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木斯克木材工貿合作區(qū)成為俄羅斯五個森工園區(qū)之一\紅木家具為何有白皮?
中俄--托木斯克木材工貿合作區(qū)位于俄羅斯托木斯克州阿西諾市,是中俄兩國政府批準的《中俄森林資源合作開發(fā)與利用總體規(guī)劃》框架下,首個實質性推進的最大合作開發(fā)項目,被我國列為“一帶一路”優(yōu)先發(fā)展項目。
托木斯克木材工貿合作區(qū)
截至目前,合作區(qū)累計投資超過20億元人民幣,水、電、汽、管道等基礎設施建設已基本完成,年采伐總量可達117萬立方米,已具備年采伐加工110萬方原木、生產50萬方產品的能力。今后,我國將在合作區(qū)內繼續(xù)投資6到8億元人民幣建設刨花板、定向刨花板、膠合板、地板等項目,生產加工能力達到100萬立方米,成為我國在境外重要的林產資源儲備基地之一。
紅木家具因其實用性、觀賞性、藝術性深受各個層次的人喜愛,但2010年12月5號央視《質量報告》出來以后,在消費者心里刮起了一陣不安颶風,何為紅木中的白皮?怎樣鑒別紅木家具中的白皮合理與否?這都成了消費者心中及待解決的疑惑。
簡而言之,木材包括“白皮”和“心材”兩部分。《國家紅木標準》,規(guī)定了5屬8類33種木材制作的家具可稱為紅木家具,并將紅木定義為“紫檀屬、黃檀屬、柿屬、崖豆屬及鐵刀木屬樹種的心材。而“白皮”是木材上的白色部分,紅木界的行話,又稱“白邊”,學名叫“邊材”:從木材的橫斷面看,中間深色部分叫做“心材”,外面圍繞著心材的發(fā)白部分叫做“白皮”。白皮是為樹木輸送營養(yǎng)的部分,與心材相比密度小、抗壓力低,它富含營養(yǎng)成分,容易被蟲子蛀蝕。家具的表面和主體結構,如果帶有白皮,若干年后就會被蟲子蛀蝕,這不僅會影響紅木家具的美感,還將影響家具牢固性和使用壽命。
業(yè)內人士都知道制作紅木家具最忌諱選用白皮,白皮是在生活的樹木中有生活細胞和貯藏物質的木材部分;位于樹干的外面部分;通常色淺;具輸導樹液、貯藏營養(yǎng)物質等功能。制作家具時選用過多的白皮很容易蟲蛀、腐朽,因此紅木國標對紅木家具中的白皮含量有嚴格的控制,不能超過10%,由于紅木木材資源稀缺,價格昂貴,一些不法商家用白皮來冒充心材制作紅木家具,因此大家在購買時一定要謹慎。但是如果是購買的明清時期的老家具,一般家具中白皮的含量是非常低的,收藏價值也非常高。
事實上,綜合考慮各方面因素國家質監(jiān)部門也是許可的。在紅木家具的非受重面比如一些隱藏部位使用不超過10%的白皮,這一方面是為了節(jié)省資源,如果為了一塊白皮把整段紅木鋸掉,肯定會浪費資源;另一方面,在家具的底板、背板、擋板、頂板等隱藏部位使用,也不會影響到木紅家具的美觀和質量。
這可能就是媒體宣稱的紅木行業(yè)潛規(guī)則,但是這個潛規(guī)則不僅僅是這幾年才出現的,我們的傳統(tǒng)家具包括明代家具,它的背板幾乎沒有使用紅木材質的,99%都是用一些軟木材質比如鐵力木和杉木代替?!?/p>
