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舊潮州木雕價差萬里應該嗎\2020年4月廣西百色地區(qū)杉原木價格行情
當代“國大師”作品十萬元起步古代精品“無人喝彩”
潮州木雕和浙江東陽木雕、安徽徽州木雕并稱中國三大木雕流派。作為一個小眾收藏門類,古代潮州木雕因為數量少、不引人注意而長期處于價格低位,幾千上萬元即可收獲精品。相形之下,“國大師”級別的當代潮州木雕,市場表現卻是另一番景象:十萬只是起步價,上百萬的作品也并不罕見。那么,如此懸殊的價位差是否合理?我們不妨來看看潮州木雕“國大師”和收藏界專家們是怎么說的。
文、圖/記者金葉
正方
中國工藝美術大師、首批潮州木雕項目代表性傳承人陳培臣:當代潮州木雕整體水平不如古代
我認為,當代潮州木雕整體的水平不如古代。廣東省博物館的潮州木雕展館里的古代作品,每個細節(jié)都完美,每個形象都生動,每件作品都獨一無二,有自己的生命力,有非常深厚的文化內涵。再看看當代潮州木雕,呆板的、程式化的、粗糙的東西太多。
這個時代太浮躁,造成了當代潮州木雕發(fā)展中許多亂象?,F在,潮州沒有幾個人是在用手工做木雕了,都在用電腦,用機械化的手段做,傳統(tǒng)的技藝正在失傳。電腦可以同時做12件產品,我用手工,一次只能做一件,速度還慢,根本沒法比。甚至有些大師的作品,也是機器做出來的。說得更直白點,一些根本不會用手工做木雕,只會使機器的人,也能成大師。
機器做的東西,和純手工的質感無法相比。首先是做不出層次感,其次是在細節(jié)上,無論是刀法還是花紋,都比較粗糙。但是,現在市場對潮州木雕的追捧也有些非理性:認大師名號,但對作品本身的質素不了解也不在意。所以又出現了一個奇怪的現象:機器做出來的東西,跟純手工做的,價位上體現不出太大的區(qū)別。最極端的情況甚至是機器做的比手工做的還要貴。只要這個人有名號,又巧舌如簧,敢于、善于把自己的東西說得天花亂墜,就能賣個好價錢。當然,這是極端個例。更常見的情況是,純手工的開價1萬,機器的開價6千,即便如此,后者還是賺得比前者多得多。久而久之,沒有人愿意做費力不討好的活。
現在,潮州有的人直接從外面采購回木雕,也敢掛上潮州木雕的牌子售賣;還有的“做出”特別氣派的大型木雕,其實根本不是用一塊木材雕的,是雕了很多的小件,然后拼接而成的,技術上沒難度,工藝上很粗糙,但是外行看不出來,照樣能賣個高價錢。
面對種種亂象,我很痛心。其實,我們是可以超越歷史的。我做的超2米高的螃蟹簍,自認為比父輩有進步。實際上,新一代的木雕藝人,有膽識,又有條件去學習,如果將正規(guī)的雕塑、繪畫的理念融到木雕創(chuàng)作中,再使用著比前輩先進了不知道多少倍的工具,想超越先人有什么難的?做不到,原因就一個:心亂了。
其實,不僅是創(chuàng)作者的心態(tài)亂了,市場的心態(tài)也混亂了。比如說,潮州木雕自古都是采用樟木,樟木軟,有韌性,是最合適潮州木雕的木種。但現在,很多收藏家瞧不上樟木,而是追捧紫檀、酸枝。這些木頭是值錢,但它們根本不適合做潮州木雕的深層次鏤空,硬要用,要不做出來的就不是潮州木雕,要不就只能使用機器。對這種藏家,我就不明白了:吸引你的究竟是木頭,還是潮州木雕本身的技藝?
