伍華善:挖掘每一塊珍稀紅木的最大價值\美式家具興起帶動橡木白蠟成交量
10月27日上午,偉人故里,秋高氣爽,紅木飄香。在沙溪鎮(zhèn)新濠南路408號伍氏大觀園紅木家具收藏館,記者遇見一位對紅木無比癡迷的中年男士,正是其董事長伍華善。收藏館里數以萬計的藏品,如果問伍華善最喜歡哪一件,他無法給出答案。在伍華善看來,精工細雕的一件件產品,就像自己的一個個孩子,沒有最喜歡,只有更喜歡。
中山市僑發(fā)紅木家具有限公司(伍氏大觀園)董事長伍華善
伍華善是一位土生土長的大涌人,雖然闖蕩商海二十多載,歲月卻沒有在他臉上留下多少痕跡。倒是他身邊的人總會說:他對紅木家具的癡迷已經進入一種忘我的境界,但“獨樂樂不如眾樂樂”,他希望邂逅更多的紅木知音與摯友。對于一些好的藏品,他也會忍痛割愛,“挖掘每一塊珍稀紅木的最大價值”成了伍華善的不懈追求。
痛心:大紅酸枝大料難覓
按照《紅木》國標,紅木種類有5屬8類33種。而在林林總總的紅木原材中,伍華善最鐘情于紋理細密、色澤光亮、油性強、切面光滑的大紅酸枝,而且這種原材尤其適合雕刻造型結構復雜的作品,在制作和保存時不易斷裂,具有很高的日益彰顯的收藏價值。
讓伍華善變得憂慮的是紅木資源日益枯竭,于是,他率領其團隊跑遍了國內的進口木材市場,僅能找到直徑為15-20公分的大紅酸枝芯材,而且不是主干材,多數是枝椏料。迫不得已,他們直抵大紅酸枝的原產地老撾,然而,在那里的木材市場,也難覓“大料”的蹤影。讓人更為痛心的是,深入當地的林區(qū)后,他們才發(fā)現,那些還沒成材的大紅酸枝,就已經被砍伐利用了。
就在他們準備失望而歸的時候,一次偶遇卻“天賜良緣”。他們在山里農家的“吊腳樓”上稍作休息時,驚喜地發(fā)現吊腳樓的梁柱竟然就是用大紅酸枝的老料做的,直徑基本都在35至60公分,而且經過多年的使用,證明穩(wěn)定性能很好,于是,伍華善嘗試與農戶溝通,表達他們想收藏這批木料的愿望。一開始,農戶不冷不熱。為表示誠意,伍華善就在吊腳樓旁邊,為農戶新建了更寬敞更舒適的房子,遷入新居的農戶話開始多起來,并且逐漸被他們的誠懇態(tài)度和做事的執(zhí)著精神所打動,最終把購買農戶吊腳樓的方案談下來。
伍華善使農戶切實受惠的“建新房換舊屋”的做法,很快在當地傳開。很多農戶為了過上更好的生活,也紛紛把破舊的吊腳樓賣給他,這樣,他幸運地收藏了一批大紅酸枝的老料和大料。
技藝:對得起每一根珍稀木料
有了好的材料,工藝便是關鍵。伍華善和他的團隊知道,這些珍稀木材來之不易,并且用一件少一件?!皩幙陕稽c,每一套家具都必須做到極致”,這是伍華善對工匠常說的一句話。對“慢”的堅守,對“精”的苛求,在一個高度工業(yè)化、現代化且浮躁的商業(yè)社會中,似乎有些格格不入。但伍華善認為,好的紅木家具,不僅僅是一件家具產品,更是一件需要用心去欣賞的藝術品,其價值不可能是工業(yè)化生產出來的家具可以代替或者媲美的。
一套看似簡單的圈椅要做出明式家具的空靈韻味,便需要花費工匠們大量的心血。從設計、開料、精加工、打磨等工序上不斷改進,并對每次打樣的作品反復審視,對不足之處反復修改、打樣,最終才能將作品完美地呈現在大眾眼前。
