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式家具十大經(jīng)典雕花\金馬凱旋CBD鄭州分公司打造3萬平方米紅木生活館
拐子紋
拐子龍紋是變體的龍紋,高度簡化的龍頭,而龍身則是回紋和卷草紋的結合,使得拐子龍紋增加幾分柔和感。由于龍紋變體而來的拐子龍紋作為花型元素,取龍的“富貴”之意,以及卷草紋的“連綿不斷”之意,寓意著富貴不斷。
牡丹花紋
自唐代以來,牡丹頗受世人喜愛,被視為繁榮、,美好的象征。宋代時期被稱為“富貴之花”,也成為瓷器上流行的花紋,寓意幸福延綿無邊。
暗八仙紋暗八仙采用八仙手上所持的器物作為花紋,不出現(xiàn)仙人的雕刻,所以被稱為“暗八仙”。張果老所持漁鼓能占卜人生;呂洞賓所持寶劍能鎮(zhèn)邪驅魔;韓湘子的笛子使萬物滋生;何仙姑的荷花能修身養(yǎng)性;鐵拐李的葫蘆能救濟眾生;鐘漢離的扇子能夠起死回生,曹國舅的玉可以凈化環(huán)境,藍采的花籃廣通神明。
麒麟紋麒麟被視為吉祥之獸,麒麟含仁懷義是美德的象征,“麒麟所致,祥瑞相隨而現(xiàn)”。
西潘蓮紋
在西方花紋中的地方特殊,造型優(yōu)美,枝葉可隨意綿延,在清式家具中比較常見,一般用于紅木家具各部位的雕刻。
萬宇紋
萬宇紋是中國傳統(tǒng)紋祥的代表之一文字紋飾成“卍”字紋?!皡d”在梵文中意為吉祥,佛教中認為是釋迦牟尼胸部出現(xiàn)的瑞祥,寓意著吉祥、萬福。
鶴紋
鶴被視為出世之物,是高潔、清雅的象征,得道之士駕鶴往返,為名士高情遠志的象征物。
祥云紋
祥云紋,寓意祥瑞之云氣,表達了吉祥、喜慶、幸福的愿望以及對生命的美好向往。
祥云紋造型獨特,婉轉優(yōu)美,其美好吉祥的寓意讓我們感受到中國傳統(tǒng)吉祥文化的博大精深。
螭龍紋
螭是古代神話傳說中的一種龍。螭龍寓意美好,吉祥,也寓意男女的感情。
近期,香港金馬凱旋CBD鄭州分公司欲打造380萬平方米以“家”為主題的新都市綜合題。金馬凱旋CBD鄭州分公司招商總經(jīng)理黃紅表示,香港金馬凱旋集團于2010年正式落戶鄭州市中原區(qū),并被定為河南省鄭州市中原區(qū)三級政府重點工程支持項目。鄭州金馬凱旋家居CBD涵蓋中央商務區(qū)、國際家居建材精品區(qū)、交易采購區(qū)、物流配套區(qū)四大板塊。是集創(chuàng)意創(chuàng)業(yè)樂園,研發(fā)設計、裝飾、家具、燈飾、家電為一體的一站式家居購物中心。
家具館第四層共計3萬平方米,計劃全部作為紅木家具區(qū)。截止目前登記計劃入住的意向客戶近30家,面積達近3萬平方米。黃總還表示目前定位非常明確,一個宗旨做高端產(chǎn)品,對于紅木家具這個特殊帶有濃厚氣息的文化家具產(chǎn)品,我們要把文化史用展板的形勢來表達,讓真正懂紅木的人把中國古文化的精髓傳達給人們,讓喜歡紅木而有欲望購買的這群人吸引過來,讓真正買紅木的人覺得買的有價值。
文/林賢輝
核心提示>>>
中式家具的體驗將打破在固定地點、固定空間、固定背景和固定概念下的呈現(xiàn)形式,積極介入對中式文化感興趣群體可能涉及的每一個地點、空間、背景或概念。
商品交易形態(tài),在普適性的規(guī)律上經(jīng)歷了三個基本階段:檢驗、試驗、體驗。
檢驗重實用性,解決了“我需要什么”的問題,比喻作1.0階段。
試驗重功能性,解決了我用它來做什么的問題,比喻作2.0階段。
體驗重感知性,最終要解決的是通過感覺真實、觸摸生命的歷程,并對未來和未來的自我有所預感,比喻作3.0階段。
今天我們談中式家具體驗“預感”,即指它在未來將呈現(xiàn)出怎樣的空間形態(tài)、意識形態(tài)。