廣州市非遺評審專家譚偉彬:某些當代大師作品的水分多
我認為,一些當代潮州木雕大師的作品有水分,甚至靠炒作起家,相比之下,古代潮州木雕的收藏價值更大。
無可否認,當代潮州木雕在繼承了傳統(tǒng)的基礎上,在題材、工藝等方面都有一些突破。當代潮州木雕的問題,并不是對傳統(tǒng)的繼承不足,也不是技術上不過關,而是趨同性比較明顯,藝術含量、個性太弱。坦白說,潮州木雕的師傅們,普遍文化水平不高,技巧很高超,創(chuàng)作能力卻比較差,通常就是講究個傳承,師傅讓怎么做就怎么做,所以發(fā)展到今天,還是以技巧取勝,提供的東西只能稱得上是工藝品,離藝術品還有很遠的距離。
前段時間,我曾在一次展覽中看到過兩幅讓我頗為驚艷的潮州木雕作品,描繪的是珠江風景。我一問,原來,這是廣州美院教授設計的。潮州木雕將來如果能吸引更多學院派的創(chuàng)作智慧,也許會是一條不錯的道路。畢竟,現在的人對慣常采用的帝王將相、神話傳說的等內容早就審美疲勞了。
目前潮州木雕的市場價位,尤其是某些大師級別的作品,是有水分的。據我所了解的情況,“國大師”的作品通常開價10萬以上,如果是幾米高的大型作品要上百萬。通常而言,木雕的價格,得跟它的材料、尺寸、技術難度、作者的名氣相掛鉤。但是,目前對于大師名號的追逐有些非理性了,是不是大師,能有10倍以上的差價。實際上,大師的水平良莠不齊。我曾經很崇拜一些大師,但是親眼看到他們的真實水平后,我很失望:大師的頭銜并不是跟他的水平掛鉤,而是跟市場表現掛鉤。
我認為,木雕的水平還是得靠作品本身說話。如果工藝夠好,材料又夠名貴,在這個基礎上,又有大師頭銜,那是錦上添花的事情,但不應該罔顧一切,只看重大師名號。我建議藏家,在收藏潮州木雕之前得先好好做做功課,學習一下怎樣欣賞,還得研究一下某些大師的成長歷程,如果是突然冒出來的,那得多加小心。因為他可能不是在靠水平立足于市場,而是完全憑借炒作。
與當代潮州木雕消費大師、炒作大師相比,雖然古代潮州木雕出自不知名的工匠,但是作品毫無腐化之氣,純手工制作,工藝精湛。而且,價格又很低,幾千、上萬元就有可能收到精品,比大師便宜多了,未來的升值空間很大。
反方
廣東省工藝美術協(xié)會會長孔昭明:當代潮州木雕仍然比較低廉
相對于明清時期,當代潮州木雕不僅體量更大、構圖更繁雜,原材料也更昂貴。而與同時代的其他工藝品相比,當代潮州木雕價格比較低廉,仍處于價格“洼地”。
目前,潮州木雕發(fā)展態(tài)勢很好。專業(yè)人才很多,僅在世的“國大師”就有三個,更不要說“省大師”等了。在他們的共同努力下,當代潮州木雕有了不小的突破。歷史上,木雕主要作為建筑構件使用,題材大都是帝王將相、神話傳說等傳統(tǒng)內容。而隨著機械化生產、電腦操作被廣泛的應用,當代潮州木雕向更加繁雜、體量更大的方向發(fā)展。用途方面,從建筑構件拓展為了日常家居的擺設和裝飾品;題材方面,融合了更多的當代元素,更加切合現代人的審美。
從市場來看,當代潮州木雕,特別是“國大師”的作品,價格遠遠超過古代無名工匠的精品。這個“貴”,其實是有客觀原因的。傳統(tǒng)木雕基本上都采用非常廉價的樟木,而當代潮州木雕開始使用紫檀木、花梨木等昂貴木材。如果用海南黃花梨做木雕,小小一件僅成本都要幾十萬了。黃花梨、紫檀都屬于硬木,對其進行多層次鏤空,難度比樟木要大得多。材料昂貴,工序繁雜,技術要求更高,價格自然就更加昂貴。
雖然價格貴,但并不意味著當代潮州木雕比古代潮州木雕藝術性更高。我認為,二者風格不同,各有千秋:古代的質樸、精致是一種美,今天的大體量、繁雜也是一種美。但是,當代潮州木雕有個問題:它不像傳統(tǒng)潮州木雕那樣,每一件都是純手工制作的,很多都是流水線上生產出來的,趨同性比較突出。在市場經濟下,潮州木雕走向產業(yè)化發(fā)展是必然趨勢。但在這個洪流之中,也有大師仍在堅持純手工制作。作為藏家必須有清醒認識:前者只能算產品,后者才能算作品,才有收藏價值。同樣是掛在墻上的蝦蟹簍,流水線制作的最貴不過幾千塊,而“大師”手工制作的起價至少幾萬。
