挑選黃花梨先聞聞味道\華僑村慘遭盜賊洗劫失竊的多是古典家具和名貴門窗
城市晚報訊目前本報大型文玩收藏鑒寶會前期工作正在籌備中,全國各地的文玩愛好者正陸續(xù)帶著自己的寶貝趕往長春,如果您家有寶貝,也可以帶到現(xiàn)場讓專家品鑒。連日來,不少讀者咨詢,精美的手串或文玩看著漂亮,可是具體是如何分類的,應該如何鑒別,成了大家所苦惱的問題。昨日,本報特別邀請資深專家為大家做詳細的介紹。
鑒寶大會展出藏品品類豐富
大型文玩收藏鑒寶會將要舉行的消息一出,就受到了來自社會各界人士的廣泛關注,無論是本地藏友還是來自北京、深圳的藏友,都要把自己的寶貝帶來與大家交流。昨日,經過本報初步統(tǒng)計,本次文玩鑒寶大會不僅有高端的展品,還有當下比較熱門和火爆的文玩物件,大家在一飽眼福的同時,更可以學習到許多挑選文玩的知識。
經過統(tǒng)計,目前展出的文玩品類有核雕、文玩核桃、火繪葫蘆、竹雕、刺繡、唐卡、南紅瑪瑙、青金石、和田玉、琥珀、蜜蠟、黃花梨、紫檀、沉香、水晶、珊瑚、碧璽、瑪瑙等品色上乘的手串和手把件。在現(xiàn)場,藏友們還可以現(xiàn)場交流不同手串的品鑒方法和如何盤一個心儀的手串。
專家教你如何鑒定黃花梨手串
目前市面上紫檀和黃花梨材質的文玩比較普遍,可是許多人想知道,到底啥樣的紫檀和黃花梨算是上乘之品?如何買到保真的手串?對此,昨日記者采訪了北京方面的文玩專家李老師,據(jù)他介紹,黃花梨的學名是降香黃檀木,又稱海南黃檀木、海南黃花梨木。這種黃花梨產地在海南島海拔較高的地方,由于其花紋漂亮、木質堅硬,用它做成的手串和家具非常受歡迎,然而,由于黃花梨的成材緩慢,也就導致這種材質的物品價格比較貴。
李老師表示,在購買黃花梨手串時,要查看其紋理和顏色。一般情況來看,黃花梨的紋路有著行云流水般流暢的線條,佩戴的時間久了,顏色呈現(xiàn)出紫紅、褐紅。另外,還要查看手串的質感,許多人在購買手串時會掂量一下重量,看看是不是輕飄飄的感覺,摸起來是否有手感。最主要的一點是聞聞氣味是否淡而清香又不刺鼻,聞著有一種心曠神怡的感覺。
佩戴黃花梨和紫檀手串要注意保養(yǎng)
和黃花梨一樣受到大家喜愛的還有紫檀,而目前最高檔的要數(shù)印度小葉紫檀。昨日,記者查詢資料了解到,小葉紫檀木在明、清兩代廣受歡迎,在當時做成的文玩、家具和一些飾品受到了達官貴人的喜愛,這也成了一種品位的象征,也具有收藏的價值。小葉紫檀和黃花梨一樣,因為樹種的稀少,才顯得尤為珍貴,純正的黃花梨和紫檀,也成了大家追捧的對象。
然而,在佩戴的過程中,如此珍貴的手串一定要保養(yǎng)好,一般情況下,為了防止蟲蛀或者手串沾上污垢等問題,可以經常用軟布進行擦拭,每次擦拭時都要十分仔細,佩戴的時間久了,珠子會自己包漿,形成一層保護膜。此時,佩戴時不要沾水,更不要在太陽底下暴曬,以免影響了珠子本身的質感。
家有寶貝別“藏”著趕緊來曬
連日來,本報陸續(xù)接到讀者來電,大家都對文玩特別關注,可是到底應該到哪里買一件質量好又價格合理的寶貝呢?正是因為有著種種需求和困惑,促使本報推出春季首屆文玩鑒寶會,吸引全國各地的文玩愛好者前來助陣。昨日,吉林省民俗專家、古董鑒定專家郭相武老師說,他會在鑒寶大會現(xiàn)場為大家?guī)淼膶氊愖鲨b定,并給大家一些指導意見,各位藏友也可以互相交流,學習一下收藏經驗。
