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購員培訓的另一個突破口!
時間:2010-05-29 人氣:1713 來源:深圳形象設計網 作者:
概述:小王是B品牌駐京辦事處的零售主管,他非常重要的工作職能就是幫助前線銷售人員提高綜合實戰(zhàn)能力、協同辦事處市場推廣人員完成年度銷售目標。......
小王是B品牌駐京辦事處的零售主管,他非常重要的工作職能就是幫助前線銷售人員提高綜合實戰(zhàn)能力、協同辦事處市場推廣人員完成年度銷售目標。在加入B品牌的一年時間里,他迅速的健全了導購員聘用、選拔、培訓、關懷、激勵及薪資等管理制度,尤其是培訓體系的建立上傾注了很大的精力。在總部尚未明確培訓大綱、培訓教材的情況下,小王自行設計開發(fā)的導購員培訓體系,涵蓋了入職、在職、例會培訓及臨促培訓等各個層面。自培訓實施以來,導購員對產品知識、售貨技巧的掌握較之以往有了很大的提升,各個方面好評如潮,銷售額較比去年同期也有了明顯的提高,區(qū)域總監(jiān)對此非常滿意,經常在會上表揚他。然而,最近二個月來,小王發(fā)現在職培訓效果明顯不如以前,現場反應也比較平淡,這一點令他相當困惑,問題到底出在哪兒呢?
小肖所在的A品牌是國內一家大型家電生產企業(yè),產品線從冰洗、彩電、電腦一直到小家電都做到非常出色,公司的培訓架構也相當健全,從入職培訓到在職培訓都有明確的大綱、詳細的教材,翔實豐富的案例。然而,他發(fā)現每次在培訓現場,不論場面調動得多么熱烈、導購配合多么積極,培訓效果都差強人意,對終端拉動作用也幾乎為零,而且他時常有一種吃力的感覺。培訓經理找他談了好幾次,要求他盡快找出問題,提高培訓效果。小肖前前后后想了個遍,他發(fā)現自已每次都是嚴格按照總部配發(fā)的大綱、教材在進行培訓,程序都很規(guī)范、內容也非常實戰(zhàn)啊!為什么還會出現上面的現象呢,他百思不得其解,問題到底出在哪兒呢?
他們的問題到底出在哪兒呢?什么樣的導購培訓才真正有效呢?
目前,網上充斥的各類關于導購培訓的文章鋪天蓋地,有針對性的選擇拜讀有助于開拓視野、提高實戰(zhàn)能力,但這些對于我們建立有效的培訓模式并無多大幫助。一個有效的培訓模式必須以適合企業(yè)自身特點為根本,只有適用、實用于企業(yè)才能有效,那么小王、小肖的工作突破口在哪兒呢?我們先來了解一下他們的工作背景:小王從事零售管理工作有近兩年的時間,實戰(zhàn)經驗與理論知識都非常豐富,這一點從他設計的教材就能看出來,他本人也非常適合這份工作,培訓時滔滔不絕、妙語連珠是他的一大特色;小肖,市場營銷本科畢業(yè),理論基礎扎實、領悟能力強,對于教材的把握、理解非常到位,培訓技巧運用也相當到位。他們的問題在于:
一、 火雞真正會飛了嗎?
先講一個故事:話說,一農場有群火雞一天突發(fā)奇想,嚷嚷著想要學飛,農場主坳不過它們,只好從山谷里請來了一只老鷹教它們怎么飛,訓練從早晨開始,老鷹用心的教,火雞們也認真的學。有心人天不負,傍晚時分,這群火雞終于都飛起了,剎時間,天上黑呀呀的一大片火雞,火雞們飛得好高興?。。?!它們快樂極了。天色漸漸晚了,農場主吹起了回家的口哨:今天就到這吧,大家都回雞棚了!所有的火雞都乖乖的落了下來,跟農場主走路回家。
看出什么不對勁的地方了嗎?火雞們是不是可以飛著回雞棚呢?知識與能力的轉化,關鍵在于你采用了什么樣的訓練方法。你傳授了最好的銷售技巧只是萬里長征的第一步,如何讓導購們應用到實際工作中,如何樣融會貫通才是我們培訓的重點。針對這種現象,小王在接下來的培訓中,減少了很多內容,增加了大量的案例分析、演練,著重知識的傳播和知識的靈活運用,從為培訓而培訓轉向一切以導購需求為主。這次轉變相當的成功。
在六月份的一次吸塵器銷售技巧培訓中,小王著重進行了《銷售構圖技巧》的運用訓練,理論部分用淺顯、易懂的文字一筆帶過,案例分析則結合吸塵器來進行,以求建立導購員的親切感、現實感;演練部分則采用了大量的與吸塵器相關的場景。四個小時的課程,小王驚喜的發(fā)現導購員發(fā)言踴躍、積極參與,認真演練我們稱之為"世界級的專業(yè)銷售技巧"。二天后,培訓意見反饋表綜合報告出來了:參加本次培訓的10家重點門店,100%認為這次培訓比以往要實效、管用,現場氣氛非常好根本不需要刻意來調節(jié)。一位與小王關系較好的大姐是這樣評價的:"王經理,你以前培訓的時候,我們也是認真的聽、認真的做筆記,但每次回到現場后,才發(fā)現你講的內容,我根本不知道怎么用,時間一長,什么都忘了。但今天我們采取的這種培訓方式真的很實戰(zhàn)、很有用,我現在信心倍增,恨不得馬上就去現場試一試。建議你以后多采取這種形式的培訓。我們需要這樣的培訓。"
半個月后,終端反饋意見好評如潮,區(qū)域總監(jiān)對小王也贊賞有加。似乎培訓轉型成功了,接下了的工作似乎順了很多。居安思危,他們還有沒有什么可以來改進的地方呢?
