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觀察:金絲柚慘淡過渡大紅酸枝連續(xù)數月無成交記錄\北美白蠟木訂單量大增
交趾黃檀(俗稱)已經連續(xù)數月沒有成交記錄了,雖然木材商對其后市信心很足,但是不斷萎縮的成交量卻讓人倍感頭疼,持貨商家在資金面上壓力較大,目前福建仙游市場交趾黃檀1-1.5m,直徑15-25cm報6.8-9.5萬元/噸,長1.8-2.2m、直徑15-25cm報13.8-17.5萬元/噸,直徑25-40cm報17-23.5萬元/噸。深圳觀瀾交趾黃檀1-1.5m,直徑15-25cm報5.8-9.2萬元/噸,長1.8-2.2m、直徑15-25cm報11.6-15.2萬元/噸,直徑25-40cm報15.8-22.5萬元/噸。
近期北美白蠟木基本每天都有出貨記錄,少則一兩包,多則幾包十來包,市場人氣較為火熱。商家同時表示,近段時間各大家具展會陸續(xù)開展,廠家在展會上接到的訂單也將陸續(xù)進入生產,預計后市白蠟木市場將更加火熱。目前廣東市場白蠟木長2.15-3.05m、厚1-2寸、FAS級報價7000-7600元/立方米。
“目前下游不少木門、家具商家在各大市場走動搜尋金絲柚,但仍然難以滿足生產需求,受此影響,不少家具商家只能放緩金絲柚家具、木門的生產速度。”目前廣東市場金絲柚長2.2—2.6m、厚5cm、A級報價5200—5600元/立方米。
今年以來,紅木出口大國紛紛加強了紅木原材料的出口禁令。截至目前,紫檀屬的紫檀木類、花梨木類中的刺猬紫檀,以及整個黃檀屬都被列入了瀕危管制。在這種情況下,紅木價格將迎來新一輪上漲潮。紅木材料漲價對紅木家具企業(yè)將會產生什么影響?紅木家具的未來走勢如何?
紅木家具掀起新一輪上漲潮
2016年還未過完,大紅酸枝原材料平均漲幅已達40%;巴里黃檀原材料漲幅達50%;緬甸花梨小料漲幅高達65%;而之前最不受重視的非洲花梨原材料漲幅竟然接近100%。鑒于此,目前國內各大紅木商家紛紛發(fā)出漲價3%至10%的通知,原先購買的紅木家具在企業(yè)規(guī)定時間內未付清全款的,重新下單均按照調整后的價格執(zhí)行。
CITES大會,將多種常用紅木材種也列入“拒絕入境”門檻。在沒有第十七屆CITES締約方大會CITES進出口許可證的情況下,中國作為CITES的成員國,中國海關都必須履行公約拒絕入境。
出入境運輸成本的上漲,其實早在今年7月初就已有了苗頭。自7月1日開始,由于過磅改由碼頭方面負責,對于重量的限制更加嚴格,變相地增加了運輸費用。同時,全球的貨柜運輸費用上調,各大航線運輸費用也在上漲,這兩方面因素所產生的費用大約上漲了10%。
而9月21日起,新的運輸政策通過這一周的實施,給商家?guī)淼呢摀仓饾u顯露:十三米半掛車減噸,總重不得超49噸,總高不得超4米。運費總金額不變,但是實際載重減少了約25%,運費單價上調約33%,再加相應增加的稅金,運輸成本或漲35%。
不論是瀕危管制、各國嚴抓走私、還是運輸成本增加,都難以阻止原材料的價格一漲再漲。目前,東南亞紅木“封關”的影響已逐漸在紅木家具的價格上體現(xiàn)出來,而瀕危管制的影響將持續(xù)發(fā)酵至半年甚至更長??梢哉f,這一場紅木價格的上漲,是2016年紅木家具進入“牛市”的標志。
碩果僅存的紅木界“遺老們”
CITES大會過后,碩果僅存的15種紅木為:花梨木類的越柬紫檀、安達曼紫檀、印度紫檀、大果紫檀、囊狀紫檀、鳥足紫檀;雞翅木類的非洲崖豆木、白花崖豆木、鐵刀木;烏木類的烏木、厚瓣烏木、毛藥烏木、蓬塞烏木;條紋烏木類的蘇拉威西烏木和菲律賓烏木。
雞翅木類多有紫褐色深淺相間的蟹爪紋,酷似雞翅膀,“雞翅木”之名也由此而來。和烏木類相似,目前紅木家具市場上雞翅木類和烏木類家具所占比重并不多,更多的家具則是花梨木類和酸枝木類。
