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夜精品久久久久久,少妇无码一区二区二三区,天堂网www天堂在线资源库,色欲天天天综合网,无码日韩精品一区二区免费暖暖

> 我是如何獲得五十萬年薪的工作
詳細內容

我是如何獲得五十萬年薪的工作

時間:2011-02-28     人氣:2128     來源:世界經理人網     作者:
概述:這是我自己的親身經歷,雖然最終我放棄了這個工作,但從獵頭公司開始和我聯系,到經歷了6次面試,終于獲得了這個工作的經歷,仔細想來,很有意思。所以決定把我的面試經歷寫出來和大家分享。......

  這是我自己的親身經歷,雖然最終我放棄了這個工作,但從獵頭公司開始和我聯系,到經歷了6次面試,終于獲得了這個工作的經歷,仔細想來,很有意思。所以決定把我的面試經歷寫出來和大家分享。 

  先把我的背景介紹一下。我是73年出生的,本科英語專業(yè),碩士是工商管理。當去年底接到獵頭公司電話的時候,我是一家世界500強歐洲公司的中國地區(qū)人力資源經理。年薪在35萬左右,車是公司提供的。對方也是一家歐洲公司,雖然不是世界500強的大公司,但在本行業(yè)是世界第一位。他們要找一個能夠在1-2年內有潛力做到亞太區(qū)人力資源總監(jiān)的人,但目前只給中國區(qū)人力資源總監(jiān)的職位。獵頭公司的人對我說,那家公司已經找了大半年,面試了兩批,七八個人,沒有合適的,我是他們找的第三批中的最后一個。當時其實我并沒有想離開現在的公司,只是獵頭公司每天一個電話,讓我實在無法拒絕。想想那么多人都沒被錄用,我就免為其難,試一下吧。 

  沒有想到的是,當我發(fā)出自己的簡歷后,之后經歷了6次面試。獵頭公司兩次,那家公司4次。到了最后,簡直有三堂會審的感覺。下面我就一次一次地說吧 

  第一次面試就是給我打電話的獵頭公司的人。她是個移民到國外后再回國發(fā)展事業(yè)的上海人,戴著眼鏡,非常干練和敬業(yè)的樣子。記得那次面試安排在了周末,在市中心的一家STARBUCKS。 

  因為并不是急于找工作,甚至那個時候我并沒想跳槽,所以那一次面試與其說是面試,不如說是聊天。她顯然入行并不久,問的問題也不過是一些核對簡歷上信息的話題?;蛘呔褪钦f,你現在的公司是知名企業(yè),為什么你想要離開等等。我在人力資源行業(yè)有差不多10年的經驗,這種問題根本難不倒我。在問了10分鐘后,她大概也發(fā)現在面試這個環(huán)節(jié)上,她實在不是我的對手,所以就干脆放棄了面試,開始和我聊天了。 

  話題一扯開,就輕松多了。她一看就是個風風火火急性子的人,當我告訴她我在公司里從來沒有發(fā)過火的時候,她非常驚訝地問我如何能做到。于是我把如何培訓下屬,如何與下屬溝通等等心得與她分享了一下。 

  一個多小時就這么過去了,反正到離開的時候,我根本沒覺得她在面試我,好象只是和朋友喝了杯咖啡。 

  沒過兩天,她就打電話給我了。說因為這個職位的單子是公司里另一個老外接的,所以在把我的資料發(fā)給客戶之前,那個老外想面試我一下。 

  想想這家獵頭公司對客戶還挺負責的,自己都要面試兩輪??上В@兩輪面試我的人水平都不怎么高。特別是這個老外,到現在想想,我還有點暈。這樣的水平,怎么能做獵頭。 

  她是個三十歲上下的法國人,說著一口口音極重的“法式”英語。她統(tǒng)共就問了我三個問題: 

  1、你為什么要離開現在的公司? 

  回答:這在第一輪的時候已經和你的同事聊過了。其實我并沒想離開現在的公司,主要是因為你們找我。了解了對方公司后,發(fā)現那家公司所處行業(yè)我比較有興趣,公司全球范圍雖然沒有我現在的公司大,但在中國的投資規(guī)模比較大。這意味著加入這家公司會有更大的職業(yè)發(fā)展空間。 

  其實這種回答簡直是江湖術語,但那個法國人頻頻點頭,一看就是在這行毫無經驗。 

  第二個問題:如果你被錄用,多長時間可以到新公司上班? 

  回答:我的離職通知期是3個月。 

  那個老外一副驚訝的樣子:“3個月,為什么那么長。” 

  “因為我負責公司整個中國的人力資源,是公司執(zhí)行經理,按照公司規(guī)定,必須提前三個月通知公司才能離開?!?nbsp;

  在回答這個問題的時候,我已經有點厭煩了。在這個時候問這個問題,本來就很奇怪。還沒被正式面試過,談什么時候可以報到,為時過早。3個月的通知期,對于所有大公司的高級經理,是很正常的。她那么驚訝的表情,顯然是少見多怪。 

  但是,后面那個問題才是讓我對她“肅然起敬”的。 

  她很仔細地看了看手中的簡歷,說:“你的專業(yè)是設計,現在卻做了人力資源,這讓我有點懷疑你的職業(yè)穩(wěn)定性,你可以解釋一下嗎?” 

  “這個......”老實說,我那個暈哦,當時真想拂袖而去。 

  設計是我第一個專業(yè),但畢業(yè)后從來就沒做過設計,一直就在做人力資源,已經十多年了。她居然拿出個我從來沒從事過的專業(yè)來問職業(yè)穩(wěn)定性,我簡直不知道如何回答了。于是只能很郁悶地告訴她:“我十多年沒做設計了,現在去做,估計也不會了。如果還想有飯吃,還是做人力資源比較實際。” 

  想想,獵頭的水平真是一年不如一年啊。十多年前我入行的時候,那些個老獵手們問出的問題那叫個狠,那叫個準啊,哪有這么不著邊際的。 

  我悻悻地離開了那家公司,對之后可能的面試,有點興味索然了 

  第二次面試結束后沒多久,獵頭公司打電話給我,說負責亞太和非洲區(qū)的人力資源總監(jiān)看了我的簡歷很感興趣。他現在無法來中國,但希望有個電話面試,先聊一下。 

  獵頭公司告訴我,那是個英國老頭,到這家公司的時間也不長。在加入這家公司之前,他在一家世界上最知名的人力資源咨詢公司做了十多年,出來的時候,是級別最高的顧問。言下之意,想蒙他,沒那么容易。 

  當然,因為這個提醒,我確實是想認真準備一下的??擅嬖嚽皫滋鞂嵲谔α?,想臨陣磨槍的打算也沒實現。結果,就這么去了,還遲到了15分鐘。 

  幸好我在英國公司混過幾年,否則還真難聽懂那個老頭的威爾士口音,特別是通過電話面試。 

  上來自然是他簡單介紹了一下公司背景。他們公司在江蘇有一家1000多人的獨資公司,開業(yè)4年了?,F在正準備在江蘇造另一個公司。辦事處在上海最好的辦公樓之一,主要是銷售和管理層。那個時候才知道,其實在我應聘的職位上,目前是有人的。只是因為他業(yè)績不佳,公司想炒了他。怪不得,所有的面試都是在獵頭公司進行的。 
[NextPage]

  英國人開始發(fā)問了: 

  你已經知道目前這個職位上是有人的,而且我們對他的表現不滿意。假設你能被錄用,你做的第一件事情是什么? 