好的家具不僅要看“表面”,還得看“里子”。給人留下深刻印象的是:伍氏大觀園的出品,即使是在桌板下面的暗處,都可以看到打磨功夫深刻入微,所有細微之處,都打磨得非常光滑。
神韻是家具制作的最高境界,一套家具要做到形神兼?zhèn)?,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很多時候,弧度差那么一點點,神韻就是出不來,好產品就應該追求型、藝、材、韻的和諧統(tǒng)一。
擔當:為現代人打造高品質生活
但凡鐘愛紅木家具的人,一般都是追求精致、完美生活品質的人。“獨樂樂不如眾樂樂”,應朋友的請求,伍華善近年開始讓出一些收藏多年的作品,他的團隊也開始接一些外面的訂單,創(chuàng)立了“伍氏大觀園”的高端紅木家具品牌。
但是,比起其他品牌企業(yè),“伍氏大觀園”顯得格外低調,在伍華善看來,好家具一定要賣給真正懂她的人,但凡與“伍氏大觀園”結緣的朋友,就猶如高山流水遇知音,都會成為志同道合的“深交”摯友。
就在不久前,北京一位知名書法家遠道而來,想要定做一個直徑近50公分的小葉紫檀筆海。由于其對木材材質和雕工的要求近乎苛刻,所以尋遍全國的紅木家具產區(qū)都沒有找到稱心的木材和工匠,最后慕名來到伍氏大觀園。當參觀了伍氏大觀園紅木的收藏館和工作坊后,便當即下了訂單。
無獨有偶,珠海國際金融中心也相當認可“伍氏大觀園”的品牌理念和大師級團隊的資質,指定其量身定做“九龍旋轉樓梯護欄”。
伍華善說,作為大涌人,看到家鄉(xiāng)紅木家具產業(yè)的蓬勃興起,他感到非常驕傲。同時他也時常在思考,如何通過紅木這一個載體,更好地傳承古老絢麗的中華文化。“伍氏大觀園”的每一件作品,都融入了這些思考與實踐。目前,他培養(yǎng)了一支“全能型”團隊,完全有能力承接更大的挑戰(zhàn),比如,制作定制式家具,為傳統(tǒng)家居提供從裝修到整體設計、家具配套的“一條龍”服務,為現代人打造高品質生活。
溯源:自幼與紅木家具結緣
大涌紅木家具產業(yè)起步于上世紀70年代末,但在這之前的大半個世紀里,很多家庭已經用上了紅木家具。據說,當時社會上的紅木資源還比較豐富,加上紅木材質硬、不易變形、耐腐蝕、外觀漂亮,逐漸成為家具的主要材料之一。最初,那些衣錦還鄉(xiāng)的華僑,建祖屋時都會在家中擺上幾套紅木家具。這樣的潮流很快蔓延開來,伍華善說:“當時的情形是條件好一點的家庭就用酸枝木,普通一點的就用坤甸木、菠蘿格木等?!?/p>
在伍華善年幼的時候,家里就擺放了幾套祖上流傳下來的酸枝家具,小伙伴和親友到家中做客時都投去羨慕的目光。也是從那時起,紅木家具獨特的氣質、精美的雕工給予了他人生美學的“第一課”,從此紅木文化的基因開始植根于幼小的心靈中。
后來,雖然在他二十多年的商海生涯中,一開始并沒有涉足于紅木家具的生意,但是,只要手里有閑錢,他都會去坊間收點“心頭好”,甚至聘請木匠,按其要求“量身定制”紅木家具。
采訪手記:
在伍華善先生創(chuàng)立的伍氏大觀園紅木家具收藏館里,珍藏著他和團隊這些年的精心力作:靈動優(yōu)雅的明式圈椅,長達三米渾然天成的獨板大紅酸枝畫案,將浮雕、深雕、立體雕、透雕等雕刻技法展現得淋漓盡致的罕見大紅酸枝百子千孫大型雕刻沙發(fā)……無不體現著他對藝術和家具美學的極致追求。