二、 "漁"從何而來?
喜歡看書的朋友都知道,一本思想深刻、內涵豐富或故事情節(jié)曲折的暢銷書,如果它的作者沒有類似的生活體驗或生活感悟,那么就很難深深的打動讀者。銷售培訓也是如此,有效生動的培訓內容,必須是你在現場有過深刻體驗后找到了解決方法或能提供解決思路時才能引起受眾的共鳴。相對來講,零售經理的素質較高,對問題的分析、歸納、解決等能力比導購要強,此外,在對全局的把握及信息的綜合處理上來說,也有很大的優(yōu)勢。因此,作為一個零售經理,每周兩次、每次三到五個小時去現場售貨,將有助于提高自身銷售技巧的運用能力,而且與導購同場獻技,對自已身來講也是一種有益的壓力,—— 你是他的上級,他的培訓師,如果你都做不好,那以后還怎么教其它人去賣貨呢?此外,可以更近距離的觀察我們的導購員有哪些問題急待改進?上次培訓的內容她吸收了多少,哪些方面還有欠缺?競品導購員在售貨技巧上有哪些地方值得我們來學習的等等……
一個月的時間過去了,小肖終于認識到,總部開發(fā)的培訓大綱、教材沒有什么問題,關鍵是自已缺乏前線作戰(zhàn)經驗,有時候就很難把案例、技巧結合實際工作進行講解。這段現場售貨經驗帶給小肖的啟示有很多:他更深的了解導購員的工作特點、熟悉了許許多多在辦公室體會不來的賣場情況、加深了彼此的理解,也發(fā)現了自已真的非常喜歡這一行……
三、 小王、小肖還需要做什么?
終端培訓是一件相當系統也相當實戰(zhàn)的工作,對終端加深了解、多與導購員接觸、加強知識與能力轉化的訓練,這些只是提升終端培訓質量的一個突破口,關鍵還在于我們要不斷學習、提高自身對終端的理解、消化各類知識和如何結合終端實際情況來設計、修改適用的教材,真正將終端培訓工作落到實處產生效益。此外,在輔助教學手段多下功夫,對于提高培訓效果也有很大的效果。除了傳統的板書,投影等方式以外,多在形式上創(chuàng)新也非常有必要,如張會亭老師曾采用過的《對話》訪談形式等。視頻輔助教學,能快速的提高教學質量20%以上。在培訓時,播放總部攝制的產品示范片、DVD電影中銷售場景的截取片斷、自行錄制的教學片、賣場"偷窺"的銷售情景等等……在培訓現場點評存在哪些問題?如何來進行改善等?從視覺、聽覺等多方面剌激學員,幫助學員加深印象。另外,產品標準解說詞的分析、練習,也有助于加深導購員快速發(fā)出問題、提高自身能力。
小肖所在的A品牌是國內一家大型家電生產企業(yè),產品線從冰洗、彩電、電腦一直到小家電都做到非常出色,公司的培訓架構也相當健全,從入職培訓到在職培訓都有明確的大綱、詳細的教材,翔實豐富的案例。然而,他發(fā)現每次在培訓現場,不論場面調動得多么熱烈、導購配合多么積極,培訓效果都差強人意,對終端拉動作用也幾乎為零,而且他時常有一種吃力的感覺。培訓經理找他談了好幾次,要求他盡快找出問題,提高培訓效果。小肖前前后后想了個遍,他發(fā)現自已每次都是嚴格按照總部配發(fā)的大綱、教材在進行培訓,程序都很規(guī)范、內容也非常實戰(zhàn)啊!為什么還會出現上面的現象呢,他百思不得其解,問題到底出在哪兒呢?
他們的問題到底出在哪兒呢?什么樣的導購培訓才真正有效呢?
目前,網上充斥的各類關于導購培訓的文章鋪天蓋地,有針對性的選擇拜讀有助于開拓視野、提高實戰(zhàn)能力,但這些對于我們建立有效的培訓模式并無多大幫助。一個有效的培訓模式必須以適合企業(yè)自身特點為根本,只有適用、實用于企業(yè)才能有效,那么小王、小肖的工作突破口在哪兒呢?我們先來了解一下他們的工作背景:小王從事零售管理工作有近兩年的時間,實戰(zhàn)經驗與理論知識都非常豐富,這一點從他設計的教材就能看出來,他本人也非常適合這份工作,培訓時滔滔不絕、妙語連珠是他的一大特色;小肖,市場營銷本科畢業(yè),理論基礎扎實、領悟能力強,對于教材的把握、理解非常到位,培訓技巧運用也相當到位。他們的問題在于:
一、 火雞真正會飛了嗎?