  最怕這種假設的問題??床灰娒恢那闆r下,很容易說出些主觀的想法,被認為對環(huán)境缺乏分析和判斷的能力。所以,我決定在不了解的情況下不說任何具體的行為。我回答說:“對于這樣一個剛進入成熟運做的公司,我需要時間了解。所以,我要做的第一件事情,是和公司CEO進行一小時的會議,了解公司在中國市場的戰(zhàn)略決策。只有在了解了這一點后,我才能知道人力資源的戰(zhàn)略方向。”電話那頭,過了三秒鐘,才發(fā)出了個"sounds reasonable"... 

  暈啊,我暗自慶幸自己也算是混了個MBA,懂得幾個“術語”。否則在這種情況下,一時還真想不出比較不容易犯錯的答案。不過,我還是得意得太早了 “因為現任的人力資源經理表現不佳,公司各部門對人力資源的評價都很差,信任度非常低。作為一個新人,你會怎樣試圖去改變這個情況呢?” 

  怪怪,都是辣手問題。我的頭開始疼了,趕緊打個手勢,讓接待小姐送杯咖啡進來。提神,絕對需要提神。 

  我的腦子里那個時候適時地跳出了曾經看過的一本人力資源專業(yè)書,作者是個美國人。他很有遠瞻性地把人力資源的角色分成了四個,并解釋說,在不同的情況下,人力資源經理應該擔任不同的角色。其實我也沒看完整本書,但印象還是有的,而且,我也不相信那個面試我的英國人,會特別認真地看過這本書。于是,我就憑印象開始說了: 

  “人力資源經理在公司發(fā)展的不同階段,應該扮演不同的角色以支持公司的發(fā)展。這四個角色分別是商業(yè)合作伙伴、帶領變革的人、行政管理專家和員工帶頭人,分別代表了員工的期望和管理層的期望。我目前并不清楚公司的實際情況到底怎樣,但根據您的說法,我會先設計一份問卷,讓我的老板、部門經理、普通員工都測試一下,看他們對于人力資源部的期望和實際情況的差距,然后再決定,我們應該從哪里開始改進,并且,即代表員工的權益,又保障公司的利益......” 

  好象還說了點,能記得的就是這些了。 

  這個有點專業(yè)了,我的回答屬于中規(guī)中矩。關鍵還是一點,讓對方了解我思考問題的方式。這個得益于在北美讀MBA時,教授們一直堅持的“no one right answer"(標準答案不是只有一個)。那個時候,我們的考試分數是根據論文的邏輯來打的,只要邏輯正確,再匪夷所思的答案都可以接受。 

  接下去的問題,現在想起來還讓我頭疼: 

  “我很欣賞你剛才說的四個角色的理論,那么你是否能說一下,你在目前公司工作的這五年中,你的角色是怎樣轉換的,為什么,有什么成果嗎?” 

  后悔啊,我一邊聽他的問題一邊就后悔得臉都綠了。我是不是腦子進水了,面試的時候炫耀自己不熟悉的東西,簡直是……愚蠢。可是,我必須要回答,而且要盡可能合情合理??墒?,一時半會兒,怎么說得清楚啊。又不能冷場,痛苦,極其痛苦。 

  讀初中的時候,班主任對我媽說,這個孩子最大的優(yōu)點,是應變能力極強。我常常會有一些急中生智的舉動,比如,在我極其痛苦地想怎么回答那個問題時,我順手就按了一下電話會議的終止按鈕,把電話給掛了。越洋電話斷了,自然是很正常的,要重新撥進來,還是需要點時間的吧。這寶貴的,至少是半分鐘,我可以仔細想一下怎么回答而不至于冷場了。 

  真是慚愧,急中生智只能出此下策。讓我先把問題對付過去再說 

  這其中,就省略200字吧,太專業(yè)的東西了,講的都是公司在怎樣的狀態(tài)下,我覺得自己應該做什么,為什么,然后怎樣做,結果是什么。舉了兩個發(fā)生過的實例,講完后手心里全是汗,心砰砰亂跳。不斷祈禱,面試快點結束吧,我不想玩了,好痛苦啊?。?! 

  還好,接下去的問題沒那么棘手, 

  問我為什么要應聘這個職位。 

  我當然不能象回答獵頭公司那么生硬地說,是你們自己找我的。事實上,對于這個問題的回答,是我唯一認真想過的。 

  在歐洲公司工作多年,出于對他們文化和習慣的了解,我不認為一個野心勃勃、干練強硬的女人會贏得更多的贊譽。其實,這個職位最大的賣點是在2年內可以升到亞太區(qū)總監(jiān),很多人會為了這樣的職業(yè)發(fā)展前景而應聘這個職位,可我偏不。 

  首先,我確實并非因為這樣的職業(yè)前景才來應聘,我不想在面試階段把真實的自我掩藏住,以我的經驗,這將后患無窮;其次,我也不認為一個因為2年后可以升職才應聘的人,特別是女人,會真正打動面試者的心。我并沒有特別的原因來應聘,如果一定要找個理由,那我覺得更容易打動對方的,是因為你喜歡他們的行業(yè),對在應聘的公司有真正的興趣。為了升職而應聘的人,可能因為更高的職位而離開這家公司。但一個對行業(yè)有興趣,喜歡這個行業(yè)的人,會因為喜歡放棄很多東西。 

  所以,我的回答就是:因為我喜歡你們公司所在的行業(yè),雖然不太了解,可是很有興趣。如果同樣做人力資源,我更愿意在一個自己感興趣的行業(yè)中,這樣我會有更多工作以外的樂趣。老外很意外,電話那頭他大笑起來:“我以為你會說這個工作在2年后有機會做亞太區(qū)的職位……”我相信,之前所有的應聘者都是這樣說的,所以他才那么驚訝。當時我腦中一閃而過的念頭,或許我會最終被錄用。因為,或許2年后云云只是一根為了吸引更多人應聘的胡蘿卜。他最后的問題是,你如何形容你自己,如果讓你現在的老板用一個字評價你,會是什么。 

  呵呵,這根本就是個放水的問題,沒啥新意。我隨口就說:生活中,我是個很會享受生活的人,工作中,我不是一個很強硬的人。我的老板會用“可靠”來形容我,因為只要是交給我的事情,就意味著已經做好了。我很得意自己回答得這么溜。 

  面試終于結束了,一共持續(xù)了一個小時。我“無試一身輕”地走出了獵頭公司,沒有想到,我最后回答的那個問題,在下面的面試中,給我?guī)砹瞬簧俾闊?nbsp; [NextPage]

  再下輪面試,是過了一個多月后。獵頭說,因為那個英國人要親自來中國,需要安排一下。我那個時候正好出差了,所以就被安排在了最后一個。在我以后,也沒有應聘者了。 

  面試依然安排在獵頭公司進行,是早上9點。我以為就是前一次電話中與我聊過的那個英國人,想想那次電話面試已經聊得夠多了,也不會有更新鮮的話題。再說,確實并非在想換工作,或是沒有工作的壓力下進行面試,我的心情,還是比較輕松和坦然的。 

