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yè)管理重在溝通
“企”字由“人”和“止”組成,企業(yè)無“人”則“止”??梢姡骸叭恕笔瞧髽I(yè)的第一要素!
而毛主席說:有人群的地方則一定有左中右。在企業(yè)內(nèi)部,復雜的人際關系使很多人往往不善于溝通。而人與人之間的交流和溝通又是一門重要的管理藝術。松下幸之助有句名言:“企業(yè)管理過去是溝通,現(xiàn)在是溝通,未來還是溝通?!币虼?,管理離不開溝通,溝通已滲透于管理的各個方面。正如人體內(nèi)的血液循環(huán)一樣,如果沒有溝通的話,企業(yè)就會趨于衰亡和倒閉。
在研究國學的過程中,我們可以發(fā)現(xiàn)在諸子百家里,孔子最得意的弟子當屬顏回,而墨子最得意的應是耕柱。兩者不同的是:顏回經(jīng)常受到孔子的褒揚,而耕柱卻時時遭到墨子的責難。這也許也反映了孔墨兩人在教育方式上的不同之處。
有一次,當墨子正對耕柱發(fā)火時,耕柱實在無法忍受了,他便對墨子說:“老師,你總是經(jīng)常對我發(fā)火,難道我真的就一無是處嗎?”墨子沒有直接回答他的問題,而是舉了一個例子,他問耕柱:“假設我要去大行山,用良馬來駕車好還是用羊來駕車好?”耕柱回答:“當然是用良馬來駕車啊?”墨子問其故,耕柱回答:“良馬可以擔當這樣的重任,值得驅遣?!蹦游⑽⒁恍Γ骸拔抑砸恢钡刎熈R匡正你,就是因為你是一個值得擔當重任的人啊!”
關于墨子的這個故事可以給管理者提供如下的思考:
1、上下屬的溝通是相互的
當耕柱主動找到墨子尋求溝通時,如果墨子以“工作很忙,要出差,去找某個副總談”等理由推托時,那么溝通是不良的;而如果我們假設墨子主動去找耕柱溝通,而耕柱卻予以回避或者不痛痛快快說出自己的真實想法,那么雙方的誤解還會加深。因此,在企業(yè)內(nèi)部,溝通一定是相互和雙向的。同時,企業(yè)首先應該建立溝通的渠道,這點我們應該向微軟學習,微軟幾十年如一日地建立了企業(yè)內(nèi)部溝通機制,早期是信箱制,后期是郵箱制,讓所有微軟人可以暢所欲言,企業(yè)同時及早發(fā)現(xiàn)問題并防患于未然。
2、下屬應該主動找領導溝通
很多下屬往往害怕與領導溝通,這是不好的。首先要丟掉害怕的思想!我們可以試想一下,墨子作為“墨家學派”這么大一個公司的老總CEO,手下管著好幾大千人的隊伍,一個他可能沒時間,二來他也可能根本就沒覺察到耕柱有什么情緒,第三,墨子是一個命令的下達者,至于在執(zhí)行中究竟發(fā)生了什么,他不一定有耕柱清楚。這樣一來,問題就被掩蓋了,導致的結果可想而知。因此,作為一個下屬,應該主動尋求和自己的領導溝通的機會。
3、領導者應該積極地和下屬溝通
我們不得不說,“溝通”,是領導者必須掌握的一門技能!
領導者區(qū)別于下屬的一個顯著標志就是:領導者主要是決策者和管理者,而下屬主要是執(zhí)行者和完成者。因此,對于任何管理目標實現(xiàn)過程中發(fā)現(xiàn)的問題,具體執(zhí)行的人最有發(fā)言權。所以,為什么我們要提倡“走動式管理”?因為,走動可以發(fā)現(xiàn)問題!但走動一定會發(fā)現(xiàn)問題嗎?非也!走動不能發(fā)現(xiàn)全部的問題!或者說,走動只能發(fā)現(xiàn)表面的問題,而只有與下屬進行積極的溝通,才能發(fā)現(xiàn)深層次的問題和關鍵性的問題!
因此,管理者不應當是下達命令后就“高枕無憂”了,而是應該積極地與下屬溝通交流。試想:在上面的故事中,如果耕柱不找墨子溝通,而墨子也不積極地去和耕柱溝通的話,那么,兩人的誤解最終或許會導致隔閡!如果耕柱離開墨子,則是人才的流失!如果耕柱“自立山頭”,那么“墨家”這個大企業(yè)則增加一個可怕的競爭對手!可怕在于,他對你知根知底啊!典型的例子,比如:牛根生離開伊利而創(chuàng)立蒙牛。你看看今天的奶市場!蒙牛把伊利搞得“伊”衫不整,多大的損失啊!
