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讓實體銷售與網絡銷售相結合
時間:2009-07-14 人氣:1573 來源:世界經理人網站 作者:
概述: 古人言:“兵無常勢,水無常形?!比缃衿髽I(yè)所面臨的市場就是一個在不斷變化的環(huán)境,而且變得越來越成熟,而消費者也變得越來越精明。企業(yè)不斷推出新的營銷策略以爭取客戶,而市場則是以更多的冷靜給予回應......
古人言:“兵無常勢,水無常形。”如今企業(yè)所面臨的市場就是一個在不斷變化的環(huán)境,而且變得越來越成熟,而消費者也變得越來越精明。企業(yè)不斷推出新的營銷策略以爭取客戶,而市場則是以更多的冷靜給予回應。與上個世紀相比,今天的市場有很大的不同,無論是競爭格局,還是消費者的思想和行為,都發(fā)生了很大的變化。而隨著環(huán)境的變化,銷售形式也隨之發(fā)生了變化。
古往今來,銷售的主要模式是以實體銷售為主,而在這個互聯(lián)網告訴發(fā)展,電子商務漸漸興起的時代,網絡銷售與實體銷售到底有什么不同呢?兩種截然不同的銷售形式是否真的水火不容呢?
首先,我們來看實體銷售,實體銷售中,比起網絡銷售最大的優(yōu)點在于實體銷售有著天然的客戶“流量”支持,這里的“流量”和網絡上的網頁流量在本質上一樣的,只是實體銷售的人流量大部分是根據(jù)地段,位置等因素來決定的,而網絡流量大部分是根據(jù)網站在各大搜索引擎上的排名而決定的。所以,實體銷售比起網絡銷售的第一個優(yōu)勢就在于更方便快捷也更實際的得到人流量。而第二個優(yōu)勢便在于實體銷售有著營業(yè)員的存在,營業(yè)員在實體銷售中的作用是至關重要的,導購,推銷,全方位的介紹產品信息等作用,使營業(yè)員在實體銷售體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因素。
而在說完了優(yōu)勢,我們在來看看實體銷售的劣勢。實體銷售明顯的會受到天氣,季節(jié)等種種客觀因素的限制,從而影響到銷售額。并且有較高運營成本:場地成本、人力資源成本、不可抗力成本等....
網絡銷售,顧名思義是在網絡上完成所有的交易流程,足不出戶。相對于實體銷售,網絡銷售甚至可以有點夸張的說,商戶與客戶可以各自坐在家里的電腦前,足不出戶,就能使交易成交,所以比起實體銷售,網絡銷售是更簡單而輕松的銷售模式而且有較低的運營成本。
但網絡銷售卻沒有營業(yè)員的存在,使客戶只能根據(jù)提供的圖片以及文字來大概的了解產品的信息,使客戶在購買產品時或多或少的存在著一定的心理憂慮,從而使網絡銷售的成交率受到了一定的限制。
如果讓兩種銷售形式得到最好的結合,那么銷售額相信必定有個很大層次的提升。
現(xiàn)在有兩套web方面技術可以將實體與網絡相結合:視頻技術和web3d技術
視頻技術,現(xiàn)被一些電子商務網站改進成視頻購物網站,如:七星購物。此技術解決了傳統(tǒng)網絡銷售沒有導購等問題。據(jù)了解,一般成本投入在1萬到2萬之間,需要搭建一個類似呼叫中心一般的呼叫平臺。據(jù)估計,呼叫中心及管理軟件的投入需40萬左右。另一個是web3D技術,這個是技術為主導的一個商業(yè)模式,將網絡游戲中才能實現(xiàn)的功能放在了網頁上實現(xiàn)。并可以對視頻購物的模式進行整合。這種技術在國外已經有相當多的應用,國內的“第一電子商務”,也花了4000萬巨資打造其3D網店平臺。上海的偉益科技也開始提供3D網站制作業(yè)務。