如果你是有資質的文玩專家,如果你的手中有可以保證是正品、品質優(yōu)良的文玩物件,無論什么材質,只要質量有保證,你都可以拿到這次展會上來。你可以在這里進行置換和交流,也可以在這里傳授文玩的文化,本次展會設置高門檻,我們會邀請鑒寶專家逐一篩選,將品質最好的文玩呈現(xiàn)在市民面前。同時,如果你想來鑒寶,也可以將你的“寶貝”拿到現(xiàn)場來鑒定,在這里,本報也誠邀各位資深鑒寶師前來助陣,可以撥打本報24小時新聞熱線0431-960011報名。
(記者王秋月實習生高羽仉楚涵/報道李煦/攝)
(:)村內華僑舊屋大門緊閉。
“華僑村”武溪村由于人去樓空,疏于管理,眾多舊屋出現(xiàn)被盜的情況。
武溪村華僑舊屋損壞的大門。
武溪村的建筑為清末風格。
被損壞的門窗進行了二次加固。
12月9日下午,遠在加拿大多倫多的華僑余先生致電江門日報稱,水口鎮(zhèn)武溪村的40余間華僑舊屋,包括他自己的祖屋,遭到盜賊的瘋狂洗劫,而他家中只要是稍微值錢的東西均被偷走或者損壞,希望通過媒體的報道,引起相關部門的重視。
隨后,記者聯(lián)系上了現(xiàn)住開平市長沙街道曙光東路附近的余先生的父親余國明,這位年近七旬的長者是第一個發(fā)現(xiàn)祖屋被盜的人。他有空就會回武溪村走走看看,不想近日的一次走訪,卻發(fā)現(xiàn)自家祖屋以及周邊宗親的舊屋大都門窗大開,很多用名貴木材制造的大門被直接拆走了,屋內更是一片狼藉,只要是值錢的物件,幾乎都被偷走了。
這個“華僑村”到底有何獨特之處,現(xiàn)狀如何?又因何引起盜賊的注意?盜賊究竟給村莊造成了多少損失?12月10日,記者在余國明老人的帶領下,走進了武溪村。
報料
40余間華僑舊屋被盜
“我們5個兄弟的祖屋都在武溪村,現(xiàn)在除了我還身居開平,其他兄弟都去了國外或者港澳地區(qū),我的兩個兒子也去了國外。”在5個兄弟中排行老二的余國明告訴記者,武溪村是由一位從南洋做生意歸國的余姓華僑建立的,多數(shù)舊屋建于民國初年,他家祖屋的建成歷史也有將近百年。該村村民大多已經遷往加拿大、美國和古巴等國家以及港澳地區(qū),大約在10年前,該村已幾乎無人常住了。
“一些華僑家庭的確富庶,他們家中不乏一些名貴家具。很多華僑在建屋之初用的木材都是從海外進口的名貴木材,而此次發(fā)現(xiàn)被盜賊強行拆走的大門,也多是一些用紫檀木、坤甸木、黃花梨木、楠木等制成的,這些大門不僅用的材料名貴,而且年代久遠,一扇古門的售價少則五六千元,多則幾萬元。”余國明說,華僑身居國外,舊屋長期無人看管,從而引起了小偷們的注意。經過他的查看與統(tǒng)計,武溪村中40間戶華僑舊屋無一幸免,均遭到盜賊的光顧。
失竊的多是
古典家具和名貴門窗
余國明向記者透露,自今年5月以來,武溪村就被盜賊盯上了。半年內,這條“華僑村”已經多次被盜,失竊的大多是古典家具和名貴門窗。
第一次發(fā)現(xiàn)有盜賊在村里出沒的時間是今年5月初。華僑余華良的舊屋被盜了,損失了市值數(shù)萬元的古典家具、紅木大門和一些名貴飾品。10多天后,余國明的鄰居家也遭遇盜賊的黑手,房門被小偷撬開并盜走,屋內稍微值錢的東西也多被偷走。
