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木藝術品有一定的收藏價值\獅子腿:香港嘉德2020秋拍明清家具之二
(華夏收藏網cang.com)通常說的“烏木”主要有兩種,一種是產自于非洲、南亞、東南亞地區(qū)的黑色木材,也叫“角烏”,其外形與紫檀極為接近,其多數為空心,難出大料;另一種是四川人所說的陰沉木,也稱為“烏木”,是地殼變動、山崩洪水等自然變易使埋藏在古河床下數千年的古木經過物理、化學等長期的反應,形成似石非石、似木非木的物品,主產于成都平原,是一種不可再生的文化資源。現在木材市場上所稱的“烏木”一般是指黑色非洲烏木,它是樹木樹種的一類別,屬于國家紅木標準的一種。
形成概述
烏木形成時間大多在3000年至8000年不等,還不足以成為植物化石;同樣,它也不屬于礦產。烏木又稱陰沉木,是楠木、紅椿、麻柳等樹木因自然災害埋入淤泥中,在缺氧、高壓狀態(tài)下,經長達成千上萬年的碳化過程形成的。因樹種的不同,市場價值又有不同,以楠木屬的金絲楠木最為昂貴,可達八至十萬元每立方,而年代越久,保存越完好,價格也越高。
形成樹種
形成烏木(陰沉木)的樹木種類繁多,有:麻柳樹、青岡樹、香樟樹、楠木(金絲楠木、小葉楠木)、紅椿木、紅豆杉、馬桑、黃柳木、黃柏、槐木、檀木等(至今發(fā)現的陰沉木常見有青岡、麻柳、香樟、紅椿、楠木五種)。一般帶有香味和殺菌特征的樹種才能形成(但并不是所有已形成的陰沉木都有香味,其要根據形成樹種不同,而決定是否有香味;一般楠木陰沉木有香味)。
烏木本質堅硬(鐵力陰沉木最硬,紅椿陰沉木較軟;其形成陰沉木并返陽(自然陰干)之后能否沉于水下,取決于其形成樹種的不同,有沉有浮均有—特別是成品小件一般浮于水面)。陰沉木比較奇特。
陰沉木其色澤大多通體烏黑,也有外黑內紅(如古紅椿木,在地下埋藏三千年以上,才能形成此色),或外黑內黃(如古金絲楠木,在地下埋藏四千年以上,才有此色)、外黑內綠(如楨楠)、色彩漸變的;其原生古樹僅為紅椿、楠木、青杠、麻柳、香樟、花楸等品種,并不是所有的古木都能成為烏木,也并不是烏木都是黑色的,或黑色的就是烏木,如印度、緬甸所產的黑木和中國的柿子木、柴油檀木、雞翅木,就是黑色的現代木(是樹木樹種的一類別,現代的“烏木”是指在國家紅木標準的一種)。
烏木價值
代陰沉木之所以格外珍貴,其中原因之一是古代大型的基礎建設較少,河流水量也充沛(不像當前這么多干旱)更缺乏大型的挖掘和吊裝設備、挖沙船等,因此能發(fā)現和運回的陰沉木比較少,此為第一珍貴;其次陰沉木形成的特點也注定它在以往很難發(fā)現大型成材,且當它離開形成的環(huán)境后,溫濕度等都環(huán)境變化比較大,保管不善也容易會出現開裂等狀況,影響利用率,因此也顯珍貴;最后就是傳統(tǒng)文化中認為其在地底下埋藏千年而不腐,認為它已具有靈性,能辟邪納福等等,就更顯珍貴了。
家具制作一般也需要比較好的整塊大料,因此無論從用料用量需求還是保養(yǎng)、傳統(tǒng)文化等方面來說,都導致用陰沉木做的家具格外顯得珍貴。(更不用說有人專門炒了)
由于烏木為不可再生資源,開發(fā)量越來越少,一些天然造型的烏木藝術品有一定的收藏價值。