這一技術到成熟,還有一段漫長的滲透期,但必將成為以后的主流商業(yè)模式。在這個3D技術越來越成熟的時代,各行各業(yè)都會以3D技術作為手段來包裝自己的產品。而通過3D技術來使實體銷售與網絡銷售得到最好結合是比較趨于流行的想法,據(jù)筆者了解,現(xiàn)在一種新的3D技術,WEB3D技術,正在互聯(lián)網上迅速的傳播著。WEB3D技術是一種基于WEB的3D技術,也就是互聯(lián)網3D技術。這種技術使網絡銷售模式能夠最大限度彌補比起實體銷售的劣勢。而WEB3D技術雖然現(xiàn)在已經越來越多的得到人們的青睞與重視,但因為技術問題,只有少數(shù)幾家公司能為企業(yè)做全方位的WEB3D建模與運營,當使用3D建模技術來包裝產品,使產品可以全方位的展示在客戶面前,使客戶可以得到比起實體銷售相同的產品信息。同樣,WEB3D更使網絡銷售中產生了網絡營業(yè)員這一職業(yè),只需要客服人員坐在辦公室使用電腦,操作3D人物,在網站里進行實體銷售里營業(yè)員的工作,一人可以控制多個3D人物進行不同產品的銷售,不僅彌補了網絡銷售比起實體銷售的劣勢,更能節(jié)約人力成本。
上述介紹只是筆者了解到通過WEB3D技術使實體銷售與網絡銷售得到結合的部分優(yōu)勢,相對于更大的優(yōu)勢,只有那些使用過WEB3D技術在網絡銷售上的企業(yè)和客戶能夠了解到。相信希望通過WEB3D技術,網絡銷售與實體銷售能真正的做到優(yōu)勢互補,完美結合的地步。讓我們來分析一下實體銷售與網絡銷售的差異就不難發(fā)現(xiàn),通過一些技術與途徑就能使兩種銷售形式相結合,從而為企業(yè)爭取到更多的客戶。
古往今來,銷售的主要模式是以實體銷售為主,而在這個互聯(lián)網告訴發(fā)展,電子商務漸漸興起的時代,網絡銷售與實體銷售到底有什么不同呢?兩種截然不同的銷售形式是否真的水火不容呢?
首先,我們來看實體銷售,實體銷售中,比起網絡銷售最大的優(yōu)點在于實體銷售有著天然的客戶“流量”支持,這里的“流量”和網絡上的網頁流量在本質上一樣的,只是實體銷售的人流量大部分是根據(jù)地段,位置等因素來決定的,而網絡流量大部分是根據(jù)網站在各大搜索引擎上的排名而決定的。所以,實體銷售比起網絡銷售的第一個優(yōu)勢就在于更方便快捷也更實際的得到人流量。而第二個優(yōu)勢便在于實體銷售有著營業(yè)員的存在,營業(yè)員在實體銷售中的作用是至關重要的,導購,推銷,全方位的介紹產品信息等作用,使營業(yè)員在實體銷售體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因素。
而在說完了優(yōu)勢,我們在來看看實體銷售的劣勢。實體銷售明顯的會受到天氣,季節(jié)等種種客觀因素的限制,從而影響到銷售額。并且有較高運營成本:場地成本、人力資源成本、不可抗力成本等....
網絡銷售,顧名思義是在網絡上完成所有的交易流程,足不出戶。相對于實體銷售,網絡銷售甚至可以有點夸張的說,商戶與客戶可以各自坐在家里的電腦前,足不出戶,就能使交易成交,所以比起實體銷售,網絡銷售是更簡單而輕松的銷售模式而且有較低的運營成本。
但網絡銷售卻沒有營業(yè)員的存在,使客戶只能根據(jù)提供的圖片以及文字來大概的了解產品的信息,使客戶在購買產品時或多或少的存在著一定的心理憂慮,從而使網絡銷售的成交率受到了一定的限制。
如果讓兩種銷售形式得到最好的結合,那么銷售額相信必定有個很大層次的提升。
