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具企業(yè)切勿“玩火自焚”
前段時間,柴靜的“穹頂之下”在社會上掀起了綠色環(huán)保的巨浪,雖然,距“穹頂之下”的推出已經過去很長時間,但是,家具企業(yè)的綠色環(huán)保風永遠不會停歇。
如今,人們的消費理念也越來越趨于理性,綠色、環(huán)保、健康的消費觀已經滲透到生活中的方方面面,特別是對朝夕相伴的愛家的裝扮,健康環(huán)保更是成為首要考慮因素。
但是,還是有很多家具企業(yè)不以為然。隨著家具行業(yè)的高速發(fā)展,市場管理也逐漸出現漏洞,行業(yè)秩序比較混亂,一些家具企業(yè)懷著僥幸心理,在產品生產過程中偷工減料,甚至是選擇一些有毒有害的原材料進行加工,他們以為這樣做會減少加工成本,從而獲得更大的利益,殊不知,這樣做就是玩火自焚。
對于家具企業(yè)來說,真正的做到綠色環(huán)保家具是有一定困難的,很多家具企業(yè)說著百分百的環(huán)保家具,這也非常難以達到,檢驗家具是否環(huán)保除了在原材料的使用以及生產工藝外,家具的設計能否有效的排除噪聲、油煙等,也是檢驗家具是否全方位環(huán)保的因素。
家具企業(yè)作為與人們生活息息相關的家裝產品, 綠色環(huán)保更應該作為企業(yè)的首要發(fā)展任務,家具企業(yè)必須從源頭抓起,在原材料的選擇和使用上要選擇那些值得信任的原材料生產家,在生產過程中應避免偷工減料行為的發(fā)生,要對生產出來的產品進行質量檢測,確保到底消費者手中的產品是健康的、環(huán)保的。綠色環(huán)保不單單只是一句口號,而是一種行動,一種觀念,一種符合市場消費者的利益和產業(yè)可持續(xù)發(fā)展的行動。
在綠色環(huán)保時代發(fā)展的潮流下,家具企業(yè)需積極推行綜合管理體系,培養(yǎng)環(huán)保意識,完善環(huán)境管理制度,注重綠色形象的塑造,打造良好的品牌經濟,從而形成良性循環(huán)的生態(tài)商業(yè)圈,這樣家具企業(yè)才能保持競爭優(yōu)勢,走可持續(xù)發(fā)展道路。
家具企業(yè)必須堅定不移的走綠色環(huán)保之路,順應時代發(fā)展的潮流,不可心存僥幸,才能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
2014年期間大批實體店盲目追崇互聯網的熱潮,似乎一夜之間,都將實體店銷售業(yè)績增長不佳歸咎于網絡沖擊,對自身存在的各種問題則視而不見,也缺乏深刻檢討,卻寄希望于上網開店,發(fā)展實體O2O其實,這是個誤區(qū)。
一、實體店生意難做有“六大癥結”
1、只看人家怎么做,不考慮我是誰
中國人有一個習慣,即喜歡看別人怎么在做。近幾年行業(yè)門店的裝修和布局高度“神似”,就是這個原因。
我們近10年來天天倡導和強調:每個門店要以商圈的顧客需求為導向!店的顧客是誰?他們的消費習慣和購買偏好怎樣?顧客每次客單的結構和返店周期是怎樣的?等等,這些都需要了解,而不是老是去看別人的店怎么整。
你們有看過屈臣氏每個門店的裝修是一樣的嗎?是不是與其他店鋪與眾不同?我們很多本土的零售店,其實都還處于摸著石頭過河的階段,所以不要老看別人怎么做,自己就怎么做,最后迷失了自我。
2、只考慮自己想賣什么樣的商品,不考慮顧客是誰
我相信大部分零售店都有一個共同點,就是不管是誰進店,都只想推自己最想賣的商品。
為什么呢?當然是因為只考慮自己的利益。這也是門店目前最嚴重的誤區(qū)和癥結!特別是今年以來,零售店面臨的經營成本壓力比較大,這種只想賣自己最想推的商品的現象有變本加厲之勢。
只考慮自己,不考慮顧客的感受,更忽略和不尊重顧客的真實需求,這種單向式的經營思想,你認為還能走多遠呢?
3、只考慮客單價,不考慮提籃數
什么叫客單價和提籃數?如果你的平均客單價是50元,那這個客單里面是一兩個商品,還是三個以上的商品,意義完全是不一樣的。
客單價越高,提籃數越低,意味著有利潤、有客單的產品銷售占比過高,能培養(yǎng)人氣的商品和基礎品類占比過低,也說明店員都在主推她們想賣的商品。
客單價越低,提籃數越高,則表示人氣商品和熱賣品類占比更高。當然,目前大部分零售店存在的問題都是前者。
4、只考慮商品的毛利率,不考慮商品的“流轉率”
有些名品或容易熱賣的人氣商品,可能毛利很低,但流轉率高。
以白酒為例,假如它是10個點的毛利(低的要死人),是不是毛利空間就很小?但如果說它每個月可流轉1次,一年可流轉12次,以本金10000元為例計算,也就意味著一個月可以掙1000元的毛利,一年下來周轉十二次,就產生了毛利12000元,那它的年毛利就是120%了!