烏木未出土就被人以500余萬元拍得;因太長太重被切成兩段運走
1月5日,在位于達州市達川區(qū)麻柳鎮(zhèn)明月江的一條支流的河床上打撈起一根長22米、重超60噸、價值不菲的千年烏木。據在現場的專家介紹,該段烏木被深埋于數10米深的河床已有3000余年,且保存完好,木質堅硬。烏木購買主于1月5日和6日組織兩輛挖掘機,在河灘上晝夜不停地施工兩個晝夜,終于將該段烏木刨出水面,抬至河岸邊。然而,當一切準備妥當后,該段體型巨大的烏木因無法裝上大卡車運走外地。經買主合議之后,命令施工人員將烏木鋸成了17米和5米長的兩截,并分批裝載上車后駛離施工現場。
早就聽嘉德喬先生講過,是次香港秋拍有一件黃花梨三彎腿獸足長條桌。
條桌的束腰頗為特別,不似尋常以薄板立于桌面與牙條之間,而是以厚板橫陳,外沿上下踩邊線,中間起弧面,顯得格外惹眼。肩部獸面雕琢細膩,眉眼生動。
三彎腿先直后曲,近地處彎出勁道,蓄勢待躍。獅爪攫球,保存較完整。條桌長近2米,寬逾60公分,高87公分,較一般條桌略高。炕桌、杌凳之類的矮型家具,三彎腿多見。山西等地漆木桌類家具,亦時有三彎腿。但黃花梨三彎腿長條桌,則甚為稀見。蓋因材料珍貴之故。
故宮家具全集刊載的類似三彎腿桌類4例,亦不見黃花梨者,而是剔紅、描金或紫檀半桌等,也屬稀有。
資料庫中大大小小近900例紫黃條桌,施以三彎腿的,不過區(qū)區(qū)數例(紫檀展腿式除外)。如徐展堂舊藏的供桌(見王世襄研究增補例),87年蘇富比(微博)和94年佳士得的兩個小條桌。首博曾展過一件小條桌,浙江的一家拍賣公司也拍過一件雕的很復雜的三彎腿。(下圖為蘇富比和佳士得拍品)
較大一點的條桌,前年蘇富比有一件方馬蹄的三彎腿條桌。前加州古典家具博物館的象鼻腿長條桌,則比較出名。與其形制較接近的一件香幾,現存貞穆堂。(下圖前加州博物館藏)
四百余例方桌,所見三彎腿亦不足5件。較典型的是張德祥先生的六仙桌、兩依藏的棋桌,以及埃塞克斯博物館的,桌角鑲嵌象牙。幾類較多,不一一歷數了。與本場拍品極為接近的一例,目前藏于國博。但這件似乎不甚完美,獸耳不全,側面腿足上的槽口,似乎露出些端倪。
最近,潼南縣的8位村民還有些想不通:一年前,他們在當地的河道里挖出一根30米長的烏木,由于不屬于文物,當地文物管理所接到村民的報告后,未予以收藏。之后村民將烏木賣得19.6萬元,大家分了這筆數額不小的意外之財。如今,當地財政局將他們起訴到法院,要求他們返還這筆錢。日前,法院一審二審都判決村民們還錢。近些年,各地烏木爭端頻發(fā),崇州、什邡、南充等地發(fā)現大型烏木后,都由當地政府收歸國有。四川彭州天價烏木案更是將烏木爭端推向頂端。
烏木該歸屬于誰?如何通過立法來確定?如果發(fā)現寶貝應該怎么處理?帶著這些問題,光明網采訪到中國社會科學院法學研究所研究員渠濤,以下為文字實錄。
烏木是自然生成,并不是文物
烏木,又稱陰沉木,發(fā)黑,主要沉于河床底下。烏木是一些埋入淤泥中的部分樹木,在缺氧、高壓狀態(tài)下,細菌等微生物的作用下,經過數千年甚至上萬年的炭化過程而形成的。并不是所有被碳化的木頭都是烏木,真正的烏木是特定的硬質的木頭,比如說楠木、紅椿等。有的樹木被嚴重碳化,比較脆,一碰就碎,那就沒有價值了,也稱不上是烏木。烏木的質地比較密,是硬質木材經過自然條件的變化形成非常有價值的木頭。它的價值在于:首先,年代久遠,地底下埋藏千年而不腐,很多人認為它有靈性,能辟邪納福;其次,經過化學變化,在河床下那么多年、濕度那么大,木頭反而更堅硬,本身就是好東西,有價值。
