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家居新零售崛起,如何重構“人、貨、場”?
馬云在2016年首次提出“新零售”概念,是傳統(tǒng)零售業(yè)遭遇業(yè)務發(fā)展 “瓶頸”下的產物,是零售模式與形態(tài)創(chuàng)新發(fā)展下催生的一個泛化的“概念”。其核心在于“線上線下相結合”,落地的核心在于“數據的部署、流通與管理”。
對于智能家居行業(yè)而言,在消費升級需求的推動下,商業(yè)維度必須優(yōu)化升級,新零售是啟示錄與新路徑,服務是閉環(huán)項與標準門。
智能家居新零售的商業(yè)性元年
隨著智能音箱、智能門鎖、智能攝像頭、掃地機器人等產品品類的多點位爆發(fā),智能家居快速向C端用戶下沉成為趨勢,用戶基數空前擴大,智能家居行業(yè)大規(guī)模反哺零售業(yè)蓄勢待發(fā)。
傳統(tǒng)智能家居廠家、跨界互聯網平臺、多角色陣營,紛紛注重對智能家居新零售的重塑與探索,在家居賣場、連鎖商超等線下泛渠道,試水新零售模式下的體驗店,將線下運營用數字化手段記錄、管理與運營,打破時間與空間的限制,重構“新品牌”與“新傳播”。
2019年成為智能家居新零售的商業(yè)性元年,成為智能家居新零售“探索撕殺”的新戰(zhàn)場,目前的智能家居新零售落地生態(tài)出現端倪,企業(yè)級打造的直營新零售店、平臺級打造的聚合式新零售店、傳統(tǒng)零售級打造的升級版新零售店,已經蓄勢待發(fā)。
智能家居的新零售,就是以數據驅動的人、貨、場的重構,而數據又來源于消費者。
人
人還是那些人,只是隨著消費升級的趨勢下,需求已經有所升華,消費者也更加多樣化、個性化與主權化。恰巧,智能家居的一切說到底是圍繞人的行業(yè)。
早期智能家居圍繞高端酒店、多層別墅、高級公寓的人群,而目前以及未來,將圍繞更廣大的市場和購買人群,尤其是新一波消費升級群體。
無論是廠家自建線下店、還是與商超、家裝、定制家居、運營商等合開線下體驗店,消費者看到智能家居的店會越來越多,產品也會越來越琳瑯滿目,消費者的智能家居觸點正在全方位被重塑,而不僅僅是字面上的概念宣傳。
貨
智能家居產品是重體驗型產品,智能家居產品作為貨的主體,不能僅僅陳列在新零售實體店的貨架上,失去了智能家居產品的生命力,同時單純依靠商品差價賺取盈利的模式并不適合智能家居。
在電商面前,傳統(tǒng)線下店或許不具價格優(yōu)勢,卻能提供更豐富的購物場景、更友好的購物體驗。隨著智能家居生態(tài)圈的逐漸開放,采用不同通信協議的智能家居產品能夠相互兼容,極大的改善了智能家居體驗度低的困境,這也是智能家居新零售發(fā)展如此快的原因所在。
新零售倡導的極致體驗感是智能家居線下體驗店的靈魂,同時,智能家居市場目前仍處于教育用戶的初級階段,必須通過線下體驗店的場景構筑,將用戶代入實景的智能生活。
通過單點場景、套裝場景與全屋場景,將智能家居產品和系統(tǒng)的實際感覺,通過真實還原,直接烙印到消費者的每一根神經中,進而提升消費者的認知與獲取用戶的信任,這也是最直接、最快速的推廣手段。
雖然智能家居是將低頻的家居消費場景嵌入高頻零售場景之中,智能家居的貨必須要時刻保持新鮮度,軟硬件的迭代必須快,就如商場的換季衣服、水果店的換季水果、手機店的換新手機,智能家居線下新零售店的硬件更新要成套成規(guī)模,軟件的周期性迭代要隨時在線可升級。
場
智能家居新零售平臺在面對消費端的售前、售中、售后環(huán)節(jié)都必須無縫連接,銷售及服務,以客戶體驗為絕對優(yōu)先,用一套系統(tǒng)配合所有數據實打實的說話。
