銷售技巧:留個尾巴“釣”客戶
閑著也是閑著,生意又難做,好容易逮著個客戶,哪能輕易讓他跑掉?
首先肯定要報個價。報價的尺度根據客戶詢盤的情況來判斷,常規(guī)產品價位中等,新品略偏上。
初次接觸,最好不要用quote這樣正規(guī)的詞來報價,輕描淡寫的price足矣。甚至不出現(xiàn)price字樣亦可。
重點:一定要留個尾巴來“釣”客戶。
1、規(guī)定一個最低訂貨量(作為以后討價還價的籌碼之一)。
2、最重要的,后面要補充說明,上述價格為參考。如您所能理解,根據訂貨量、交貨時間和付款方式的不同,價格會有很大的區(qū)別有時甚至會有高達10%的折扣。云云當然這都是虛的。
3、除報價外,盡可能在回信中附上一些關于產品的資料,比如包裝情況、集裝箱情況、產品圖片等等。
我們的理念是,首先給客戶一個關于價格的概念,以及關于產品的基本情況,讓客戶強烈感覺到跟你接觸,無論是否成交都能夠了解產品信息,“值得聯(lián)系”。其次,在你對客戶心理價位不了解的情況下,報價的同時給客戶留下討價還價的興趣和空間。
和釣魚同理,既不能只白白地撒餌,也不能冷冰冰甩個空魚鉤過去。銷售技巧電話銷售培訓課程更多內容…
總之,初次與客戶打交道,成交是第二位的,細水長流,設法激起客戶“保持聯(lián)系”的欲望才是最主要的。
又及:所謂的明確意向。
不能坐著干等客戶表示明確意向,要設法引客戶說出他的目的。
比如,泛泛地報個FOB價之后,告訴客戶“請告知您所需要的目的港,我很樂于折算一個CNF價格給您做參考?!?/FONT>
又或“請告知您可能的定購量和交貨時間,我看看是否能給您一個好價格或折扣?!?/FONT>
等到客戶把這些資料給你之后,你就可以名正言順地拿著去向老板請示了。
否業(yè)務員就成了夾心餅干:老板不報價,客戶就不給“意向”;客戶不透露詳情,老板又不肯松口。生意就僵持了。
做業(yè)務員的,不但要跟客戶斗,還要跟老板周旋,可不能傻等機會噢。
如先前所說,報價時候留個“尾巴”釣客戶,是常用的招數。
所謂低價,指的是接近成本價格,利潤不高的報價,靠跑量來維持;高價則是預期較高利潤的價格了。作為新手,很難自己估算成本價,老板也老是閃爍其詞支支吾吾,索性,去翻翻老客戶的交易數據,老客戶通常利潤低,老客戶的真實交易價格往往比較接近老板的心理承受底線。
“低價留尾”,就是報個低價,但規(guī)定一個比較大的起訂量,甚至大大高于你所估計的客戶可能的訂購量也沒有關系,關鍵是用低價鉤起客戶興趣,又為將來的漲價提供依據-訂量不夠嘛當然要貴一點點啦。
“高價留尾”,就是報高價后,故意規(guī)定一個小的訂貨量(估計客戶不難達到的量),并許諾如果超過此量,價格會有折扣。此外,如前貼所說,表示根據付款方式等的不同,可給與較大優(yōu)惠云云??傊?,漫天要價,但鼓勵客戶就地還錢。
用低價法還是高價法,視客戶的情形而定,或者說根據業(yè)務員的“感覺”。這種“感覺”的準確性靠的是火候,慢慢熬,急不來的。不過一般說來,可以先在網上檢查一下客戶的情況,如果發(fā)現(xiàn)客戶有大規(guī)模的網站和分支機構,或者在網上大肆散布求購信息,這樣的客戶最好用低價法,因為你會有很多競爭者,剛開始價格一高,客戶理都不理睬你。反之,對那些不熟行的中間商,可以用高價法,并且在往來信函中主動介紹“內行的”產品技術情況,故意把情況搞復雜,給客戶一種“這個產品很有講究,外行容易上當”的感覺,最后,爭取利用客戶“花錢買個穩(wěn)妥”的心態(tài),多掙一點。
當咱們還是低級業(yè)務員的時候,報價的處理過程往往比較簡單:
1.客戶問價,老板說賣5塊,客戶說太貴了。
2.匯報給老板,老板說最多讓到4塊5??蛻暨€是不答應。
3.老板煩了,說“你問客戶到底多少肯下單”??蛻粢疵鞜o音訊,要么回答說“2塊8怎么樣”?
