辦公文具展時尚家居展今年再度攜手下周上海開幕
隨著消費水平的提升與人們對生活品質的追求不斷增長,辦公文具與家居用品等各類與日常工作生活息息相關的日用品逐漸趨向于高端、精致的發(fā)展方向。
全球最大的展覽會主辦機構之一,法蘭克福展覽旗下在亞洲地區(qū)的兩大消費品展覽會——Paperworld China中國國際文具及辦公用品展覽會(下稱:辦公文具展)與Interior Lifestyle China中國(上海)國際時尚家居用品展覽會(下稱:時尚家居展)今年將再度攜手于9月18至20日(周四至周六)在上海新國際博覽中心的N1、N2號館及N4、N5號館同期舉辦。
兩大展會均為觀眾呈現一流的品牌、產品、資訊以及精彩活動,分別從家居生活和學習辦公這兩種不同角度,共同追求高質量、高文化內涵和高創(chuàng)新度的產品體驗。
今年上海時尚家居展的年度主題為“最好的時光”,包含精品餐廚、繽紛家居及時髦禮物三大板塊,呈現對于設計及用戶體驗的重視?,F場的專題展示區(qū)將帶來代表成熟設計品牌的“Loft精品設計”、推動成長中的實力品牌的“Next明日品牌”以及年輕設計師作品展“Talents設計新星”,薈萃從餐具、禮品、家居飾品,到家具、照明以及紡織品等各類展示,豐富多彩、琳瑯滿目。
同期舉辦的講座論壇等活動將邀請到包括德國知名陳列設計師Karin Wahl女士在內的諸多海外及本土產品設計師、軟裝設計師、造型師等蒞臨主持,圍繞“品牌產品陳列著重櫥窗設計趨勢與‘真實生活’的產品體現”和“家用品銷售技巧、用途以及消費者情感體驗”等議題與廣大業(yè)內人士及設計愛好者交流探討。
今年的辦公文具展為響應個性化DIY、中國文化特色以及高端商務禮品等市場需求,著力打造了“DYI工坊”和“東方元素”兩個特別展區(qū)。在上海創(chuàng)意產業(yè)協(xié)會DIY手工藝推廣中心的支持下,今年規(guī)模倍增的DIY工坊為現場觀眾提供學習并親身參與制作的機會。與中國貿促會山東分會攜手合作的東方元素展區(qū)將迎來濟南魯繡、曹州面人、萊蕪錫雕、濰坊風箏、高密剪紙和龍山黑陶等中國傳統(tǒng)藝術的閃亮登場,其中不乏國家非物質遺產名錄中的珍貴工藝品。
此外,以解析中國文化和歷史而聞名的易中天教授將為本屆展會帶來面向企業(yè)管理者和職場精英的文化大講壇(9月20日上午),分享對現代企業(yè)文化的見解與感悟。知名主持人華少也作為參展企業(yè)代言人,在展會現場主持“中國好舌頭”活動。
辦公文具展與時尚家居展均將在9月20日(周六)面向公眾開放,讓更多消費者零距離接觸到來自海內外的知名品牌的各色精致產品。9月14日前完成網上預登記即可獲取免費入場證,憑任一展會參觀證可通行兩大展會,暢游時尚辦公文具及華美家居產品的海洋。
9月10日上午,第二十屆中國國際家具博覽會(以下簡稱“上海家具展”)在上海新國際博覽中心開幕,據了解今年恰逢上海家具展20年周年慶。
為慶祝20周年誕辰,主辦方在展會期間舉行各種特色活動,行業(yè)記者觀察來看,本屆上海家具展多了不少亮點,而明年秋廣州家具展將要移師上海的消息更讓大家對本次上海家具展倍加關注,暗自比較誰家更具實力。
上海家具展20年華誕亮點紛呈
三大動作叫陣廣州家具展
【首屆電商采購大會】
我們都知道,9月份的家具展更注重的是打造品牌,開拓渠道,在上海新國際博覽中心開幕的第20屆的上海家具展,就借勢了20年周年慶,主辦方在展會期舉行各種特色活動,其中首屆電商采購大會陣容浩大,大會現場來自美樂樂、阿里系、京東等電商平臺等采購商進行為期一天半的電商論壇,業(yè)內資深專家和領導者對“家具行業(yè)的互聯網思維”進行深度剖析,解析熱門關鍵詞“電商”、“O2O”等,預測未來行業(yè)發(fā)展模式。
廣州家具展向來主打外貿,他們3月份的展會歷來比9月份強,來年秋季計劃移師上海,也有這一層面的考慮,上海家具展則適時地在此時邀請業(yè)內具有影響力的大牛前來,具備這次首屆的電商采購大會,其中的對陣氣勢不容小覷。