其實烏木本來就存在,歷史上也有過,但都非常稀少?,F在城市進行大規(guī)模建設,有時會挖出巨型烏木,價值連城,所以現在市場上就開始炒這個東西。
烏木不是文物是毫無疑問的。文物一般是指人類社會發(fā)展過程中,有人類創(chuàng)造及與人類活動有關的具有歷史、藝術、科學和紀念價值的古代、近代乃至現代的物質文化遺存的總稱。文物,首先是要有人類活動的色彩或成分,更重要的是認定和鑒定。按照《文物保護法》的規(guī)定,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地下、水域和領海中遺存的一切文物,屬于國家所有。烏木是自然形成的東西,所以難以界定為文物。
應通過立法明確烏木歸國家所有,并給發(fā)現人較高獎勵
雖然說在現在的法律體系框架下,烏木的歸屬是一個空白。但是適用、準用或類推適用現有的法律來界定所有權和歸屬也是有可能的。很多民法學者討論過烏木歸屬問題,基本上有以下幾種觀點。
中國社會科學院法學研究所研究員、物權法(草案)主要起草人之一梁慧星教授曾認為,烏木適用于《物權法》第一百一十六條的規(guī)定:“天然孳息,由所有權人取得;既有所有權人又有用益物權人的,由用益物權人取得?!焙拥乐邪l(fā)現烏木,河道屬于國家所有,烏木就應由河道所有權人國家取得。
中國政法大學教授、中國民法學研究會理事柳經緯對此并不贊同,他提出:“討論孳息就必須要有原物,沒有原物就不能稱作孳息?!绷浘曉硎荆肮麡浣Y果,果子是孳息,果樹是原物;母牛產小牛,小牛是孳息。但烏木找不到原物,因此不能認為是孳息。”所以,國家不對其擁有所有權。
也有學者認為,烏木應屬于“所有人不明的埋藏物、隱藏物”應“歸國家所有?!边€有一些學者認為,烏木應該屬于礦產,歸國家所有。他們認為,千年萬年以前的樹木埋到地下,最后變成了煤,烏木可類比于煤炭。
我覺得烏木歸屬為天然孳息沒什么問題,雖然說討論孳息就必須要有原物,但說到底,它就是土地生出來的東西。烏木不屬于埋藏物,因為埋藏物需要人去埋藏,隱藏也是人去隱藏,不可能是自然隱藏。
烏木歸屬是國家亟待立法解決的事情,用單行法、司法解釋都可以。因此涉及到立法取向與利益衡量,立法是一非常無奈的選擇,需要考慮各方面的利益。不同的立法取向會造成不同的烏木歸屬的結果。我更傾向于烏木歸屬之爭類推適用于《文物保護法》,即烏木歸國家所有,給發(fā)現人一定的獎勵。因烏木價值非常高,所以發(fā)現人獲得的獎勵不能像過去那樣少。
當然,不得不提的是烏木現在很值錢,大家不是自然發(fā)現烏木,而是去發(fā)現烏木,到處挖掘。如果烏木不歸國家而歸發(fā)現人所有,那么這種現象就會泛濫起來。私采亂挖造成土地、森林、礦產、漁業(yè)、野生動物等資源的破壞,這與《環(huán)境保護法》的規(guī)定相違背。不是自然發(fā)現,而是主動尋找挖掘烏木,這個行為本身是不合法的。