同時,更重要的是,這10000元一年周轉十二次,還意味著為你帶來了大量的關注、消費名品的主流客流和人氣。另外,我們自己有利潤的一些產品,一定要敢于拿出毛利空間來做活動,以提高它的周轉速度和商品流轉率。
可是,現實經營過程中,實體店在這個方面卻只認死理。因此,品類結構不合理,坪效更無從談起。
5、只考慮促銷方法,不考慮實體店的“進店率”
現在競爭越來越激烈,于是很多店主天天琢磨,看對方怎么做活動自己也怎么做,卻忽略了做活動是為了提高門店的進店率。
如果零售店所在的商圈普遍缺乏人氣,進店率不足,如果活動都是為了提高成交率和銷售業(yè)績,而沒有考慮去提升顧客進店率,那么即使有再豐富的銷售技巧和活動打折,沒有顧客進店,成交又靠什么實現呢?
6、自我麻痹,用同行生意的冷淡來安慰自己
阿Q精神,今年大環(huán)境不是很好,所以很多人就先看看對面的店,也偶爾出去看看其他地區(qū)的店,發(fā)現人家生意好像也不是那么好,心里就踏實了,晚上睡覺就覺得很安穩(wěn)了!
以上這六大錯誤的習慣性思維,給我們的實體店朋友帶來了巨大困境:
二、錯誤思維帶來的巨大困境
1、阿Q式的隨大流
就是天天改來改去,學來學去,越學越迷糊。而在顧客看來,你的店跟其他店其實沒什么區(qū)別,甚至裝修和貨架都差不多,因為是同一個制作柜臺的廣告公司不會差異化,只關注高大上。
為什么同樣是父母生的幾個兄弟姐妹,每個人都不一樣呢?因為人人都有自己的個性,所以,大家店的外在形象、內在結構及經營方式,做自己就好了。水平高的,就做好一點,水平不高的,就做實在一點。
2、萬變不離其宗的“營銷寶典”
主要特征是天天打特價、天天免費送,最后的結果是天天低毛利、虧本,顧客最后會習慣你的卑微!現在行業(yè)有個很有趣的現象,今天顧客在這個門店領免費派送禮品,明天又跑去其他店領禮品。這些現象內在的本質,都應該引起我們的思考。(如何抓住、拴住真正的消費者)
三、優(yōu)化門店核心競爭力
總之,“互聯網思維”要能夠灌輸滲透到實體店內,其中最重要也最核心的,就是以取悅和迎合顧客為導向,注重跟顧客的“互動”,并結合互聯網技術,將實體店逐漸優(yōu)化改造成“數字店鋪”。
1、門店定位:零售店的“三大要素”
跟電商比較。我們要善于發(fā)揮實體店“體驗”和“服務”的優(yōu)勢。對實體店的重新定位,在“賣好的”的商品基礎上,主要是做到和堅守三大要素:一是專業(yè),一是體驗,一是服務!
在未來,我們實體店要生存,就要用互聯網思維優(yōu)化我們自身,以“專業(yè)、體驗、服務”作為我們的核心基因,并以此提高實體店跟醫(yī)院和電商分流顧客、共享市場的能力!
2、調整品類:體現專業(yè)和時尚
現在零食店如何通過品類和陳列,來實現與其他渠道的區(qū)分呢?
這就要在中島區(qū)、門店門口通道、收銀臺對面和附近多一些能體現時尚、潮流的品類,因為現在85后跟90后已經成為消費的主要群體,這些時尚品類的適當導入和陳列,不僅能吸引一些年輕人進店,還能體現門店跟其他渠道的本質不同:更時尚、更專業(yè)!
3、智能改造:數字店鋪是未來趨勢
互聯網改變時代,也同樣將改變我們的商業(yè)店鋪和運營模式。
移動互聯網的快速普及和智能手機的大量應用,為移動互聯網端的用戶與我們線下實體店的整合帶來了巨大的產業(yè)機會,甚至可以說,實體店對移動互聯網顧客的成功整合將對PC互聯網的電商造成很大沖擊。
未來,店的終極模式,就是要借助移動互聯網的東風,將實體店逐漸優(yōu)化成“實體+智能”于一體的“數字店鋪”,最終實現以移動互聯網為主的線上線下的全渠道O2O商業(yè)模式。
我們過去教大家裝修的商業(yè)模式的規(guī)劃布局,都是實體店版本,現在則必須要優(yōu)化實體店的一些店內裝修道具,使其成為“數字化店鋪”。
比如,在門店合適位置,加上跟互聯網無縫鏈接的數字貨架、智能電視、數字櫥窗,用于點擊即可播放的產品使用示范和品牌宣傳,并借助免費WiFi和會員接入等,通過移動手機客戶端APP、網店、微店,以及微信、陌陌等社交媒體平臺,實現線上線下對顧客24小時“隨時、隨地、隨心”的無縫鏈接。
4、顧客傳播:建立互聯網自媒體平臺
門店要成功實現“數字店鋪”的營銷推廣,就要重視建立自己的自媒體平臺,將上面提到的各種社交媒體,組合成一個自身的互聯網自媒體推廣、宣傳平臺,實現對商圈和顧客的低成本精準營銷、大范圍拓客和集客及互動式會員管理。
5、員工管理:讓員工參與進來
俗話說:后臺你怎么對待員工,前臺員工就會怎么對待顧客!