無論是古代還是當代潮州木雕,都是值得收藏的。古代潮州木雕,可遇不可求;而當代的與其他工藝品相比,價格并不高:一把小小的紫砂壺可以拍到上百萬;而潮州木雕“國大師”的精品之作,僅僅十幾萬。對藏家來說,可以多關注當代潮州木雕的收藏,特別是一些大師之作,以及一些有實力的中青年創(chuàng)作者的作品。
中國工藝美術大師、首批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李得濃:裝飾類產品比古代做得更好
通過不斷創(chuàng)新,當代潮州木雕突破了傳統(tǒng),氣勢更大、構圖更協(xié)調。在裝飾類產品中,當代潮州木雕總體而言比古代要做得更好。
當然,如果是相同體積、圖案、構圖、并且采取相同的表現手法,讓當代工匠和古代工匠比試一下,勝算不大。明清時的頂尖工匠,將每個細節(jié)都做到了盡善盡美的地步。當代工匠做不到,主要輸在一個心態(tài)上:古代工匠的追求很單純,就是刀法的完美;當代工匠要考慮掙錢,考慮速度,很難像古人那樣沉下心來做事。盡管如此,當代工匠并非一敗涂地。當代潮州木雕對于傳統(tǒng)有突破,而突破是建立在創(chuàng)新的基礎上的。比如說,不要純粹模仿古代的作品,而是命題作文:做一個圓雕,自己設計構圖,我有信心比前人做得更好。我在廣州美院進修過雕塑,將專業(yè)的構圖技巧融入到了圓雕的創(chuàng)作當中,這是明清時憑本能創(chuàng)作的工匠們做不到的。就拿螃蟹簍來說,我的水平也比師傅輩們更加進步了。在構圖方面,我有了更新的探索,對蝦、蟹的結構關系掌握得更加準確。從作品規(guī)模來說,古代因為技術限制等原因,很少有大體積的作品;而我現在能做出直徑60厘米、高2米多的蝦蟹簍。
從審美而言,明清時的潮州木雕體量較小,當代的氣勢大。正如從小在鄉(xiāng)間長大的人,小時候覺得家鄉(xiāng)的路又長又寬,可到城里生活幾年后再回去,會覺得同樣一條路變成了羊腸小道。當代人的眼光也是如此,小的東西漸漸不能滿足審美的需要。同時,當代潮州木雕圖案的設計也更重視構圖整體的協(xié)調,不像古代的那樣零亂和瑣碎。
說到市場價格,古代的潮州木雕很多是出自一些拆毀的祠堂、廟宇,擁有它們的人未必真懂,稀里糊涂地就賣了出去,給了藏家“撿漏”的可能。但是,這并不意味古代潮州木雕就只值那個價錢,更不意味著當代潮州木雕的價格有水分。我認為,將當代潮州木雕價格和古代的相比較是不公正的,要比得跟當代其他工藝品比,比如宜興的紫砂壺、景德鎮(zhèn)的瓷器等,相比之下,我們的技術含量、工藝水平并不低,但價位低得多。
同時,潮汕木雕的材料也是用少見少,直徑60厘米以上的樟木越來越罕見,這就決定了大體量的精品力作將來一定非常稀缺,會有很大的增值空間。
材種
規(guī)格(㎝)
價格(元/m3)
備注
杉原木
2m×Φ4-Φ7
730
一、二等
3m×Φ4-Φ7
830
一、二等
4m×Φ4-Φ7
930
一、二等
2m×Φ8-Φ13
800-830
一、二等
3m×Φ8-Φ13
820-850
一、二等
4m×Φ8-Φ13
900-920
一、二等
4m×Φ14以上
100-1050
一、二等
全屋家居行業(yè)發(fā)展至今,開始面臨著人力資源匱乏,人工成本上升,行業(yè)產能過剩,國外品牌爭奪市場份額等問題。可以預見,在未來的很長一段時間內,產業(yè)升級仍是企業(yè)發(fā)展不可忽視的部分。隨著市場競爭的日趨激烈,在這個新舊交替的時代,誰將成為新時代的贏家?
