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家港木材市場行情分析:所羅門材占據出庫入庫第一位置\人造板單板生產停滯
近期占據所有材種出庫入庫的第一位置。是近期大木頭市場中漲勢最快、最高的品種,銷量也十分不錯,不過作為常用品種之一,奧坎后期的行情應該會有所滑落。張家港木材市場小斑馬原木與板材受到市場青睞
在名貴板材市場中,的出庫量遙遙領先。小斑馬原木的出貨狀況近期有所提高,雖然小斑馬板材基本以進口板為主,主要用作于現(xiàn)代家居,但隨著板材市場的火熱狀況不減,小斑馬的原木將受到木材商與家具商的青睞。小斑馬商品名為賽鞋木豆,也有將它叫為烏金木,市場上小斑馬原木不僅是現(xiàn)代家居商家的熱門品種,其原木也受到了古典家具廠家的關注,市場熱度較高。目前港口總的出庫量一直保持在較為平穩(wěn)的狀態(tài)。
名貴木材市場方面:品種出庫快的品種較為集中,其余品種的表現(xiàn)平平。據現(xiàn)場人員反饋,、緬花、、高棉、烏木等品種的出庫量相對較快,而其他品種就表現(xiàn)一般,特別是近期的刺猬紫檀(俗稱亞花梨),問貨者、尋貨者很少,雖然其行情保持在較高的水準上,市場的反饋卻是較為冷淡的。
在紅木資源匱乏,全線上漲的情況下,巴新所羅門材會繼續(xù)受到追捧。
同時,張家港木材市場做為闊葉材集散地,一直是巴新所羅門材主要的進口港口。以張家港市場豐富的木材資源,熟練的木材進出口業(yè)務,一直是商家的必選之地。歡迎廣大商家、木業(yè)人來到張家港,選擇心儀的品種,雙方整合資源,合作共贏。
人造板單板生產停滯。記者走訪廣西某人造板單板生產基地了解到,近期人造板單板生產情況不容樂觀。生產工人反映,五月份開始單板的生產線基本都停下來了。主要原因是眼下進入了漫長的雨季,不利于單板的旋切和晾曬,其次由于目前正處于人造板單板季節(jié)性的調整期,因此下游客戶對人造板的需求也有所緩和,因此近期許多人造板單板廠緊張的生產狀態(tài)開始放松了下來?,F(xiàn)階段,廣西市場桉木人造板單板商家可談判的報價為1.5-2.5元/張。
(記者王朋飛)
其中,老撾、越南銳減,利比里亞、贊比亞增幅超十倍,烏拉圭增幅近50倍。
今年上半年,張家港口岸共進口各種集裝箱運木材2942批次,材積180.31萬m³,貨值4.72億美元,同比分別增加67.06%、6.38%和9.77%。
其中原木171.38萬m³,鋸材8.93萬m³,同比分別增長51.35%、138.92%。
據商家反映,五角星屬于低端材種,而且市場需求量也并不是特別大,在目前緬甸材進貨成本不斷上漲的情況下,五角星已經不值得開采。另外,國內市場方面,五角星尋貨問價者整體偏少,行情低迷震蕩。目前廣東市場五角星長2.2—2.6m、厚5cm、A級報價3700—3900元/立方米。
(記者cara)
南美原木市場:繼微凹黃檀成交低迷之后,伯利茲黃檀市場交易也不盡人意。據商家透露,雖然國內伯利茲黃檀總體庫存量不多,但受制于市場的銷售低迷,市場價格也持續(xù)在低位運行。
東南亞原木市場:在紅木原材市場木材商的日子并不好過。
圖:小葉紫檀原材
交趾黃檀(俗稱大紅酸枝)、檀香紫檀(俗稱小葉紫檀)等高端紅木原材在“廉政”的政策風影響下,市場交易紋絲不動,除了一些工藝品料能少量走貨之外,其余的基本都是市場沉淀,因而造成了商家們很大庫存困擾。不過,一些持貨商家在價格上不愿做出太大讓步,因此春節(jié)過后交趾黃檀、檀香紫檀價格并沒有出現(xiàn)太大波動,價格維穩(wěn)。大果紫檀(俗稱緬甸花梨)市場行情有所啟動,但整體成交量放大不明顯,市場以小批量走貨為主。
東南亞其他材料方面,據記者調查了解,受緬甸持續(xù)內亂影響,近期有不少木材商聚集到邊貿關口,開始有意識的囤積緬甸柚木,借機炒作意向明顯。不過目前國內緬甸柚木原木價格并沒有受到太大沖擊,市場價格維穩(wěn)。