4.老板說2塊8成本都不夠,客戶簡直亂來...低于4塊2就沒法子做。
5.客戶一聽就跑了...咱們白忙活一場,這個月還是得靠那1千5的底薪熬著..偏偏女友20號過生日..屋漏偏遇連天雨。
老板和客戶一般都沒啥子文化,老由著他們性子來的話咱們就永無出頭之日。所以,業(yè)務員熬到一個階段以后,就要爭取上個層次,逐步變被動為主動,多嘗試著去“引導”客戶和老板,促進生意的達成。銷售技巧電話銷售培訓課程更多內容…
這種“引導”基于三個理念:
1.價格是活的。根據訂量的大小,生產期的安排,運輸方式和付款方式的不同,會有很大的差別。同時,一個產品的成本構成是復雜的,某個零部件或者加工步驟改變一下,往往能夠帶來相當幅度的成本變動。
2.客戶不一定會知道/固守其對產品的要求。特別是消費類、工藝類產品。比如本來計劃訂1000個的,如果談得好,客戶有信心,可能最終會增加到5000個?;蛘弑緛砜蛻粝M侨饘僦破?,而最后可能為了低價,接受類似于“外部金屬而底部及內部樹脂/塑料”這樣的建議。
3.老板不一定會知道/固守所謂的產品價格底線。特別是產品款式多的公司/工廠,老板多半只能事先預估大致成本??蓪嶋H上,變數很大。比如說,下個月是生產空檔,為維持生產,可能微利甚至平本也接單?;蛘哔Y金緊張,急需一筆錢來周轉或一份信用證來貸款。
當然,要變被動為主動,首先業(yè)務員要熟悉自己的產品,熟悉自己的工廠。這一點,精明些的業(yè)務員熬個一年半載的不難做到。
有了上述理念,報價的時候就不要機械傳達老板意圖,輕易對客戶說“NO”。所以,咱們的業(yè)務老手們總是那么一副腔調:“這東西一般就這個價..不過你實在想要便宜也行..幫你想想辦法”。而對老板則是:“這客戶我看了看還行,是個長期買家,值得跟進一下...我們想個辦法先跟他做起來”。
其中區(qū)別一目了然:新手單純傳話,而老手則動腦筋設計方案給客戶及老板參考,促進交易。
具體做的時候,注意幾點:
1.低價可以,但多半要跟量大、“預付款多”、“余款及時安全”、“交貨期長”等等條件捆綁。注意,為什么“交貨期長”是個便利條件呢?因為這樣可以從容安排,作為填補生產空檔之用,此外還可以選擇運費較低廉的時候交貨,或拼順路的貨,大大節(jié)約成本。
2.主動給客戶提建議,如上面提及的偷工減料的招數。很多時候客戶心疼的是錢,而不是上佳品質。以內行的身份提供替代方案,客戶反而歡迎。銷售技巧電話銷售培訓課程更多內容…
3.多與客戶交流,了解客戶的真實想法。比如客戶還價太低的時候,側面了解一下原因,是客戶不懂行,不會核算,還是你的競爭對手使壞擾亂市場。從而有針對性地處理。順便說一句,即便是競爭對手擾亂市場,除非你知道對方是詐騙,否則魷魚原則是不要對客戶明說競爭對手的壞話,暗示即可-都是街面上混的,彼此留個臉面。
4.同樣地多與老板交流,探討偷工減料的法子,并多尋找一些零配件供貨渠道,努力削減成本。盡量多了解工廠的生產和財務狀況,替老板分憂的同時促進低價客戶的成交可能。
商業(yè)情報的收集多多益善。曾見過一個悲慘案例:一個赫赫有名的大買家詢盤,新手業(yè)務員卻居然不知道對方來頭,老板也不知詳情而沒有足夠重視。結果因貪圖一點利潤而錯失了進入這個大買家供貨體系的機會。須知,對于很多大買家而言,能進入他們的“體系”非常有價值,一旦與他們有過良好的交易記錄,以后的路子就順多了。而這些大買家輕易不詢盤的,很多時候只是在急著補貨的時候才偶爾外發(fā),對新廠而言機會難得。從這個意義上來說,碰到這樣的良機,即便平本也要做,犧牲一點利潤,權當買路錢。
一位老板向我訴苦說,他的公司管理極為不善。我應約而往,到公司上下走動了一回,心中便有了底。
我問這位老板:“你到菜市場去買過菜嗎?”