民眾可以收藏無法判定是否是文物的寶貝,但不能售賣
綜合各地烏木爭端,無論說政府運走烏木,還是發(fā)現人拿走烏木都無法律依據。政府出于管理者的角度,可以暫時扣留,但是把烏木所有權拿走不合適。
潼南縣的烏木案件,雖然文物保護單位拒收烏木,但是買賣烏木仍是違法,因為村民沒有完全取得所有權。而文物管理部門只管文物,它管不了村民怎么處理烏木。在這些問題上,不能站在一個不利于整個社會良善風俗發(fā)展的角度上來處理問題。
現在一些國家工作人員不盡職,實際上不利于已發(fā)現的珍貴資源的保護。這個問題應該得到強調。如果物歸國家所有,但是物不得其用,被隨意放棄或不好好開發(fā)利用,這個責任應該誰來承擔也要做出明確規(guī)定。國家拿走烏木,怎么保存、開發(fā),獲得的經濟價值和文化價值等信息都應該公開透明。
如果民眾發(fā)現一個寶貝,自己判斷是文物,當然有義務去文物部門上交。如果根據自己的知識沒辦法判定是文物,那可以自己留著收藏。雖然我國沒有“無主物先占”的原則,但是《物權法》第一百零六條的“善意取得”可以解釋,即“無權處分人在不法將其受托占有的他人的財物轉讓給第三人的,如受讓人在取得該動產時系出于善意,則受讓人取得該物的所有權,原權利人喪失所有權?!睋斓綄氊愑譄o法判定是文物,不要去售賣,自己留著收藏,這相當于善意取得。
(光明網記者李爽采訪)
近期,北美木材市場難有亮點,行情持續(xù)維持低位。在各種類材種當中,北美針葉材再次遭受重創(chuàng),價格繼續(xù)下滑,原木跌幅大約在30元/立方米左右,建筑木方在50元/立方米左右。
商家表示,自今年三月份以來,北美當地的針葉材幾乎以每月5美金/立方米的價格下調,同時受到國內針葉材積壓嚴重的影響,導致國內市場針葉材的銷售價也因此不斷下滑。目前廣東市場美國鐵杉長2—4m、A級加工報價1320元/立方米;美國鐵松長2—4m、A級加工報收1320元/立方米。
(原標題:清中期書卷形烏木筆筒)
烏木,也叫陰沉木,它有著木之古雅,又有著石之神韻,因此價值連城,有“東方神木”之稱。不過,烏木和紫檀、黃花梨等不同,它不是一類特有樹種,而是樹木被埋藏于地下或水中,經過千年之久,在高壓、缺氧狀態(tài)下,經微生物作用之后碳化而成,因此也叫“碳化木”。
烏木的原樹種可能是楠木、紅椿、麻柳,也有可能是鐵力木,反正都是木質較硬的樹種。所以,烏木的價值和原樹種有著很大的關系,如果它的前身是金絲楠木,當然比麻柳木要昂貴許多,并且,一般說來,烏木的年份越長,它的價值就越大。因此,古人便曾感嘆:“家有烏木一方,勝過財寶一箱?!睘跄镜膬r值可見一斑。
圖中所示是一件清代中期烏木筆筒,造型十分奇特,竟然呈展開的書卷形。一般而言,筆筒以圓形居多,像這般書卷形的并不多見。它共有五個面,其中三個面為長方形,三面略呈135度角張開;其他兩面便呈書卷形,書卷半張,和三面組合在一起;下面底座前面有兩個半圓,后面為正方形,像柱礎一般,不過和上方各面是一體的。整個筆筒看上去就像是亭臺一角的墻角和立柱,似乎能聽見亭臺之內的瑯瑯讀書聲。