售前,商家在線上同步產品的信息解讀、對比等豐富數據,用戶查看與咨詢也更加便捷,數據化獲取客戶預購資源,預精準管理與匹配。
售中,在線下體驗店隨時呈現價格、功能等新數據,能夠不斷提升用戶的購買意愿和接觸頻次,所有線下體驗反饋化。同時通過AI視覺、傳感等技術抓取用戶畫像數據,記錄、分析顧客逛店路線及坐標。根據店內銷售端數據反饋,發(fā)現關聯價值,改變產品營銷、供應鏈管理與渠道投放方式。
售后,交付安裝調試一站式實現,服務流程實時在線跟蹤,設備在線監(jiān)測,用戶產品體驗反饋至前端設計開發(fā),前后端數據閉環(huán)。
單品可以滿足部分痛點需求,但卻無法覆蓋前裝以及整體智能家居普遍的需求,智能家居新零售店的場景中,必須足以應對全屋智能的體驗化需求。
隨著智能家居產品形態(tài)的不斷迭代,線下零售店的打造一定會越發(fā)簡便、成本降低,體驗成為購買的主要決策因素,通過多場景紛發(fā),匹配到用戶的痛點需求,最終轉換成售賣,就是智能家居新零售落地窗口的終極目的。
作為業(yè)內人,我們都非常期望與家人或者朋友在逛街時,可以走進越來越多的智能家居新零售店,與他們一起分享智能化帶來的生活點滴改變。
展望
對于我們每個人來說,線上線下相融合的全渠道購物成為主流消費方式,智能家居也是只新零售革命的分支之一,之所以能夠快速搭上順風車,歸功于智能家居與AIoT潮流的深度結合,AIoT的話題命脈也是圍繞人去構筑。
如果說淘寶年代,是通過互聯網的線上方式,對所有產業(yè)鏈渠道清單做最優(yōu)的梳理。AIoT時代碎片化的消費行為,已經令傳統(tǒng)的單線上或單線下的零售方式難以為繼,更為復雜的產業(yè)鏈需要重新梳理供應鏈與渠道鏈。
對于智能家居產業(yè)來說,參與陣營與角色日益增多,渠道出貨模式與量級也在發(fā)生巨變,突破的終極法寶就是新零售革命,更多的線上線下結合的泛渠道新零售模式將凸顯。
新零售是智能家居觸達用戶的新路徑,用海量數據構建智能家居新零售產業(yè)價值鏈,讓智能家居走進千家萬戶指日可待。
來源:億歐網
看好國內住房租房市場的北歐家居零售巨人宜家,準備押寶家具租賃。宜家近日宣布試點家具租賃業(yè)務的30個市場中就包括中國。對此有業(yè)內人士認為,宜家轉型業(yè)務源于業(yè)績增長乏力,但家具租賃模式能否給宜家的業(yè)績帶來改變,有待市場檢驗。
折價回購鋪路家具租賃
2019年4月3日,宜家在德國西部小城KAARST(卡爾斯特)一家環(huán)保門店的活動上宣布,將于2020年在全球 30個國際市場推廣家具租賃業(yè)務,包括中國、日本、加拿大、新加坡、法國、德國等宜家品牌母公司Ingka集團擁有直營門店的地區(qū),家具租賃以沙發(fā)和桌子為主。
據了解,截至2019年4月初,宜家已經在瑞士、瑞典、荷蘭、波蘭四個國家上線了家具租賃業(yè)務。
宜家的家具租賃業(yè)務上線于2019年2月,最早以瑞士市場作為試點,從公司客戶入手,推出了包括辦公桌椅在內的可供租賃的產品。在荷蘭,宜家與當地的住房協會合作,將目標消費群體瞄向了當地的學生,推出了月租30歐元(約34美元)的租賃套餐服務,套餐內可提供的家具包括床、書桌、餐桌和椅子等。在瑞典,這項家具租賃服務多面向公司客戶;波蘭的家具租賃服務則還在探索中。
宜家中國公關經理楊帆對北京商報記者表示:“家居租賃業(yè)務目前正在內部討論的過程中,暫時沒有信息可以對外透露。”
