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新建:榫卯結構決定了家具的結構\DNA技術有望解決紅木樹種鑒定難題
紅木家具的價值,因為榫卯的存在和傳承更添光彩。據勁飛紅木董事長吳新建介紹,如今在紅木家具生產市場上,技藝精湛的師傅最具價值。他介紹說:“正是因為榫卯結構復雜多變,而且決定了家具的結構和堅實程度,所以技藝好的師傅月薪上萬很正常,甚至還會更高,紅木家具的價值之高,也很大部分原因出自于此。很多古典家具愛好者和消費者,也正是看重了紅木家具中的榫卯結構而愿意為家具買單,如果一件家具的榫卯結構有問題,那么它的價值也會嚴重受損。”
正因如此,紅木家具的榫卯結構也被視作商家是否誠信的標志之一。在紅木家具諸多作假手段之中,榫卯結構的粗制濫造、甚至拿木釘代替,也是行業(yè)里最為不齒的行為。名佳紅木董事長張正基表示,古典家具的美觀性、藝術性以其工藝為基礎,消費者對工藝也逐漸重視。他表示:“家具的榫卯隱藏在里面,消費者是無法看到的,但是如果榫卯出問題,家具的線條、結構、耐受力都會出現問題,這需要消費者懂行或者使用較長時間才會發(fā)現,對于商家而言就是一個良心活兒。重視自己品牌信譽的商家,是絕對不會在此方面做手腳的,這也成為衡量商家良心的一個砝碼。”
在繼承的同時,榫卯結構也被廣泛應用在實木家具的生產中。常見的有平板角結合使用的以面露榫的明榫,現代木工稱為“半燕尾榫”,還有木椅扶手連接處、面板與桌面連接處做出的半榫暗藏結構,很多設家具品牌的產品如曲美家具、百強家具都有所使用。榫卯結構的傳承和崇尚,不僅保存了經典的木作工藝,也為當下家居設計從使用角度出發(fā),重視功能與美學的結合,提供了參考和依據。
樹種一直是木材鑒定的難題之一。在《紅木》國標修訂啟動之際,針對讀者普遍關注的這一難題是否已得到破解,近日,國標修訂項目負責人、中國林科院木材工業(yè)研究所研究員殷亞方就這個問題給予了解答。
殷亞方說,不同植物的DNA序列不一樣,在實驗室里檢測樣本的DNA序列,可以直接反應植物物種間的相同或差異。因此,利用DNA條形碼技術,通過比較植物物種基因組中一段標準的DNA片段,可以快速、準確地判斷是何種植物。確實,近年來DNA識別技術在木材領域的應用取得了快速進展,國內外一些關于木材DNA檢測方面的論文陸續(xù)發(fā)表。我們通過不同的提取技術,重點突破了從干燥處理的樹木心材組織中高效提取DNA的技術瓶頸,成功實現了木材組織中細胞核和質體DNA目的基因片段的擴增,并從細胞器水平上證實了所提取DNA的主要來源,為基于DNA條形碼的木材識別技術提供了可行性理論依據,得到了國內外同行的認可。目前,我們的木材DNA識別新技術實驗室也已初步建立,并將陸續(xù)會有一些新的成果出來。
殷亞方表示,他不同意“我國的木材鑒定水平與國際水平有差距”這種說法。應該說我們鑒定技術與國際上是同步的,在某些方面甚至超過了他們,比如對國內和一些東南亞樹種的識別,我們絕對要超過他們。
實際上,國際上的木材鑒定發(fā)展水平整體上是比較一致的。第一,木材鑒定是一個比較傳統、經典的學科,它并不像IT技術、圖像識別技術和航天技術等發(fā)展得非常迅猛,它的整體發(fā)展速度并不快。第二,在國際上有一套全球互通的木材識別編碼體系,通過這種編碼體系,能保證不同語言、不同文化的國家在木材鑒定的技術依據和整體水平上保持一致。
從硬件方面,設備應該不是主要問題。與分子生物學等相比,木材鑒定對設備的要求并不是很復雜,檢測設備并不是問題。但是具有一定規(guī)模的木材標本是木材鑒定工作不可或缺的重要基礎。
至于軟件來說,國際社會在木材鑒定研究領域有一個專業(yè)的學術組織叫IAWA,即國際木材解剖學家協會。我們與包括該機構在內的多個木材相關國際學術組織保持密切聯系,經常交流,包括標本交流、人才交流等。
蘇報訊(記者范易)對于吳中區(qū)光福藝人吳連男來說,能在家鄉(xiāng)參加民博會無疑是件開心的事。更讓他興奮的是,在上周結束的蘇州民博會上,由他純手工打造的微雕木牌樓《中國夢想》參評了“山花獎?民間工藝美術作品獎”。昨天,記者在吳連男家里看到了這座微雕古建筑。