  在會議室等了沒多久,門開了,進來了三個老外,一個就是當初面試過我的老外獵頭。她向我介紹說,進來的兩個人分別是中國的副總經理和亞太區(qū)的生產總監(jiān)。原來,居然是另一批人面試而不是上次那個英國人,而且是兩個。在打了招呼以后,發(fā)現是法國人,英文說得“法味十足”。我這個暈啊……到底要有多少人面試啊。 

  拿到兩個人的名片后,我大致知道了他們的背景,一個是搞生產管理的,一個是財務。在和他們寒暄的時候,我腦中不斷反應出種種人力資源和生產、財務之間發(fā)生的事例,覺得自己的腦子在那個時候是一腦幾用了。要聽他們說,又要和他們寒暄,還要戰(zhàn)戰(zhàn)兢兢想接下來怎么對付他們。哎,真是自作自受啊,我又后悔了。 

  問題居然也是從我第一個專業(yè)開始的:“你為什么會放棄設計專業(yè)而做人力資源?”看來法國人對于專業(yè)的選擇很看重,讀了不做,估計會被問上一輩子,我開始理解那個法國人獵頭了。 

  對于面試,我的原則是,不說假話,但真話要說得技巧。不加修飾地說出真實想法有時候是很愚蠢的。 

  我回答說:“不知道你們對于十多年前的中國有多少了解,那個時候的中國和現在不同,時尚產業(yè)極其不發(fā)達。我學的設計專業(yè)是需要時尚產業(yè)支持的,所以在那個時候很難找到合適的工作。當時機緣巧合我進入了一家剛在中國開業(yè)的人力資源咨詢公司,在那里工作一段時間后,我發(fā)現了自己除設計之外的天分。我發(fā)現自己很擅長與人溝通,很容易贏得對方的信任。而這一點,正是做人力資源必須的。要知道,人的興趣和事業(yè)往往無法合一,在當時那種情況下,我選擇了人力資源作為自己的事業(yè),設計成了興趣。現在看來,這種選擇還沒有太大的錯誤。我確實是個不錯的人力資源經理,否則,或許就沒有今天這次面試了……”他們聽后,都笑了起來。 

  我盡量把一件不好的事情說得合情合理,并且以一個調侃的方式結尾。法國人還是個生活得比較輕松和浪漫的民族,對于幽默絕對不乏接受能力。我的這個回答,顯然還算可以。 

  “設計是一個需要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的工作,人力資源相對而言比較枯燥,你是如何適應過來的?”那個生產總監(jiān)饒有興趣地問。 

  這看上去象是隨口一問,但回答不好殺傷力很強。如果我承認人力資源是個比較枯燥的行當,就很難自圓其說,自己特別適應這個職位,因為事實上人的本性是很難改變的。所以,我一上來就很禮貌地否定了他的觀點: 

  “我很同意您說設計師需要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但您對于人力資源的評價,我想再加上一條。人力資源的基礎工作確實比較枯燥,但一個公司的人力資源總監(jiān)是根據公司的經營狀況制定人力資源戰(zhàn)略。如果缺乏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那么制定的戰(zhàn)略是帶有局限性的,毫無新意的,這樣的人適合一個有非常成熟管理模型的公司。但貴公司在中國的企業(yè)剛成立4年,很多東西還在建立過程中,而且中國的市場、文化、歷史是如此特殊,你們需要一個能跳出現有格局,獨立分析,具有豐富想象力的人來帶領公司的人力資源團隊。這樣的人才能適應貴公司的文化和發(fā)展……” 

  生產總監(jiān)開始有點驚訝,在很仔細地聽完我的回答后,他對我笑了笑,輕聲說了句“謝謝,很好”。 
[NextPage]

  副總經理在我回答問題的時候始終一聲不吭,冷眼旁觀,陰絲掛搭的樣子搞得我渾身不自在。在被他打量了十幾分鐘后,他終于開始發(fā)問了: 

“作為一個經驗豐富的人力資源經理,你覺得在工作中面臨的最大挑戰(zhàn)是什么?” 其實,這個問題并不難回答,難的是可能緊跟在后面的那個問題,也就是“你是如何面對和解決這些棘手的問題的?”所以我在回答這個問題的時候,主要在考慮后面該怎樣說。只有把后面考慮清楚了,才能說前面的。 

  “我面臨的最大挑戰(zhàn)是如何吸引和留住那些企業(yè)需要的人才?!备笨偨浝睃c了點頭:“我們公司也是,那你如何做呢?” 

  “首先我想說的是,薪水很重要,但薪水絕對不是吸引和留住人才的最好方法。”兩個老外都鄭重其事地點頭,看來我的方向還是對的。 

  “一般對企業(yè)來說,數量最多、最難留住的是中層管理者和高級技術人員,這樣的人,年齡都在30-35歲。對于這樣的人來說,更加看重的是3-5年內的個人發(fā)展。如果他能知道3年后他會怎樣,企業(yè)會因此給他怎樣的培養(yǎng)和機會,他會留下的。而一個無視職業(yè)發(fā)展,只顧及眼前利益的人,我認為并不符合一家快速發(fā)展企業(yè)的文化和理年,不留也罷?!?nbsp;

  兩個老外又頻頻點頭。怎么搞的,不見得就這點水平吧,我還有好多沒說呢。我開始有點得意了。“可是,有的時候一個對企業(yè)很有價值的人,但我們公司真的沒有上升空間給他,那怎么辦呢?怎么留他呢?”副總經理看著我,不緊不慢地說,那副陰陽怪氣又得意的樣子,真讓我冒火。可是,他這個問題,還真難回答。我……我真想敲扁他,當然,是在面試結束后?,F在,我得好好想想怎么先說扁了他。 

  “我是否可以把您的問題理解成,一個具有能力,也有野心的人,對公司很有價值,但公司已經沒有更高的職位給他,你們苦于無法留他。是這個意思嗎?”上來先把對方的退路封殺,因為他的問題顯然太寬泛。人都是不同的,有人要錢,有人要地位,有人要安逸的生活,不定義一下這個人,怎么說都不對。 

  “是的吧……”副總同志有點猶豫不絕地說。還沒等他反應過來,我就說了下去(怎么能等呢?先下手為強?。?nbsp;

  “坦率說,如果現在才想到如何留他,顯然太晚了。如果一定需要做一個決定,那我覺得,不如讓他走。因為他的工作成就感來自新的挑戰(zhàn)、更大的空間,而現在的工作顯然無法給他這些。繼續(xù)留他,只是把一個現在就該發(fā)生的問題拖延到以后,不僅對他個人不利,他因此產生的消極情緒也會影響其他同事,對公司更加不利?!?nbsp;

  副總的臉上出現了個很怪異的表情,好象有點驚訝,又有點失落的樣子。生產總監(jiān)似乎強忍著笑,斜眼看著他,很是令我不解。 

  “咳……”他有些不自在的樣子,說:“這樣的事情難道你遇見過嗎?” 