但摻雜白皮和以次充好絕對是兩碼事,以次充好是有些違規(guī)廠商偷換原材料概念,用價格低廉的材質冒充高昂的紅木材質,比如用越南、老撾黃花梨冒充海南黃花梨,糊弄不知情的消費者,攫取高額利潤,這是違法行為,必須堅決打擊。而如果廠家因為生產工藝等問題造成紅木家具含有白皮,含量在國家標準范圍內并且不影響質量和美觀,不能算是假冒偽劣商品。
托泥,是中國古典家具中常見的結構之一。座椅器型中的托泥,常見于寶座、皇宮椅等制式的家具。如果說有托泥和無托泥寶座最大的差別,大概就是氣質上的威武霸氣了吧。
托泥早在周朝就已現雛形。古書中有形似房屋的周代俎(古代祭祀時放祭品的器物),它腿足的下端不是直接落地,而是各加了一條橫木,這樣的橫木就是最早的托泥形態(tài)。
2010年12月北京保利推出一件清乾隆御制紫檀雕云龍紋寶座,通體紫檀木制,腿足膨出,從而在同樣大小的面沿下構造出更大的空間框架,使得底座部分的視覺感受更為穩(wěn)定且富有張力,從而使寶座上部圍屏式靠板的龍紋主題位于金字塔式格局的中心,更為引人矚目。
明末清宮舊藏剔紅夔龍捧壽紋寶座,座面下束腰上雕刻連回紋,有托腮,直牙條,鼓腿膨牙,內翻卷珠式足,下承托泥。
清宮舊藏黃花梨嵌牙木雕山水寶座,長方形,屏風式座圍,光素黃花梨邊,飾打洼線條,下附托泥。座前設腳踏一只,黃花梨木制。寶座整體用材厚重,造型和色調均達上乘,制作手法極為精制,是清代乾隆時期的家具精品。
有人說:“也許大多數人都有過這樣的記憶片段,幼小時期坐在家里擺放的中式圈椅上,腳底踢踏著滿是斑駁痕跡的托泥木板,望向屋外的四合院內。這樣一幅場景展現著人與家具、人與自然的和諧關系。邊緣被踩踏到變形甚至有些圓潤的托泥,呈現著生活質感的同時,也承載著坐過它的一代又一代人對與中國古代家具新的認知與理解,這可能也正是中國古代家具所能傳承于世的意義所在?!?/p>
再來看看無托泥的寶座,風格就不一樣了:
清宮舊藏紫檀百寶嵌花果圖寶座,座面席心,面沿及腿、羅鍋棖均以混面雙邊線組成回紋,足下飾龜腳。此寶座造型新穎、別致,典雅脫俗。
清中期紫檀嵌染牙菊花圖寶座,打洼束腰,直牙條內翻馬蹄。在牙條與腿的里側另鑲一道回紋垛邊,鏨花鍍金銅套足。其余背框肩角、座面四角均鑲銅質鏨花鍍金包角。此寶座圖案色彩艷麗,形象逼真,整體造型大氣凜然,神韻非凡。
從以上的案例中,我們可以看出托泥的形狀多樣。特別是在框形托泥多用在有束腰家具上,有束腰家具管束腳足的拉力很弱,為了彌補它的不足,在足下安裝托泥,腿足頂端有桌面管束,足端有托泥管束,中間的牙板只起支撐的作用,這樣會更加科學合理。
托泥的構造在突出實用性的同時,也充滿了人性的關懷,我們常見的圈椅、官帽椅、皇宮椅等,人坐在上面,腳就可以擱在托泥上,這是充滿人性化的設計,也是古人匠心獨運的家具設計智慧。
11月30號,天津東麗居然之家“紅木大會堂”舉行開幕式。
居然之家紅木大會堂,位于居然之家天津東麗店四層,匯集眾多紅木品牌如元亨利、年年紅、中信紅木、一品堂等。其經營產品以黃花梨、紫檀、酸枝等名貴紅木家具為主。
會上邀請了中央電視臺《一槌定音》的鑒定專家張德祥老師為大家講解紅木相關知識。以及請到了中國紅木家具打假保真消費維權天津咨詢投訴站站長一品堂董事長白希鸻為開幕式講話。