先講一個故事:話說,一農場有群火雞一天突發(fā)奇想,嚷嚷著想要學飛,農場主坳不過它們,只好從山谷里請來了一只老鷹教它們怎么飛,訓練從早晨開始,老鷹用心的教,火雞們也認真的學。有心人天不負,傍晚時分,這群火雞終于都飛起了,剎時間,天上黑呀呀的一大片火雞,火雞們飛得好高興?。。?!它們快樂極了。天色漸漸晚了,農場主吹起了回家的口哨:今天就到這吧,大家都回雞棚了!所有的火雞都乖乖的落了下來,跟農場主走路回家。
看出什么不對勁的地方了嗎?火雞們是不是可以飛著回雞棚呢?知識與能力的轉化,關鍵在于你采用了什么樣的訓練方法。你傳授了最好的銷售技巧只是萬里長征的第一步,如何讓導購們應用到實際工作中,如何樣融會貫通才是我們培訓的重點。針對這種現象,小王在接下來的培訓中,減少了很多內容,增加了大量的案例分析、演練,著重知識的傳播和知識的靈活運用,從為培訓而培訓轉向一切以導購需求為主。這次轉變相當的成功。
在六月份的一次吸塵器銷售技巧培訓中,小王著重進行了《銷售構圖技巧》的運用訓練,理論部分用淺顯、易懂的文字一筆帶過,案例分析則結合吸塵器來進行,以求建立導購員的親切感、現實感;演練部分則采用了大量的與吸塵器相關的場景。四個小時的課程,小王驚喜的發(fā)現導購員發(fā)言踴躍、積極參與,認真演練我們稱之為"世界級的專業(yè)銷售技巧"。二天后,培訓意見反饋表綜合報告出來了:參加本次培訓的10家重點門店,100%認為這次培訓比以往要實效、管用,現場氣氛非常好根本不需要刻意來調節(jié)。一位與小王關系較好的大姐是這樣評價的:"王經理,你以前培訓的時候,我們也是認真的聽、認真的做筆記,但每次回到現場后,才發(fā)現你講的內容,我根本不知道怎么用,時間一長,什么都忘了。但今天我們采取的這種培訓方式真的很實戰(zhàn)、很有用,我現在信心倍增,恨不得馬上就去現場試一試。建議你以后多采取這種形式的培訓。我們需要這樣的培訓。"
半個月后,終端反饋意見好評如潮,區(qū)域總監(jiān)對小王也贊賞有加。似乎培訓轉型成功了,接下了的工作似乎順了很多。居安思危,他們還有沒有什么可以來改進的地方呢?
二、 "漁"從何而來?
喜歡看書的朋友都知道,一本思想深刻、內涵豐富或故事情節(jié)曲折的暢銷書,如果它的作者沒有類似的生活體驗或生活感悟,那么就很難深深的打動讀者。銷售培訓也是如此,有效生動的培訓內容,必須是你在現場有過深刻體驗后找到了解決方法或能提供解決思路時才能引起受眾的共鳴。相對來講,零售經理的素質較高,對問題的分析、歸納、解決等能力比導購要強,此外,在對全局的把握及信息的綜合處理上來說,也有很大的優(yōu)勢。因此,作為一個零售經理,每周兩次、每次三到五個小時去現場售貨,將有助于提高自身銷售技巧的運用能力,而且與導購同場獻技,對自已身來講也是一種有益的壓力,—— 你是他的上級,他的培訓師,如果你都做不好,那以后還怎么教其它人去賣貨呢?此外,可以更近距離的觀察我們的導購員有哪些問題急待改進?上次培訓的內容她吸收了多少,哪些方面還有欠缺?競品導購員在售貨技巧上有哪些地方值得我們來學習的等等……
一個月的時間過去了,小肖終于認識到,總部開發(fā)的培訓大綱、教材沒有什么問題,關鍵是自已缺乏前線作戰(zhàn)經驗,有時候就很難把案例、技巧結合實際工作進行講解。這段現場售貨經驗帶給小肖的啟示有很多:他更深的了解導購員的工作特點、熟悉了許許多多在辦公室體會不來的賣場情況、加深了彼此的理解,也發(fā)現了自已真的非常喜歡這一行……
三、 小王、小肖還需要做什么?
終端培訓是一件相當系統也相當實戰(zhàn)的工作,對終端加深了解、多與導購員接觸、加強知識與能力轉化的訓練,這些只是提升終端培訓質量的一個突破口,關鍵還在于我們要不斷學習、提高自身對終端的理解、消化各類知識和如何結合終端實際情況來設計、修改適用的教材,真正將終端培訓工作落到實處產生效益。此外,在輔助教學手段多下功夫,對于提高培訓效果也有很大的效果。除了傳統的板書,投影等方式以外,多在形式上創(chuàng)新也非常有必要,如張會亭老師曾采用過的《對話》訪談形式等。視頻輔助教學,能快速的提高教學質量20%以上。在培訓時,播放總部攝制的產品示范片、DVD電影中銷售場景的截取片斷、自行錄制的教學片、賣場"偷窺"的銷售情景等等……在培訓現場點評存在哪些問題?如何來進行改善等?從視覺、聽覺等多方面剌激學員,幫助學員加深印象。另外,產品標準解說詞的分析、練習,也有助于加深導購員快速發(fā)出問題、提高自身能力。
(聲明:凡轉載文章均是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注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與本網聯系,我們將及時處理,謝謝?。?