因此,綜上所述,我還是想說:企業(yè)管理過去是溝通,現(xiàn)在是溝通,未來還是溝通。溝通,是管理者的第一技能!
怎樣跟領導打交道,是每個職場人士都必須解決好的首要問題。那么,怎樣才能得到領導的首肯,成為他身邊的“大紅人”呢?首先,“大紅人”必須是工作標兵——善待工作,視工作為生命和信仰;工作積極主動,不必交代便能自動自發(fā);工作熱情像火焰;想領導之所想,急領導之所急;把公司當作自己的船,與公司共命運;還必須不斷充電,因為打鐵先須自身硬……其次,“大紅人”還應深諳處世之道:善于洞悉領導的心理,主動跟領導溝通,凡事多做換位思考,更重要的是,能千方百計地獲取領導的信任。
人是非常復雜的生物,管理或營銷管理無論從哪一方面來看,都離不開人的作用;有人說管理只要把人管好了就可以解決大部分的問題。我認為是有道理的,因為人是萬物之首,離開了人,一切無從談起。所以,營銷管理之中,團隊管理無疑是處于非常重要的位置,甚至可以排在營銷管理之首。
大到全球500強企業(yè)CEO,小到一個部門的領導,如何造就一支具有競爭力和卓越力的高效團隊是每個人都渴望知道的答案。沒有完美的個人,但卻可能有完美的團隊。要做得更好,團隊一定要好。團隊成員并不需要每個人都是完美的,實際上沒有一個團隊成員是完美的,但只要能夠互相團結、互相信任,就會產(chǎn)生超級的能量和力量,把個人的弱勢變成集體的優(yōu)勢。
從高空撒落一把散沙,與掉下一塊水泥塊,其威力之差不言自明,真正有效的高績效管理則是能將沙粒變成水泥塊的團隊管理。一流團隊的必備條件是什么、怎樣為團隊選到合適的兵將,怎樣打造團隊精神,怎樣做好團隊的領頭羊,怎樣塑造團隊優(yōu)勢員工,怎樣激起團隊的工作熱情,怎樣對團隊進行績效考評,怎樣構建學習型團隊等,這些都是困擾不少經(jīng)理人的難題,所以,團隊管理能力是管理者必備的必要職業(yè)能力。
職場人士都會面對種種不同的溝通挑戰(zhàn)。你的老板拒絕給你升職加薪,你的孩子是否應該接受名校教育,你的愛人夢想去異地發(fā)展更好的仕途。如果這些問題處理不當,我們就會陷入“我是對的,你是錯的”這樣一種無效的溝通模式之中,而這往往會讓談判陷入僵局,最終導致兩敗俱傷。
認識自己,并培養(yǎng)其它方面。只要了解自己的優(yōu)勢,并把握住它,則所有的人都會在某事顯赫。
保留意見。通常,應不急于表明自己的態(tài)度或發(fā)表意見,讓人們捉摸不定。謹慎的沉默就是精明的回避。
決不自高自大,常在別人面前炫耀自己的優(yōu)點。這無形貶低了別人而抬高了自己,其結果則是使別人更看輕你。
不要說謊、失信,使朋友、同事不再相信你,這是你最大的損失。要避免說大話,要說到做到,做不到的寧可不說。
目光遠大,這很容易做到。聰明人為冬天準備。一定要多交朋友。維護好朋友同事之間的關系,總有一天你會看重現(xiàn)在看來似乎并不重要的人或事。
言簡意賅,使人喜歡,使人易于接受。說話冗長累贅,會使人茫然,使人厭煩,而你則會達不到目的。簡潔明了的清晰的聲調,一定會使你事半功倍。
決不抱怨。自己做的事沒成功時,要勇于承認自己的不足,并努力使事情做圓滿。適度的檢討自己,并不會使人看輕你,相反總強調客觀原因,抱怨這,抱怨那,只會使別人輕視你!