伍華善見證著“中國紅木產業(yè)之都”大涌鎮(zhèn)作為全國最早的紅木家具產區(qū)三十多載的風雨歷程,更深諳紅木家具的文化精髓與靈魂所在。在他看來,一套好的家具是有靈魂、有生命、有思想的。紅木是天賜珍寶,通過匠人精湛高超的技藝為紅木賦予了更為靈動鮮活的藝術生命,這才是珍稀紅木的價值所在。(中山商報)
據商家反映,隨著消費者的消費觀念的改變,近幾年來國內消費者對美式家具的喜愛日漸升溫,美式家具在國內市場的空間也越來越大,同時也帶動了橡木、白蠟木等美式家具主要用材銷量的上漲。另外,值得一提的是,三月份是各個家具展覽會開展的集中時期,家具商家將會在這時候接到來自國內外的家具訂單,因此預計未來北美木材出貨量將會有一波上漲行情。目前廣東市場紅橡長2.15—3.05m、厚1—2寸、FAS級報價5800—8300元/立方米;白蠟木長2.15—3.05m、厚1—2寸、FAS級報價6300—7400元/立方米。
(記者陳振偉)
孫行之
“伍嘉恩從一個愛好者開始,后來成為當各國博物館的顧問。自稱不懂得做生意,只愿意和愛好明式家具的人打交道,收藏一多,‘嘉木堂’變成博物館館長和行家來港必到之處,香港地臥虎藏龍,伍嘉恩,奇女子也?!毕愀圩骷也虨懺谒牟┛椭羞@樣記述這位知名的明式家具研究者、古董商。
一個月前結束的香港春拍中,嘉德拍賣推出的《1間房:比利時侶明室藏明式家具》引人關注,11件家具全部成交。侶明室主人菲利浦·德巴蓋是著名的明式家具藏家,他鐘情明式家具始于20多年前,當年他尋求專家指點時,朋友的建議是,“香港的伍嘉恩,沒有人比她更懂得黃花梨家具?!?/p>
與明式家具相處的40多年中,伍嘉恩幾乎與所有重要的藏有家具的博物館與收藏家打過交道,如美國著名古董商、大藏家安思遠,以及曾任兩屆“敏求精舍”主席的葉承耀絕大部分的收藏也源自于她。
自1987年在香港中環(huán)開設了第一家專營明式家具的商行“嘉木堂”,伍嘉恩見證了明式家具在現當代中國的再發(fā)現與再研究,也是很多明式家具展覽與拍賣的幕后推手。在收藏圈內,因其豐厚的資源和專精的研究,人們將她稱為“黃花梨女皇”。
鐘情嘉木
伍嘉恩早年求學海外,“我對明式家具開始有興趣是在外國生活期間,當時的收藏是很悠閑的,因為還很少有人關注到這些?!?970年代,她在倫敦維多利亞與阿爾伯特博物館第一次看到明式家具的陳列,之后便漸漸入迷。彼時,國內對明式家具的研究專著尚且不多,伍嘉恩接觸了德國學者艾克出版于1944年的《中國花梨木家具圖考》?!翱吹胶玫臅鴷r,我就抄下來。聽說哪兒陳列著好東西,我就去敲那家博物館的門。”
1980年代初期是伍嘉恩最“發(fā)燒”的階段,她整日奔走于世界各個存放明式家具的展廳和倉庫,不停翻閱相關著作、研究文章以及展覽信息。在英國期間,她更是穿著蛙人服“混跡”于著名的古典家具修復工場,仔細觀察工匠如何組裝、打磨明式古典家具,借以了解明式家具內在結構上的奧秘。
“其實明式家具為何能夠外形那么簡約,又那么耐用,這全是因為內部的榫卯結構在起作用。家具內在的榫卯結構在內里散發(fā)著力量?!蔽榧味髡f。
