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中美物價對比 看中國家具家飾業(yè)發(fā)展
中美兩國物價對比一直是個熱話題。近日,《人民日報》刊發(fā)《北京物價真的比紐約高嗎》一文,舉例指出北京奢侈品確實比紐約高出不少,但公共交通等紐約卻是北京的10倍,中國游客很難全面感受美國物價水平,該文迅速引起網(wǎng)友熱議。對此,長江商學院教授周春生對北京晨報記者表示,兩國物價水平其實很難通過對比得出,即便對比也應該在衣、食、住、行同品質商品之間進行全面比較。
用收入比算出北京租房價格是美國的5倍
“中國,吃一次肯德基30元,下館子最少100元,買條Levi’s400元,買輛車最少30000元(夏利);美國,吃一次肯德基4美元,下館子40美元,買條Levi’s20美元,買輛車最多30000美元(寶馬)”,這是最近一條被瘋狂轉發(fā)的關于中美物價對比的微博。對此,《人民日報》在文章中表示,北京的奢侈品價格確實比紐約貴,如COACH包在美國價格折合成人民幣僅為640元至1920元。但文章同時指出,北京動物園批發(fā)市場的衣服,價格不到商場的一半。而北京在公共交通、人工、知識產權的產品和服務等方面的價格則比紐約低很多,但人們經常比較的是游客大量購買的消費品。
對此,知名財經評論員余豐慧則從收入與支出的角度算了一筆賬:美國2010年人均收入大約為5萬美元,相當于人民幣32萬元;北京2010年城鎮(zhèn)居民年人均收入29073元。紐約耐克鞋售價最高為832元人民幣,北京為2000元人民幣,與人均年收入相比較:紐約為0.26%、北京為6.9%,北京是紐約的26.5倍。紐約房租CBD附近一居室最低為6400元人民幣,北京為3000元人民幣,與人均年收入相比較:紐約為2%、北京為10.3%,北京是紐約的5倍。
家具在美國價格最高飾品、家具一體化銷售
在美國,家具的價格是最貴的了,甚至還要超過家電。但不得不說的是,美國家具的價格之高和品質之精良都是國內少見的。首先美國家具均為綠色產品,其次美國家具的設計幾乎款款經典,消費一次就可以滿足一生的審美需要。因為價高而令人印像深刻的要數(shù)餐椅了,大部分餐椅都不低于100美元。問題是一個家庭至少要配備四把餐椅,加上500美元左右的餐桌,一個小小的角落就有將近1000美元的投入。床和沙發(fā)的價格也毫不遜色,400美元只能買一只普通床墊,大部分床架都不低于600美元,1000美元以上十分常見??蛷d必備的轉角沙發(fā)最低1000美元,多為布藝,真皮沙發(fā)要3000美元。一只普通的梳妝臺600美元,床頭柜200美元,廚具柜1000美元,嬰兒床最低260美元。一個普通的家庭想把兩居室的住房填滿,沒有上萬的美元是辦不到的。幸好市場競爭還算激烈,不少年輕的夫妻都是趁打折的機會一點一點布置自己的新家。
家具區(qū)和家飾區(qū)實際上是一體,許多家居飾品樣品都直接擺放在家具上。雖然清潔用品區(qū)也有香蠟出售,但飾品區(qū)的香蠟才是正宗的。美國很多家庭熱衷使用這種造型優(yōu)美,氣味芬芳的蠟燭。香蠟以重量計,花色繁復的每磅15美元,簡單的7美元。很難想像有人會讓價值50美元的東西就那樣燒起來,也許這就是浪漫的代價吧。工藝品區(qū)的瓷器也比炊具區(qū)的貴,有50美元的碩大的瓷碗,也有100美元以上的三件套瓷器。美國的家居飾品,諸如花瓶、畫作之類折合成人民幣價格都很高,一幅小畫打折之后還要50美元,閑情逸致顯然是美國高消費的一項。進口家具價格為國產好幾倍高價格未必高品質
自從達芬奇家具“出口轉內銷”的負面新聞曝光以來,國人對進口家具的信任度和依賴度急劇銳減,并可能由此顛覆積淀已久的“崇洋”消費傳統(tǒng),而回歸理性消費的模式。其結果必將對我國家具乃至所有生活品消費的走向產生深遠影響。
達芬奇家具“出口轉內銷”的負面新聞,一下子引發(fā)了國人對“假洋鬼子”的集中“轟炸”,并由此開啟了幾代人積淀下來的“崇洋”消費傳統(tǒng)與消費理性回歸之間的較量。較量的結果,將對我國家具乃至所有生活品消費的走向產生深遠影響。
進口家具究竟比國產家具好在哪兒?北京藍景麗家家居連鎖企業(yè)總經理尹勃認為,進口家具在設計的完整程度上要好一些,比較系統(tǒng)。具體分類有歐式、美式,還可細分為英式、法式、意式或簡約派等。一般進口家具,不管是歐式還是美式,產品制作都很精美。尤其是在德國、意大利等歐洲國家,不少做家具的都是祖?zhèn)魇炙嚕械纳踔劣猩习倌隁v史,而且分工很細,比如有的做桌子腿就只做桌子腿,就生產這一樣東西。最后由組裝廠集中組裝。至于耐用性,尹勃認為,不是所有進口家具都比國產的更耐用。
陳于書介紹說,有些國家對家具的質量控制比較嚴格,出口之前必須獲得所在國的質量認證。由于國外人工成本高,進口商品中間環(huán)節(jié)多等原因,進口家具的價格一般是國產的好幾倍。幾萬、幾十萬甚至上百萬的家具比比皆是。巨大的價格差再加上消費者的盲目崇洋心理,給一些不良商人“披著洋外套”欺騙消費者提供了機會。
后達芬奇時代國產家具品牌形象有待提升
“達芬奇”事件的發(fā)生,或將有助于人們的消費由虛榮向理性回歸。但“洋貨”神話的打破,最終仍有賴于國貨的“給力”。
目前,我國的國有品牌與國外品牌相比整體上仍處于下風。國貨給人的往往是技術落后、性能低劣、服務欠佳等負面印象。尤其這些年,一些國內企業(yè)只求價低、不求質量,以至于偷工減料,甚至制假售假。從假白酒到假藥品,再到假奶粉,企業(yè)作假的新聞報道屢見報端。從某種角度說,是這些制假信假的“老鼠屎”,攪渾了中國制造這鍋“粥”。對于“用腳投票”的消費者來說,自然就會拋棄一些假冒偽劣的國貨,選擇所謂的“國外名牌”了。
可喜的是,目前,我國家電、家具領域已有部分企業(yè)致力于以高品質、優(yōu)服務、新設計為基礎,打造有內涵、有品位的國際品牌,并贏得了消費者的尊重。“亡羊補牢,未為晚也!”中國企業(yè)家只要憑著良心去做企業(yè),國貨的未來是可期的。
這款實木方盒其實可以拆分成若干桌椅。這些桌椅能夠無縫卡和在一起,拼湊成一整塊正方體物件,不占空間,還能兼任茶幾。而因為設計師的特別設計,這些桌椅其實也各有特色,并不按照常規(guī)造型。您大可發(fā)揮想象,不必拘泥于產品介紹上的說明圖片,將其創(chuàng)新運用,把它們當作趁手的木質家具,派上更大用場。
想知道森女最愛的沙發(fā)嗎?那種慵懶隨意的風情,自自然然在沙發(fā)上散發(fā),讓你變身家中最美的一道風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