取長補短,彌補自己的不足。在同朋友的交流中,要用謙虛、友好的態(tài)度對待每一個人。把朋友當做教師,將有用的學識和幽默的言語融合在一起,你所說的話定會受到贊揚,你聽到的定是學問。
適應環(huán)境,不要花太多精力在雜事上,要維護好同事間的關系。不要每天炫耀自己,否則別人將會對你感到乏味。必須使人們總是感到某些新奇。每天展示一點的人會使人保持期望,不會埋沒你的天資。
決不夸張,并容易使人對你的看法產(chǎn)生懷疑。精明者克制自己,表現(xiàn)出小心謹慎的態(tài)度,說話簡明扼要,決不夸張?zhí)Ц咦约?。過高地估計自己是說謊的一種形式。它能損壞你的聲譽,對你的人際關系產(chǎn)
生十分不好的影響。有損你的風雅和才智。
一個人所能取得成就的大小,取決于其自信程度。如果拿破侖沒有自信,那他的軍隊絕不會成功地翻越阿爾卑斯山;如果劉翔沒有自信,那他也不可能在奧運會上奪取世界田徑金牌。同樣,如果你懷疑自己的能力,對成功的信心不足,那你的一生也不會成就偉大的事業(yè)??梢哉f,自卑被自信超越之日,便是生命之花怒放之時。
較強溝通能力,兩個陌生人之間,可以通過最多六個人來建立聯(lián)系。這條神奇的六人定律,也道出了人際關系的重要性。即使一個你平時看起來不太重要的人,說不定到時候也可以通過他找到鐵道部長,讓你輕松買到春節(jié)回家的火車票。暫且不說那么大,單純就職業(yè)發(fā)展而言,很多人和老板的關系都處理不好,你還怎么發(fā)展?
在職場上太多了。有統(tǒng)計顯示,在職場中有30.43%的人與領導關系很好,容易溝通;57.97%的人與領導關系一般;10.14%的人與領導關系不好,經(jīng)常背后抱怨;1.45%的人與領導經(jīng)常有沖突??梢?,有一大部分職業(yè)人士,在與老板或上司的相處過程中,缺乏溝通,并由此帶來很多困惑、無奈甚至消極的情緒,不僅影響了工作效率和效果,也耽誤了自己的職業(yè)前程。
很多人到了一個崗位上,不知道干什么,怎么干。特別是許多大學生,剛剛到公司,這種情況就更加明顯?!?60行,行行出狀元?!币氚岩粋€崗位、一個行業(yè)摸清楚,最聰明的人起碼也得3-5年甚至更長的時間。很多人干耗著不充電,你那點幾乎沒有價值的“老本”,到底能吃多久?如果是大學生,你問問自己:最近半年來有沒有學到讓你明顯進步的知識?如果是在職人員,你應該問問自己,最近半年,是否依然在原地踏步?你的能力提升了嗎?你為公司又創(chuàng)造多少價值?
半月交貨承諾落空
41歲的張先生是璧山某公司的駕駛員。今年3月19日,他簽下公租房租賃合同,如愿住進民心佳園。
一周后,他與某家具廠的銷售員簽訂了訂貨合同書,定制衣柜和鞋柜,總價5688元,約定交貨時間為半個月內(nèi),即今年4月10日貨物送上門。隨后,他付了600元訂金。
4月7日,眼看著快到交貨時間了,張先生迫不及待地去詢問。廠方說,要等到4月12日才能送來。
到了12日,家具卻沒來。張先生打電話去問,怪了,業(yè)務員電話打不通了。15日,他第三次催,廠里一名女銷售員稱,18日可以送來。
到了18日,還是沒見到家具的影子。19日,張先生把家具廠告了。
法院判賠雙倍訂金
在庭審中,家具廠提供了一份完全不同的“送貨版本”。廠方代表說,依據(jù)合同,送貨時間是4月11日,當天下午,在民心佳園小區(qū)門口,送貨員秦某給張先生打電話,要他接貨,但張先生堅決不接,秦某只好又拉回去了。
對于廠方給出的“東西上門了,是顧客自己不接”的解釋,張先生難以接受,“又不是買白菜。恁個大一堆東西進屋,怎么可能不接?”
法官問家具廠代表:“能不能證明,東西確實到了樓下?”代表說,秦某用133開頭的手機號給顧客打過電話的。
“對不起,我從來沒接到任何133開頭的電話,有一張單子能證明這點?!睆埾壬贸?月11日當天的全部通話清單,單子上確實沒有133開頭的號碼給張先生打過電話。
張先生要求撤掉訂單,雙倍退還訂金。家具廠不愿退,“家具是定制產(chǎn)品,你不買,誰來買?”
昨天,沙區(qū)法院作出判決,張先生與廠方解除訂貨合同,廠方返還雙倍訂金1200元。
張先生是個實誠人,合同說好半個月送貨上門,結果家具廠一拖再拖,張先生一怒之下,將廠家告上法庭。
張先生的維權意識算得上是消費者的榜樣,契約對每個人都是公平的,只要大家都遵守,麻煩事肯定會少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