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6平米的不規(guī)則輕奢美式風
今天分享的是一套建筑面積156平米的輕奢美式風案例,對于剛結婚的夫妻倆來說,這套房子是非常寬敞的,把臥室改成了書房、影音室,營造出了悠閑、愜意的居住氛圍,朋友來參觀之后都說好羨慕有個這樣的家!
平面布置圖
入戶即是餐廚、玄關合一的空間,在側方的墻面做上一個換鞋凳組合掛鉤的設計,很有美式風的感覺,也方便了屋主平時使用。
廚房是布置成了中島櫥柜的格局,把部分櫥柜給嵌入了墻內(nèi),讓廚房空間看起來不會那么擁擠,灰色與白色的結合帶來輕松質感。
餐廳是被設計師放在了靠窗的位置,設計成了卡座式的餐桌椅,小編很喜歡這個靠窗的護欄,很有美式風感覺。
客廳處同樣選擇了灰色、白色為主的設計,加入了木色讓客廳多出了一絲自然感。壁爐造型的電視背景墻搭配金屬質感的家具、燈具,充滿了設計感。
在客廳的側方還有著一個茶水間,做了和墻面齊平的柜子,平時在這里可以燒開水、泡咖啡等,就不用再跑到廚房去了。
主臥室的床頭背景墻鋪貼了植物款的壁紙,搭配軟包的皮質床頭靠背和豹紋床品、復古的床頭柜,營造出了一個獨特美感的睡眠空間。
書房內(nèi)部做上了書桌、休閑飄窗和貓爬架等設計,整個書房的家具擺放是比較寬松的,方便后續(xù)把它改造成兒童房。
家里還單獨布置了一個影音室,文化磚的墻面和皮質的沙發(fā)加上固定的大面積投影,在這里欣賞電影也是一種非常愜意、舒適的感覺。
衛(wèi)生間做了干濕分離的設計,把洗手臺給放在了衛(wèi)生間的門外,帶木紋的方型瓷磚錯落鋪貼,讓衛(wèi)生間的空間視覺感得以延伸。
這間屋子的風格是以輕工業(yè)風為主,設計師在工業(yè)風的基調中加入了舒適、簡潔的軟裝設計在其中,這套房子位于臺灣,整個家的布局緊湊而又實用,再加上屋子中時尚的設計讓人羨慕不已,下面就讓我們來看看這套54㎡的小戶型二居室吧。
設計師在入戶玄關處做了嵌入式的鞋柜卡座設計,鋪上軟坐墊提升了這一區(qū)域的整體舒適感,大容量的鞋柜能夠屋主日常的收納需求,玄關地面的花磚則讓這個區(qū)域在清楚劃分區(qū)域的同時也更具趣味性。
在玄關一旁做了木柵欄隔斷的設計,讓這個玄關空間的整體顏值有所提升,客餐廳的簡約淺色地磚與玄關地磚區(qū)分開,兩側的柜子滿足了小戶型的收納需求。
客廳中的電視背景墻以水泥漆來表現(xiàn)工業(yè)風的粗獷,灰色墻面與淺灰色布藝沙發(fā)相搭十分融洽,電視背景墻邊的磨砂玻璃推拉門后是這間屋子的小書房空間。
次臥被設計成一個愜意的小書房空間,在這個書房中幾乎沒有多余的裝飾,擺放一張舒適的躺椅、臺燈、邊幾等,營造出一個極適合閱讀、工作的地方。
裸露的管線加上水泥天花的設計讓整個空間更有工業(yè)風的感覺,用餐區(qū)直接用吧臺來代替餐桌,作為開放式廚房延伸出來的小吧臺,在平日里使用起來非常方便。
為了提升整個屋子的實用性,走廊過道大部分都被利用起來加入了收納功能,內(nèi)嵌于墻面的冰箱仿佛與墻體融為一體,開放式的廚房就在小吧臺的側方,日常使用起來這樣的距離剛剛好哦。
在吧臺上方做了置物架的設計,可以在上面擺放上一些綠植作為點綴,還能用來收納各種酒杯、馬克杯哦,這一設計讓空間中也多出一種小清新感。
借用玄關轉角處的收納柜來作為一個廚房電器收納存放的空間,把電器整合進柜子中看起來簡潔大方,不過需要注意的是日常使用時的散熱問題。
這間屋子的主臥室面積不算寬敞,省略了床頭柜的設計用長隔板來代替,粉藍+粉色的床品讓這個空間透著淡雅的感覺,窗邊的狹長隔板上放上一小盆綠植作為點綴,床頭的暖色光源壁燈更為臥室增添溫馨感。
在大型游樂場的客廳玩耍、在藍色海洋的臥室中入睡、在宛若豆子形狀的柜子里閱讀......天馬行空的幻想,裝滿了這個家的每一個角落。孩子是每個家的天使,沒有什么比讓他們快樂成長更重要的事。今天的主人公家中就有一個3歲萌娃。因為他的到來,房子的改造被提上日程,畢竟,上房揭瓦是他們的特點之一。與其任由折騰,不如先下手為強,索性先打造出一方“游樂場”,供他肆意玩耍。
房屋信息
戶型:兩室一廳
面積:93㎡
坐標:上海閔行
房屋戶型圖
01 / 門廳
手工達人的創(chuàng)作空間
辣媽Sarah是一個手工達人,除了做手賬,隨手做個小手工是很正常的事。嫌家里的防盜門有些舊了,就貼上毛氈“修繕一番”,美觀且隔音。
小孩子的內(nèi)心總是充滿童趣的,喜歡將自己瞬間的所思所想隨處畫下來,為滿足孩子的需要,進門處右手邊的墻面做成了洞洞板兼黑板墻。洞洞板主要用來展示夫妻倆的收藏,黑板墻便可以做為孩子的創(chuàng)意之地。
02 / 餐廳
打破常規(guī),給生活更多可能