  “是的?!?nbsp;

  類似事情確實在我身邊發(fā)生過。我們公司的財務經理因為無法升到財務總監(jiān),整天覺得郁郁不得志。后來他經過一家獵頭的推薦,打算去另一家歐洲小公司做財務總監(jiān)。在此之前曾經向我咨詢,我是贊同他離開的,因為我已經明顯感覺到他的低迷狀態(tài)影響到了他的所有屬下。后來經過我的推薦,他去了集團中另一家公司做財務總監(jiān),職業(yè)生涯有了連續(xù)性,他因此非常感謝我。 

  于是我對他們說了身邊發(fā)生過的實例,副總同志聽了,顯然是若有所思,半晌沒說話。我也乘機喘口氣,捧起大水杯,咕嘟咕嘟灌了幾口,毫無風度可言。怎么這么累啊,活象以前做咨詢的時候,簡直有了舌戰(zhàn)群儒的感覺,呵呵。 

  “那么這樣的人離開后,對公司不是很有風險嗎?”陰絲掛搭的聲音再次響起。我……我簡直想跳起來煽他兩巴掌,還有完沒完啊,就這么個破問題,搞了半天,真不虧是財務出身…… 

  各位做財務的看官可千萬別送我炸彈、磚頭什么的。雖然本人讀MBA的時候風險投資和財務報表分析是全班最高分,可我天生討厭數字,對財務尤其感冒,基本屬于相看兩生厭的狀態(tài)。對于這個財務背景的副總,怎么看怎么不順眼。心里叨咕了N聲國罵之后,我費力擠出個笑: 

  “您的問題很專業(yè),這樣的人離開,公司確實存在很大風險。您已經很自然地把話題引到了現代人力資源一個很熱門的話題,如果您感興趣,我們可以聊聊知識地圖和與此相關的各種培訓發(fā)展體系……” 

  此地就省略300字吧,太專業(yè)了,想了解的朋友自己到網上去查,都有。 

  反正我口若懸河地給兩個老外掃了掃盲,把人力資源培訓體系和知識管理的基本概念給他們灌輸了一把。嘿嘿,把那兩個老外聽得傻了。切,別的說不過你們,和我聊HR?搞清楚誰才是HR好吧,哼哼…… 

  最后我提到了公司的繼任者計劃(succession plan),就是每個經理都必須培養(yǎng)下屬做自己的繼任者。副總同志此刻已是眼睛發(fā)直,面色凝重。我就奇怪了,難道你們之前從來就不知道人力資源是這么做的嗎?我又沒說錯。見鬼。 

  生產總監(jiān)突然提問了:“如果經理把他的下屬都培養(yǎng)得可以取代他的職位,那不是對他很有壓力嗎?作為人力資源經理,你怎樣實現這樣的計劃呢?”他說完后,斜眼看看副總,那位老兄一副愁眉不展的樣子。 

  怎么回事?。课壹{悶極了。算了算了,豁出去了,該說啥就說啥,大不了不上你們家干活了,還不行嗎?反正我也不愁沒飯吃。 

  “繼任者計劃的體系是自上而下的,必須得到公司最高管理層的支持和參與,把培養(yǎng)下屬作為所有經理年度目標的第一項,并設定相應考核標準,直接影響年終考評、獎金、工資調整……” 

  我說完了,副總好半天沒聲音,很郁悶地看著我。生產總監(jiān)看著我,沒說話,不過一直在點頭。他還是一副強忍著笑的樣子,搞得我莫名其妙。終于,估計他實在忍不下去了,扭頭對副總說了句:“看來你得開始培養(yǎng)一個繼任者,然后離開……”他哈哈大笑起來,副總一副痛心疾首的樣子,無奈地搖著頭。 
[NextPage]

  敢情,搞了半天他在說自己??!我……我……我想暈倒也不敢啊,前面說了這么多,結果炮彈都打在他身上了。耶穌、佛祖、真主,隨便哪個來,快救救我吧。我真的不想玩了呀,快帶我逃走吧!??! 

  我泄氣地坐著,腦子里有十秒鐘的空白。估計是沒戲啦,很郁悶。想想也算是過五關斬六將,沒想到在這個小陰溝里翻船,哎。 

  不過,我之前說的關于培訓體系的話題倒是讓那個生產總監(jiān)來了興趣,他問我:“我們公司在中國已經成立四年了,在最初的階段過去后,現在工廠的整體表現已經很穩(wěn)定。這使得很多人都覺得沒什么可做了,工作因此缺乏動力。作為人力資源專家,你能給我什么建議?!?nbsp;

  嘿嘿,他的問題讓我從一只泄氣的皮球快速充氣成了一只彈性十足的皮球。恩,一定是老天爺路過的時候順便敲了一下他的光頭,讓他提了個我最擅長的問題。在人力資源領域,我最擅長的,莫過于公司文化的建立和推動。況且,我現在所在公司,曾經經歷同樣的困惑。 

  “當工廠的合格率上升到穩(wěn)定階段的時候,最大的挑戰(zhàn)是如何持續(xù)進步(continuous improvement)。作為人力資源總監(jiān),應該同生產總監(jiān)一起,在工廠內部大力推行持續(xù)進步的理念,制定每一年提高的目標。生產總監(jiān)與工廠內每個部門經理一同制定達成這一共同目標的行動計劃,并層層推進到一線工人,讓所有的人都參與其中。而人力資源部應適時調整薪資、獎金、業(yè)績考評的政策,支持這些行動計劃的實現。當然,還有一些軟性的東西,比如Recognition System (抱歉,試了N次,都覺得中文翻譯有些牽強,還是放英語了)的建立,雖然花錢不多,但能很大鼓舞士氣,提高員工的歸屬感……我覺得公司現在最需要的是管理層的全情投入和員工的激情參與,在這一點上,生產總監(jiān)您是主導者,人力資源總監(jiān)替您推波助瀾。讓大家都知道,一切才剛開始,他們的未來和公司的未來是緊密聯系的,公司的每一點進步都少不了他們…… 

  他的問題很寬泛,但我盡量說得言簡意賅,針對他的提問,把思路說清楚。其余的內容,他問我才說,不問就此打住。這也是我多年自己面試他人的經驗,應聘者不要在一個問題上糾纏不清,除非是面試你的人繼續(xù)問下去。因為面試時間有限,你要把時間留給那些面試者感興趣的話題,對方不問,證明他不感興趣,或者這個問題對是否錄用你沒什么影響。 

  副總同志在我回答上面這個問題的時候,終于慢慢“醒”了過來。他很仔細地聽完后,問我:“你是更愿意在一個什么都沒有,需要你去建立一切的地方工作,還是一個系統(tǒng)完善,需要你去不折不扣完成的地方工作?” 