筆筒之上,雕刻的紋飾也很優(yōu)美,最上面是一圈變形蟠虺紋,最下面是一圈編織草席紋,而底座之上,則雕刻有波浪紋。三個長方形面上的圖案,分別為山水圖、雁南飛圖以及仙境圖,刻畫出一番動人的人間仙境,當為蓬萊、方丈和瀛洲三座仙山,表現出制作者得道升仙的愿望,當然也是在表達長壽的意思。兩個書卷面,上面浮雕有蘭、竹、菊圖,只見蘭花幽香,竹葉青茂,菊花傲然,邊上陰刻有題詩,大意為“花會凋殘映斜陽,隨風飛過舊籬笆”,當是贊美秋天之菊花,落款為“萬玉”,另有印章。
這只筆筒高10.7厘米,長9.4厘米,寬7.8厘米,形狀別致,紋飾優(yōu)美,圖案寓意美好,風情雅致,彌漫著濃濃的書卷氣息;上面有雕刻,有繪畫,又有書法,堪稱三絕。同時,它本身又為千年古木:烏木所制,看起來古樸厚重,有著久遠歲月的滄桑,又有著悠久歷史的印跡,讓人為之沉醉。
(文章來源:收藏快報河南洛陽謝麗成)
為什么同樣是橡膠木,刷完底漆之后怎么外觀差別這么大,顏色不太一樣也就算了,為什么其中一塊的顏色還這么雜?我們先來看下下面兩塊過完底漆的分別來自泰國的和越南的橡膠木指接板。
從圖片中我們可以清晰地看到,兩塊橡膠木在顏色紋理上的確有差別?,F在我們通過微觀觀察看一下這兩塊來自不同地域的橡膠木指接板到底到底差異有多大?
注:1號為泰國橡膠木指接板,2號為越南橡膠木指接板。
可以明顯看出兩者差異,那為什么兩塊同為橡膠木的板材,外觀會有如此大的差別呢?
因為這兩塊橡膠木產自不同的地區(qū),所謂橘生淮南則為橘,生于淮北則為枳,木材也是一樣的。況且,木材最大的特點就是差異性,不要說同一種的木材,哪怕就是同一顆樹木,不同部位的木材,在外觀上也會有差別。
我們來看下他們在地圖上的經緯度差異
從地圖上看,越南和泰國幾乎同處一緯度,經度也相差不大,不禁要問,難道這細微的地理差別,橡膠木就會有這么大的外觀差別?
這里,我要給大家闡述一個事實,泰國每年可供砍伐的橡膠木大約是250萬畝,是一種可持續(xù)發(fā)展的木種,中國是泰國橡膠木的主要進口國,占泰國出口的90%以上。而泰國以橡膠木為產業(yè),對泰國來說,這是一個重要的經濟收入來源,完善的國家基礎設施為橡膠木工業(yè)的發(fā)展提供大力支持,所以泰國橡膠木的發(fā)展非常迅速,得到了泰國政府的廣泛推廣,泰國料都是經過仔細的分揀,才能保證統(tǒng)一的材色。
市場上泰國進口橡膠木占很大比重,越南進口的橡膠木排在第二。
簡單說來就是泰國橡膠木都是經過分揀的,而越南橡膠木不分揀。
現在越南橡膠木依舊有市場占有率,這是因為市面上的橡膠木需求量遠遠大于泰國橡膠木產量。但是從質量上來看泰國料不僅在顏色上、烘干技術上和密度上都要比越南橡膠木好很多。
橡膠木質地均勻,容易鋸、粘、染色、旋切和加工。在合適的加工條件下,能使橡膠木成為很多木制品的上好材料。適用于家具、門板、木質工藝品、玩具、地板、廚房設備。
另外,橡膠木鋸末可以作為蘑菇的培養(yǎng)基質。
所以,無論是泰國橡膠木還是越南橡膠木,都有其用處,泰國橡膠木在外觀質量上的確有越南橡膠木無法匹及的優(yōu)勢,但是越南橡膠木填補了橡膠木市場供貨量不足的缺陷,在深色漆的加工下,毫不遜色。
微信
新浪微博
QQ空間
QQ好友
豆瓣
Facebook
Twit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