【海外展團再添新軍】
上海家具展歷年來都有眾多海外展團慕名前來,今年還新增了韓國、巴西、波蘭展團,海外參展企業(yè)多達220家,展會方對外宣傳的這一變化,無疑不是再次針對具有外貿強項的廣州展宣告自己的實力。
此外,主辦方還介紹稱,這些海外品牌主要集中在W1國際品牌館,由于中國國際家具展多年來在國際家具貿易平臺的重要地位,不少海外企業(yè)選擇中國國際家具展覽會作為出口第三國家的平臺,也為中國采購商代理商提供了不可多得的貿易機會。
【參展觀眾預計超120000】
筆者了解到,截止到9月1日,家具展總共有62534名海內外觀眾預登記同比增長81.2%;其中國內預登記觀眾有54192名,同比增長106.3%;海外觀眾8342名,同比增長1.1%。
此外,據展方介紹,2015年第二十一屆中國國際家具展覽會仍將在浦東上海新國際博覽中心和上海世博展覽館兩地舉辦,時間調整為9月9-12日。
如此種種大動作,2015年廣州秋季家具展將遷至上海虹橋會展中心舉辦,廣州家具展的到來,是否能夠撼動上海展的老大哥地位,行業(yè)內人士的比較議論更是強烈。那么他們的具體實力PK比較,究竟誰更勝一籌呢?
廣州家具展來年秋季移師上海
穗滬家具展 誰領風騷?
廣州展與上海展在業(yè)內都有著非同凡響的影響力,下一年秋季兩展同臺舉行,2大業(yè)內有影響力的展會湊在一起,著實是吸引眼球,今年他們的秋季表現,自然也成為了各大展商及業(yè)內人士放在內心里暗暗評分的尺碼,那么作為一直穩(wěn)占上海的上海家具展能否繼續(xù)獨領風騷?我們下面從幾個方面逐一分析——
【從規(guī)模大小的角度看】
上海展已經可以與米蘭家具展、美國高點、德國科隆相媲美。但從影響力的角度看,廣州家具展仍是中國家具的晴雨表。中國家具廠商一年一度的新產品都會亮相,立足為外銷的上海家具展能否借助國內展在秋天搶得國內市場訂單,目前看來還是一個求知數。因此,廣州家具展移師上海,將對上海家具展造成一定的沖擊。
【從資源選擇的角度看】
廣東作為我國的家具生產大省,廣州展擁有著許多優(yōu)質的家具資源,將為行業(yè)人士和企業(yè)帶來更多的選擇,能為長三角、華北、內陸、東北地區(qū)帶來更多的資源。如此看來,廣州展似乎足以扳倒上海展。但上海展多年來雄踞一方,其聲譽與影響力也是眾所周知的。
【從品牌效應的角度看】
廣州展在上海地區(qū)并不具備上海展的品牌效應;廣州展雖然享譽海外,但有著20年歷史的上海展也毫不遜色。上海展作為多年來的老地主角色,其特有的品牌效應是廣州展望塵莫及的。
【從展會特色的角度看】
廣州春季家具展是一年之中的招商旺季,廣州秋季家具展獲得的關注往往不如春季展,廣州秋季展大有一年不如一年之勢。這樣一來,移師上海的廣州展似乎稍遜一籌,而另一方面,廣州展一直以辦公家具為重心,而上海展則以原創(chuàng)設計、時尚潮流為重心?,F如今,家具業(yè)內越來越重視原創(chuàng)設計的力量,這是上海展無法取代的優(yōu)勢。
點評:綜合來看,上海展與廣州展兩者各有千秋,不分伯仲。下一年的秋季家具展,誰將獨領風騷?值得我們期待。然而,不管誰勝誰負、誰主沉浮,有競爭,而且是良性競爭,都將促進廣州展與上海展的發(fā)展,也將共同推動行業(yè)進步與發(fā)展。
各位先生們、女士們下午好!今天我要做一下“算命先生”。30年,過得很快,現在我要做一些簡單的假設,這些假設是基于現狀的假設,給大家做一個參考。
前30年工業(yè)發(fā)展模式總結
前30年的工業(yè),主要的活動是引進外資、來樣加工、出口。
引進外資,而不是借入美元,中國人很聰明。外商直接投資,帶來設備、資金和材料、渠道,中國以這樣的方式來發(fā)展。
林作新:中國家具業(yè)發(fā)展趨勢
這是出于什么原因?