  “呵呵,我曾經是一個設計師。作為一個設計師,模仿和重復已經存在的東西對我來說是一種恥辱??墒牵F在我已經是一個人力資源經理,我只能說,我更愿意在一張白紙上按照自己的思路去設計,然后,不折不扣地去完成。兩者并不矛盾,缺一不可。 

  我記得當時他們互看了一眼,對我的回答,應該是相當滿意。 

  其實當時并沒有感覺到他的問題有什么難回答的,但面試結束后,我曾經認真回憶了一下其中的每個問題,這不得不說是非常高段的一個提問,也不得不說,我的回答能令他們滿意,純粹是個意外事件 

  事實上,我自己在面試別人的時候,也會故意提一些類似“是非題”的問題,而我期待聽到的,可能不一定是“是”或“非”。因為世界上很多事情,都無法用絕對的“是”或“非”來定義。我們只能說,在某種情況下,是這樣的,在另一種情況下,是那樣的,在第三種情況下,或許“是”和“非”的位置要換過來說了,工作和生活上都是如此。提這樣的問題,很大程度上是在測試應聘者個性是否成熟,思維是否嚴密,至于回答了什么,有時候并不重要。 

  就象上面這個問題,無論我回答喜歡從無到有去建立一些東西,還是不折不扣地去完成,都會被對方反駁。因為事實上,這兩者是缺一不可的。可能在平時,你能很快想到這點,但在面試中,應聘者往往揣摩面試者想聽什么,結果反而忽略了最基本的一些東西,那就是自己的真實想法。如果那個時候我揣摩一下對方的心理,可能就不會那樣回答了??晌夷莻€時候以一種相對放松的心理狀態(tài)在面試,不想掩飾任何東西,反倒能令對方滿意。生產總監(jiān)在我回答好這個問題的時候,和我開了句玩笑:“你到我們公司后,還可以把設計作為你的第二個工作,發(fā)揮你的創(chuàng)造和想象力,我很榮幸有你這樣的設計師?!?nbsp;

  忘記說了,這家公司的產品是介于日用品和藝術品之間的,公司里有很多的專職設計師,都是向這個生產總監(jiān)匯報的。我當時還真是熱血沸騰了一把,想想說不定英雄就此有用武之地,名家就此誕生啦,哈哈。 

  面試終于結束了,看看時間,足足兩個小時。我只覺得頭昏鬧脹,口干舌燥,狠不能立刻沖到大街上呼吸幾口新鮮空氣。  [NextPage]

  剛想離開,那個法國人獵頭走過來說:“你這邊請?!彼钢缸呃缺M頭的一個會議室,看我有點不明白,她又把我?guī)У侥莻€會議室,里面坐著另外兩個老外。各位看官,想象一下我當時的狀態(tài)。之前兩個小時絞盡腦汁,唇槍舌劍,簡直是大傷元氣,還沒吸上幾口氧,居然又開戰(zhàn)了,簡直是沒人性啊。我……我真想哭啊…… 

  進了會議室,坐下,估計那個時候我一定兩眼無光,臉色慘淡。其中一個老外很紳士地遞給我一杯水,我一下子認出了他的英國口音。搞了半天,他就是

  電話面試我的那個英國人,那么另一個呢?生產總監(jiān)、副總、人力資源總監(jiān)都面試過了,還有誰啊。 

  他給我介紹了:“這是我們亞太區(qū)的總裁,一個星期前剛到任……” 

  啊……我的頭簡直有兩個那么大。職位那么高的人面試,那是需要真功夫了,不知道又要死掉多少個腦細胞,可我累得腦子都不清楚了,還怎么玩兒啊。怎么還車輪戰(zhàn)啊,你們又不招長跑運動員。 

  英國人倒是很和藹可親的樣子,興高采烈地說了一堆廢話,說終于見面了,很高興啊云云,除了沒聊天氣,就是很典型的英式聊天了。最后到了正題,立刻顯露本色,那些個問題真是刁鉆啊。我的頭又疼了。 

  “你在進入現在這家公司前是在一家咨詢公司工作,能否告訴我你在做咨詢的時候,面臨的最大困難是什么?” 同樣類型的問題,副總也問過。先得想想后面的問題怎么回答,再說前面的答案。 

  “我面臨的最大困難,是如何影響我的客戶,去真正執(zhí)行那些我給出的建議和計劃。” 

  “恩……”英國人點了點頭,他是做咨詢出身的,對于這一點肯定是認同的。 

  “和咨詢公司接觸的基本上是總經理或人力資源總監(jiān),但真正執(zhí)行那些建議和計劃的,還是各個部門的經理。因為執(zhí)行的人并不真正理解,而且人總是很自然地抵觸各種改變,所以推進那些計劃,經常是很困難的。我通常把這些計劃能如何提高部門業(yè)績先告訴他們,相當于在做廣告,讓部門經理覺得有利益于部門,才有推行的可能。然后再把一個大的目標分解成很多小的目標,這樣讓人覺得切實可行。再往后,就是如何分階段實現目標了……” 

  這樣的問題,有點專業(yè)了,但并不難。因為回答問題就是描述事實,只要曾經經歷過,就不會有大問題。 

  “你覺得在工作中你最擅長的是什么?” 

  “我覺得自己能夠影響別人,說服別人改變自己的想法。” 

  英國人看看我,綠色的眼睛眨了眨:“我注意到你兩次使用了影響這個字,我還記得上次電話里聊的時候,你說自己在工作中不是個很強硬的人。那么你是如何在不強硬的情況下,去影響或說服別人呢?有時候這是很難做到的?!?nbsp;

  我,開始出汗了。在聽完他問題的時候,我的第一反應是“啞口無言”。隔了差不多一個月,他居然還那么清楚地記得我上次在電話中的回答,并且結合今天我的回答,拿出來反問我。我那個汗哦,現在想起來還往外冒。 

  捧起水杯又咕嘟咕嘟喝了幾大口,拖延一下時間。這個要命的英國老頭,還真難對付。怎么辦呢?哎,邊說邊想吧 

  “這個,呵呵,這是個很好的問題。首先,我認為個性的強硬和影響力沒有直接的關系,尤其對于一個女人?!崩项^開始微笑了。 

  這里,不得不說的是我耍了個小聰明。在歐洲公司混了那么多年,很了解他們對于女人的態(tài)度。歐洲人從本性來說并不欣賞那些作風強硬潑辣的女人,所以很多在美國公司工作多年的女性經理人到了歐洲公司會“水土不服”。歐洲公司更加欣賞和接納那些謙和、沉靜、優(yōu)雅、從容不迫的女人,尤其是英國和法國公司。我這么說,從文化背景上得到了他們的認可。 

  “我不強硬,因為自認不擅長于吵架。在沒有足夠的事實可以證明自己的觀點之前,我寧愿什么都不說。說服別人,我更愿意用證據,哪怕有了強有力的證據,我也更愿意提醒別人,讓他們自己發(fā)現和感受。影響別人,我更愿意用行動和結果。有時候,什么都不說,并不代表我不知道,沉默,并不代表我沒有力量。我希望自己的證據、行為和結果是強硬的,而非我自己。”說完后,我舉了幾個在工作中發(fā)生過的例子。 

  這是我回答得有點艱難的問題,邊說邊想,就怕自己有邏輯問題。但答完后,有點暗自得意。嘿嘿,真沒瞧出來,原來我的口才偶爾也會這么好。這個問題回答得不好就會自相矛盾,越涂越黑,結果變成在面試過程中編造事實,弄得很難堪?,F在想想,還真是捏了把汗。  [NextPage]

  亞太區(qū)總裁是個四十五歲上下的法國人,一直很有興趣地打量著我沒發(fā)聲音。如果我被錄用,今后就是向他直接匯報。接下去的時間,他問了我兩個問題,人力資源總監(jiān)問了一個。雖然只有三個問題,卻是整場面試的精華所在。我之所以最后真的對這家公司開始感興趣,也是因為這最后的三個問題。因為,那些問題代表了面試者的高超技巧,而我的回答,后來想想,也真是出色(哈哈,看官們別笑,偶爾自戀一把也是需要的嘛)。那是真正的高手過招了。 

  總裁先生是個法國人,很優(yōu)雅地帶著阿瑪尼袖扣,藍色的眼睛,微笑的時候很迷人的樣子。不過,他微笑著提出的問題,卻是笑里藏刀。 

  “如果你可以擁有自己的公司,你希望自己的公司是什么行業(yè),你在公司中擔任什么?你希望公司的管理層擁有什么樣的能力?(If you can run your own business, what kind of industry you wish it could be, which role you want to take in your business. Accordingly, what competency you think the management team should have?)” 