記者在武溪村所在的橋溪村委會采訪時看到,村里只有寥寥幾位村民在走動。
一位余姓村民告訴記者,該村委會下轄的多條自然村已經成為“空心村”,剩下的僅是老弱婦孺,有些村沒什么人是因為村民大多外出務工或遷往城市居住了。而武溪村則由于世代居住的多是華僑,華僑一般是整個家族出國,少數(shù)親戚也搬到了開平或者江門,舊屋因此一直無人照看。
探訪
華僑舊屋多保持清末風格
12月10日,記者來到武溪村,見到村莊被水溝和田野環(huán)繞,四周掩映著雜草和樹木,外面幾乎看不到村落,透著幾分神秘色彩。而村內景象則讓人痛心,很多古屋的大門和窗戶已被撬走,墻壁也被搗爛。
記者沿著長滿荊棘的小徑,進入村莊。武溪村每座住宅的建筑風格大致相同,40余間華僑舊屋并成13排而建。這些舊屋的外墻建設大多參考了碉樓的模式,雙磚之間留有空心,既能隔熱,又能均衡支撐。所有住宅都分兩層,底層中間是大廳,樓上設置木屏風。
武溪村的建筑保有清末的風格。門楣、大廳的墻壁上,多雕刻著壁畫。由于長期無人居住,武溪村的13條巷道均長滿了野草和荊棘,許多植物把一座座住宅整個包住,爬上屋頂開花結果。
多數(shù)大門窗戶被撬過
記者和余國明一起探訪了村里的每條巷道,發(fā)現(xiàn)40余間華僑舊屋的大門和窗戶,均存在不同程度的損壞,一些墻體和門窗也被拆得亂七八糟,部分舊屋內一片狼藉,殘垣斷壁也隨處可見。
余國明拿出自己的身份證,說:“你看,我現(xiàn)在的身份證住址還是這里,武溪村6巷10號。”余國明告訴記者,由于他家舊屋的房門是普通木材建成的,并不值錢,雖然曾經被撬開過,但房門并沒有被偷走,屋內則被盜賊翻得亂七八糟。余國明已請來了師傅,對門窗進行了二次加固。
“早在搬家前,我已經把值錢的東西都搬走了,所以我的房間內也沒什么值得偷的。”余國明說,他的鄰居和同族兄弟們的舊屋則損失慘重,因為他們的一扇木門市價就值近萬元。
最后一個堅守的老人
在探訪的過程中,記者見到了居住在武溪村5巷的老村長余錦超,才知道,武溪村曾是一個不平凡的村莊。
余錦超老人的話不多,他也不愿多提及武溪村的前塵往事,只是說了句,這個“華僑村”不簡單,政府應該管一管。
記者從余國明的口中獲悉,余錦超是因為得知村里出現(xiàn)了盜賊以后重新搬進來住的,他的主要目的是看家護院。另外。他也舍不得再離開這個村落了,“他希望落葉歸根”。
據(jù)余國明透露,武溪村最熱鬧的時候是每年清明節(jié)或者春節(jié)前后,那時會有一些老華僑回鄉(xiāng)祭祖,其他時候村里的房子均是大門緊鎖。而今,整條武溪村就僅有余錦超老人選擇堅守了。
部門
公安部門已立案調查
在探訪武溪村之前,記者還隨同余國明到水口鎮(zhèn)派出所寺前警務室。該警務室的許警官告訴記者,他們于前些日子接到了村民的報案,已經有同事去武溪村實地調查了解華僑舊屋被盜的情況。
隨后,開平市公安局方面向記者證實,水口鎮(zhèn)派出所已對武溪村華僑舊屋被盜案進行了立案調查。
聲音
開平市文聯(lián)原主席李日明:武溪村是最美的華僑村落之一