紅木管制的加強,或許是雞翅木類和烏木類的機遇,也或許會讓花梨木類一躍而上“獨占鰲頭”。替代材種的出現(xiàn)必不可少,但是作為最“正統(tǒng)”的“遺老”們,舊有紅木的地位依然會是許多人心中的權威。
“被剩下”的紅木也并非存量巨大。例如,CITES東盟專家組計劃在締約國大會上提交將大果紫檀、鳥足紫檀列入瀕危附錄二的提案一事,因產地國政府的原因而未形成正式提案提交大會審議。
從之前的市場上,可以看出大果紫檀逐漸成為紅木家具的風向標。它一入市,便以清晰溫潤的木紋、悠遠醇厚的梨香味以及親民的價格廣受好評。大果紫檀堅韌的穩(wěn)定性和明顯的虎皮紋,也被稱為“最接近海黃的草花梨”。
鳥足紫檀因其木材紋理極像鳥足而得名,主要產于東南亞中南半島老撾。由于2016年以來,老撾本土的木材禁令,造成鳥足紫檀的價格有所波動,但是相對來說,大果紫檀的價格波動或許更能代表家具市場的行情。
紅木原材價格上漲25%
多種紅木原材價格的持續(xù)上漲已經引起了業(yè)內關注:非洲花梨木從九月份的4600元/噸上漲到了5500元/噸,且近期市場到貨量極少;大紅酸枝更是一路攀升,常規(guī)料的價格在半個月內從15萬元/噸升至近20萬元/噸,漲幅已超過33%;緬甸花梨統(tǒng)貨價格也從1.6萬元/噸漲到了2萬元/噸,漲幅已超過25%。
紅木原材價格飛漲的原因,一個是資源的枯竭,一個是國際上對于紅木出口的重視?,F(xiàn)存的紅木數量遠不如人們想象的多。珍貴的紅木樹種在自然界成活生長需要一個漫長的時間,結合近年來我國進口的紅木類木材驚人數量,這些巨大紅木庫存量背后是原產地逐漸枯竭的自然資源,所以才出現(xiàn)了瀕危管制的不斷強化。
當這些因素反應到市場上,就是今年紅木原木價格的逐步上升和近期的快速上漲。紅木家具市場已初現(xiàn)漲價潮,緬花家具近期已普遍上漲8%至10%,并且不付定金不定價。
刺猬紫檀和大果紫檀無疑是近期市場表現(xiàn)最為亮眼的材種,雖然價格指數已經停止上漲,但市場成交卻十分活躍。在各類材種中,家具廠積極備貨性價比高的材種,這也是近期紅木行情沖高的主要原因。10月以來,紅木市場出現(xiàn)了預期反彈,這讓不少木材商對于后市行情充滿期待。廣州魚珠、上海福人等市場在刺猬紫檀、大果紫檀、闊葉黃檀、交趾黃檀等材種的力挺之下,市場銷量依舊保持增幅態(tài)勢,給了大盤較大支撐。
精細化發(fā)展還是“百花齊放”
雖然市場漲勢洶涌,但熱點集中、品種單一、成交次數多、數量少的特點卻讓人不容忽視,但隨著廠家補倉動作的完成,市場量能的持續(xù)性還有待進一步觀察確認。
在各代表材種中,刺猬紫檀對大盤的影響力舉足輕重,但在廠家謹慎、臺風侵襲等因素的影響下,刺猬紫檀日銷量和價格漲幅收窄。市場人士表示,從市場形態(tài)來說,紅木市場仍具有上行的動力,但由于量能放大有限,可以預見,近期紅木大盤將以震蕩調整為主,呈現(xiàn)出慢攻態(tài)勢。
事實上,因生產周期的問題,近期紅木原木的快速上漲尚未真正傳導到家具成品的價格上,目前紅木家具市場的成品價格小幅上漲僅反映了前期的成本增加。紅木材料漲價對紅木家具企業(yè)影響很大,但就目前行情形勢來看,紅木企業(yè)首要任務仍然是去庫存。
紅木原材市場大漲,紅木家具必然跟隨。在價格占主導的市場,木材的價格最終還是由供需關系所決定的,紅木家具的未來走向,可能會向更精細化發(fā)展,也可能會出現(xiàn)更多“百花齊放”的替代材種,這一切都有待于觀察。
但中國木材市場卻仍舊“寒風凜冽”。2019年開年至今,在多重負面因素的主導下,中國木材市場就從來沒好過。根據中國木材價格指數網監(jiān)測數據顯示,2019年1-4月中國木材市場成交量同比下滑2.45%,一年不如一年也因此成為當前木材商家最長掛嘴邊的話。那么到底市場有多差,我們就來看看市場熱門材種:紅檀香,它是如何演繹2019年行情的?