餐廳墻面上黑色空心鋼管做成的幾何形收納架,既達到了收納閑置物品的功能,別致的線條又給單調的空間增加了些許立體感。
打破戶型里慣常的空間設置,設計師將原本作為客廳區(qū)的空間改造為餐廳區(qū),視覺和使用上都毫無違和感,同時還給家里帶來了別具一格的新鮮感。別致的巖板石材餐桌,簡潔的設計完全契合了空間的整體風格。
03 / 客廳
巧妙設計,打造趣味待客空間
Sarah的家弱化了沙發(fā)區(qū)的功能。在餐廳和廚房區(qū)之間的位置,設置了一張兩人座沙發(fā),供孩子在上面玩耍,與家人互動。為了最大化利用客廳的空間面積,沒有選擇傳統(tǒng)的大型桌子,而是選擇了用可移動邊桌來滿足日常的收納需求。
這里同時也是觀影區(qū),投影幕布平時隱藏式收納,不占用空間,收放方便。周末或者閑暇時刻,一家人可以圍餐桌而坐,亦或者坐在客廳地臺區(qū)域觀影,營造出一幅其樂融融的畫面。
夫妻兩人都是咖啡愛好者,專門在沙發(fā)后面開辟出一方凈土,作為獨屬于兩人的興趣空間——吧臺區(qū)。這里既可以滿足他們隨手沖咖啡的需求,有親朋友好友到訪時,也是很別致的待客區(qū)域。
這塊區(qū)域還特別設計了小豆丁形狀的玻璃墻,孩子在房間里面玩耍的時候方便家長直觀看到他的游玩路線,也能讓彼此產(chǎn)生更多的互動和交流,既滿足了孩子放肆玩耍之心又達到了家長對安全性的要求。
按照一家人的生活習慣和最舒適的方式打造出的全新布局,容納著這個家所有的休息和娛樂功能。
04 / 游戲區(qū)
孩子的專屬領地
為了讓孩子有獨立的玩樂空間,給原客廳的半戶外陽臺做了獨特設計,讓地臺高出地面10㎡。用黑色木料做成邊框將整個區(qū)域勾勒其中,這一元素也讓房子的造型在視覺上多了些許溫馨的感覺。
在這里,小朋友可以爬到小豆丁形狀的柜子里找玩具、坐在Q萌的布墩上看風景、在小書桌邊看繪本……任他玩樂其中。更不用擔心玩具的亂扔亂放,隨手放進柜子里,就解決了游戲區(qū)的收納問題。不用家長過多操心,孩子自己便可以規(guī)整干凈。
地臺上,設計師特意留了3個小孔,可以用來放土種樹,陪同孩子一同成長。相對于花盆里的綠植,這樣的設計讓家中多了一絲自然氣息的氛圍感。
05 / 主臥室
寧靜的“藍色海洋”
進入臥室時所經(jīng)過的區(qū)域,門均是白色的,與電視柜墻面連為整體,關上門,就像一整面墻。
主臥,以藍色勾勒出床的位置,亮色的使用讓空間更有區(qū)域感。藍色的氣質,讓睡眠時間更寧靜。家具的選擇相對復古。年代感十足的拼花床頭板,是Sarah從上一套房子帶來的單品之一。臥室內(nèi)還做了一個步入式衣帽間,以絲絨布簾隔開,既遮蓋了凌亂的空間,也剛好滿足了一家人的衣物收納需求。
從網(wǎng)上淘來的復古柜算是家中比較搶眼的單品之一,每一層抽屜中都藏滿了女主人的手賬物料。
sarah很喜歡做手賬,隨手記錄整理生活,可以讓她感到非常放松。
由于客廳區(qū)的柜體從臥室借了一點位置,導致臥室有一塊凹進去的區(qū)域,為了彌補轉角缺陷,特地做了一個隱藏燈帶點綴,未來可以填充一幅裝飾畫或者其他心水的藝術品。
06 / 次臥
利用撞色,勾勒活力感空間
次臥原本是計劃做成兒童活動房,但由于孩子現(xiàn)在年齡較小,還需要父母的照顧,索性做成了次臥。墻面做了色塊處理,臟粉與灰的撞色,讓空間多了很多活力。
孩子一人在房間里蹦跳的時候,可以透過小豆丁玻璃窗,與島臺忙碌的父母互動。
線條感的家具、純凈節(jié)制的材料、精致的細節(jié)處理、簡潔明快的顏色、干凈明亮又有溫度,在小空間,探索自我而歡快的時光?!凹摇痹陟o默無聲中釋放生機之美。傳達美學藝術很重要,但服務空間本身,給它賦能,為居住者提供最舒適便捷的生活方式。
07 / 衛(wèi)生間
干濕分離,美觀且實用
干濕分離的衛(wèi)生間,設計師選擇了對比的設計手法:粉色的墻壁與白色的塊磚,不僅具有空間張力,同時營造了一個有趣的轉折。推拉門的設計,不占用空間面積,將每一寸空間都利用到極致,放置洗衣機烘干機的區(qū)域亦是如此。
淋浴區(qū)利用黑色鋼管和幕布隔開,貼上小花磚,用黑色梯子做收納,既呼應了客廳區(qū)域的置物架,又統(tǒng)一了居室的整體風格,簡潔、時尚感呼之欲出。
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家”是自帶日光的暖色。形于色,言于表,無需隱藏與防備,只留歡快的色彩和簡約的設計。這樣一個有趣、有愛的家,大概是生活最舒適的模樣了。
微信
新浪微博
QQ空間
QQ好友
豆瓣
Facebook
Twit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