由故宮出版社出版的《明式家具二十年經眼錄》2010年出版,至今已印行四次。這本書收錄了伍嘉恩經手的、有代表性的明式家具以及收藏故事。在書寫這些收藏故事時,伍嘉恩的筆調是直接、率真的。就如同在與同好談話一般,細數自己如何在遇到心儀之物后輾轉反側;或與愛物失之交臂后的悵然若失;又或奔走各方、尋尋覓覓。有時,一些好東西又會在失去數年之后再次突然出現,得失之間的故事也在她的收藏經歷中不知凡幾。轉眼五年過去,伍嘉恩收藏的故事又已不止20年,最近新書《明式家具經眼錄》剛出版,加添了這幾年的故事。而書中的《明式家具的復興》一文,更是從民國說起,細數近代以來有關明式家具人與事。
王世襄的影響
1986年,伍嘉恩從藏家過渡為行家。“這樣就能夠經手更多的明式家具,也是對自己占有欲的一種滿足吧?!蔽榧味髡f。
1980~1990年代,香港風云際會,成為海外中國藝術品的最大集散地。身處其中的伍嘉恩自然地作出人生策略上的調整。另一個外在推動力是她的忘年摯交王世襄對明式家具的研究的深遠影響。1985年,王世襄的《明式家具珍賞》在香港三聯(lián)書店出版并在同期舉辦展覽,大部分展品便是來自伍嘉恩的收藏。此書的出版,一直被家具收藏圈視為具有里程碑意義的事件。
《明式家具鑒賞》出版之前,王世襄赴英國講學時路經香港,見到了伍嘉恩?!拔耶敃r比較年輕,而且是女生,對明式家具感興趣,并且開始收藏明式家具,他非常驚訝?!蔽榧味髟@樣談起自己與王世襄結識的情形。此后,王世襄希望自己對明式家具的研究著作能夠被翻譯成英文,因為知道伍嘉恩熱愛明式家具,因而囑托她來翻譯?!八栽诖蟪眮砼R之前,我就讀到了他的書?!?/p>
“1985年就是這樣一個轉折,因為王世襄在文博界的名望,當時香港的大收藏家?guī)缀醵既チ四谴涡聲l(fā)布會,明式家具才由此被中國人重新認識。如果沒有他對規(guī)范的確立,人們對明式家具的認識依然只停留于外觀上的審美,無法登入學術的殿堂?!蔽榧味鲗τ浾哒f。
許多木材價格進一步走軟,往常的春季采購熱潮并未如期出現。根據鋸木廠和二級供應商的說法,銷量還可以,只是沒有采購商采購庫存量,這使得木材生產商十分謹慎;如果近期不出現大規(guī)模購買,價格在夏季之前不會走強。按照目前的情況,對未來幾周的銷售預測并不樂觀。
截止2019年4月9日的一周,西部南方松KD2×4#2&btr(RL)FOB鋸木廠批發(fā)商平均價格為366美元,比前一周下降了12美元,下跌3.2%;比一個月前低了9%;與一年前相比,下跌了180美元,跌幅達33%。
多數交易員認為,市場正處于春季突破的邊緣。西部南方松供應商在美國的銷售狀況在日益改善,他們仍然覺得有一波被壓抑的春天需求浪潮等待著被釋放。
伍炳亮作品:黃花梨嵌紫檀地座屏配寶座系列
由中國家具協(xié)會主辦的我國首屆紅木家具精品品鑒會日前在京舉行。這是國內第一個圍繞紅木家具精品鑒賞而舉辦的專題活動。有“嶺南魯班”之譽的我省著名傳統(tǒng)家具設計制作大師伍炳亮在此次品鑒活動中榮獲以“金斧獎”為首的多個獎項,其設計的“黃花梨嵌紫檀仙鶴祥云山水紋地座屏配寶座”系列家具榮獲我國紅木家具行業(yè)最高獎項——“中國傳統(tǒng)家具設計制作金斧獎”。同時,為表彰伍炳亮個人對紅木家具行業(yè)的推動貢獻,大會還授予其個人“傳統(tǒng)家具文化傳承獎”;由其領導的紅木家具企業(yè)“伍氏興隆”也獲得了“中國紅木家具領軍企業(yè)”的稱號。伍炳亮在紅木家具行業(yè)中的建樹受到了廣泛的認可,此次出展紅木家具精品品鑒會,再次得到業(yè)內人士及觀眾的一致贊譽。