據記者調查了解,雖然紅檀香在地板市場早已耳熟能詳,但在家具市場嶄露頭角卻是近年來的事。其中2017年是紅檀香家具材最為瘋狂的一年,但好景不長,隨著中國木材市場結構性調整的不斷深入,紅檀香在2018年跌下神壇,市場坍塌時的慘烈狀至今令人記憶猶新。
因此進入2019年之后,木材商家對紅檀香經營顯得謹慎很多。從記者調查了解的情況來看,雖然在3、4月之際,紅檀香市場曾經一度出現(xiàn)走強行情,但時間短、利潤薄卻也讓木材商家很難對其產生樂觀情緒。據經營商家反映,3、4月份市場走貨主要集中在巴拿馬原木中。其中最吸引廠家出手的還是因為巴拿馬原木價格優(yōu)勢,4000-4500元/噸的價格在同檔次材種中極具吸引力。此外不可否認的是,中國木材市場季節(jié)性補倉需求也在一定程度上推動了紅檀香走貨。
“過完年,行情再怎么差,家具廠要繼續(xù)運作下去,還是要買些木材的,尤其是在春節(jié)前不備貨的情況下,廠家或多或少還是要拿些貨的。”有商家如是說!
但讓木材商家措手不及是,很多人還沒來得及感受市場回暖的熱度,它就消散了。因為進入5月之后,紅檀香就再度陷入了低迷,市場走貨緩慢。據記者調查了解,當前紅檀香價格已經處于相當低位,木材商家在不見利好的情況下,經營信心也大幅下跌,這直接體現(xiàn)在新貨的補倉上。據不完全統(tǒng)計,與2018年同期相比,2019年1-4月紅檀香新貨總到貨量至少縮減了30%。這一數據也側面反映出了木材商家們對2019年紅檀香市場不樂觀判斷。
因此當談到接下來如何規(guī)劃市場問題的時侯,紅檀香經營商家普遍表示,沒有招,只能走一步看一步?!熬团伦龆嗵澏啵€不如能做少點就少點”紅檀香經營商家說。
從記者調查了解情況來看,對中國木材市場后市持悲觀預判的商家并不在少數。當前中國木材市場正面臨著結構性洗牌,市場形勢的嚴峻性也是前所未有的,如何打贏這場市場攻堅戰(zhàn),考驗商家們更多是耐心與破釜沉舟的勇氣。您,準備好了嗎?
編譯/張嘉奇
編者按
2015年的紐約亞洲藝術周熱鬧非凡,佳士得推出了1400多件安思遠珍藏,很多中國客人前來一睹風采,這位傳奇般的收藏家也不負眾望成為2015年紐約亞洲藝術周的最大亮點。
本刊記者翻譯了紐約佳士得“安思遠珍藏”系列拍賣中成交的明清家具前三名評析,并特地邀請幾位國內知名明清家具行家(藏家)對拍品進行評價。有好評,也有差評,不方便透露評價人姓名,僅供藏友欣賞鑒別時做參考。
Lot41明十七世紀黃花梨圈椅一套四張Lot41明十七世紀黃花梨圈椅一套四張
(cm)
估價:800,000~1,200,000美元
成交價:968.5萬美元(約6038.9萬人民幣)
佳士得官方評析
★★★★★
此種形制的圈椅已知存世的共有八張,這是其中之一套四張。其他幾張,一對可見于1998年出版的嘉木堂《炕上壁間》的pp.16-20的no.3,另外一對在1989年4月18-19日的紐約蘇富比拍賣中,作為第508號拍品被拍走,現(xiàn)在成為美國私人珍藏。
這組拍品有幾個非常重要的特點,明顯區(qū)別于其他形制的圈椅:其一,有著完美弧度的椅圈;其二,有獨特的精雕細琢的勾形扶手;其三,每張圈椅的靠背板都是分三段鏤空雕刻而成,看起來就像是一副水墨畫。
參考:安思遠,《中國家具:明清硬木家具實例》,1971,p.124,pl.15和15a。
好評
★★★★★
從造型和工藝來看,這套圈椅難得四張。
這套圈椅屬典型的明式圈椅,天圓地方理念。椅圈三拼講究事不過三,開口端設圓形靈芝做握手寓意銜草為仙;椅背隔三山,中屏突出為靠山;鵝脖位置中立抹頭,使腿部活動空間增大;座面藤席通透,席下有暗棖似弓,表示硬氣;座下腳下牙板逞強,前后左右平棖對應;最該強調的自然是后腿與后圈位立桿一木連做的技巧,如此尚能感悟到椅子從長方凳進化的歷程。
差評
★★