一、外匯短缺。
20世紀80年代,中國的外匯短缺很嚴重,1985年外匯儲備僅幾十億美元。到1993年,中國經濟發(fā)展速度是14%,而外匯儲備只有200多億美元。當時有一大批的臺商適時涌進中國,使國內保持了外匯的平衡。
二、缺外貿和外貿渠道。
加工貿易,就是利用外商現有的出口渠道專區(qū)外匯,支持高速發(fā)展的國內經濟。所以,外資也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三、當時改革開放初期,我們有4億過剩人口要就業(yè)。這4億人口在農村里面,他們擠壓在農村,勞動力不能和生產資料相結合,邊際生產率為零,出來工作不僅賺了錢,還獲得了勞改紀律以及生產技術的訓練,其社會效率極大。
中國現在外匯儲備超過3萬億美元,世界第一。2013年中國吸納外資和對外貿易雙雙增長,2014、2015年對外投資可能超過吸引外資,成為凈對外投資國。
我們從吸引外資變成對外投資,再接下來怎么樣?我是學企業(yè)管理的,這是一門總結性的學科,從來不是指導性的,自工業(yè)革命之后,100年才產生管理學科?,F在要以企業(yè)管理的視角預測今后30年的家具業(yè)發(fā)展,就有點天馬行空了。
未來30年家具業(yè)發(fā)展預測
我們從生產、外銷、內銷來分別進行預測。
1、生產
過去30年(1978年到2008年),家具業(yè)生產力提高了5倍左右,大約是20萬/人/年,但我們仍然只達到發(fā)達國家的五分之一。今后30年我們能達到100萬/人/年,這是今天日本的水平。
家具的從業(yè)人口中,有一半從事商業(yè)活動,比如出口、運送、店員,另外是生產工人。假如我們生產力每10-12年翻一番,到2038年或者更高,我們可以達到100萬/人/年?,F在的勞動力平均年齡大概是40歲左右,20年內他們全部會退休。我們要研究這些工人在退休之前和退休之后的勞動力供給情況。
2008-2018年,我們先看第一個10年。假如我們的生產力達到了40萬人/年的程度,我們勞動力會有30%左右退休,因此勞動力供給基本平衡。雖然說,有30%的人退休,但因為我們生產力提高,所以勞動力還是基本平衡的。這個期間,會有一些年輕人加入。今后的10年、8年,建筑業(yè)不是太興旺,會有一些工人到各行各業(yè),直接參與生產的工人有200萬左右的工人在行業(yè)里面從事生產。這些都是計算的,并不一定是這樣的數目。
2018-2028年的這10年,我們的生產力可能達到80萬/人/年,原來勞動力會減少50%以上,他們到了退休的年齡,那時候參與生產的工人應該是120萬左右。[NextPage]
2028年到2038年的第三個10年,人均生產力應該達到100萬左右/年,工人數應該在100萬人以下,這時候都是“新工人”。他們受過比較好的教育,懂電腦、數控等新設備。留下的傳統(tǒng)木工非常少,產品的形式應該是拆裝的,組裝需要木工技術。這時候,很多零部件應該是外包,甚至到東南亞地方生產,工人數會進一步降低,不會有100萬,會更低。我的這個猜測比較保守一些,可能在第二個10年就逐漸發(fā)生了。我們的目標,每個工人的產值是100萬,這是我們的目標。
怎樣提高生產力?根據發(fā)達國家的經驗,生產自動化,大量使用廉價自動化的設備。自動化,不是昂貴的,必須要加兩個字“廉價”,一定要“廉價”。很貴的自動化,不值得我們學習。設計統(tǒng)一化,我們今天生產力低和設計有關。全社會只有10多種設計,這樣才能量產,才能分工,主要設計可能是新中式及現代國際。你做餐桌椅、他做臥房等等。他做抽屜,可能誤差只有0.2毫米。生產分工,地區(qū)產業(yè)集群發(fā)揮效用?,F在的產業(yè)集群是假的,不是工業(yè)區(qū)或者是把工業(yè)放在一起就叫集群,所以說現在的集群是假集群,只是工業(yè)區(qū)。我在這里,周邊有很多和我配套的企業(yè),這是集群。
2、銷售。分為出口及內銷:
(1)出口。中國目前已經占全世界家具總貿易量的40%左右,達到最高峰,像過去30年那樣快速增長的情況不會發(fā)生,并且可能處于守勢,如何保住出口份額?因為其他落后國家,像越南、印尼和印度,工資比中國低,印尼工人一個月500、600元,現在我們呢?5000、6000元。所以,他們有很多的優(yōu)勢。印尼,木材不要錢,可以偷砍,偷砍來賣給你,你可以講價,可以很便宜,工資又是我們的1/10,所以比我們有更好的優(yōu)勢。