這是一組四柱三間七樓不出頭式牌樓,是古代牌樓中最常見的牌樓。它平面呈一字形,由四柱、七檐樓、七斗組成,檐樓斗取偶數,空檔居中。作品按實物1∶14的比例制作,長99厘米,高79厘米,材質采用了花梨木,重約100斤。牌樓正面檐樓斗中央板上雕刻有“中國夢想”字樣,左側檐樓斗間的板上刻有“富強民主、自由平等、愛國敬業(yè)”,右側為“文明和諧、公正法治、誠信友善”;龍門枋與小額枋之間的折柱花板上雕刻了“紅日江山”和“吉祥如意”圖案,寓意祖國山河一片大好;牌樓反面刻有“書禮傳家”字樣,左右雕刻龍鳳吉祥圖案,意寓家和萬事興,江山代代傳。
“我和徒弟從7月開始,每天上午7點開工,經常干到晚上八九點,有時候還要連夜趕工,終于在11月初雕刻完畢?!眳沁B男說。
今年68歲的吳連男與古建筑微縮景觀結緣于1985年,曾以1∶100的比例制成了寒山寺內的大鐘樓和方塔,以1∶150的比例制成北寺塔。此次制作比例雖不及以前,但是結構復雜,做工精細。看似簡單的一個屋面上刻有150多個指甲大小的瓦片,往往一個小時只能雕刻十來個。
“如果能有博物館收藏《中國夢想》就更好了”,吳連男說。
來源:蘇州日報
有業(yè)內人士分析,如果紅木家具市場行情整體回暖,大葉紫檀的價格還有望上升。對于市場上已有的大葉紫檀家具生產制作企業(yè)而言。大葉紫檀的家具在市場上后續(xù)行情會如何發(fā)展?從消費者的角度來說,大葉紫檀的家具在當前是否還值得購買?大葉紫檀未來的行情走勢會如何演繹?鄧雪松對這些問題給出了回答。
他表示,紅木家具行業(yè)第一個黃金10年,是依賴于對紅木材料資源的消耗與材料價格的上漲來賺取的第一桶金,這是很多行業(yè)發(fā)展的初始階段常見的現象,但這個階段已經過去了,依靠材料暴漲獲取暴利的情況也將不會重演。在未來的發(fā)展中,紅木家具行業(yè)將進入平穩(wěn)、理性、有序發(fā)展的階段。
需要引起人們注意的是,紅木家具行業(yè)在隨后的發(fā)展中將逐漸擺脫木材價格的制約,回到以家具品質、企業(yè)品牌、銷售與服務來定價、論價的階段。“比如,我們行業(yè)中有些優(yōu)秀企業(yè)一直在使用大葉紫檀做家具,但卻能夠賣到小葉紫檀的價格,靠的就是過硬的工藝與品質,這才是真正的‘點金術’。”鄧雪松說。
鄧雪松認為,當前國內一些知名設計品牌企業(yè),它們使用的材料并不都是名貴木材,但家具的價格卻完全擺脫了材質血統與身價的“緊箍咒”,其家具的定價與產品利潤遠高于一些批發(fā)加工制作企業(yè)的名貴紅木家具。因此,紅木家具生產制作企業(yè)一定要從對材料漲跌行情的過度關注,回到對家具制作工藝的研究與品質的提升上來,只有在這方面傾注心血精力,才能獲取最為長遠的回報和穩(wěn)定的發(fā)展。
對于消費者而言,鄧雪松建議:不要陷入唯“材”是舉的心理,在挑選與購買紅木家具時,要更多地看重家具的造型工藝與品質品牌。“試想,10多年買的粗制濫造的黃花梨家具與現在一件精品小葉紫檀家具相比,誰更有收藏價值?大路貨的黃花梨家具只有拆成板材或車成珠子才能兌現價格。所以,要區(qū)分木材價格與家具價值的不同,價格可以靠短期內人為炒作來實現,而價值是經過時間與市場檢驗以及獲得認同后的結果。”
“中肯來說,在大葉紫檀家具生產制作企業(yè)中不乏口碑品牌與精品家具,但卻在這一輪大葉紫檀材料的急跌過程中被連累與錯殺,這些精品家具當前正處于價格的洼地,是值得收藏購買的。”鄧雪松表示。
今年對中國木雕藝術大師、南京林大兼職教授、大清翰林董事長吳騰飛來說,是不平凡的一年,也是可喜可賀的一年。在這一年里,他的作品參加了地方、全國、國際三個不同級別的專業(yè)展會,都獲得了第一。吳騰飛的家具設計理念及設計水平得到了業(yè)內專家的肯定,也奠定了他在當前中國傳統家具設計領域的地位。
各級展會拔頭籌不同作品均獲獎
6月下旬,吳騰飛的《文齋一號》參加中國傳統家具設計制作大賽“金斧獎”的角逐,獲得了“金斧獎”之最高獎“神品獎”。這是他的作品第三次蟬聯此獎。據悉,“神品獎”與某些商業(yè)展會不同,它是由中國家具協會主辦的全國性的權威展會。
9月初,吳騰飛的《椿萱格》參加由中國家具協會主辦、市紅木家具行業(yè)協會承辦的中國紅木家具“東作”精品獎評選,喜獲最高獎“特別金獎”。據介紹,這是他的作品第七次獲此大獎。
9月8日至12日,中國國際家具展在上海舉行,這是一個國際性專業(yè)展會。會上,吳騰飛的新作《九宮格》獲得了中國家具設計最高獎“金點獎”。據了解,他是紅木家具行業(yè)首位、也是唯一獲此殊榮的設計者。