上一條:鴻智電器培訓專員解析導購員培訓法
隨著小家電市場競爭的日益激烈,身處第一線的導購員對終端貢獻作用不斷凸現,企業(yè)對導購員也越來越重視。如何通過有效培訓,來提高導購員的職業(yè)素養(yǎng)和銷售能力,將成為企業(yè)在“終端為王”時代,取勝市場的最關鍵因素之一。
近年,各種職業(yè)培訓可謂相當流行,眾多專業(yè)培訓機構也如雨后春筍般冒了出來。大勢所趨下,很多企業(yè)也是不惜重金,聘請專業(yè)培訓師進行職業(yè)化訓練,甚至找來專業(yè)人才,建立專職培訓部門,希望在不斷提高導購員能力的同時,最終能夠打造出一支拼勁十足、業(yè)績突出、驍勇善戰(zhàn)的一線銷售隊伍,實現銷量節(jié)節(jié)攀升的大好局面。
然而事與愿違,大量的培訓投入往往起不到預期的效果,終端的銷量也沒有明顯起色,導購員也逐漸麻木,甚至反感此類培訓。
曾經,有一位從事導購多年的大姐說:“其實培訓的時候,最主要的就是手把手教會我們,如何熟練操作演示新產品,其次,就是主要賣點的講解,再次,就是把我們日常遇到的一些問題能夠解決或解答,就足夠了!至于那些所謂的國內資深培訓專家、實戰(zhàn)派權威、某理論的倡導者培訓時提到的FAB等洋名詞,本來就聽不懂,完了也只是蜻蜓點水的一掃而過,根本就沒多大意義,我做了十多年導購員了,只要顧客進入賣場,那剩下的事都成習慣性的了,至于如何樹立良好的服務意識、什么是正確的待機行為、顧客心理分析理等等就沒必要費太多口舌,培訓完我還可以回去多賣幾臺機子呢!”
可見,理論化難免陷入空談,經驗化難免有失偏頗,缺乏市場調查和導購實踐的培訓,終究會因為實戰(zhàn)性不足,無法滿足導購員對專業(yè)知識的渴求,而收效甚微。而什么是導購員們最想聽的,最想學的,最能夠快速消化轉化為導購能力的知識,似乎正是諸多培訓專家們所容易忽略的問題。
我個人覺得,實用性才是導購員培訓的最根本原則。我們先分析一下培訓對象(導購員)的基本特點:1、文化素養(yǎng)普遍不高,所以,理解和執(zhí)行能力是培訓的最大瓶頸。2、女性占絕大多數,而中年女性又占一半,她們往往比較固執(zhí),不大容易接受新的東西。所以我個人認為,培訓的時候更應該講求實用性,做到詳略得當、通俗易懂、有的放矢、親手演練、解決問題。以下是本人對導購員培訓工作的一些見解,實乃一家之言,有不盡詳實之處,還請各位同行指正。
一、詳略得當
一般培訓的內容包括:企業(yè)文化培訓、導購員職責和行為規(guī)范培訓、導購員規(guī)章制度培訓、產品知識培訓、行業(yè)知識培訓、顧客服務培訓等等??筛鶕看闻嘤枌ο蟮牟煌m當調整培訓內容的詳略程度,例如:對于新招的導購員,可以加強企業(yè)文化和產品知識的培訓,讓其對企業(yè)文化及榮譽等影響加深,區(qū)別于別的品牌,增加對本品牌的認同感和歸屬感;對于剛進入本行業(yè)的新手,則要進行較為全面的培訓,其中還是以產品的基本知識為突破口,讓其盡快進入角色;而對于經驗豐富的現有導購員,應該著重解決其日常銷售中遇到的一些切實問題,少費一些口沫在企業(yè)文化、職責和行為規(guī)范以及行業(yè)知識等方面,這樣的培訓才能符合導購員的口味。
二、通俗易懂
培訓的內容本來就比較專業(yè),不太容易理解,再加上導購員的自身理解能力相對有限,所以,要讓導購員把注意力集中到培訓過程中來,盡量吸收和消化掉龐雜的培訓內容,就必須要讓培訓內容做到通俗易懂,也就是說讓導購員聽得懂得培訓。
三、有的放矢
我每次培訓都有個習慣,就是在培訓開始就把我準備的培訓內容和計劃,先簡要的介紹一下,征求導購員的意見和建議,再根據她們的要求,適當調整自己的方案,增加或突出一些她們最感興趣和最想了解的內容,按照需求來進行靈活培訓,這個方法還是屢試不爽。
四、親手演練
在每次培訓之前,準備好培訓過程中講到的產品,在講解過程中親手操作,從材質、功能、賣點,再到如何操作,讓導購員最終熟練掌握自己的產品,在以后的銷售過程中才能自信坦然,如果將競品也能詳細介紹一下,幫導購員分析一下優(yōu)缺點,那將更是錦上添花,正所謂:“知己知彼,百戰(zhàn)不殆”。另外,如果自己的產品是廚房用具,那么最好準備好道具用品,現場做一次產品烹飪演示,讓導購員掌握演示方法,在以后的促銷演示中都會成為行家里手,銷售自然會事半功倍。