頂級家具參展呈現精品視覺盛宴
在展會現場記者發(fā)現,伍炳亮此次參展的精品家具可謂是“全明星陣容”,以四件(套)在中國(深圳)國際文化產業(yè)博覽交易會上獲得“中國工藝美術文化創(chuàng)意獎——特別金獎”的作品領銜,多件黃花梨、紫檀精工重器齊齊亮相。其傳承之作融匯明清;創(chuàng)新之作,繼古開今。兩種類別各有看點,精彩非常。據悉,此次龐大的出展規(guī)模在伍炳亮的參展經歷中尚屬首次。
其傳承之代表作《黃花梨嵌紫檀地座屏配寶座》系列家具,是伍炳亮2013年的深圳文博會獲獎精品。其選用黃花梨和小葉紫檀這兩種最名貴的木材合制而成。據紅木家具收藏界資深玩家介紹,黃花梨的色澤素雅,木紋絢麗,并不適合做復雜的雕刻題材;而小葉紫檀的顏色沉穩(wěn)深厚,紋理誘人細膩,幾乎隱而不現,十分適合作雕刻用材。此套家具將兩種材質進行結合可謂是“互美共妙”,極具藝術欣賞和投資收藏價值。
此次參展的創(chuàng)新設計作品《清式紫檀鑲理石精雕云龍紋圓桌九件套》,是伍炳亮2008年的獲獎作品。整套家具由一張圓桌與八把靠背椅組成,均采用名貴的檀香紫檀制作,動用一千多工時,耗木料約三千余斤。中國文物學會收藏鑒定委員會副會長曹靜樓評價,此套作品巧妙地將清代宮廷家具之形式與現代生活之實際功用進行了結合統(tǒng)一,使得作品在形式與功能、觀賞性與實用性、繼承傳統(tǒng)與發(fā)展創(chuàng)新等方面進行了兼顧與平衡,從而極具實用與藝術收藏價值。
以精品概念領軍行業(yè)鑄就“金斧”榮耀
伍炳亮從事紅木家具行業(yè)已有三十余年,一直致力于傳統(tǒng)紅木家具文化、工藝的研究,并將研習所得運用到家具的設計制作中。他表示,當代紅木家具行業(yè)的發(fā)展需要將傳統(tǒng)與創(chuàng)新相結合。據伍炳亮介紹,當代的紅木家具之所以泛稱為"仿古家具",是因為家具的造型與結構等大多是參照明清兩代的硬木家具為范本來制作的。我國的“明式家具”與“清式家具”家具雖然取得了世界矚目的藝術成就,但其型制規(guī)格等并不一定完全適應當今的居室生活空間,我們應當重視傳統(tǒng)與現代生活融合漸變的方法,比如在款型、尺寸、功能性等方面予以調整改變。紅木家具行業(yè)的后續(xù)發(fā)展,不能忽視和回避繼承與創(chuàng)新之間的關系,必須在深入繼承傳統(tǒng)的前提下再去改良和創(chuàng)新,以此取得與當前產業(yè)規(guī)模相符合的藝術成就。
不論是單純的以仿古為風也好,還是追求創(chuàng)新設計也好,制作心態(tài)都很重要。紅木家具不僅是一種實用器,也是藝術品,它所承載的是中國工匠千年來的藝術創(chuàng)造,應當受到尊崇。伍炳亮從業(yè)三十多年來,一直身體力行將精品意識貫徹到作品中,以對待藝術品的心態(tài)設計制作家具,其作品得到了社會各界的贊賞。就在不久前的第九屆(深圳)文博會上,伍炳亮還憑借兩件精工重器成功衛(wèi)冕工藝美術設計特別金獎七連冠,而此次摘下紅木家具行業(yè)最高榮譽“金斧獎”的桂冠,又再一次刷新了其個人的獲獎記錄。