對剛剛度過第一個“黃金十年”的中式家具行業(yè)而言,其含金量更多地集中在行業(yè)規(guī)模的膨脹上,3.0只是初露端倪:或以空間的布局突出品牌的獨特個性,或以一時的風潮滿足銷售的需要,或以概念化的展覽突出設計的理念。各自的探索散落于行業(yè)的不同角落,尚未在系統(tǒng)性上邁出實質性的步伐。這里頭的原因很多,但大體上避不開以下兩點:
一是“中式”從市場蘇醒到社會化意識的復蘇時間短,對體驗的探索不足。換句話說,假設整個家具行業(yè)在體驗的呈現(xiàn)形式上正在“過河”,則中式家具還在“摸著石頭”。
二是現(xiàn)代化的資源對“中式”的滲透和影響所需要的時間更長。舉個最簡單的例子,對一些古典中式的偏執(zhí)者而言,用黃花梨制作出一款類似明式風格的電視柜,柜子后面還挖出一個圓孔用于布線,基本上是違和的,就像你告訴他昨天剛出土了一個秦朝的熱水瓶。
在新的體驗空間中,對自然光等“生態(tài)”的追尋將促使家具擺放打破規(guī)整(圖片提供:璞素)在這樣的前提下,中式家具未來的呈現(xiàn)無論是以賣場專區(qū)的形式、主題展廳的形式還是設計展覽的形式,都變得不再重要。真正重要的,是在各種形式的空間里都積極營造出一種“歷程”和“預感”的價值,并讓這種價值從3.0持續(xù)升級到3.1、3.2、3.3……即體驗的主體從家具本身轉移到人的感官和內心,不斷滿足眼、耳、心、口、鼻的可持續(xù)快感。
這,才是我們今天探討這個話題的意義:令中式家具的體驗,肆意生長出一些具體的或概念性的、異于當下的呈現(xiàn)形式,以潮流之名,行古典之美。
新中式的新概念
許多體驗性消費是由少數(shù)企業(yè)首先引導和示范的,新中式即屬此類。它挖掘了中國傳統(tǒng)家具在現(xiàn)代生活的“繁重”與內心需求的“靈動”之間的夾層式渴望,表達了人們不曾言語出的潛在意識,進而獲得特定人群的偏好。
新中式的崛起,首先打破了對材質的限制。一些非傳統(tǒng)名貴木材,乃至木材以外的家具材質更多地進入新中式家具的構造范疇,推動材質限制的寬松化,提供更接地氣的中式生活空間。
其次,新中式的審美已經(jīng)不再局限于當下的東方視覺體系。西方家居中的線條與人體工程學被更多地融入進來。因此,未來的新中式,將借助體驗的多元化形式,建立起一套全新的設計理念,擴大中式家具的外延。甚至于,新中式的曲線可能更加玲瓏,顛覆傳統(tǒng)家具和建筑空間里的層次感,創(chuàng)造出一種流動的、水平生長的空間感受。
第三,基于前面兩點,新中式在體驗空間的概念上將從當下主流的東方內蘊、環(huán)保等主題,轉向更具有深度的追尋生命與重生的意義等主題。當下,是對傳統(tǒng)文化的繼承式革新;未來,則將對傳統(tǒng)文化進行繼承式革命。
“穿越”的古典主義
針對傳統(tǒng)意義上的古典工藝家具,未來在體驗空間的表現(xiàn)形式上,包括展廳或展覽,將對傳統(tǒng)文化進行深挖,將中式家具放置于一個“越古代就越現(xiàn)代”的“穿越”境地。
這種穿越是對包括家具、配品、人、裝飾等體驗空間中所有涉及的元素,進行渴求細節(jié)的復制,而不只是當下的復古;是對百年前乃至千年前的生活場景的再現(xiàn),而不只是當下的浮現(xiàn)。詩、書、禮、儀、樂,書、茶、琴、花、香等古禮、古道將被更加極致地融入到傳統(tǒng)家具的體驗空間中去。未來的古典工藝家具,將成為體驗空間的載體而不是主體,成為體驗空間的道具而不是主角。屆時,真正需要出售的不是家具,而是文化場景。
這種場景設計,將從心靈上與消費者形成呼應,中年人從中找到傳統(tǒng)的歸屬感,年輕人從中獲得逆時光的寧靜感。詩禮傳家、盛世中堂等將不再只是品牌的宣傳文案,而成為與中式家具本身一樣可以被設計、被傳承的生活方式與家風延續(xù)。
這樣的中式空間,將不再只是一個空間,而是具有了時間屬性。
“生態(tài)”營造之美
未來的世界將經(jīng)歷更多的經(jīng)濟和社會以及氣候和環(huán)境的變化。中式家具基于其沉靜的內斂和外放的氣質,有助于幫助人們重新認識自己的生活,因而對生態(tài)提出對話的需求。