雖然宜家中國并未透露家具租賃業(yè)務的具體內容,但此前宜家日本公司引進的折價回購模式,或許能給國內家具租賃業(yè)務的開展提供借鑒意義。2018年6月1日,宜家在日本的9家店鋪(不含熊本縣店鋪)啟動家具折價回購服務,對象是在宜家日本公司購買的嬰兒家具和電動工具。以嬰兒床為例,在購買90天以內退回,可返還價格的50%,180天以內退回,可返還40%,365天以內退回,可返還30%。資金將以可在宜家使用的購物卡形式返還消費者。嬰兒家具等產品的短期利用需求巨大,宜家的回購服務能降低購買者的負擔。
不僅如此,對宜家來說租賃業(yè)務是一種更接近當下消費習慣的生意。Ingka集團CEO Jesper Brodin表示:“現在許多消費者頻繁更換住所,但又不可能每次搬家后都買新家具,這是宜家決定試點家具租賃業(yè)務的原因之一。”在國外,當租期結束,消費者返還租賃的家具時,宜家不會把還回來的家具立即扔掉,而是會做一點翻新并繼續(xù)出租,以延長產品的使用壽命,宜家還計劃研發(fā)更適合租賃的產品,以便讓產品可以在回收前盡可能多地被重復利用,包括讓產品在移動后更耐用、更易于拆卸等。
欲破家具消費頻次限制
迫于業(yè)績增長壓力,宜家近幾年不斷在深挖消費需求。2015年以來,宜家整體銷售收入增速放緩,2018財年銷售額略微增長近5% ,達到370億歐元,但凈利潤較2017年下跌41% ,只有14.7億歐元。
家具租賃業(yè)務是宜家尋求業(yè)績新增長點的方式之一。英國零售咨詢公司Kantar Retail分析師Ray Gaul 表示,宜家的商業(yè)模式是建立在消費者愿意開車到城市周邊買便宜的家具基礎上,但現在的年輕消費者不喜歡開車去宜家了,他們在市中心租房,沒有車,也更喜歡以租賃代替購買,而類似服裝和配飾的在線租賃服務越來越普及。更深層次的原因在于,家居屬于低頻消費,在家居上游房地產整體增速放緩的背景下,家居消費進一步被抑制,但通過家具租賃服務,可以增加消費頻次,宜家或將通過家具租賃獲得更多消費者的青睞。
家居行業(yè)人士認為,家具租賃業(yè)務對宜家這個家居巨頭來說有更深遠的意義,有了家具租賃的基礎,宜家有望在未來推出家居租賃的“會員服務”,從而鞏固現有的會員及拓展新會員。據悉,宜家已經在荷蘭、瑞典、瑞士、波蘭等地嘗試推出了基于訂閱的租賃服務,2020年會推廣到其他30個市場。
除家具租賃外,宜家還通過拓展電商業(yè)務和在市中心開占地面積較小的門店謀求業(yè)績增長。
此前的2018年10月23日,宜家中國邁出電商的關鍵一步,在官方網上商城中正式上線宜家電商,包括北京在內的149個城市被率先納入宜家電商業(yè)務版圖,此前宜家在上海地區(qū)的網上業(yè)務銷售情況較好,宜家中國公開數據顯示,上海地區(qū)網上商城在2018財年(2017年9月1日至2018年8月30日)接待了780萬人次的用戶,銷售額超過7000萬元;僅僅過了一周后,接近市中心的宜家五棵松體驗中心開業(yè),宜家開始在國內布局小型門店,宜家還計劃在未來五年內將小型門店覆蓋至紐約、倫敦、巴黎、柏林、馬德里、巴塞羅那、東京、上海、孟買等30個城市。
租賃模式適合中國市場嗎
從家具售賣到家具租賃,宜家面臨的難題有很多。
首先,國內家具租賃行業(yè)競爭十分激烈。根據鏈家研究院2016年發(fā)布的《租賃崛起》報告,未來十年,我國租房市場租金交易金額將接近3萬億元,租賃人口近2.3億人,到2030年,租金交易額將達4.6萬億元,租賃人口達到2.7億人,一線城市租金交易額將超萬億元。與巨大家具租賃需求相對應的,是國內家具租賃企業(yè)和平臺的野蠻生長。