當代仿古家具行業(yè)正面臨轉型期,行業(yè)發(fā)展初始形成的粗放式生產模式已經不符合現階段的發(fā)展要求,紅木家具企業(yè)要向設計制作型的集約型生產模式轉變。紅木家具行業(yè)成本高昂,其原料價格增長速度快、幅度大,近幾年已呈現木料貴過家具的價格倒掛局面。如此窘境下,在行業(yè)樹立精品概念對行業(yè)的長遠發(fā)展來說,就顯得尤為重要。中國家具協(xié)會副理事長陳寶光表示,伍炳亮對精品意識的貫徹和推崇與本次展會“精品品鑒”的主旨是一致的,可以說,他就是行業(yè)發(fā)展中需要的標桿,在行業(yè)中起到領頭羊的作用。
伍炳亮之所以能成為行業(yè)中的領軍人物,源于他對中國傳統(tǒng)家具文化的充分理解和繼承。由他領導的伍氏興隆企業(yè)規(guī)模并不大,卻能夠成為行業(yè)翹楚,這與伍炳亮獨特的思維理念是分不開的。在紅木行業(yè)如火如荼的發(fā)展進程中,伍炳亮始終堅持傳統(tǒng)的手工作坊式的生產經營模式,不受利益驅使而盲目擴大生產規(guī)模,贏得了業(yè)內的廣泛認可和尊重。此次獲選“紅木家具領軍企業(yè)”,不僅是對伍炳亮及其企業(yè)的表彰,對紅木家具行業(yè)來說也有啟示意義。如今的紅木家具行業(yè)規(guī)模宏大,對于目前的市場狀況來說,行業(yè)中的企業(yè)數量已經接近飽和,但是,企業(yè)素質卻是良莠不齊,整體行業(yè)水平有待提高。部分企業(yè)仍舊是盲目追求利益最大化,這種狀態(tài)將會對紅木家具行業(yè)的長遠發(fā)展形成阻礙。而伍炳亮所堅持的家具設計制作原則無疑對提高行業(yè)質量意識起著引領作用。
將傳統(tǒng)融會貫通大師之譽實至名歸
據中國家具協(xié)會傳統(tǒng)家具專業(yè)委員會副秘書長鄧雪松介紹,伍炳亮先生從業(yè)三十多年來見證和推動了當代仿古家具行業(yè)的發(fā)展,真正深入和完整地了解了中國明清兩代傳統(tǒng)家具的文化藝術內涵;既在實踐上積累了豐富的經驗,制作了千余款獨具明清韻味的經典家具款型,又從實踐到理論總結的高度,提出了“型、藝、材、韻”的品評標準體系,并形成了獨樹一幟的藝術風格和作品體系。他身處“嶺南”之地,作品風格卻已擺脫“廣作”一派之風氣,而融匯于明清,藝術風格涵蓋“廣、京、蘇”三大體系。這種將各家風格融會貫通的藝術水平,是需要對傳統(tǒng)家具有精深理解的,其藝術審美眼光在行業(yè)中可謂首屈一指,這種審美和造型把握能力是其成功的重要基礎。另外,伍炳亮先生對于古典家具設計與研究并不停留于仿制層面,而是追求仿古與創(chuàng)新并美。實際上在他設計制作的仿古家具中,極少是對傳統(tǒng)款型等比例的復制和模仿,絕大部分是摻雜了他個人的理解,對于明清傳統(tǒng)家具的重新演繹,其設計的各類傳統(tǒng)家具都深受各界人士喜愛,也攬獲了多個榮譽獎項,其改良和創(chuàng)新設計的藝術成就對于行業(yè)發(fā)展也具有重要的啟迪意義。不論是此番“金斧獎”折桂,還是他獲得的其它獎項,都可以看作是對其提出的審美標準的印證。