李日明說,他曾在自己的著作《開平碉樓文化探源》一書中提到,武溪村位于水口鎮(zhèn)橋溪村委會潭江北畔,是他所見到的規(guī)劃最好、巷道最整齊、村場環(huán)境最優(yōu)美的華僑村落之一。
“據(jù)武溪村村中父老余錦超先生介紹,該村都是余姓,開山祖宗是旅居南洋的華僑余耀和,建村時間是民國初年。”李日明說,武溪村建村之初,這里水草叢生,千百年河床沖積,土地肥沃,但地勢低洼,經常受洪水侵襲,附近的農民一年只能種一造,谷種叫大稻、紅米粒,禾桿特別長。洪水一來,稻桿就可往上浮,水淹不到谷穗,洪水過后下湴田收割,或撐著艇仔攏其尾部搶收,一般年畝產較低。因此,立村前這一帶基本無人居住,田地界也不是十分明顯。余耀和選中這里立村,主要考慮到這里獨立成村,便于規(guī)劃和自治。
“據(jù)余錦超老人介紹,余耀和在這里開族后,臺山、恩平及開平的水口、塘口等地的余姓人都慕名前來建樓定居,住戶很快增至40多戶200多人。村里人來自五湖四海,大家說的話不一樣,但都姓余,幾十年來大家很團結,安分守己,守望相助,在這個世外桃源式的新農村里生活得很開心。”李日明說。
僑鄉(xiāng)文化研究專家梅偉強:
可考慮“認養(yǎng)”盤活“華僑村”
梅偉強曾在臺山、開平等地進行過有關各地“華僑村”的相關調查。作為僑鄉(xiāng)文化研究專家,梅偉強認為,隨著社會經濟的發(fā)展,會有越來越多的人從農村遷出,所以“無人村”的數(shù)量有可能繼續(xù)增加。他說,就目前而言,對于有歷史價值的華僑村落,如何保護已經是個難題。對于如何“盤活”,讓這些村子可以有更多的人氣,就更顯得很無奈。像開平的武溪村、鄧邊村、加拿大村,臺山的“十八踏”村、豬頭嘴村這樣有著歷史文化意義的村莊,如果不能很好地保護下來,很是可惜,但也很無奈。
“現(xiàn)在仍然沒有一套行之有效的保護辦法。”梅偉強說,由于沒有任何政策、方向給予支持,這些無人居住的華僑村落就只能自然地生長和沒落,甚至消亡。
“這里面涉及的問題太多,華僑、政府、政策、資金各個方面的問題,都需要有共識,需要有章可循。”梅偉強認為,只有看到了路,才能把路修好。他提到了開平碉樓的“認養(yǎng)”,認為是一個很好的嘗試。
“如果不是非常具備特色,也不可能說開發(fā);如果不開發(fā)利用,面臨的問題還是無法解決。”梅偉強建議,更多的華僑可以考慮將房子租出去。“有人氣的話,房屋會倒塌得慢一些。”他說,同時,經過一段時間后,修繕是必須的,修繕并不是破壞原貌,而是讓房子可以“活”得長一些。不過,他認為,租住這個辦法有可能受到一些抵觸,因為四邑地區(qū)的原住民對祖屋、祖祠這一“根”的觀念特別濃。但是他建議,華僑與政府可以達成一定的共識,定期地對有歷史價值的僑屋進行修繕。
相關鏈接
開平的“無人村”
鄧邊村:
鄧邊村也叫“無人村”,屬廣東省開平市三埠街道辦事處簕沖村委會管轄,在120多年前開始有人居住,有過58戶人家,是甄、伍兩姓的“天堂”,其中甄姓人家占了90%。上世紀20年代,僑鄉(xiāng)開平興起漂洋過海創(chuàng)業(yè)風,村里的青壯年相繼到西方國家淘金,賺了錢就把部分錢寄回來。由于戰(zhàn)亂頻繁,土匪多次趁火打劫村莊,村人便集資在村的南面修筑了一座7層高的碉樓。碉樓雖然給村莊帶來了穩(wěn)定,但并不能給村人創(chuàng)造財富。于是,村人在“金山伯”的影響下,紛紛遷往國外。到解放初期,鄧邊村只剩下10多戶人家。土改革命又加速了這些留守戶的出走,他們分布在美國、英國、加拿大、澳大利亞、新加坡、香港等30多個國家和地區(qū)。1956年,鄧邊村只剩下5戶人家留守。1997年,村里只有2戶人居住,如今已無人居住。