現(xiàn)在有兩套web方面技術可以將實體與網絡相結合:視頻技術和web3d技術
視頻技術,現(xiàn)被一些電子商務網站改進成視頻購物網站,如:七星購物。此技術解決了傳統(tǒng)網絡銷售沒有導購等問題。據(jù)了解,一般成本投入在1萬到2萬之間,需要搭建一個類似呼叫中心一般的呼叫平臺。據(jù)估計,呼叫中心及管理軟件的投入需40萬左右。另一個是web3D技術,這個是技術為主導的一個商業(yè)模式,將網絡游戲中才能實現(xiàn)的功能放在了網頁上實現(xiàn)。并可以對視頻購物的模式進行整合。這種技術在國外已經有相當多的應用,國內的“第一電子商務”,也花了4000萬巨資打造其3D網店平臺。上海的偉益科技也開始提供3D網站制作業(yè)務。這一技術到成熟,還有一段漫長的滲透期,但必將成為以后的主流商業(yè)模式。在這個3D技術越來越成熟的時代,各行各業(yè)都會以3D技術作為手段來包裝自己的產品。而通過3D技術來使實體銷售與網絡銷售得到最好結合是比較趨于流行的想法,據(jù)筆者了解,現(xiàn)在一種新的3D技術,WEB3D技術,正在互聯(lián)網上迅速的傳播著。WEB3D技術是一種基于WEB的3D技術,也就是互聯(lián)網3D技術。這種技術使網絡銷售模式能夠最大限度彌補比起實體銷售的劣勢。而WEB3D技術雖然現(xiàn)在已經越來越多的得到人們的青睞與重視,但因為技術問題,只有少數(shù)幾家公司能為企業(yè)做全方位的WEB3D建模與運營,當使用3D建模技術來包裝產品,使產品可以全方位的展示在客戶面前,使客戶可以得到比起實體銷售相同的產品信息。同樣,WEB3D更使網絡銷售中產生了網絡營業(yè)員這一職業(yè),只需要客服人員坐在辦公室使用電腦,操作3D人物,在網站里進行實體銷售里營業(yè)員的工作,一人可以控制多個3D人物進行不同產品的銷售,不僅彌補了網絡銷售比起實體銷售的劣勢,更能節(jié)約人力成本。
上述介紹只是筆者了解到通過WEB3D技術使實體銷售與網絡銷售得到結合的部分優(yōu)勢,相對于更大的優(yōu)勢,只有那些使用過WEB3D技術在網絡銷售上的企業(yè)和客戶能夠了解到。相信希望通過WEB3D技術,網絡銷售與實體銷售能真正的做到優(yōu)勢互補,完美結合的地步。讓我們來分析一下實體銷售與網絡銷售的差異就不難發(fā)現(xiàn),通過一些技術與途徑就能使兩種銷售形式相結合,從而為企業(yè)爭取到更多的客戶。
(聲明:凡轉載文章均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與本網聯(lián)系,我們將及時處理,謝謝?。?
上一條:80后如何當好管理者
越來越多的80后不可逆轉地進入了管理層,成為管理實踐者。從員工向管理者角色轉變,80后管理者們面臨著哪些挑戰(zhàn)?企業(yè)如何才能發(fā)揮他們的最大效能?
中國富裕一代已經開始亮相經濟舞臺,他們的思維、行動風貌,代表了中國未來的走向。締造互聯(lián)網神話的李想、茅侃侃、戴志康、姚建軍等這些年輕的80后CEO們,猶如雨后春筍般破土而出;傳統(tǒng)行業(yè)中一如頊世棟等人,也用自己獨特的方式演繹出不同于父輩的商業(yè)奇跡。
在實際管理中,80后管理者擁有自身的優(yōu)勢,但同60后、70后前輩相比又有自身的不足。那么,他們應該如何面對挑戰(zhàn),最大限度地發(fā)揮自身優(yōu)勢,創(chuàng)造出更大的價值呢?面對朝氣蓬勃的新一代管理者,企業(yè)又該采取什么樣的有效機制,使其發(fā)揮最大效能?