  不知道是否有看官在哪本面試技巧書上看到過這個問題,反正我孤陋寡聞,對這個問題是聞所未聞。當時,還真是暈了一 下。這個問題,實在太高段了?;ㄩ_兩朵,各表一枝。先說我怎么回答吧。 

  要說當時腦子里有很清晰的思路說怎么回答,那是假的。根本就暈了,哪里還有思路。但是有一點還是很清楚的,我告訴自己,不能回答那些他們很熟悉的行業(yè)。也就是說,如果我要為自己的公司選擇一個行業(yè),肯定是他們不熟悉的,因為只有這樣,他們才不能問更多的問題,即便問了,也是我比他們熟悉,那樣我才能掌握主動。 

  “如果我可以擁有自己的公司,我希望那是一家從心理學角度幫助人們變得更加快樂的公司。我希望自己是公司里的一位專家,專業(yè)從事如何運用色彩幫助別人獲得快樂(an expert specialized in helping people more happy by color)。因為這是一家提供服務的公司,我們的服務是幫助客戶獲得快樂,所以我希望公司管理層具備以下核心能力:關注結果(result-oriented),我需要的結果是讓客戶真正快樂起來,不要將服務留于形式;客戶為重(customer focus),為客戶提供有價值的服務,并為此不斷鉆研創(chuàng)新,以終為始;團隊合作(team-work),這是讓所有人知道,我們是為同一個目標而努力,這是所有公司都必須具備的……” 

  總裁先生非常驚訝地看著我,顯然沒有想到我給他的是這樣一個回答。 

(聲明:凡轉載文章均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及時處理,謝謝?。?
  •   世界上接受高等教育的女性日益增多,人數也日益逼近男性,被西蒙?波娃(Simone de Beauvoir)稱為“第二性”的女性是否可以說,在職場上她們已經和男性平起平坐?不盡然,由世界經濟論壇提供的一份報告指出,盡管女性接受同樣的高等教育,擁有同樣的職場經驗,但在商業(yè)領域,企業(yè)高層的女性仍然猶如鳳毛麟角。 

      在美國女權運動戰(zhàn)士西蒙?波娃和貝蒂?弗里丹(Betty Friedan)宣稱女性為傳統(tǒng)男尊女卑制度的受害者半個世紀之后,最近世界經濟論壇的報告顯示,消除企業(yè)中的性別差距依然長路漫漫。 

      對于不同國家職場性別平等狀況以及女性在職場晉升中遇到的種種障礙,INSEAD領導力與行為組織學教授、報告合著者埃米尼亞·伊瓦拉( Herminia Ibarra )做出了詳盡的剖析。 

      “的確,女性就業(yè)人數之多前所未有,但性別之間兩大差距依然存在: 一是薪酬差距… 而令人不快的是,即便擁有同樣的學歷,來自同樣的背景,男女性之間依然存在薪酬差距。 

      “二是領導職位的差距。無論從什么角度衡量,職場男女比例都是失衡的:基層女性主管比例還算過得去,但中層比例就萎縮了,而高層主管就更是少得可憐了。女性占高管人數達13%到15%的機構可謂屈指可數。 

      的確,最近一項針對全球排名前25大商學院(包括INSEAD)的調查顯示,同樣是剛讀畢工商管理碩士(MBA)課程,男性的薪酬已比女性高出大約 4,600美元。這已經把工作性質、經驗、地域和行業(yè)等因素都考慮進去。行業(yè)是一重要的參考因素,因為男性和女性畢業(yè)后從事的行業(yè)有很大的不同,但即使所有的因素都持平,男女薪酬差異依然存在。 

      那么,如果女性在工作能力上并非不及男性,甚至有時比男性更強,為什么女性不能晉升企業(yè)高層?“答案是復雜的。可以說,在當今的跨國企業(yè),明目張膽的性別歧視己基本上消失,但仍存在若隱若現的性別差異待遇…而這種差異很難通過某種措施來消除?!币镣呃忉尩馈?nbsp;

      伊瓦拉在最近的研究中發(fā)現阻礙女性晉升有幾個主要因素: 

      “首先是工作分配,特別是事業(yè)中期階段的工作分配。這直接影響到晉升優(yōu)勢…誰的工作性質比較重要?誰的職能令其更有機會出頭?這是中層經理晉升高層的重要考慮。然而,無論出于何種原因,不可否認的是在中層管理工作分配上,男性和女性存在很大差異?!?nbsp;

      “其次與前輩的指導和提攜有關。多年來,我們都了解‘職場導師’對個人晉升具有重要的提攜作用。今天的女性雇員和男性雇員一樣能獲得職場導師的提攜。問題是,相較于女性,指導男性的職場導師一般職位較高,他們不是CEO就是資深高管,他們更能幫助這些男性制定升職計劃。我們的研究顯示,在這些商學院的 MBA畢業(yè)生中,于2008年獲得職場導師指導的一般在2010年就能得到升職,不過這只適用于男性。女性雇員的職場導師通常能幫助她們更好地認識自己,提升自己,甚至幫助她們進行橫向調動,而男性雇員的職場導師更能直截了當提拔他們?!?nbsp;

      再者就是與伊瓦拉所稱的“前瞻力”有關。這是領導力評估中最容易受微妙偏見影響的評估項目,而此一能力通常是衡量一個人是否有能力晉升高層的主要因素。簡而言之,女性經理人過去的工作表現往往不被視為未來表現的基準,尤其是對更看重見不到摸不著的“領導力”的高層職位而言。 

      伊瓦拉對INSEAD高層經理培訓課程的學員進行包括“情商”和“獎勵與授權團隊”等項目在內的360度評估就正正揭示了此一障礙的存在。 

      “我們的研究顯示,在絕大多數領導力維度上女性得分都要高于男性,唯獨在‘前瞻能力’上女性遜于男性,而這主要是由于男性評估者的打分較低。所謂前瞻能力,是指發(fā)現商業(yè)環(huán)境中的新機會和新趨勢,并為企業(yè)制定新戰(zhàn)略方向的能力。” 

      伊瓦拉指出,雖然“前瞻力”只占10項衡量指標的其中一項,但可能是衡量領導能力的最關鍵因素。女性雖然在工作能力上與男性旗鼓相當,但卻被認為“前瞻力”不足,這已足以成為女性繼續(xù)晉升高層的絆腳石。 

      企業(yè)高管中缺乏女性似乎可以歸因于女性進入商業(yè)領域總體上比男性遲,有些領域聘請女性員工還尚屬早期。但不可否認的是,這種現狀歸咎于僵化甚至與時代脫節(jié)的企業(yè)文化。 