市紅木家具行業(yè)協會有關負責人說,吳騰飛三件不同的作品,參加三個級別的專業(yè)展會,均能獲得頭獎,充分說明了他的家具設計創(chuàng)意創(chuàng)新能力和設計水平,以及他在中國傳統家具設計領域的引領地位。
吳騰飛設計理念的嬗變
以往業(yè)界普遍認為,吳騰飛的清式家具是做得極好的,現在大家都覺得他的明式家具也做得很好。專家們說,其實這是吳騰飛的家具設計理念在不斷進步,他的設計可能會成為當代紅木家具發(fā)展的一個重要方向。
讓我們來看看吳騰飛家具設計理念的嬗變。
吳騰飛說:“清式家具雕刻繁復、精美,雕刻內容直接反映主題,是‘器以載道’最直觀的表達方式。”前些年,他創(chuàng)作的《二十四孝古董柜》、《中華耕織世紀大柜》就是這種家具的代表作。
吳騰飛在其《紅木家具“六品”》中寫道,作為中國傳統文化中“器以載道”的直觀呈現,紅木家具自問世以來,就不斷被人追索其作為“器”的架構與蘊涵其中的“道”的價值。
吳騰飛認為,除了通過雕刻的內容來表現主題外,用家具器型的直觀呈現來反映文化主題的,則屬于更高境界。吳騰飛今年獲得“東作”精品獎特別金獎的《椿萱格》就是用器型來反映主題的?!霸诠糯幕?,椿指代父親,萱指代母親,《椿萱格》是一種概念性的設計,以此來反映中華民族傳統的孝文化?!彼f。
在紅木家具設計中,吳騰飛始終牢牢抓住傳統文化這條“根”,用現代的家具樣式來呈現精神母題,但其制作工藝是傳統的,《九宮格》就是一個很好的例證。在2015年中國國際家具展上,他的這一作品受到了評委會主席、德國“紅點獎”創(chuàng)始人Dr.Peter.Zec等國際一流專家的高度評價。從某種意義上,也說明吳騰飛的家具設計理念已進入國際水平。
吳騰飛吃透傳統放眼未來
9月13日,吳騰飛開完展會從上?;貋?,記者馬上對他進行了采訪。他笑著說:“《九宮格》獲獎是一個偶然,我自己也沒想到?!?/p>
熟識吳騰飛的人一定會說,獲獎是“偶然”中的“必然”。
吳騰飛博覽群書,學識廣博,他在吃透傳統家具設計精神的基礎上,還對現代人的審美觀念、現代家具設計理念、當今流行風尚趨勢等進行深入的研究,融會貫通,厚積薄發(fā),然后呈現于紅木家具的設計當中。可以說,大道至簡、簡約空靈的器具之下,是吳騰飛研習傳統文化、修習多樣藝術的精神結晶。
吳騰飛說,中國傳統家具創(chuàng)新,業(yè)界喊了這么多年,但始終沒能突破,關鍵還是設計理念的問題,不能跳出傳統家具去設計家具,希望以后會有更多探索性的作品出現。
他說,設計無止境,他將以謙卑的心態(tài),虛心向傳統學習,向同行學習,向生活學習,努力設計出更多更好的傳統家具,為紅木家具產業(yè)發(fā)展貢獻綿薄之力。(李亦民張桂貴)
萬翠華到養(yǎng)老院看望老人
“紅木與文化密不可分,要鼓勵企業(yè)轉型升級,緩解企業(yè)融資難,提升紅木家具的文化內涵,從而帶動整個周村家具的發(fā)展。”淄博市人大代表、山東福王家具有限公司總經理萬翠華接受采訪時說。
山東福王家具有限公司組建于1988年,經過近30年的發(fā)展,公司從一個十幾人的小作坊發(fā)展成為山東省家具行業(yè)綜合實力前五位的中型企業(yè),是中國紅木家具的領軍企業(yè)。
近幾年,福王家具不僅促進了當地經濟發(fā)展,吸納了眾多勞動力。萬翠華認為,企業(yè)應該履行社會責任,人大代表更應該盡職履責,聽取民聲,反映民意。
對于企業(yè)發(fā)展過程中遇到的困境以及周村家具的現狀萬翠華表示,周村家具已經具備一定知名度,但是要叫響品牌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今年周村區(qū)政府工作報告提出,要把周村家具打造成區(qū)域品牌,對此,萬翠華認為非常有必要,“政府要扶持一些龍頭企業(yè),讓這些企業(yè)帶動當地家具行業(yè)轉型升級,家具企業(yè)是勞動密集型企業(yè),可以吸納眾多勞動力,對促進當地群眾增收也有積極意義。”
“紅木是文化的重要載體,而家具行業(yè)與文化藝術密不可分,所以政府應該鼓勵家具企業(yè)與文化產業(yè)結合,提升家具內在品質,擦亮整個周村家具的品牌。”萬翠華說。
微信
新浪微博
QQ空間
QQ好友
豆瓣
Facebook
Twit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