與生態(tài)對話,首先是一種居住理念。粗淺的理解,即平衡家具與聲光電、通風換氣、日照采光、溫濕清潔度等之間的關系,綜合進行呈現(xiàn)空間的戰(zhàn)略規(guī)劃,進而營造出更人居化的體驗空間。它不僅關注人居,也關注“物居”,即中式家具本身因為被賦予了人的情緒色彩而需要適宜的室內空間,進行更自由的呼吸。這將改變目前的中式家具關心人的局面,轉而賦予人亦關心中式家具的互動效應。
互動效應帶來相互傾訴的需求。體驗者、使用者對中式家具的關注點將從成品,上下延伸到全流程,期望獲得直接與木器對話、交往,甚至是“戀愛”的消費過程。這將推動中式家具的體驗空間在設計、制作、組裝、包裝、保養(yǎng)、拆卸等方面進行更充分的展示,并在一些環(huán)節(jié)提供接近DIY的快速、低損耗的“我來做家具”的現(xiàn)實體驗。體驗的過程將被充分生態(tài)化,包括廢棄材料的重復使用,環(huán)保、可回收材料的DIY替代品使用,以及3D打印機的使用。珍貴的木料被珍惜,但人與木的對話越來越多。
第三,回歸“鄉(xiāng)村”生活。即,更多地利用自然色彩和圖案,配合中式家具自身所帶有的自然性;更多地利用原始狀態(tài)下的居住環(huán)境模仿,配合中式家具自身所帶有的原始性;更多地引導人們擺脫過度呆板乏味的城市生活空間,讓制式化的格局加入柔性的因素,配合中式家具自身所帶有的質樸性。
譬如,新的體驗空間中,如果出現(xiàn)有落地窗的格局,書桌將被斜著而不是規(guī)整地擺放,以獲取更好的自然光和觀賞景致的角度。這是在老舊的體驗空間中,幾乎不可能存在的“生態(tài)”。
來自外星球的古典
現(xiàn)代社會的諸多體驗手段,如互聯(lián)網(wǎng)絡、虛擬場景等將被越來越多地應用到中式家具的呈現(xiàn)形式之中,這是由我們未來的生活方式對現(xiàn)代科技的依賴所決定的。目前在行業(yè)中出現(xiàn)的360度家具產(chǎn)品電子化展示只是一個開始,它在分享的過程中仍然存在很多不連續(xù)的片段行為。而通過更先進的科技手段的引入,可以輕松觸摸50年后的阿凡達式、愛麗絲漫游仙境式的中式家具體驗過程。
科技感的融入將帶來顯著變化:
虛擬的真實:360度全球體3D映像,將改變人們對中式居住文化的感知,參觀者可以按照自己居住的空間布局隨意搭配心儀的家居產(chǎn)品,模擬還原實景空間,并步入其中漫游參觀。產(chǎn)品編碼也能錄入視覺系統(tǒng),體驗者用觸屏或手柄可以直接拖曳球幕中的家具,實現(xiàn)場景搭配和整體設計。對不同家具的放置場景,體驗者甚至可以上下樓漫游,并最終確認采購方案。
大眾的個性:更具有科技感的中式家具體驗方式逐漸蔓延,讓中式從大眾的純古典走向個性的夢幻:可以一鍵移動的羅漢床、放置于太空艙中的沙發(fā)九件套、可調節(jié)高度的檀雕圓餐臺……中式家居生活將被一面不大的電子墻調控成可轉移的空間,讓古典以不同的構造呈現(xiàn),符合不同的個性需求。
無處不體驗
商業(yè)社會的發(fā)展將推動大部分行業(yè)逐步拋棄天然的封閉性,資源的相互滲透越來越頻繁,商品的體驗包容性越來越大。中式家具的體驗將由此打破在固定地點、固定空間、固定背景和固定概念下的呈現(xiàn)形式,積極介入對中式文化感興趣群體可能涉及的每一個地點、空間、背景或概念。
無處不體驗,首先體現(xiàn)在跨界的混搭,譬如古典的明清座椅與造型獨特的西式沙發(fā)、歐式仿古水晶燈與景德鎮(zhèn)的青花瓷瓶、波普圖案的大幅地毯與傳統(tǒng)的頂箱柜,跨越時空、亂而不鬧、亂中有靜。這種思路將同時被帶到裝飾、電商、家電等行業(yè),誰都可以操盤中式家具的呈現(xiàn),無論它占多大比例。