“經過多年發(fā)展,國內做家具租賃的企業(yè)及平臺已經很多了,尤其近兩年因共享辦公及公寓項目的爆發(fā),家具租賃及家電租賃、辦公設備租賃迎來高速增長。”中國商業(yè)經濟學會副秘書長申智勇表示,隨著互聯網及共享經濟、快消費的發(fā)展,租賃業(yè)務會逐漸從2B業(yè)務向2C業(yè)務發(fā)展。
其次,宜家的家具租賃業(yè)務不一定適合中國市場。家居業(yè)內人士表示,在美國,家具租賃已成為一個常態(tài),通常很多公司的職員在不同城市工作時,家具都是以租賃形式來實現,家具租賃已成為服務業(yè)的重要組成部分,對GDP的貢獻已超過5%。而在國內,目前家具租賃市場還很不完善,也很不成熟,大多屬于傳統(tǒng)租賃業(yè)務,且配套服務亟待改進,缺少規(guī)模以上的家具租賃企業(yè),宜家的家具租賃業(yè)務在國內沒有可借鑒的企業(yè)。
此外,宜家推廣家具租賃業(yè)務的入口極其有限。北京家具行業(yè)協會會長何法澗認為,家具租賃作為一種共享模式,是對市場銷售模式的補充,雖然有一定的市場需求,比如公司及個人剛開始創(chuàng)業(yè)階段,在一定范圍內可考慮家具租賃,解決資金緊張等方面的不足,個人租房也可能會選擇租賃家具,但目前家具租賃業(yè)務多集中在會展、婚慶等短期乃至一次性消費行為,“家具租賃要考慮性價比、公司定位、個人審美及接受程度、使用年限、租賃價格等方面因素,給宜家留下的機會有多大,還有待市場檢驗”。
來源:北京商報
集成灶作為一種現代新型的廚房電器,逐漸代替了傳統(tǒng)廚房三件套,成為廚電產品的首選。集成灶行業(yè)也發(fā)展迅猛,不同品牌的集成灶層出不窮,因此也形成了從外觀設計到產品質量上,不同方面的差異,也因此產生了市場認可的十大集成灶排名。
第一名:森歌集成灶
森歌堅持打造高端集成灶品牌,產品線涵蓋集成灶、不銹鋼整體櫥柜、蒸箱烤箱、洗碗機、手工水槽、集成水槽等6大系列,擁有4項集成灶發(fā)明專利、100多項集成灶外觀和實用新型專利,不斷研發(fā),只為打造優(yōu)質、智能、高端的產品,一路領跑中國廚衛(wèi)業(yè)。
第二名:美大集成灶
美大是一家集研發(fā)、生產、經營、銷售于一體的現代化新型高科技公司,是具有強大研發(fā)實力和規(guī)模化生產能力的集成灶專業(yè)制造商,致力于健康環(huán)保技術研發(fā),帶給千萬家庭健康整體廚房!
第三名:板川集成灶
板川集成灶成立雖然并不是很長,但是其智能、時尚、安全的集成灶產品,深受廣大消費者的青睞。在十大集成灶排名中占有非常高的地位。
第四名:金帝集成灶
金帝集成灶作為老板電器旗下高端集成灶品牌,精湛科技,專注高端,其產品質量在市場反饋都還不錯,是可以信賴的品牌。
第五名:風田集成灶
風田是擁有強大的研發(fā)創(chuàng)新能力和完善的管理經營體系,為客戶提供環(huán)保節(jié)能的優(yōu)質產品,是集成環(huán)保灶行業(yè)的領航者。
第六名:火星人集成灶、第七名:億田集成灶、第八名:帥豐集成灶、第九名:藍炬星集成灶、第十名潮邦集成灶。這些集成灶雖名次靠后,但是品牌實力也都是很強大的,同樣作為十大集成灶排名中的品牌,無疑都是集成灶行業(yè)中的佼佼者、領航者,集成灶行業(yè)的發(fā)展離不開他們堅持不懈的研發(fā)與創(chuàng)新。
官網鏈接:https://www.senge-d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