年份不到,工藝不足。其一,前腿不是一木連做,鵝脖部分是往后收的,在券口扶手末端和鵝脖之間,做了虛鑲的牙板。原意可能是做一個過渡和聯(lián)接,實際上卻顯得很多余。更多余的是,加了上半段牙板,又加了下半段,顯得更累贅。其二,靠背板三攢框打槽裝板,上段中間鏤空,中段平鑲黃花梨板,下段鑲壼門亮腳。四張椅子的靠背板所用木料偏小,不是一根料開出,而且沒有對上花紋。
這四只圈椅是實用器,標準做工,標準造型,略顯普通。如果沒有安思遠先生的名望,這些圈椅實在是太平常了。
雖為一套,細看卻時空錯位,料工均不同,自然包漿的風光更是相差甚遠,椅圈有疤者似為后配。
Lot42明十七世紀黃花梨畫案Lot42明十七世紀黃花梨畫案
(cm)
估價:800,000~1,200,000美元
成交價:352.5萬美元(約2197.2萬人民幣)
佳士得官方評析
★★★★★
這張畫案使用了厚重結實的黃花梨來做面心板、邊抹、大邊、牙條和腿,在這種類型的畫案中是非常出色的一例。隨著黃花梨供應減少,材料變得更稀有、更貴,這種形制的案子變得越來越薄,變得不那么讓人印象深刻。而這張畫案的比例之大顯示了其更早的制作年代,長達220.3cm,寬度偏窄,說明了這是為創(chuàng)作、展示和欣賞畫作而做的一張真正的畫案。
畫案的形制源自于魯班經中的一字桌,得名于桌面形狀跟中國漢字“一”類似。非常樸素的設計讓“一字桌”成為了中國家具制造最經典的款式之一。可以根據“一字桌”的基本比例進行修改來制作更大的畫案、更小的桌子、長凳以及高腳凳。
好評
★★★★★
這件家具貴在完整,案面是黃花梨整料做成。面、牙、腿一氣呵成,功在夾頭榫。攢接所嵌面板為一木對開,雖紋理清淡一般,但掉頭雙拼增色不少;大邊和腿的寬度比例相當合理,夾頭榫頂牙、拉邊間隙非常切合,寬牙頭部分龍鳳扣合緊密,已有百年好合之勢;腿外部雕刻大小兩柱香相嵌套,與邊抹、牙板所雕線條相呼應,從修飾上起到了很好的烘托作用。該案整體造型樸拙厚實,雖宛若從夾頭榫長條凳發(fā)展而來,但其中庸風格卻不乏穩(wěn)重奢華之風,充分體現(xiàn)了明式家具簡約的高雅內涵。
差評
(負分!)
細看整個面的結構,四個邊是錯位的,從案面上的大邊與面板的收縮和開放來看,有明顯拼湊的痕跡。另外,面板上的漆與案腿、夾頭榫的漆也不一樣。合理的懷疑是,這張案子原來的面板壞掉了,所以他們當時找了另外一張腿壞掉的畫案,把兩件殘損的東西拼湊在一起,構成了現(xiàn)在的這張畫案,是典型的“借尸還魂”做法。
Lot47明末/清十八世紀初黃花梨圈椅一對Lot47明末/清十八世紀初黃花梨圈椅一對
(cm)
估價:300,000~500,000美元
成交價:262.9萬美元(約1638.7萬人民幣)
佳士得官方評析
★★★★★
這對黃花梨圈椅的設計靈感來源于竹制家具。為了模仿竹制家具中將竹子用蒸汽或者火烤變彎的技術,在這對圈椅中出現(xiàn)了壸門形制的券口牙子。比起昂貴厚重又稀有的黃花梨家具,產量豐富、經濟實惠、攜帶輕便的竹制家具在社會廣受歡迎。而這對少見的黃花梨圈椅,應該是一個大戶人家既被竹制家具的形制吸引,又追求黃花梨的奢華和地位,最終將兩者結合的產物。
好評
★★★★
該椅四腿與椅圈支架均為一木連做,步步高橫棖配以底牙構筑的結構使椅子整體穩(wěn)重,椅圈與鵝脖扣合后形成的婀娜之姿與聯(lián)幫棍、S靠背、三個長弓棖子形成了一種妙曼組合,猶如豐乳肥臀的線性之感,但卻不疚內心說是藤式結構,怎么看怎么舒服,怎么想也行!
黃花梨圈椅不多見,值得收藏的更是少之又少。這對圈椅的亮點在椅子下盤的棖子,仿藤造型,用木頭把竹子的柔韌性表現(xiàn)出來了,這對圈椅是值得收藏的藝術品。
差評
★★
除了壸門造型少見之外,并沒有太多新鮮的地方。
來源:《古典工藝家具》雜志
微信
新浪微博
QQ空間
QQ好友
豆瓣
Facebook
Twit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