80后自身特質
80后管理者往往是這樣一群人:高學歷、科班出身、高革新力、思維敏捷,是同齡人中的佼佼者。他們有自己的思維方式,有不同于前人傳統(tǒng)、單調的做事方式,對事情有自己的判斷。
頊世棟可以說是80后管理者中的典型代表。他的父親是東華紡織集團董事長頊保同,頊同保于1991年成立東華紡織集團,在國內把坯布和棉紗生意幾乎做到極致,但直到2002年二次創(chuàng)業(yè)打響“頂瓜瓜”彩棉服飾品牌之后,才聲名鵲起。
擁有良好家世背景的頊世棟并沒有選擇循規(guī)蹈矩地完成學業(yè),而是在經歷了輟學-創(chuàng)業(yè)-留學-再次創(chuàng)業(yè)的洗禮后,創(chuàng)立了凱安斯(Q&X)品牌。父親做的是傳統(tǒng)商業(yè)模式,有自己的棉花種植基地、加工廠、織布廠和進出口公司;而兒子做服裝打破傳統(tǒng)模式,強調的是一種異域文化,除了販賣一種時尚,還在宣揚一種生活方式。
80后非常喜歡學習,非常愿意進步。在很短的時間內,他們就會問到下一個工作機會怎么樣,能學到什么東西。
諾基亞(中國)投資有限公司副總裁蕭潔云很認可80后對待失敗的態(tài)度:“現(xiàn)在的年輕人比較直接、比較直率,畢竟競爭比以前激烈多了。機會多,信息也多,信息存儲的速度也快,好事情、壞事情都很快被人知道,他們能面對失敗,在失敗中吸收一些經驗?!?/DIV>
什么樣的80后容易成為管理者呢?零點研究咨詢集團董事長袁岳認為,因為80后一代大多比較“獨”,因此,懂人情世故,善于溝通的人在職場中就會特別受歡迎,容易脫穎而出。另外,城市中貧困家庭出來的和在農村長大的80后成為管理者的概率會高一些,因為這些80后受生活條件所限或非獨生子女的原因,不得不時常與社會打交道,能夠理解和參與社會的一些交易模式。
80后管理者的優(yōu)、劣勢
80后成為管理者,可以散發(fā)出巨大的管理能量。首先,80后的個性與當前市場經濟所弘揚的精神相符(比如明確表達自己的利益、追求更自由的生活),這使得他們對事業(yè)的激情和個人魅力更強;其次,80后管理者很直接,有什么反對意見會直接告訴上級,無形中降低了時間管理成本,適合于快速變化的環(huán)境要求;再次,80后的學習能力很強,眼光向外、更強調結果的管理風格比較符合市場經濟的需要,提高了其適應性。
要工作,也要生活,更要快樂地工作和生活——80后管理者所具備的這些特質最有可能成為中國新一代職業(yè)經理人的特征,這是時代發(fā)展和他們自身特點的完美組合?,F(xiàn)在有許多80后進入管理體系,他們承上啟下的特性非常明顯:既要讓60后、70后接受,同時又不缺乏80后所具有的激情和“獨”。正因為如此,他們在工作中受到重用的速度很快,但從管理崗位上被“拿下”也很快,這是個動態(tài)的過程。
80后是比較自我的一代,興趣點轉移很快,協(xié)作性不足,甚至有時缺少換位思考。因此,絕大多數(shù)80后從員工變身為管理者后,都會經歷一個或長或短的不適期,成長路徑這時也會呈現(xiàn)出一個向下的凹陷。80后成為管理者之后,要面臨一個挑戰(zhàn)自我、超越自我的過程,要學會忍耐、傾聽和理性分析員工的行為表現(xiàn),才能逐步成長為比較成熟的管理者。
80后管理者面臨的挑戰(zhàn)
自身的特質與在管理體系中所處的特殊位置,使80后管理者在管理實踐中不可避免地要面臨很多挑戰(zhàn)。
團隊組建后的持續(xù)管理問題
80后管理者雖然具備高學歷、高革新力、思維敏捷的優(yōu)勢,卻缺乏時間的歷練。團隊組建起來了但缺乏管理經驗,如何提高企業(yè)的核心凝聚力成為80后管理者的當務之急。
在頊世棟的Q&X家庭中,員工平均年齡為23歲,如何使這個團隊長久地凝聚并萌發(fā)生機與活力,成為擺在這個80后年輕老板面前的問題。為了能使員工愿意長期合作,他必須顯現(xiàn)得比員工更加優(yōu)秀;為了吸引員工,他得花大量的工夫與員工溝通。一個沒有任何背景的年輕團隊靠什么留住優(yōu)秀人才?頊世棟認為一個企業(yè)要長久的生存必須依賴一種精神,“You Can”的口號成了托起Q&X的精神脊梁。