五、解決問題
這一點,我個人認為很關鍵。就是在培訓的最后,應該重點解決和解答導購員在日常銷售中遇到的實際問題。經歷了那么多的培訓,那些理論的東西,導購們都能說一點;從什么角度發(fā)現問題,他們也能忽悠幾句,但就是不知道對于實際銷售中問題的癥結,如何整理出語言進行表述,如何抓住解決問題的辦法。其實,終端導購需求的培訓就是“保姆式”的培訓,他們需求的培訓師就是一個能夠處處能幫他們解決問題的“保姆”。說白了就是用培訓師傳教東西的一成不變的拿來做銷售,即學即用,即用即靈。
舉個例子:以前,H品牌電磁爐的散熱風扇葉片是6片,而競品的是7片。在終端銷售中本來一直不分伯仲,可是,競品導購員靈機一動,在銷售過程中向消費者宣稱7片比6片的散熱效果好,結果,一時間競品的銷量陡增。這可急壞H品牌的導購員了,面對對手的這一招“黑砂掌”,不知如何接招。后來經過培訓師苦思冥想,終于想到一個“四兩撥千斤”的招數,H品牌的導購員對消費者介紹時就說:“眾所周知,360除以6能整除,而除以7則無法整除,所以,6片的散熱扇分布均勻,轉動穩(wěn)定,所以散熱效果自然好,而7片的散熱扇則效果較差?!?nbsp;這樣一來,就輕輕松松化解了竟品發(fā)出的“狠招”。
培訓師只有解決類似的實際問題,才能得到導購員的尊重,以后才會對我們的培訓感興趣,因為,她知道我們的培訓能幫她解決最切實的問題,對她的日常銷售常常會有直接的幫助。
我認為,只要導購員對我們的培訓感興趣,那么這個培訓就已經成功一半了。
近年,各種職業(yè)培訓可謂相當流行,眾多專業(yè)培訓機構也如雨后春筍般冒了出來。大勢所趨下,很多企業(yè)也是不惜重金,聘請專業(yè)培訓師進行職業(yè)化訓練,甚至找來專業(yè)人才,建立專職培訓部門,希望在不斷提高導購員能力的同時,最終能夠打造出一支拼勁十足、業(yè)績突出、驍勇善戰(zhàn)的一線銷售隊伍,實現銷量節(jié)節(jié)攀升的大好局面。
然而事與愿違,大量的培訓投入往往起不到預期的效果,終端的銷量也沒有明顯起色,導購員也逐漸麻木,甚至反感此類培訓。
曾經,有一位從事導購多年的大姐說:“其實培訓的時候,最主要的就是手把手教會我們,如何熟練操作演示新產品,其次,就是主要賣點的講解,再次,就是把我們日常遇到的一些問題能夠解決或解答,就足夠了!至于那些所謂的國內資深培訓專家、實戰(zhàn)派權威、某理論的倡導者培訓時提到的FAB等洋名詞,本來就聽不懂,完了也只是蜻蜓點水的一掃而過,根本就沒多大意義,我做了十多年導購員了,只要顧客進入賣場,那剩下的事都成習慣性的了,至于如何樹立良好的服務意識、什么是正確的待機行為、顧客心理分析理等等就沒必要費太多口舌,培訓完我還可以回去多賣幾臺機子呢!”
可見,理論化難免陷入空談,經驗化難免有失偏頗,缺乏市場調查和導購實踐的培訓,終究會因為實戰(zhàn)性不足,無法滿足導購員對專業(yè)知識的渴求,而收效甚微。而什么是導購員們最想聽的,最想學的,最能夠快速消化轉化為導購能力的知識,似乎正是諸多培訓專家們所容易忽略的問題。
我個人覺得,實用性才是導購員培訓的最根本原則。我們先分析一下培訓對象(導購員)的基本特點:1、文化素養(yǎng)普遍不高,所以,理解和執(zhí)行能力是培訓的最大瓶頸。2、女性占絕大多數,而中年女性又占一半,她們往往比較固執(zhí),不大容易接受新的東西。所以我個人認為,培訓的時候更應該講求實用性,做到詳略得當、通俗易懂、有的放矢、親手演練、解決問題。以下是本人對導購員培訓工作的一些見解,實乃一家之言,有不盡詳實之處,還請各位同行指正。
一、詳略得當
一般培訓的內容包括:企業(yè)文化培訓、導購員職責和行為規(guī)范培訓、導購員規(guī)章制度培訓、產品知識培訓、行業(yè)知識培訓、顧客服務培訓等等??筛鶕看闻嘤枌ο蟮牟煌m當調整培訓內容的詳略程度,例如:對于新招的導購員,可以加強企業(yè)文化和產品知識的培訓,讓其對企業(yè)文化及榮譽等影響加深,區(qū)別于別的品牌,增加對本品牌的認同感和歸屬感;對于剛進入本行業(yè)的新手,則要進行較為全面的培訓,其中還是以產品的基本知識為突破口,讓其盡快進入角色;而對于經驗豐富的現有導購員,應該著重解決其日常銷售中遇到的一些切實問題,少費一些口沫在企業(yè)文化、職責和行為規(guī)范以及行業(yè)知識等方面,這樣的培訓才能符合導購員的口味。