“加拿大村”:
“加拿大村”位于廣州至湛江的G325國道開平赤坎鎮(zhèn)路段旁,原名叫耀華坊,是蝦村屬下的一條新村。民國初年,蝦村一位叫關國暖的旅加華僑,回鄉(xiāng)率眾村民到加拿大謀生。他們經多年奮斗拼搏,克勤克儉,積蓄了錢財,便請當?shù)卦O計師繪好圖紙,返家鄉(xiāng)建樓房。民國十二年至十五年間,他們在蝦村附近先后建起了13幢樓房,起名為耀華坊。因為全村樓房均為旅加僑胞所建,故被稱為“加拿大村”。全村共有13戶,村民都姓關。1954年前后,村民大都移民加拿大、美國。目前,該村在美、加的鄉(xiāng)親有200多人。
“加拿大村”所建造的具有濃厚歐陸風情色彩的樓房至今仍保存完好。一般樓房底層正面飾以羅馬柱,二樓、三樓正面多為3個圓拱,下為圓柱,樓房內的神臺也建成圓拱形并飾有羅馬柱。在門楣、窗臺、陽臺多處都刻有精美的歐陸式雕花。當然,許多地方仍保留了中國傳統(tǒng)特色,可謂中西合璧。例如,樓房前面是空曠的,按開平的傳統(tǒng)習俗就在大門前建一堵磚墻。中西合璧最典型的莫過于村民“三叔”的祖居了,其大門門楣上刻有歐陸式雕花,兩扇大門上則刻上對聯(lián):“始遷新居鄰孟母,仍守舊訓效朱家。”
記者手記
守住華僑的根
開平的無人村,除了鄧邊村、“加拿大村”這些開平人耳熟能詳?shù)拇迩f外,而今又多了一條武溪村。五邑地區(qū)民眾歷來有隨宗親出國的傳統(tǒng),越來越多的村民走向城市抑或遷居海外,他們世代居住的舊屋人去樓空。
既然村內無人,又缺乏必要的日常監(jiān)管和護理,這些在外人看來稍顯富庶的“華僑村”勢必會引起一些不軌之人的覬覦,偷竊、破壞在所難免。
在常人看來,華僑舊屋的日常打理只是其宗親或者私人所為,政府部門沒有必要另外出錢。但是,很多華僑常年僑居海外,很少有子嗣或親屬在國內幫其看管祖屋,隨著時間的流逝,越來越多頗具建筑美學和歷史文化研究價值的華僑舊屋遭到人為破壞,或者自然衰敗,這其實是一個值得引起當?shù)卣块T重視的問題。
在記者看來,保護“華僑村”,不僅在于為當?shù)亓粝乱惶幬幕z產,更是為了幫身居海外的華僑守住一個根。落葉終將歸根,華僑對故土的思念是無時不刻的,歷史上,眾多愛國華僑支持祖國建設的義舉也是不勝枚舉。
記者在此呼吁:希望有關部門充分重視,對這一頗具特色的“華僑村”實行保護,守住華僑的根。
俗語說“人分三六九等,木分花梨紫檀”,中國人向來都對實木家具情有獨衷,在家居生活中,自然也需要“擇良木而居”。
從鉆木取火,到筑木為巢,再到雕梁畫棟,對木的心有戚戚不斷改寫著中國人居住與生活的篇章。
然而,實木家具市場逐漸呈現(xiàn)出良莠不齊的現(xiàn)象,這對于青睞實木家具的消費者而言,實有必要在購買前深入了解,所謂“入木三分”,才能真正選購到稱心如意的優(yōu)質實木家具。其實,并不是所有木材都適合制作家具,從材性上說,需要木材達到一定的硬度(也就是我們常說的硬木),用其制作的家具方能滿足生活功能需求,并經久耐用。