天津紅木大會堂將不定期邀請紅木專家、學者舉行紅木知識方面的講座,通過經常開展豐富的材質科普、文化講堂、紅木沙龍等普及紅木知識,為京津紅木愛好者、收藏者和消費者提供一個鑒賞和交流平臺。
一品堂紅木是紅木大會堂的重要會員單位作為中華民族品牌,傳承鼎新,演繹木韻,汲古藏真,將千百年來浸透著中華文明的古典家具文化表現得淋漓盡致,意韻悠長,讓人不由駐足,愛不釋手,只因為這里到處是品位,是氣質,是人生,是文化,是極致!一品堂紅木在創(chuàng)立品牌時不斷地傳承傳統(tǒng)文化,培育企業(yè)文化,向產品開發(fā)優(yōu)勢、產品質量優(yōu)勢、文化創(chuàng)新優(yōu)勢等高層次轉變,與傳統(tǒng)文化、佛學、家具時尚、品鑒紅木、投資收藏價值、紅木文化傳播緊密的聯合到一起。
一品堂現任中國紅木古典家具理事會副理事長單位,天津家具協會紅木專業(yè)委員會會長單位,中國紅木家具七家消費維權打假保真(天津地區(qū))咨詢投訴站之一,中國京作家具名字號等。一品堂僅僅2012年就一舉奪得“華藝杯”金獎三項,銀獎四項,銅獎三項,《中國工藝美術學會》“優(yōu)秀工藝獎”十五項,一年間囊括二十五項大獎,一品堂自主創(chuàng)作的十幾項產品獲得國家級專利,為天津的紅木產業(yè)爭得了地位和榮譽。
華商報訊(記者謝濤)家在灃峪口的李金倉喜歡下雨天,因為他又能在山里撿一些奇形怪狀的樹枝。這些壞死脫落的樹枝在他的妙手雕刻下,變成了一件件精美的工藝品。
“雨季,山里一些原本壞死的樹枝就會脫落或倒掉,我將那些奇形怪狀的撿來,再稍加雕刻就變成了工藝品。”9月12日在灃峪口里,華商報記者見到了正在路邊撿拾樹枝的李金倉,沒過多久,李師傅騎的三輪車就拉了整整一車奇形怪狀的樹枝。
記者跟隨李先生來到了他的家中。在屋內,那些撿來的樹枝被他雕刻成各種惟妙惟肖的工藝品。有的形態(tài)像龍,有的則雕刻成了佛像。60歲的李金倉稱,他從小就喜歡雕刻,他這手藝也算是變廢為寶。
11月10日,巴拿馬籍貨輪裝載新西蘭輻射松1.2萬方抵達秀嶼莆頭碼頭,這是秀嶼港本年度第24條外貿原木船。據悉,今年1-11月,莆田口岸共進口散裝原木35.9萬立方米,4458.3萬美元,比增67.0%和67.4%;集裝箱木材7.2萬立方米,1669.4萬美元,比增176.9%和95.9%。據了解,今年莆田轄區(qū)進口原木穩(wěn)定增長主要原因是高位回落,、等原木價格在2014年達到高點后,均出現一定程度的下滑,降低了企業(yè)的生產成本,有效刺激下游加工企業(yè)的進口需求。
為支持莆田市“336”工程建設,莆田檢驗檢疫局一方面積極配合地方政府,充分履行檢驗檢疫職能,創(chuàng)造良好的通關環(huán)境,鼓勵外地莆商回鄉(xiāng)創(chuàng)業(yè);另一方面密切注意市場動態(tài),并及時反饋企業(yè),指導企業(yè)擴大進口原木來源,提前做好不同來源原木的通關準備,保證通關效率。
微信
新浪微博
QQ空間
QQ好友
豆瓣
Facebook
Twit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