他愣了二下,答道:“是的?!?BR> 我繼續(xù)問:“你是否注意到,賣菜人總是習慣于缺斤少兩呢?”
他回答:“是的,是這樣?!薄澳敲矗I菜人是否也習慣于討價還價呢?”
“是的。”他回答。
“那么,”我笑著提醒他,“你是否也習慣于用買菜的方式來購買職工的生產力呢?”
他吃了一驚,瞪大眼睛望著我。
最后,我總結說:“一方面是你在工資單上跟職工動腦筋,另一方面是職工在工作效率或工作質量上跟你缺斤少兩--也就是說,你和你的職工是同床異夢,這就是公司管理不善的病灶之所在?。 ?BR>
接到 HH公司李總的電話之后,我猶豫了很久。李總是我的好友,自然不便推脫。但HH公司的現(xiàn)狀確實很棘手,組織結構、管理制度、人力資源、市場營銷……問題一大雄,我該從何入手呢?
因為與 HH公司接觸過幾次,對公司的情況有一定的了解,我知道公司決策層的做法竟是鄧小平在改革之初說過的一句話:“摸著石頭過河?!庇谑抢峡偯^,員工們也摸石頭,手忙腳亂卻摸不著石頭。所以,我提議必須首先改變操作層面上的混亂狀態(tài)。
我拿出一疊撲克牌(牌面上有各種漂亮的圖案),把在場的公司員工分成兩組,請 A組每人從中選取自以為最好看的兩張;請 B組每人選取兩張紅桃,并對點數作了明確的要求。最后,請兩組人員把牌亮出來。于是,出現(xiàn)了下面的結果:
A組:黑桃2、方塊 A、黑桃8、梅花 Q、紅桃3……
B組:紅桃 A、紅桃 K、紅桃 Q、紅桃 J、紅桃10……
“發(fā)現(xiàn)問題了嗎?”我問李總。
李總仍然迷惑不解,要求我解釋。
我說:“兩組的結果是完全不同的,A組是一副雜牌,B組卻是一手紅桃同花順。為什么會這樣呢?這是因為,對于 A組我沒有明確的指令,所以 A組的人都是按照各自不同的審美觀念來選牌。我們不必評判他們的選擇孰優(yōu)孰劣,但很顯然,他們每個人的做法都是一種個人行為。個人行為與個人行為混合在一起叫什么?叫‘烏合之眾"。--再看看 B組,清一色的同花順,這才是組織行為。”
這時,我注意到李總輕輕“喔”了一聲。
我繼續(xù)說:“你能拿一副雜牌去打敗對手的同花順嗎?當然不能。所謂‘世有三亡",以邪攻正者亡,以逆攻順者亡,以亂攻治者亡。如果公司的管理現(xiàn)狀不及時改變的話,怨我直言,恐怕會印證‘以亂攻治者亡"這句哲言?!?nbsp;
最后,我習慣性地來一段總結陳詞:“現(xiàn)在公司處于A組狀態(tài),這不是員工的過錯,而是決策層有問題。如果你想要得到一副同花順,必須達到兩個條件:第一,決策層一定要思路清晰;第二,要給員工發(fā)出明確的指令。否則,員工們要么茫然失措,要么自行其是,就像剛才的游戲一樣,形成一手雜牌。”
這個故事屬于企業(yè)戰(zhàn)略管理的范疇。
1995年,一位廠長考慮到廠里效益不景氣,決定帶領全廠職工全員皆兵地搞傳銷,通過關系鏈七彎八拐地找到我,希望我做他的下線。
我問:“你們廠里是生產鋁制品的,怎么想到要整體去搞傳銷呢?”
他說:“廠里效益不好,很多工人都幾個月領不到工資,我作為廠長;總得讓大家都有口飯吃呀?!?nbsp;
我問:“你認為傳銷能解決這個問題嗎?”
他一副神往的態(tài)度:“(聽說)傳銷是最后一班致富快車,我們當然得抓住這個難得的機會?!?nbsp;
于是,我給他講了一個故事:一只口渴的鴿子,看到廣告牌上畫著一杯清水,它不知道這只是一幅廣告牌,便高興地振翅撲過去,狠狠地撞在廣告牌上,結果翅膀撞成重傷,摔在地上動彈不得,剛好一只狼從此經過,把它吃掉了。
廠長聽完故事,莫名其妙地笑了一笑。
去年歲末,我與廠長通了一次電話。他說:“我就是那只撞成重傷的鴿子。只要來一只狼,你的那個故事就被完整地演繹了一回?!?nbsp;
我同情地問:“你現(xiàn)在該怎么辦呢?”