一、善于做品牌銷售的企業(yè)
銷售是全屋家居產業(yè)鏈中利潤率最高的一環(huán),但是銷售也是最考驗團隊實力的一環(huán)。長期以來,中國全屋家居企業(yè)的生產與銷售脫節(jié),具體的銷售通常不是掌握在生產企業(yè)手中,生產企業(yè)需要遍布全國的一群非緊密合作的經銷商包攬銷售,因為銷售企業(yè)的高額成本,往往彼此抵消。并且由于經銷商的經營水平高下不一,經濟實力差異很大,銷售業(yè)績起伏較大,生產企業(yè)難以控制。
在新的消費環(huán)境下,向銷售要效益,是全屋家居企業(yè)的主要生存法則。全屋家居企業(yè)必須牢牢掌握銷售主導權,必須有能力在銷售環(huán)節(jié)獲得控制權,才有可能取勝于市場。誰的銷售做得好,誰就可以傲視群雄。而做好銷售,尤其是做好品牌銷售,這可是一件十分拼人才實力、團隊管理水平、企業(yè)負責人戰(zhàn)略眼光的活兒,工作難度可想而知。
二、提供專業(yè)定制化服務的企業(yè)
普通的全屋家居專賣店里生意不好做,但是中國人投入全屋家居消費的金錢并沒減少,反而是增加了。中國人消費全屋家居產品的方式變了:他們正越來越熱衷于家居空間的整體設計。說白了,全屋家居已經不再是一個獨立的存在,而是依附于整個家居環(huán)境的一個融入性存在。消費者需要的是有設計的家居環(huán)境,而不僅僅是一套高雅的全屋家居。在這樣的消費大潮下,全屋家居企業(yè)要積極轉型,向設計型企業(yè)、個性定制型企業(yè)轉型。而事實上,及時進行這種看似革命性轉型的企業(yè),都收獲了不菲的經濟效益,而沒有轉型的企業(yè),好的也只能保住以前的成果,難有大的發(fā)展。
三、利用好網絡平臺的企業(yè)
不管你喜歡不喜歡,網絡就在那里,每天產生著巨量的銷售額。當然,網絡上也有種種欺詐事件,有種種不如意。所有的事物都有一個發(fā)生、發(fā)展、成熟、衰落的過程。網絡銷售正處在高速發(fā)展的上升通道中,你無視它的存在,它就可能會吞噬你,這就是這個世界殘酷無情的生存規(guī)律。
相信,隨著越來越多企業(yè)參與網絡銷售,網絡銷售也會變得越來越成熟。新的網絡銷售品牌與網絡銷售平臺都會崛起。今天紅極一時的網絡銷售平臺,絕對不會是網絡銷售的終極存在。網絡銷售是所有具備基本網絡知識的企業(yè)共同擁有的,僅就技術含量而言,并不高深,相信會有更多的優(yōu)秀傳統(tǒng)全屋家居企業(yè)能夠駕馭網絡銷售平臺,為自己的企業(yè)找到一片銷售新天地。
四、懂得放眼國際的企業(yè)
在新的消費時代,全屋家居企業(yè)必須擁有國際視野,有向國外銷售產品的勇氣,也有從國外采購產品在國內銷售的勇氣。世界變化得如此之快,轉眼間,我們就從一個制造低端產品的大國,向一個消費產品的大國演變。然而,這是未來很短的時間里,中國必須要實現的巨變,否則我們的十三五規(guī)劃將是一句空話。中國的經濟發(fā)展正從依靠出口、投資、消費三駕馬車拉動,變成主要依靠消費拉動。當消費日益成為中國人經濟生活的主旋律時,沒有國際視野的大型全屋家居企業(yè)是很難生存的。
未來,不善于在全世界范圍內整合資源的全屋家居企業(yè),生存難度是很大的。隨著中國經濟發(fā)展水平的提升,對于世界經濟的參與度也越來越深,受到海外世界的影響也會越來越大,駝鳥型埋頭國內的全屋家居企業(yè)面臨的經營風險肯定會加大。
現在的市場狀況,對于并沒有早早為產業(yè)升級進行準備的企業(yè)是非常艱難的,而那些早就順應大勢,為產業(yè)升級進行了各項準備工作的企業(yè),仍然走在正常的經營道路上,將享受到中國經濟轉型中的巨大消費紅利。