      伊瓦拉認為,在工作領域中男女不平等是因為有些企業(yè)制度和企業(yè)結構是在很久以前基于男性思維專為男性而設計的?!艾F在是時候企業(yè)要作出調整,使之更靈活、更創(chuàng)新、更具時代感,以便更好地適應今天的工作隊伍?!?nbsp;

      “女性的‘生育問題’顯然也是影響其晉升高層的因素之一。對于受過高等教育的女性,‘生育年齡’已從35歲左右上移到40歲出頭,而這正是大多數企業(yè)遴選企業(yè)接班人的理想年齡段。企業(yè)挑選接班人的一大考慮是候選人能否全身投入為機構效力。這就不利于女性候選人,因為她們剛要開始生育,同時比男性肩負更大的家庭責任。我認為,企業(yè)應該做出適當調整,一位35歲的女性對公司的投入、對事業(yè)的熱忱顯然不能以她是否能夜以繼日地工作來衡量?!?nbsp;

      那么,為什么企業(yè)需要致力于促成男女平等?伊瓦拉在談到有些企業(yè)不善于利用女性人才優(yōu)勢時指出:“如果工作隊伍中受過高等教育的有一半是女性,而大多數國家可能超過一半,(針對經合組織成員國的預測是:不久的將來接受過高等教育的人口之中女性將占據70%),那么企業(yè)忽略女性雇員的才能就猶如自縛手腳,喪失競爭力。” 

      “除此之外,許多研究顯示,女性廣泛參與各階層職能將有助于提高企業(yè)生產水平,為企業(yè)創(chuàng)造更高利潤?!?nbsp;

      “整體而言,優(yōu)秀企業(yè)在各個層級上都有女性參與。研究報告從更深的角度揭示:多元化,特別是知識能力的多元化將為企業(yè)帶來更大的創(chuàng)造力、更好的決策以及更多的創(chuàng)新??偹苤?,當今世界,創(chuàng)造力和革新是企業(yè)立于不敗之地的關鍵因素。” 
    閱讀全文
  •   隨著顧客的不斷變化,銷售團隊的銷售藝術與技巧也隨之演進。眾所周知,現在的客戶越來越精明了。銷售人員要想與他們建立關系、推銷產品功能與優(yōu)點,并且進一步商討解決方案已不再是件輕而易舉的事了。現在的客戶在做出每一個購買決定時都萬分謹慎,他們要確信所購買的產品能夠促進公司達成預期目標。 

      由于游戲規(guī)則發(fā)生變化,各個公司紛紛想要探尋出其中的玄機。一些頂級銷售團隊找到了銷售的未來成功之道。他們總結出了銷售人員應具備的一些特質,企業(yè)在挑選、指導和培養(yǎng)銷售人員時可以參考一下。世界一流的銷售人員都具備六大特質。其中三大特質側重于外部因素,也就是聚焦在銷售人員的客戶身上。另外三大特質則側重于內部因素,即自身及所在的公司。 

      六大特質中的每一項都涉及到頂級銷售人員具備的心態(tài)和采取的行動。教練的角色是幫助銷售人員獲得這種心態(tài),并提出正確的問題,以采取正確的行動。 

      銷售精英特質一: 

      了解客戶的業(yè)務 

      一流的銷售人才懂得驅動客戶業(yè)務發(fā)展的關鍵所在。他們了解客戶在全球、市場和執(zhí)行中面臨的種種挑戰(zhàn)。他們永遠與影響客戶成功的各種趨勢保持一致步伐。 

      這些銷售人員懂得從股票分析師的角度對客戶業(yè)務進行分析。他們知道哪些東西不僅對客戶來說很重要,對客戶的客戶也同樣重要。通過融合對客戶業(yè)務的深刻體會,一流的銷售人員可以為客戶企業(yè)帶來多種不同的價值。 

      諾基亞公司銷售及市場營銷高級副總裁肖特爾(Greg Shortell)曾這樣說過,“現在的銷售人員必須和客戶一樣,具備其產品和解決方案所針對的環(huán)境下的所有知識。他們需要具備了解并能夠準確介紹技術發(fā)展路線圖的能力,需要能夠向客戶敘說哪些是驅動其業(yè)務發(fā)展的關鍵因素,以及他們將如何幫助客戶滿足這些需求,需要具備進行業(yè)務談判、預測現金流以及借助ROI之類的報表進行財務分析的能力?!?nbsp;頂級銷售精英能夠做到: 

      ·利用年度報表、行業(yè)財務比率、新聞報道、新聞發(fā)布會、股市分析報告和公司提供給分析師的各種報告,來探究客戶公司的戰(zhàn)略核心。 

      ·通過大量閱讀各種商業(yè)出版物和商業(yè)雜志來調研行業(yè)發(fā)展趨勢。 

      ·研究客戶公司的價值鏈。充分了解客戶公司的供應商、各種能創(chuàng)造商業(yè)價值的活動、庫存和分銷流程,以及銷售戰(zhàn)略。 

      ·參觀客戶工廠,直接了解客戶運營模式。 

      ·掌握客戶的購買周期??蛻舻牟少彌Q策因何而做出?他們如何對備選方案進行收集和評估?決定權掌握在誰手上?誰負責采購項目?他們評估成功的標準是什么? 

      銷售精英特質二: 

      對客戶的經營成果滿懷熱情 

      今天,一流的銷售人員會本能地認為,銷售其實就是幫助客戶實現業(yè)務增長。對客戶的經營成果充滿興趣的銷售人員憑直覺就能意識到這一點。這些銷售人員擁有一顆熾熱的心。他們真誠地希望看到客戶成功,而客戶也能感受到他們的這種心情。 

      優(yōu)秀的銷售人員能清楚地表達其產品將如何幫助客戶創(chuàng)造競爭優(yōu)勢。他們能夠為客戶帶來無形收益并幫助其顯著節(jié)省成本。他們通過量化收益(這有助于幫助客戶減少預算上的約束),進而指出客戶面臨的問題,減少對方對變革的抗拒。總之,他們能夠將客戶眼球吸引到成效上來,而非一味關注成本。 

      他們通過這種方法為客戶公司創(chuàng)造價值。他們在與客戶談話時盡量繞開價錢這個問題,最后也就不需要為客戶打折。由于這些銷售人員把重點放在了提高客戶的業(yè)務成果上,也就可以適度避免過多關注自己所面對的競爭對手。 

      頂級銷售精英能夠做到: 

      ·評論客戶的目標業(yè)務成果和所面臨的業(yè)務挑戰(zhàn)。 

      ·清楚客戶評估成功的標準。 

      ·打造一個長長的增值業(yè)務名單(產品、服務等)。 

      ·介紹各個業(yè)務如何為客戶創(chuàng)造價值。 

      ·站在客戶的角度,為之描述這些業(yè)務的價值, 

      ·展示公司實力如何影響客戶的成功。 

      ·表現出對客戶成功的濃厚興趣。  [NextPage]

      銷售精英特質三: 

      在客戶公司建立關系網 

      卓越的銷售人員會與每個大客戶樹立起牢固的關系。他們不會僅依賴某一個可靠的接口人。相反,他們會向各個層級以及各個部門的員工(從經理到小時工)進行推銷。這些高效人才具有生意頭腦,在與不同客戶公司內的不同人物洽談業(yè)務時都顯得非常自信。 