現在零售店的用工對象,基本都是以90后為主的新生代群體,這一代人討厭“說教式”的家長化管理,不喜歡死板和單一的工作,缺乏60后、70后的吃苦耐勞精神,即使采用工資激勵方式,效果也不如上一代員工。
但90后的員工有自己獨立的審美,喜歡以自我為中心,對潮和時尚的感知能力更敏銳,表現力更有個性,對于營造門店的時尚和個性化,其實比60后、70后員工更具有優(yōu)勢,也更善于用互聯網新工具與別人溝通,與顧客互動。
所以,我們在管理方面,要善于整合這一代人的優(yōu)勢,讓她們參與進來,采用“互動式”目標和績效管理,構筑一個執(zhí)行有力、同時也是快樂工作的年輕團隊!
6、數據管理:關注客流統(tǒng)計
客流就好比門店的血液,沒有客流管理,其它的任何管理都會顯得蒼白無力,因為巧婦也難為無米之炊。所以在這個倍受電商沖擊的時代,門店每天進多少人,什么時段進人多,這些人是什么類型,什么時段成交率高等精細數據,顯得尤為重要!
結語:如果不站在顧客角度,重新認真構筑我們以顧客需求為導向的零售商業(yè)本質,重新審視門店存在的各種內在缺陷和不足,在互聯網時代,我們將把實體店帶入窮途末路。
在近日江蘇省質監(jiān)局開展的兒童家具抽查中發(fā)現,甲醛釋放量、結構安全、警示標識項目成為不合格的主要原因。
按照GB 18584-2001《室內裝飾裝修材料 木家具中有害物質限量》標準的要求,兒童家具的甲醛釋放量應≤1.5mg/L。本次抽查的產品中,71批次實木兒童家具甲醛釋放量全部合格,60批次板式兒童家具甲醛釋放量有23批次不合格,占總批次數的17.6%,最大值達到11.2mg/L,超過標準限量值的7倍。
對此,蘇州市產品質量監(jiān)督檢驗所工程師夏金尉分析說,兒童家具的原材料中密度板、刨花板、大芯板、膠合板、層積材、集成材在生產過程中都采用了膠黏劑。如果生產過程處理不當或者膠合、封邊、涂飾工藝中使用了甲醛超標的膠黏劑、油漆,就容易造成家具產品甲醛釋放量超標。
兒童家具不僅要考慮它的正常使用功能,還要考慮兒童在其中進行玩耍時的安全,徐州市產品質量監(jiān)督檢驗中心方正杰介紹說,結構安全是兒童家具有別于成人家具的重要組成部分。131批次兒童家具產品中,有64批次結構安全不合格,占總批次數的48.9%。抽查中46批次產品的棱角或邊緣未倒圓或倒角處理、產品離地面高度1600mm以下位置的可接觸危險外角也未經倒圓處理,占總批次數的35.1%。
除此之外,兒童家具也不允許有危險突出物。如果存在危險突出物,則應用合適的方式對其加以保護。如:將末端彎曲或加上保護帽或罩以有效增加可能與皮膚接觸的面積。兒童家具產品中的翻門與翻板,標準規(guī)定其關閉力應大于等于8N,否則兒童能將其打開,關閉時候將會造成兒童身體卡住或夾傷。這個項目不合格有12批次,占總批次數的9.2%。
據專家介紹,結構安全不合格的主要原因還是生產企業(yè)的未能意識到兒童的好動及辨別意識不夠的特點,對兒童的保護意識不夠,對兒童家具的細節(jié)考慮并不周全。這些項目,從技術上來說,使其合格難度并不大,只要引起重視,對兒童家具的標準理解透徹,其合格率有望顯著上升。
在質量分析中,兩位工程師一致提出的就是此次監(jiān)督抽查中有80批次警示標識不合格。相對于成人家具,GB 28007-2011不僅要求兒童家具符合GB 5296.6-2004《消費品使用說明 第六部分:家具》的要求,還對警示標識作出了嚴格的規(guī)定。造成警示標識不合格的原因主要是企業(yè)潛意識里認為兒童家具其實就是成人家具的縮小版,并沒清楚認識到無警示標識產品會給兒童使用造成誤用的風險。
對于此次抽查的56批次電商平臺兒童家具產品合格率為零的原因,夏金尉認為電商平臺雖然也有大的廠商,但是更多的是一些魚龍混雜的小工廠,這些小工廠在選擇原材料的時候,為更低地壓縮成本,選擇了一些質量并不過關的原材料,造成了合格率極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