兩個標準的檢驗
80后管理者處于管理的夾層地位,要同時要接受兩個標準的檢驗:60后、70后的標準,80后員工的標準。
學前者的標準并不難,因為已經有模板,就是對領導要懂得尊重、要知恩圖報。雖然走上了管理崗位,也要低調做人,更重要的是會照顧“左鄰右舍”,不能只想屬于自己工作范疇的那些事。
而建立一個讓80后員工喜愛的標準并不容易,說服性與輔導性的柔性權威和教練式的領導更能收到管理成效。對80后員工,要懂得站在他們的角度說話,或者說做80后利益的捍衛(wèi)者;要充當他們與60后、70后的溝通橋梁。80后中最得意的,一定是具有橋梁意識的人,因為80后中有橋梁意識的人比較少,得到的好機會也是空前的。
尤其關鍵的是,要嘗試建立快樂工作的模式??鞓饭ぷ鞯哪J诫m然已經提了很長一段時間,但60后畢竟不再年輕,這對他們來說更多的只是個抽象的概念。80后管理者要懂得把自己掌握的快樂資源轉化、整合為管理資源,用如MSN族群、工作博客、工作話劇等有趣味但又與工作相關的形式構建團隊工作。
作為80后管理者的上司,要懂得放低姿態(tài),不能硬來,因為他們“吃哄不吃嚇”。跟80后管理者溝通時,不要假定自己的方式就是對的,要真正改變以我為中心的溝通模式。有一個重要的詞叫“迎領”——能迎合才能領導,這個做法適合管理80后員工,也同樣適合管理80后管理者。
60后、70后管理者一定要知道,他們只有一個選擇,那就是擁抱80后管理者。他們需要做的就是加強公司的法治化平臺,公司要建立一個團隊、一種文化、一種機制,在這個前提下再給80后管理者自主權,讓他們在此之上發(fā)揮才能。也就是說,要用管理平臺法治化的方式去解決問題,通過業(yè)績平臺建立交往方式。
與創(chuàng)業(yè)者矛盾突出
80后管理者特別不容易跟創(chuàng)業(yè)者及有性格的老板合作,而與職業(yè)經理人的合作則比較容易。創(chuàng)業(yè)者特別容易動情緒,會因為一些小事而對一個人形成判斷;職業(yè)經理人只看最終效果,看這件事能否形成利益最大化,而不是只看個人的缺點。因此,80后及80后管理者在創(chuàng)業(yè)型的民營企業(yè)不太容易生存,這也是他們不喜歡去民企的原因。
從這個角度來講,職業(yè)經理人對員工缺點的容忍度大一些。80后需要的界面是相對平和的,職業(yè)經理人更有耐心,代表了公司的法治系統(tǒng)。既然80后本身有著很多市場經濟的特點,那么,代表著市場經濟的職業(yè)經理人自然容易與80后合作,而代表著創(chuàng)新與隨意性的創(chuàng)業(yè)者自然就會覺得80后不容易合作。所以,如果想獲得未來,任何一家公司都要改變自己,朝著制度化、國際化的方向邁進,否則,就會被拋棄。
應對80后管理者
80后正成為人力資源市場的主體,我們不得不承認,現(xiàn)代管理理論和經驗已經落后于80后。這使得企業(yè)必須作出選擇,是讓80后適應企業(yè),還是調整組織去迎合80后,這背后牽扯到的是企業(yè)管理制度、人力資源戰(zhàn)略、領導者管理風格、工作方式等如何改變的問題。企業(yè)應對80后管理者和員工時,可以從以下方面入手。
建立人性化的企業(yè)文化
華為公司的多位年輕員工自殺,使曾被外界吹捧的狼性文化、床墊文化、加班文化引發(fā)廣泛質疑。面對80后,中國企業(yè)的管理者們需要反思傳統(tǒng)的企業(yè)文化,真正建立起人性化的企業(yè)文化:
信任文化。企業(yè)間各種關系應以相互信任為核心,而且要保持透明,以避免相互猜忌。
快樂文化。80后的職場觀念是:要工作,也要生活,更要快樂地工作和生活。
開放文化。企業(yè)對內應建立開放、民主的管理平臺,把問題放到桌面上交流。
平等文化。80后比較反感管理者高高在上,喜歡彼此間的平等與尊重。
獨立文化。80后認為,“工作時全身心投入,回家后就不想工作的事。要不,多累啊”。企業(yè)要改變上下班不分的習慣性思維,給員工以獨立的空間,這有利于幫助80后平衡好工作與生活的矛盾。