      他們通過與多個接口人打交道,全面了解從單個產品到高度戰(zhàn)略化解決方案,客戶對之的興趣和需求。然后,他們會向不同級別的不同職員了解信息,以便更好地了解客戶的全盤采購計劃。這樣做,他們不僅可以掌握到客戶公司所有職能部門的共同需求,還可以了解到不同接口人所在部門的特殊擔憂。他們還懂得通過與多個接口人溝通來確定各種潛在威脅。 

      世界上最優(yōu)秀的銷售人才都知道,在客戶公司找到支持者,是促進業(yè)務開發(fā)的重要途徑之一。頂級銷售人員借助他們的內部支持者,來精心策劃在客戶公司內的營銷網絡。這些出色的銷售人才知道永遠不能把一切都看成是當然,他們會改變意志不堅定者的立場,中立并同化敵對的思想。優(yōu)秀的銷售人才明白在搭建業(yè)務關系時,誠信至關重要。他們直覺地意識到,誠信是建立在言行一致的基礎上的。于是他們始終如一地遵守向客戶許下的承諾,以便贏得客戶的信任。 

      這要求銷售人員做到“如實推銷產品,不能有任何虛夸”,一位CIO如是說?!安灰噲D通過你們的產品來打動我,我需要你們?yōu)槲医鉀Q業(yè)務挑戰(zhàn),”一家保險公司的高管也是這樣說的。 

      頂級銷售精英能夠做到: 

      ·充分利用客戶公司各個職能與層級的人員。 

      ·想辦法與關鍵人物建立關系。致力于成為客戶的戰(zhàn)略思想合作伙伴,為他們出謀劃策。 

      ·為客戶公司的關鍵人物提供信息,滿足他們的需求,以促使其成為內部支持者。 

      ·與周圍的人保持溝通,從閑談中獲取有用信息。 

      ·將成功歸功于內部支持者。 

      ·遵守承諾,有言必有行。 

      銷售精英特質四: 

      全方位發(fā)展個人才干 

      為了有效實現個人能力的全方位發(fā)展,頂級銷售人員會對自身公司的各項業(yè)務進行全面了解。他們會不斷拓展個人的產品知識,并從大量客戶的成功故事中學以致用。通過了解公司各方面的實力,他們掌握到每種產品的毛利大概是多少。他們堅持不懈地學習,不僅僅是在工作后的第一年中。隨著能力的提高,他們逐漸明白每個產品、每項服務和每項業(yè)務將如何為客戶創(chuàng)造價值。 

      在不斷加深個人產品知識的同時,這些銷售人員還了解到如何在公司內部找到主題專家,與他們進行各種高技術含量的對話。優(yōu)秀的銷售人員會在公司內部與其他同事建立有益的工作關系,并且明白在銷售周期的初始階段,獲取各種見解和專門知識是有百益而無一害的事情。 

      頂級銷售精英能夠做到: 

      ·對所掌握的產品知識的用途和需求進行自我評估。制定并實施個人學習計劃。抓住培訓機會,與主題專家一起共事,參加產品展示等。 

      ·探索新技術將如何促進公司實力的增強。 

      ·掌握如何在產品及服務的功效與為客戶創(chuàng)造價值之間搭建橋梁。 

      ·了解自身公司及競爭對手公司的定價策略。 

      ·找到主題專家,從那里直接獲得知識,并通過其協(xié)助抓住銷售機遇,增強業(yè)務反應能力。 

      ·從其他銷售人員那里了解其客戶通過使用公司不同產品和服務獲取價值的故事,從中吸取經驗。   [NextPage]

      銷售精英特質五: 

      擅長戰(zhàn)略銷售 

      優(yōu)秀的銷售人員懂得進行戰(zhàn)略銷售。他們了解客戶的目標,也明確自身公司的目標。他們對整塊蛋糕的大小了如指掌,即客戶的采購總計劃中與公司產品重疊的地方。他們不會過度關注競爭,但一定會密切留意競爭對手的行動。 

      這些銷售人員開發(fā)了各種簡單成文的客戶戰(zhàn)術,其中記錄了主要目標和銷售成功所需采取的關鍵戰(zhàn)術。他們懂得在采取特定行動之前,全面考慮所有其他備選方案。他們知道如何圍繞客戶的購買周期來打造自己的銷售戰(zhàn)略,以免過度專注于個人的銷售圈。 

      他們根據自己之前訂下的目標跟進自己的績效表現,與經理、同事和其他銷售相關人員對成功和失敗進行分析。通過不斷學習,他們能夠快速發(fā)現機遇,轉變思想,定期更新銷售戰(zhàn)略。 

      在利用銷售自動化系統(tǒng)作為戰(zhàn)略規(guī)劃工具方面,卓越的銷售人員駕輕就熟,而不僅僅是利用會議計劃輔助工具或數據庫資源。他們知道哪些信息真正有用,以及如何獲取這些信息。他們積極探索各種途徑,以滿足客戶需求并為之增值。他們懂得最大程度地利用一切可用資源。 

      聯合包裹的海斯(Dale Hayes)曾這樣說過,“我們的銷售人員必須懂得利用系統(tǒng)來實時收集、分析信息,并與客戶和同事共享信息?!?nbsp;

      頂級銷售精英能夠做到: 

      ·優(yōu)先考慮最能為公司帶來價值的客戶。 

      ·針對高優(yōu)先級客戶制定客戶戰(zhàn)略計劃。 

      ·與經理和其他人員分享自己的計劃并獲取反饋。 

      ·根據需要調整計劃以確保成功。 

      ·時刻考慮如何發(fā)展長期客戶關系。 

      銷售精英特質六: 

      將自己視為變革的推動者 

      出色的銷售人員知道他們可以通過幫助客戶實現變革來創(chuàng)造價值。他們知道通過做出改變,客戶將能夠更好地實現其目標并戰(zhàn)勝挑戰(zhàn)。他們將提供變革要用到的產品和服務。他們通過利用所銷售的產品和服務,幫助客戶加速見效時間。要想讓客戶做出改變,你必須想法改變其觀念和決策過程。 

      專業(yè)的銷售人員還明白,實現變革取決于兩種關鍵類型的溝通:展示和洽談。他們知道,有效的變革管理需要交互溝通和雙方協(xié)商。他們不會將客戶逼上絕境,讓客戶別無選擇。相反,他們以咨詢家的身份出現,幫助客戶從多個方案中進行挑選。他們時刻保持積極、樂觀的心態(tài),對自己、產品和公司都有極大的信心,并將之視為實現客戶公司業(yè)務成果改善方案的一部分。 

      Avery Dimension的切薩姆(Rick Cheatham)說過:“在現代社會,坦誠和禮貌非常重要。當你以誠懇的態(tài)度與客戶打交道時,效果是截然不同的。你越是坦誠,客戶也就越能敞開心扉。如果你把自己藏得很深,客戶也不會與你靠得太近。” 

      頂級銷售精英能夠做到: 

      ·了解客戶公司將實施的主要組織變革。 

      ·了解客戶的興趣在哪。 

      ·通過關鍵提問探尋其他解決方案。 

      ·通過組織會議促進交互討論。 

      ·精心準備客戶會議。 

      ·及時跟進。 

    閱讀全文
  •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