還有貿易保護主義抬頭,像美國對中國木質臥室家具反傾銷等措施,最近又在重新審判了。還有,不可替代的資源性產品,比如藤家具,中國沒有這種資源,而資源國限制出口。資源會限制你的發(fā)展。還有定制家具,要量身訂作的,只能在當地做,或者特殊設計的家具。還有一些偏好,比如中國家具做得很好,但中國人要買意大利家具,這就是偏好。
因此出口家具今后的發(fā)展:
從OEM走向ODM,自行設計。否則利潤越來越低,甚至低過銀行利息,當然能夠走上自主品牌更好。如果一個企業(yè)利潤低過銀行的利息,沒有存在的意義。
會走向兩極化,生產ODM或者OBM家具,或者自動化生產大眾產品,中間產品,可能得讓東南亞國家生產。我們現在的家具企業(yè)還沒有一家像蘋果那樣,單一產品賣全世界,中國還沒有發(fā)生,但日本發(fā)生過。日本70、80年代有一家公司,生產的打字機的椅子,一個設計賣全世界,很便宜。現在我們還沒有這樣的大眾產品,千奇百怪,越做越多。
我們希望有幾個國際知名品牌在中國出現,但現在還沒有一家。中國沒有一家真正的家具品牌,我們要把品牌的概念弄清楚。
(2)內銷。市場會有翻天覆地的變化。從美國的內銷市場經驗,分四個階段:
一是供不應求,二戰(zhàn)后的市場,中國是70-80年代初,市場供不應求。
二是銷售年代,相當于中國的80-90年代,這時候大賣場出現,鋪越多,生意越多。這時候,也是各位發(fā)達的時候。
三是營銷年代,2003年前后,家具市場出現嚴重供過于求,這時候進入了營銷年代,但是我們還是停留在第二階段,停留在銷售的年代,被大賣場困住了手腳,沒有發(fā)展。如果不脫離之前的銷售年代進入營銷年代,會把自己拖到關門,這是很殘酷的時代,我們必須要這么做。
四是關聯的年代,2003年前后,市場出現供過于求,而且越來越嚴重。在成熟的市場,一家企業(yè)沒有能力拓展品牌,甚至沒有能力應付市場、顧客的需求,因此將相關聯的企業(yè)聯合在一起,使用一個品牌,使用一個設計和市場運作工具,比如美國的La-z-boy、FBI等公司。
我們的市場早過了銷售年代,并應該進入營銷年代,但我們第一代的企業(yè)主,被大賣場拖住,大多停留在銷售的年代中。銷售的年代,是拼命開店、布點,幾乎沒有自己的市場營銷戰(zhàn)略,因此產品沒有太多的差異化,被大賣場拖著走,市場被越分越薄,利潤也越薄,很多企業(yè)因此倒閉。大賣場,剛剛朱長嶺說4000萬平米,7000萬平米,我覺得差不多接近1億平方米。我們總是說6000億,除1億,1平米是多少6000塊,國外有的是10多萬一平米,這是我們要面對的情況,用數據來說話。
電商(e-commerce)的引進,并且蓬勃發(fā)展,會徹底改變這種市場生態(tài)。像美樂樂、林氏木業(yè)等成功案例,被市場充分介紹并夸大,會造成更多企業(yè)想與電商沾邊,目的是減少開支、降低成本,把貨賣出去,做到能夠生存。這是大實話。
我預測將來的市場會分為三大塊:
1、小企業(yè),脫離大賣場,投身IT人搞的電商平臺,或者是O2O,形成低成本形式的大賣場,絕殺了原有傳統(tǒng)大賣場。不會在市區(qū),會是一個廉價的大賣場。
2、中型企業(yè),形成關聯企業(yè),一些質量差不多、品類不同的企業(yè)會聯合在一起,共用一個平臺,進行線上線下的業(yè)務,中性企業(yè)如果不聯合在一起,就很難生存。這類企業(yè)生產高檔產品或者是有特色的產品。
3、大企業(yè),建立自己的線上線下,將來的消費人,就是我們的90后或者是2000后,習慣上網查找,這是差別的習慣。將來一般的企業(yè)也會用到電商的手段,不管你多大多小,不用到這樣的手段,一定會被淘汰出局。
電子商務,將來可能不會被另列出來,所有的公司,大、中、小都會使用這項技術,因此將來的業(yè)態(tài)會公平、公開、公正。電子商務使信息不對稱的程度大大降低,產品的質量、材料、結構、價格都會公開化,你可以騙消費人,但騙不了同行,人家會檢舉你。你豬皮當牛皮賣,消費者不知道,同行會指出。電商時代如果你失去了信譽,別想混下去,交易會更公平、公正,顧客會貨比30家、300家,迫使你的產品走向差異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