1000元-2000元/斤,新料則在上千萬/噸。(記者 張波)
2007年8月,何先生從個體戶楊先生開的家具店購買了一套36件紫檀屬全花梨木五斗柜等家具。雙方特別約定,所售家具木材依據國家紅木標準GB/18107-2000屬全紅木制品,假一罰二。何先生收貨后,委托北京市木材家具質量監(jiān)督檢驗站對其所購家具中的寫字臺、床進行鑒定。檢驗結論為:上述家具中含有邊材,邊材不能稱作紅酸枝或花梨木。
事發(fā)后,何先生起訴到法院,要求對方雙倍賠償貨款。訴訟中,他再次申請法院對自己購買的家具材質進行鑒定,鑒定結論再次載明:家具中的部分邊材不能稱為紅木。
“這屬于紅木行業(yè)的慣例?!辟u家楊先生稱,北京市場上的全紅木家具都含有一定的邊材,他賣出的家具質量合格,沒以其他木材替代,只在一些零部件部位使用了邊材,根本不是假貨。
訴訟中,雙方對家具是否屬于“全紅木制品”以及屬不屬于“假”爭執(zhí)不下。
法院審理后認定,雙方明確約定適用國標。國標中,“全紅木制品”并無明確定義;而紅木的規(guī)定如下:“紅木是指的紫檀屬、黃檀屬、柿屬、崖豆屬及鐵刀木屬樹種的心材……”。據此文意,可得出結論:全紅木必須全部為心材。
庭審中,楊先生還認為,自己只是在一些零部件的部位使用了邊材,根本不是假貨,不應該適用“假一罰二。而何先生則認為,合同約定必須全部是心材才能合格,否則就是“假貨”。
法院最終認定,從合同全文理解,此處的“假貨”并非通常意義所說的假冒偽劣,不符合合同約定品質即為合同約定的“假”。法官同時強調稱,楊先生的行為尚不屬于欺詐行為,其錯誤之處在于“交付的貨物不符合約定”。
據此,法院判決楊先生雙倍賠償何先生56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