他嘆道:“有什么辦法?只有無可奈何地等待最后的結局?!?nbsp;
可能這個廠長的故事比較特殊一點。但我知道,類似的故事在中國企業(yè)中層出不窮。
我們應該鼓勵員工們去追求成功的熱情。但是,有一點必須注意:只有純潔的自信心才能生發(fā)出健康的熱情。
我們知道,自信心常能幫助人們達到成功。然而,如果一位員工的自信心只是為了個人的貪婪,那么他將對同事和公司構成潛在的危害。在不健康的熱情的驅使下,很可能會不計后果地胡作非為。有一則寓言是這樣說的:
一個牧羊人為了擴張自己的事業(yè),決定培養(yǎng)一只狼作幫手。于是,他每天訓練狼如何捕捉小羊。他希望通過狼把鄰近羊群中的小羊據為己有。
這只狼事先并沒有經過野生訓練,是人工撫養(yǎng)大的,所以膽子很小。為了鼓勵它,牧羊人說:“你是一只狼呀,既然如此,那么你要相信自己能夠變成一只最杰出的狼!”
這只狼果然變得很杰出,因為它把主人的羊也捕捉到了自己的肚子里。
最后的結局是這樣的,一位獵人出于義憤擊殺了這只狼,而牧羊人也從此淪為窮光蛋。
這個教訓是深刻的,牧羊人成了害人害己的罪魁禍首。不要以為這則寓言與我們無關,事實上,很多企業(yè)在人力資源的開發(fā)和管理中,常常犯牧羊人的毛病。
1.在找資料的時候,順便找到老板的名字,在打電話的時候,直接找老總,若對方問到我是誰,我會說是其客戶或者朋友,這樣找到的機會大一些;(裝老板朋友/客戶(與外有業(yè)務聯(lián)系的部門是比較好轉的,如:人事招聘,銷售,市場,廣告,采購。)
2.多準備幾個該公司的電話,用不同的號碼去打,不同的人接,會有不同的反應,這樣成功的幾率也比較大。
3.隨便轉一個分機再問(不按0轉人工),可能轉到業(yè)務員那里或人事部,這樣就躲過前臺啦,然后就看如何與非前臺人員如何溝通了,沒準一下轉到老總那里,呵呵!
4.直接告訴前臺建網站有好處,或者做推廣的必要性,讓她無法拒絕!
5.如果你覺得這個客戶很有戲,你就不要放棄,可以找另外一個同事幫你打,順便考考你的同事,也可以學到新的方法!
6、事態(tài)嚴重化(使無權處理)例如:(對于房產公司)你好,我有一棟樓要出租,希望找你們公司老總談,不知道你們老板貴姓?再如:(對于廣告公司)你好,我是北京晚報的,您們公司老總是那一位?銷售談判 客戶 銷售計劃 更多內容…
我們跟他談談代理的事情!
7.你好我是***的,貴公司在我們這里登記招聘員工的信息,我想問一下貴公司的法人是誰?
因為我們要核對您的相關資信情況!
8.夸大身份! 例如:你好,轉你們李總(聲音要大)!我是××公司的王總?。?/FONT>
9.(我是用了歷史上最卑鄙無恥的兩種方法
假設知道老總姓李
A:你好這是++公司
B:你好李**叔叔在么?我是他的侄子!
嘟嘟--轉過去了
設不知道老總姓什么
A:你好這是**公司
B:你好**公司吧,你們在**大廈上么?我是電力公司的,你們這個月的電費有點問題,給我轉到行政部 嘟嘟---轉過去了
對付她們很容易的,只要你有征服他們的欲望,就有辦法?。?/FONT>
10. 威脅法!
1)例如:小姐,這事情很重要,你能否做主? 我很急,馬上幫我轉給你們公司老總(或負責人)
備注:此類方法適用于買域名!
11.A:喂...李總在嗎?
B:不在,你哪里
A:我泉州的,我姓章,他電話(手機)是多少?
聲音放低點,一般情況前臺都會告訴你老板手機的
12.前臺:你哪里?
回答:廈門的,剛來福州,有重要事情找你們老總(知道姓名,那就直說姓名)
前臺:我問你哪里,哪個公司的?!