高端紅木盛會開“品鑒”先河
7月12日至7月14日,中國首屆“紅木家具精品品鑒會”在北京國際展覽中心(舊館)舉行。本次精品品鑒會由中國家具協(xié)會主辦,是國內第一個圍繞紅木家具文化鑒賞而舉辦的專題活動,全國各地區(qū)近百家精英企業(yè)共同參加,是中國紅木家具行業(yè)的重量級盛會。會議期間,中國家具協(xié)會聯(lián)合眾企業(yè)開展了一系列的主題活動,呈現給大眾的不僅是最精品的當代仿古家具作品,也展示了國內各地域流派的代表性企業(yè)形象。本次活動開創(chuàng)了紅木家具行業(yè)專場精品高端盛會的先河,開展的一系列行業(yè)活動精彩紛呈,受到業(yè)界內外的一致好評。
7月12日下午,精品品鑒會系列活動中的重頭戲——“中國傳統(tǒng)家具精英大會”在北京昆侖飯店召開。本次前來參展紅木家具精品品鑒會的企業(yè)代表及國內近百家精英紅木企業(yè)代表都到場助陣,與業(yè)界同行交流學習。在會上,由中國家具協(xié)會組織,“嶺南魯班”伍炳亮等行業(yè)領軍人物為代表,聯(lián)合現場精英企業(yè)發(fā)表了“中國紅木家具企業(yè)社會責任倡議書”,強調企業(yè)在市場中應當肩負的社會責任,充分顯示了眾精英企業(yè)的行業(yè)責任感,對紅木家具行業(yè)的長遠發(fā)展有著積極的意義。
會上還啟動了“中國傳統(tǒng)家具設計大師、中國傳統(tǒng)家具工藝大師”的評定活動。活動將對紅木家具行業(yè)中的設計制作者進行評定,給在業(yè)界表現優(yōu)秀的企業(yè)予以表彰,給業(yè)內優(yōu)秀的古典家具設計制作個人授予“大師”稱號。整個評選活動將公正公開,杜絕商業(yè)性獎項的產生。此次純藝術性獎項的設立,對傳統(tǒng)家具制作行業(yè)中的人來說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自古以來,中國社會就對匠人缺乏重視,在傳統(tǒng)意識里,工匠并不屬于藝術工作者的范疇,而是作為簡單的手工生產者而存在,這種認識是輕率的。當代傳統(tǒng)家具行業(yè)以人性化的方式傳承傳統(tǒng)文化,為行業(yè)的發(fā)展開創(chuàng)了新的空間。狹義上來說,認同感是一種進步的動力,工匠需要藝術性的認可,企業(yè)需要專業(yè)的肯定。廣義上來講,專業(yè)性的獎項是一種行業(yè)目標,它能成為行業(yè)中的一座燈塔,引導企業(yè)朝著這樣的方向前進。
近10年來,廣西桉樹人工林發(fā)展快速,年均新增200萬畝左右,桉樹面積、生長量、蓄積量均居全國第一位,有“世界桉樹看巴西,中國桉樹看廣西”的說法。目前,廣西桉樹人工林面積達到3000多萬畝,占全國桉樹總面積的一半,占廣西森林總蓄積量的14%。廣西生產的木材達到2500萬m3(含其他材)占全國商品材產量的30%以上。
(來源:廣西林網責編car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