而對于一些特定的家具制作需求,比如獨特造型塑造、各類雕刻、特殊榫卯結構等,則需要挑選材性更為優(yōu)秀的木種。與此同時,木材的文化屬性也頗為重要,這一方面取決于此種木材的珍稀程度:由此產生的“物以稀為貴”的特質,另一方面,更與此種木材的色澤、紋理息息相關。
換言之,在挑選實木家具之前必須先謹記一下優(yōu)質木材的要點:
1密度大
一般而言,木材密度越大,材性越穩(wěn)定,變形越小。由其制作的家具經久耐用,傳承百年依然堅固好用。比如名貴的紫檀,便是此類代表,木塊甚至能沉于水,在市場上被一路追捧。
2
材質細膩
出產優(yōu)質木材的樹種通常生長緩慢、生長周期較長,因此其材質就會格外細膩,這樣的木材非常適宜用來雕刻、造型、彰顯精彩的家具設計。
3
紋理美觀
好的木材本就應該具有美麗的紋理,這既是自然賦予生活的美,亦是讓生活回歸自然的最好表達。細看木質紋理,甚至能讀出山水畫班的美學深意。
4
色彩吉祥
中華民族的傳統(tǒng)色彩觀,是中國文化的重要特征,家具作為居家的主要因素之一,對材質色彩的注重絲毫不亞于其功能和造型,這是中國傳統(tǒng)文化中對“好意頭”的美好生活的向往。如黃花梨、紫檀木、紅酸枝、白酸枝等等,無不以色彩來作名,進一步體現(xiàn)出木材文化屬性的重要
--
業(yè)務熱線:15603635656
紅木家具在挑選時必須得精挑細選,由于紅木家具本身的原材非常昂貴,一個成品的紅木家具在成品后,由工藝等等的問題更是價值連城,所以在選購紅木家具時應細心在細心。
紅木易變形
紅木不如紫檀、黃花梨木性穩(wěn)定,抽漲厲害,氣候變化對其影響極大。也有行內人稱“紅木不過江”,原因就是紅木家具歷經一冬一夏,很容易變形。
不做精細雕工
紅木硬度比黃花梨高些,但韌性差,怕撞擊,所以在雕刻時,粗獷圓潤尚可,過于精細就會發(fā)生崩茬斷裂。一般紅木家具不做或少做精細雕工。凡雕工均以圓潤為主,以求揚長避短。
外觀顯現(xiàn)魚尾紋
紅木家具式樣古拙,色澤油紅,細紋清晰,硬度高而光澤好。觀察細部,??煽匆婎愃乒蝺趑~鱗的魚身紋理,稱之魚皮紋,而黃花梨幾乎沒有魚皮紋。如果一件家具上有大面積的魚皮紋,定是紅木無疑。老紅木的紋理流暢,紋理間隙較大,棕眼細長。制作時如果打磨到家,年久使用得當,則光澤極好,用光可鑒人形容毫不過分。
新紅木顏色較淡
新紅木與老紅木相比,有紅木的基本外觀,只是肉眼看表面略顯粗糙,有永遠打磨不細的感覺。再有,新紅木顏色較老紅木顏色淡些,這一點使得很多人常常將它與黃花梨混淆。
?瑞典的木材出口在2016年間幾乎保持不變,相比之下,今年的總出貨量可能達到1250萬立方米。雖然總出口量沒有太大變化,但目的地到曼娜地區(qū)的主要市場的出貨量有所下降。
而今年迄今為止,更多木材已運往亞洲和歐洲市場。在瑞典木材略高于芬蘭木材出口價格的平均價格下,芬蘭與瑞典在木材出口價格方面在互相觀摩。
微信
新浪微博
QQ空間
QQ好友
豆瓣
Facebook
Twit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