“東方·亮”:中國光影與紅木藝術展12日在澳大利亞悉尼中國文化中心拉開帷幕。
此次展覽展出了宮廷紅木家具、北京故宮博物院部分家具的修復照片,以及來自四川自貢的彩燈實物與戶外燈藝圖片等,通過精心陳列與布局,呈現出中國傳統(tǒng)非遺藝術的當代生命力。
以明式家具為典范的傳統(tǒng)家具制作技藝于2006年被列入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以紅木、紫檀等質地堅硬的硬木為材料,全部采用榫卯結合的框架結構。自貢燈會也被列入國家非遺名錄。
悉尼中國文化中心主任陳霜主持開幕式。中國駐悉尼總領事顧小杰、悉尼市議員郭耀文,中國文化傳媒集團董事長劉承萱等應邀出席展覽開幕式。
顧小杰致辭說,中澳建交45年來,雙方在各領域的交流與合作不斷增強,達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此次展覽為展示中國非遺文化提供了良好平臺,希望以此為契機,增進澳大利亞民眾對中國的了解。
劉承萱表示,本次展覽所展示的中國彩燈和紅木文化是中國古典宮廷藝術和民間藝術的典型代表,承載著中國傳承千年、現在依然倡導的“工匠精神”。此外,中澳關系蒸蒸日上、紅紅火火也寓意其中。
(來源:新華社)
新疆維吾爾自治區(qū)發(fā)改委日前編制計劃,投資2.5億元重點用于支持5個地(州、市)天山北坡山區(qū)實施人工造林8萬畝、封育40萬畝。谷地森林是天山北坡重要的生態(tài)、經濟資源。隨著人口增長和農牧業(yè)的快速發(fā)展,天山北坡經濟帶的森林植被遭受不同程度的破壞,山間草場也開始退化。
(來源:人民日報)
首屆東莞虎門紅木家具博覽會23日在東莞虎門會展中心舉行,展會集中大紅酸枝、金絲楠、紫檀木、花梨木等品牌家具,以及紅木擺件,瓷器雕塑、根雕工藝品等供市民一站式采購,同期舉辦“紅木美人”中式生活文化節(jié),通過不同朝代“美人邂逅紅木”的空間場景重現,讓廣大市民充分感受中國數千年紅木文化的精神內涵。
近年來,中式生活方式受到越來越多人的喜愛。去繁為簡,返璞歸真,簡約而不簡單,舒適而又典雅的中式生活方式是傳統(tǒng)的東方文化與人文藝術的完美融合與承接。紅木家具作為中式生活文化的重要符號,極具藝術價值和文化魅力。東莞家具行業(yè)作為東莞四大特色產業(yè)之一,在全國乃至世界頗為聞名,其紅木家具行業(yè)發(fā)展迅速。
據主辦方介紹,本屆虎門紅木家具展集中展示大紅酸枝、金絲楠、紫檀木、花梨木、香枝木、黑酸枝木、烏木、雞翅木等名貴硬木品牌家具精品,“廣作”、“京作”、“蘇作”等流派作品匯聚一堂,各具特色,款式豐富。除了紅木家具以外,現場還特設紫砂、陶瓷、字畫、沉香、珠寶、工藝品展區(qū),匯聚宜興紫砂、景德鎮(zhèn)陶瓷、龍泉青瓷、翡翠玉器、根雕木雕等琳瑯滿目的珍品,以及風采各異的書畫作品,中式風格軟裝擺件供市民一站式采購。
在展會上,一件全部由金絲楠木做成的家具展品:金絲楠千工拔步床尤為引入矚目。據主辦方介紹,該展品用傳統(tǒng)工藝和名貴金絲楠木做成,價值1800萬。
此外,展會同期舉辦“紅木美人”中式生活文化節(jié),設有“紅袖添香”書房系列、“醉臥美人榻”套房系列、“纖手煮茶”茶臺系列等多個特色主題的中式美學空間展示,邀請模特美人身著漢服、唐裝、民國裝等傳統(tǒng)古典服飾,穿梭其中展現別樣風情,讓觀眾穿越古今,欣賞古典美女與傳統(tǒng)紅木家具歷史文化的精彩對話。
微信
新浪微博
QQ空間
QQ好友
豆瓣
Facebook
Twit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