二、通俗易懂
培訓的內容本來就比較專業(yè),不太容易理解,再加上導購員的自身理解能力相對有限,所以,要讓導購員把注意力集中到培訓過程中來,盡量吸收和消化掉龐雜的培訓內容,就必須要讓培訓內容做到通俗易懂,也就是說讓導購員聽得懂得培訓。
三、有的放矢
我每次培訓都有個習慣,就是在培訓開始就把我準備的培訓內容和計劃,先簡要的介紹一下,征求導購員的意見和建議,再根據她們的要求,適當調整自己的方案,增加或突出一些她們最感興趣和最想了解的內容,按照需求來進行靈活培訓,這個方法還是屢試不爽。
四、親手演練
在每次培訓之前,準備好培訓過程中講到的產品,在講解過程中親手操作,從材質、功能、賣點,再到如何操作,讓導購員最終熟練掌握自己的產品,在以后的銷售過程中才能自信坦然,如果將競品也能詳細介紹一下,幫導購員分析一下優(yōu)缺點,那將更是錦上添花,正所謂:“知己知彼,百戰(zhàn)不殆”。另外,如果自己的產品是廚房用具,那么最好準備好道具用品,現場做一次產品烹飪演示,讓導購員掌握演示方法,在以后的促銷演示中都會成為行家里手,銷售自然會事半功倍。
五、解決問題
這一點,我個人認為很關鍵。就是在培訓的最后,應該重點解決和解答導購員在日常銷售中遇到的實際問題。經歷了那么多的培訓,那些理論的東西,導購們都能說一點;從什么角度發(fā)現問題,他們也能忽悠幾句,但就是不知道對于實際銷售中問題的癥結,如何整理出語言進行表述,如何抓住解決問題的辦法。其實,終端導購需求的培訓就是“保姆式”的培訓,他們需求的培訓師就是一個能夠處處能幫他們解決問題的“保姆”。說白了就是用培訓師傳教東西的一成不變的拿來做銷售,即學即用,即用即靈。
舉個例子:以前,H品牌電磁爐的散熱風扇葉片是6片,而競品的是7片。在終端銷售中本來一直不分伯仲,可是,競品導購員靈機一動,在銷售過程中向消費者宣稱7片比6片的散熱效果好,結果,一時間競品的銷量陡增。這可急壞H品牌的導購員了,面對對手的這一招“黑砂掌”,不知如何接招。后來經過培訓師苦思冥想,終于想到一個“四兩撥千斤”的招數,H品牌的導購員對消費者介紹時就說:“眾所周知,360除以6能整除,而除以7則無法整除,所以,6片的散熱扇分布均勻,轉動穩(wěn)定,所以散熱效果自然好,而7片的散熱扇則效果較差?!?nbsp;這樣一來,就輕輕松松化解了竟品發(fā)出的“狠招”。
培訓師只有解決類似的實際問題,才能得到導購員的尊重,以后才會對我們的培訓感興趣,因為,她知道我們的培訓能幫她解決最切實的問題,對她的日常銷售常常會有直接的幫助。
我認為,只要導購員對我們的培訓感興趣,那么這個培訓就已經成功一半了。
閱讀全文
下一條:銷售員談判技巧 8條錦囊妙計
市面上有關談判技巧或策略的書籍和各種培訓課程不少,但大部分基層銷售人員可能還是需要簡單、易懂、實用的談判方法。本文總結出銷售人員最實用的八條談判技巧,讓你在銷售談判之中游刃有余。
你服務的公司可以從以下三個方面提高利潤:1)銷售人員賣出更多的產品2)不斷降低產品制造成本和其它營運成本包括營銷成本3)以出色的談判技巧使同樣產品賣出更高的價格。很明顯相比第一第二點而言成功的談判是提高公司利潤更為便捷的方法,但很遺憾,我觀察到的大部分企業(yè)和銷售人員似乎對每年的銷售增長率或擴大市場份額有興趣,而銷售人員由于缺乏談判技巧的培訓,也無法識別客戶使用的“談判手段和詭計”,往往在涉及價格等的談判中敗下陣來。
其實市面上有關談判技巧或策略的書籍和各種培訓課程真是不少,有講“談判如何開局、談判中期策略和最終成交的后期策略”,也有教你“如何根據買主的性格特點,以不同的談判策略來適應他們”云云,但大部分基層銷售人員可能還是需要簡單、易懂、實用的談判方法。以下是我在為銷售人員進行談判技巧的培訓時,總結出銷售人員最應學的八條談判技巧。
其實這些談判技巧都是很基本的。
第一:了解你的談判對手。
了解你的談判對手愈多,在談判中你獲勝的機會愈大。道理也許很簡單,但如何獲取你想要的對手信息呢?其實銷售員通過與客戶交談和提問中,就可以搜集到許多有用的信息。
1)你在哪里問?