建立透明彈性的管理機制
80后希望公司具有完善和透明的制度,在他們看來,完善與透明的公司制度可以減少被老板盤剝的機會,這樣的公司才值得信賴。因此,公司應制定明確的工作責權,并按透明的績效考評方式去執(zhí)行。同時,公司還應平衡好工作量和薪酬的關系,要求管理者在管理上做到專業(yè)化與職業(yè)化。
80后新型員工最痛恨被束縛,他們更傾向于接受具有彈性、凸顯個人風格的工作方式。IBM公司是最早實行彈性工作制的公司,工作時間按月來計算,每個月不需要日日朝九晚五,完成上級分派的工作項目就行。有條件的企業(yè)可以借鑒IBM的做法。
多用激勵管理
對于工作層面的激勵,企業(yè)可以參照Hackman與Oldham提出的“工作激勵潛能分數(shù)”(Motivation Potential Scores,簡稱MPS),對工作特性的五個核心維度(工作的技術含量、工作的完整性、工作的重要程度、員工工作的自主性、管理者對員工工作績效的反饋性)進行重新設計。
有一點需要強調,80后的自尊心與成就感都比較強,而且沒有耐心長期等待公司未來可能變化的獎勵。80后這方面的想法很簡單:你給我多少錢,我就給你做多少事,而且先給予我再做。這就出現(xiàn)了給予與付出之間的時間差,管理者要適當調整原有的馬拉松式的激勵方式,要把即時獎勵、即時兌現(xiàn)常態(tài)化。
提升領導藝術
通過企業(yè)培訓和自身努力等方法,可以讓80后管理者系統(tǒng)學習國學知識,領悟千年中國國學和東西方文化的精髓,提煉以儒家、佛家、道家、法家為代表的中國傳統(tǒng)思想精華。這樣可以借鑒歷朝歷代的興亡得失,為治理企業(yè)提供背景知識和智慧參照,以豐富80后管理者的修養(yǎng)和內涵,提升其領導藝術。
學習國學知識可以為80后管理者理解中國的人、環(huán)境和文化提供可資借鑒的經驗和理論,幫助其有效地進行人員激勵,減少人事和其他糾紛。最終,80后管理者的創(chuàng)新管理水平、駕馭復雜多變市場環(huán)境的能力以及人生成就的幸福感會迅速提升。
值得注意的是,在看到80后管理者諸多問題的同時,我們也要看到他們獨有的優(yōu)勢,要通過管理來因勢利導,而不是去改變他們,從而實現(xiàn)組織的管理目標。總之,80后沒有傳說中的那么讓人難以接受,只要注意方法,懂得欣賞,讓他們感到滿意,就能取得“雙贏”。
閱讀全文
下一條:名流貴族的天上宮闕 豪華私人飛機
Edése Doret最近在波音747-400艙內設計的一款能在1分鐘內自動消失的雞尾酒吧臺,絕對是值得珍藏的愜意之選。這位活躍于紐約的海地籍設計師說:“我的主顧是來自中東的商人,他酷愛喝酒,但在他的祖國卻禁止喝酒,所以他在艙內需要一個可以隱藏這個吧臺的秘密之處?!庇谑荄oret在主甲板的休息廳書架后建了吧臺,這個吧臺可以通過按下一個隱藏的按鈕打開,主人乘飛機時可以享用這個美妙的吧臺。
設計師把枯燥無味的飛機內艙變成了一個秀色可餐的溫馨家園
家居感十足
他繼續(xù)解釋說:“但是,當宗教警察上機檢查時,這個吧臺可以完全隱藏起來?!边@些要求對Doret和其他住宅和工業(yè)設計師來說,已經成了常規(guī)要求。這些設計師目前在私家飛機擁有者中很有市場,飛機業(yè)主們放棄飛機制造商提供的千篇一律藍色與米黃結合的枯燥設計,轉而尋求那些傾向于高度定制、符合自己品位和審美情趣的機艙。預定的家具陳設、精美的墻面涂料、奢華的手工地毯和價值連城的藝術品,使這架私家飛機的機艙蓬蓽生輝。Doret說:“我們用石料、木材和一些皮革打造地板,艙壁用金屬制成?!彼推渌恍┰O計師已經不再像Winnebago那樣,把家具鑲入側壁。他冷靜觀察后認為目前的設計都傾向于獨立式家居感十足的創(chuàng)意(出于安全考慮,F(xiàn)AA 規(guī)定飛機上的家具必須閂在地板上)。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