回答:小姐,你姓什么?我很不習慣你這樣問話知道嗎?!(語氣要強,拍著桌子說話)在不在,在就給我轉進去,不在就把手機拿過來!
13.A:小姐,張總可能有急事找我,他打了我的手機,現(xiàn)在還在公司嗎?我回電!謝謝!
14.大家好,我是廈門商務部的新員工,黃添榮,希望能和你有很好的交流,對于繞前臺,我自認為這種辦法有時還是挺管用。
針對外地的,官方式:你好,我是(廈門),受國家有關部門委托,找貴司總經理!
本地的:我:“你好,轉總經理”
小姐:“你有什么事?”
我:“有”
小姐:“你是哪個單位的?”
我: “我是黃添榮?!?FONT color=#ff6600>[NextPage]
評論:小姐聽到我們的名字一定會以為我們和總經理很熟,這個辦法真的很不錯的,試試!
15.
1)惠州這邊很多的土老板,我就會直接說:"老板在嗎?他電話多少?"
2)有時在知道老板的姓以后我會講:"王老板在嗎?"
若不在就說:"他過我公司來了沒有呀?怎么還沒來?手機多少 ?"
16. “我是**路郵局的,請問你們公司的全稱是*******,總經理是***,我現(xiàn)在找他核對一
下......。
一般廣州這邊這種方法比較有效,還有假裝政府機關或銀行等
17. 我是廈門分公司的周統(tǒng)彬,針對平常方法繞不過的前臺時,索性坦白相當,尊重她:
王小姐,你早!我是中國企業(yè)網的周統(tǒng)彬,我昨天已與李總聯(lián)系過了,不知你是否可以替我安排今天上午或者下午,與李總通個電話,只需2分鐘,謝謝!
18. 我通常是用國際采購商的身份找相關負責人或老板。
有時我會留下另一個手機給她們讓他們叫老板來找我!
19. 你好,我是國家互聯(lián)網信息中心XX處辦事處的,叫你們老總接電話!
20. 在武漢,很多人好管閑事,非要問清楚,其實問不問結果都一樣,所以她越想知道我越拽,通常說,——*總在不在啊?——你是哪位?。俊沂撬粋€朋友。——找他有什么事?
——有點私事,他是不是不在???這時她就給老總了?;蛘咚龝f,——他不在?!悄愀嬖V我他的手機,我把他號碼弄丟了,謝謝,有點急事。
21. 如果是要找老板,我一般會說是外商的翻譯員,然后就拿老板的姓名和手機,這個方法還是挺管用的.各位不防可試試的.例如:你好,有一家德國的××公司,看到你們公司的英文網頁(供求信息)想和你們公司老總通個電話,你們老板的手機是多少?他在嗎?……
22. “您好!XX公司嗎?我們是市政府經濟貿易委員會的,我們有一個重要的經濟論壇活動要邀請貴公司負責人,麻煩您把電話轉給他,我們要就具體的事宜跟他確認?!?因為上個月我們廣州公司剛好有這樣一個大型活動,我通過這種電話得到不少老總的姓名和電話。
23. 知道該公司老總名字(男性)后,請一男士
拿起電話:我找***(直呼其名)。。。。。。不在?他手機號碼是多少?。。。。。。我是誰?昨天還一起喝酒了的!(很拽的語氣)
24. 你們總經理姓什么我忘記了,對了,上次他對我說:過段時間再打給他。所以我今天就打給他了,你幫我轉到總經理辦公室好嗎?謝謝你!
25. 請找×總,怎么不在?不是說好今天這個時候讓我去個電話嗎?你看他什么時候回來?這事挺重要,他的手機是138還是139?你告訴我,我記一下。
26. 您好!我是沈陽分公司的龐玉。我一般就是告訴前臺的小姐說:“我知道你很為難,每天接到各種各樣的電話都很多,很難確定那個電話該去找老板,我也有過這樣的經歷,我很理解您。同時我也告訴您,我給你們老板打電話是有一個對貴公司很重要的事情。必須馬上和你們老總取得聯(lián)系,麻煩你現(xiàn)在幫我找一下。
27. 自稱自己是某銀行的需要和X總核對資料,或者是存款出了些問題,要通知X總。
(前臺一般不敢過問老總的錢的事情。)
28. 你好, 我是某某記者. (我本身有記者證)想和你們老總商量一些事情!
29.“您好!幫我接一下你老總!我昨天有一份傳真給他,確認一下他是否收到了”
30.假如你英語好的話,給前臺幾句純正的英語,立馬搞定,百試不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