如果你在買主公司的辦公室里提問,那是你最不可能得到信息的地方。如果你能請買主出去吃飯喝茶,或者打高爾夫球,他會告訴你許多在辦公室里不愿告訴給你的信息。
2)誰會告訴你 ?
除了直接問買主問題以外,你也許可以接觸買主公司內職位低的職員;還可以通過你的同行那些已經同他們做過生意的人。也許你會說,誰會告訴你真相,但試一下不會對你有任何傷害吧?
3)客戶不愿意回答,如何問?
不要怕問問題,即使你認為他不會回答,即使你認為已經知道答案,也要問,因為事情往往超出你的想象。還是那句話只要對方沒有不高興,問問有何妨。
第二:開價一定要高于實價
也許你認為這個問題很初級,但真的有許多銷售人員是怕報高價的,他們害怕在首輪談判中就被淘汰出局而永遠失去機會,如果你對報高價心存恐懼,那讀讀以下的理由:
1)留有一定的談判空間。你可以降價,但不能漲價。
2)你可能僥幸得到這個價格(在資訊發(fā)達社會可能性愈來愈小,但試試又何妨)
3)這將提高你產品或服務的價值(尤其是對不專業(yè)的客戶)
除非你很了解你的談判對手,在無法了解你的談判對手更多的情況下,開價高一定是最安全的選擇。
第三:永遠不要接受對方第一次開價或還價
理由1)請重溫本文的銷售技巧第二條。
理由2)輕易接受買主的還價導致他產生如下疑惑:“是不是還沒有到價格底線啊”
相信這樣的場景已經重復了太多次 “一個跟了幾個月的大訂單客戶突然打電話給你,約你馬上到公司洽談合同事宜,你激動萬分地來到對方辦公大樓,賣主對你說:有三家供應商參加競爭,其實我們也沒有時間跟你們談判價格,今天董事會就要做決定,若你方能接受在A方報價的基礎上降低5%,合同就是你的了,請你馬上決定。銷售人員求勝心切,接受對方的條件,但事情并沒有朝銷售人員想象的方向發(fā)展,賣主似乎把簽合同的事情給忘了?!?nbsp;
不接受第一次出價的最好策略是用虛設上級領導做掩護?!盁o論買家還價是多少,我都不能接受,我得跟領導請示一下?!?nbsp;
第四:除非交換決不讓步
一些心虛的銷售人員常犯這樣的錯誤:為向客戶表示友好,還沒等對方開口,就迫不及待的把價格降下來了。
任何時候不主動讓步。
即使對方要求小的讓步,你也應該索要一些交換條件。
理由1)你可能得到回報。
理由2)可以阻止對方無休止的要求。
第五:讓步技巧
1)不做均等的讓步(心理暗示買主讓步可能無休無止)
2)不要做最后一個大的讓步(買主認為:你不誠意)
3)不要因為買主要求你給出最后的實價你就一下子讓到談判底限。(“是不是還沒有到的價格底線啊”)
4)正確的讓步方法:逐漸縮小讓步幅度,暗示你已經竭盡全力。
第六:虛設上級領導
銷售員對銷售經理說:“請給我更大的價格權限,我絕對可以做筆好的生意?!?nbsp;
買主面帶微笑對你說:“我猜你就是有權最終決定這個價格的人,不是嗎?”你還洋洋得意。
把自己當作決策者的銷售人員等于把自己置于不利地位。
聰明的談判者不讓步又給自己留余地,將苛刻的要求推給虛設領導以獲取回旋余地。
不要讓買家知道你要讓領導做最后決定(誰會浪費時間跟你談)
你的領導應該是一個模糊的實體,而不是一個具體的個人。(避免買家跳過你找你的領導)
第七:聲東擊西
在談判之前,先列出一長串的要求給對方,如:價格/付款條件/定單最低量/到貨時間/包裝等,而且仿佛你非常在意這些問題與要求,堅持你要堅持的條件,僅對無關緊要的條件做讓步,使對方增加滿足感。
第八:反悔策略
你給客戶的最終報價已是你的底線了,可買主還在對你軟磨硬泡要求再降2個點。第二天你的上司帶著你來到買主的辦公室,對買主講:“非常對不起,我們的銷售員沒有經驗,先前的報價算錯了,由于運輸費用沒有記入,正常的報價應當還要提高3個點。買主暴跳如雷,大罵你們不講信譽,不過最終生意還是成了,以先前的最終報價成交。提高3個點當然是不可能的,但買主也不再提降2個點了。
反悔是種賭博,只有當買主對你軟磨硬泡的時候使用。
你服務的公司可以從以下三個方面提高利潤:1)銷售人員賣出更多的產品2)不斷降低產品制造成本和其它營運成本包括營銷成本3)以出色的談判技巧使同樣產品賣出更高的價格。很明顯相比第一第二點而言成功的談判是提高公司利潤更為便捷的方法,但很遺憾,我觀察到的大部分企業(yè)和銷售人員似乎對每年的銷售增長率或擴大市場份額有興趣,而銷售人員由于缺乏談判技巧的培訓,也無法識別客戶使用的“談判手段和詭計”,往往在涉及價格等的談判中敗下陣來。
其實市面上有關談判技巧或策略的書籍和各種培訓課程真是不少,有講“談判如何開局、談判中期策略和最終成交的后期策略”,也有教你“如何根據買主的性格特點,以不同的談判策略來適應他們”云云,但大部分基層銷售人員可能還是需要簡單、易懂、實用的談判方法。以下是我在為銷售人員進行談判技巧的培訓時,總結出銷售人員最應學的八條談判技巧。
其實這些談判技巧都是很基本的。
第一:了解你的談判對手。
了解你的談判對手愈多,在談判中你獲勝的機會愈大。道理也許很簡單,但如何獲取你想要的對手信息呢?其實銷售員通過與客戶交談和提問中,就可以搜集到許多有用的信息。
1)你在哪里問?