非洲原木市場:節(jié)日氣氛已經逐漸消散,非洲原木市場卻并沒有因此擺脫陰霾,市場依舊飽受庫存困苦。2015年第一季度已經基本落幕,但非洲原木市場并沒有像人們期望的那樣迎來井噴式的反彈,反之木材整體成交出現(xiàn)下滑。目前各非洲原木材料港口堆積嚴重,市場交易十分緩慢,一些資金較為緊張的商家選擇“現(xiàn)貨變現(xiàn)錢”,繼續(xù)做木材質押融資,借道謀發(fā)展。據悉當前張家港非洲紅花梨、奧坎、沙比利、巴蒂等庫存較大,商家需謹慎補倉。
染料紫檀(俗稱血檀)雖然近期市場成交一般,但商家似乎看好這個材料的后市表現(xiàn),補倉頻頻。不過在價格方面,目前血檀價格有下滑跡象,木材商要密切關注了。
潮白
香港的成龍先生要將他早年“收藏”的我國徽派古建筑,捐給新加坡的一所大學,引起了社會的極大關注。他本來只捐4棟,看人家給它們的安家之所規(guī)劃得不錯,感動了,“幾乎有沖動想把其余那6棟也捐給他們”。有意思的是,這是他自己的微博“爆料”,至于他在什么時候、以怎樣的方式、把原本屬于誰人的10棟古建筑買下,然后拆散、打包、運走,知道的人從未說過。以愚意度之,可能他們見得多了,覺得這些古建筑根本不算什么,或者以為自己大賺特賺了而彈冠相慶不及也說不定。當私人的事情成為公共事件之后,反對聲音占據多數,基本上指責成龍不該讓我們的東西落戶人家的地盤;而專家則糾結于這些建筑是否文物的問題,認為這直接關系到它們走出國門的合法性,如果是,那絕對不行。
其實按照成龍早前接受采訪時的說法,建筑中“最近代的紫檀木柱也有二百年歷史”,則它們屬于文物無疑。關于什么是文物,《文物保護法》第一章第二條有專門的界定,“具有歷史、藝術、科學價值的……古建筑”,就是文物。而專家口出此言,等于與尋常人等理解的“文物”沒什么兩樣,掛了牌子的才是,也就是取得了保護級別的那些,區(qū)縣級還是省市級的“文物保護單位”。不過,掛了牌子的,休說贈送去國外,在我們這里按照文物法的條文,理論上也應該碰不得。當然,也正是在我們這里,“高壓線”往往照碰不誤。比方重慶市渝中區(qū)的劉湘公館是區(qū)級文物保護單位,4年前給拆了;如今“復制”了個新的,贗品不說,還變身為一家豪華餐廳,不知情的人會以為餐廳的老板叫劉湘呢。至于“維修性拆除”、“保護性拆除”之類的笑話,我們早就已經笑不出來。因此,在成龍“收藏”以及“贈送”古建筑這個問題上,倘若糾纏于其“文物”與否的概念問題,等于偏離了問題的根本。而問題的根本,不在于我們對保護古建筑的有力還是無力,在于我們是否珍視傳統(tǒng)文化,有心還是無心。在許多地方,我們對鄉(xiāng)土文化普遍缺少一種應有的敬畏與尊重。
如前所言,那10棟古建筑早就不存在于安徽的大地上了,“古屋拆下后先運到蘇州修補,再運到香港收藏”。這些年,成龍就是“不時將里面的木頭拿出來曬太陽,精心照顧以免蟲蛀”。個人認為,從它們被大卸八塊的那一刻起,這些建筑就已經被糟蹋了,就已經“死”了。即便最后真的在新加坡科技設計大學那里恢復了本來面目,充其量只是一堆積木的重新搭建,與文物無涉?!赌档ねぁせ厣分校鴫裘菲鸲披惸镉诘叵?,麗娘的棺材已經“釘頭銹斷”,“她”卻還“異香襲人,幽姿如故”,只能是湯顯祖的大膽奇想。成龍此番捐贈,觸動了我們的神經。觸動但會觸痛嗎?我看不會,因為這種觸動已經有幾次了,喧囂一時之后,一切故我。2006年就有過“搬遷”瑞典的前車,當地當時即開宗明義,不是文物,可以“遠嫁”。再之前,2003年,徽派古民居“蔭馀堂”搬去了美國,我們是當成美談的。那一次經過了7年多的策劃、施工。2003年再往前追溯7年,是1996年,意味著至少從那個時候開始,徽派古民居就有了“外流”的問題。事情每發(fā)生一回,漣漪都能濺起幾圈,卻也僅此而已。套用魯迅先生的話說,“至多,不過供無惡意的閑人以飯后的談資……此外的深的意義,我總覺得很寥寥”。
沒必要責備成龍,還是檢討我們自身為好。什么時候,當我們不是因為“事件”的刺激,或者不是因為帶來“銀兩”的誘惑而“大力”弘揚文化,才能表明我們重視文化,是真的重視。
微信
新浪微博
QQ空間
QQ好友
豆瓣
Facebook
Twit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