如果你在買主公司的辦公室里提問,那是你最不可能得到信息的地方。如果你能請買主出去吃飯喝茶,或者打高爾夫球,他會告訴你許多在辦公室里不愿告訴給你的信息。
2)誰會告訴你 ?
除了直接問買主問題以外,你也許可以接觸買主公司內職位低的職員;還可以通過你的同行那些已經同他們做過生意的人。也許你會說,誰會告訴你真相,但試一下不會對你有任何傷害吧?
3)客戶不愿意回答,如何問?
不要怕問問題,即使你認為他不會回答,即使你認為已經知道答案,也要問,因為事情往往超出你的想象。還是那句話只要對方沒有不高興,問問有何妨。
第二:開價一定要高于實價
也許你認為這個問題很初級,但真的有許多銷售人員是怕報高價的,他們害怕在首輪談判中就被淘汰出局而永遠失去機會,如果你對報高價心存恐懼,那讀讀以下的理由:
1)留有一定的談判空間。你可以降價,但不能漲價。
2)你可能僥幸得到這個價格(在資訊發(fā)達社會可能性愈來愈小,但試試又何妨)
3)這將提高你產品或服務的價值(尤其是對不專業(yè)的客戶)
除非你很了解你的談判對手,在無法了解你的談判對手更多的情況下,開價高一定是最安全的選擇。
第三:永遠不要接受對方第一次開價或還價
理由1)請重溫本文的銷售技巧第二條。
理由2)輕易接受買主的還價導致他產生如下疑惑:“是不是還沒有到價格底線啊”
相信這樣的場景已經重復了太多次 “一個跟了幾個月的大訂單客戶突然打電話給你,約你馬上到公司洽談合同事宜,你激動萬分地來到對方辦公大樓,賣主對你說:有三家供應商參加競爭,其實我們也沒有時間跟你們談判價格,今天董事會就要做決定,若你方能接受在A方報價的基礎上降低5%,合同就是你的了,請你馬上決定。銷售人員求勝心切,接受對方的條件,但事情并沒有朝銷售人員想象的方向發(fā)展,賣主似乎把簽合同的事情給忘了?!?nbsp;
不接受第一次出價的最好策略是用虛設上級領導做掩護?!盁o論買家還價是多少,我都不能接受,我得跟領導請示一下?!?nbsp;
第四:除非交換決不讓步
一些心虛的銷售人員常犯這樣的錯誤:為向客戶表示友好,還沒等對方開口,就迫不及待的把價格降下來了。
任何時候不主動讓步。
即使對方要求小的讓步,你也應該索要一些交換條件。
理由1)你可能得到回報。
理由2)可以阻止對方無休止的要求。
第五:讓步技巧
1)不做均等的讓步(心理暗示買主讓步可能無休無止)
2)不要做最后一個大的讓步(買主認為:你不誠意)
3)不要因為買主要求你給出最后的實價你就一下子讓到談判底限。(“是不是還沒有到的價格底線啊”)
4)正確的讓步方法:逐漸縮小讓步幅度,暗示你已經竭盡全力。
第六:虛設上級領導
銷售員對銷售經理說:“請給我更大的價格權限,我絕對可以做筆好的生意?!?nbsp;
買主面帶微笑對你說:“我猜你就是有權最終決定這個價格的人,不是嗎?”你還洋洋得意。
把自己當作決策者的銷售人員等于把自己置于不利地位。
聰明的談判者不讓步又給自己留余地,將苛刻的要求推給虛設領導以獲取回旋余地。
不要讓買家知道你要讓領導做最后決定(誰會浪費時間跟你談)
你的領導應該是一個模糊的實體,而不是一個具體的個人。(避免買家跳過你找你的領導)
第七:聲東擊西
在談判之前,先列出一長串的要求給對方,如:價格/付款條件/定單最低量/到貨時間/包裝等,而且仿佛你非常在意這些問題與要求,堅持你要堅持的條件,僅對無關緊要的條件做讓步,使對方增加滿足感。
第八:反悔策略
你給客戶的最終報價已是你的底線了,可買主還在對你軟磨硬泡要求再降2個點。第二天你的上司帶著你來到買主的辦公室,對買主講:“非常對不起,我們的銷售員沒有經驗,先前的報價算錯了,由于運輸費用沒有記入,正常的報價應當還要提高3個點。買主暴跳如雷,大罵你們不講信譽,不過最終生意還是成了,以先前的最終報價成交。提高3個點當然是不可能的,但買主也不再提降2個點了。
反悔是種賭博,只有當買主對你軟磨硬泡的時候使用。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