無處不體驗,還將體現(xiàn)在對中式家具企業(yè)自身擁有的展廳、舉辦的展覽等平臺以外的載體的充分利用。譬如,未來的星巴克某個適合的店面,將被裝修成純中式的風格,所有的桌椅、乃至柜臺等都將是某個中式家具品牌的定制,雙方互換資源,實現(xiàn)品牌的相互體驗,讓東方文化西式呈現(xiàn),讓西式生活東方情境化。譬如,一個中式園林的樓盤,成立一個中式生活博物館;一個富有的家庭,成為一個小圈子共賞中式家具精品的展廳;一個中式會所,成為各色高端中式家具輪番登臺演出的空間;一個奢侈品服裝品牌展上全是太師椅;就連英國地鐵的櫥窗里,都可能出現(xiàn)一張方香幾。此外,中式家具將真正進入移動時代,借助手機終端和APP,充分整合微店、淘寶店、線上展示、微網(wǎng)等渠道,體驗者可以隨時把行業(yè)精英品牌裝進自己的口袋,實現(xiàn)隨時隨心的體驗。未來,任何一個平臺都不再被天然地排斥在外,人不再跟著家具走,而是家具跟著人走。
互換資源,互不擠占,各展其長,這是無處不體驗的兼容并蓄之美。
國家質量監(jiān)督檢驗檢疫總局近日正式發(fā)文,批準大豐港進口木材檢疫處理區(qū)投入使用。今后,來自俄羅斯、美國和加拿大等國家和地區(qū)的原木可在該區(qū)進行檢疫處理,然后直接運往加工區(qū)或用戶手中,極大地發(fā)揮了口岸優(yōu)勢。
據(jù)了解,該項目采用具有國內先進水平的溴烷全回收環(huán)保技術,可以極大程度提高進口木材的安全性。檢疫處理區(qū)位于大豐港通用碼頭堆場,項目設計年處理能力為300萬立方米木材,包括熏蒸處理設施和配套設施兩部分,有24個熏蒸庫、輔助間、藥品物料庫、木材監(jiān)管堆場等。配套設施主要包括熏蒸控制中心、數(shù)據(jù)監(jiān)控中心、檢驗檢疫實驗場所、熏蒸操作室以及檢疫監(jiān)管人員的辦公區(qū)等,總面積4萬多平方米。
大豐港進口木材檢疫處理區(qū)投入使用后,能提高物流效率、節(jié)約物流成本,在構建大豐港木材集散基地的同時,更好地服務大豐臨港產(chǎn)業(yè)和腹地區(qū)域經(jīng)濟建設和發(fā)展。
一、“型藝材韻”不是唯一標準
一直以來,人們對中式家具的評價方法,基本上是“照相式”的,照相的特點是“所見即所得”:鏡頭就是眼睛,它直接且真實地記錄下了它的“所見”,而正是這種“直接與真實”,使它的記錄局限在了材料、造型、工藝等的“眼見”層面上,顯然這是有失膚淺的。
膚淺并不可怕,只要我們知道膚淺,再去規(guī)避膚淺就可以了??膳碌氖且暷w淺為深刻,甚至將其奉為圭臬,那就成了問題了。社會上普遍流傳的“型藝材韻”說,就是一個例證。
一件家具,特別是紅木家具,從型藝材韻(造型、工藝、材料、韻味)的角度去評鑒,并沒有錯,但它的評鑒不夠全面。應該說,它是評鑒標準的“一部分”,但絕不是“全部和唯一”。如果我們不能認識到這一點,把它當作了評鑒標準的全部和唯一,那我們就犯了以偏概全之錯。對此若不加以匡正,它就會是一道繩索,禁錮我們的思維,使我們停滯于膚淺,在深入和探索的門前止步,這不僅會妨礙我們對家具本身的深度認識,更會對中式家具文化的學術研究造成重大遺漏和缺失。
我們可以看一下當下許多關于這類家具的出版物,尤其是擅于抄轉的自媒體,幾乎清一色的“就家具說家具”,不能不說這與“型藝材韻”之局限性“標準”的影響有關。
事實上,每一件家具,它都不是孤立地存在于世而不與其他事物與環(huán)境發(fā)生關聯(lián)的,有關聯(lián)就有相互的作用與影響,甚至局部或整體的生成,正是這些環(huán)境與事物所使然。所以,除了“型藝材韻”,還有更多的看點在里面。
舉例,一件清式寶座,從“型藝材韻”的角度,必然有許多言語可以對其進行解讀。但不能僅此而已。:顯然,它是典型的宮廷家具,而作為宮廷家具,它就一定與宮廷禮制、皇權政治和封建社會等諸因素有內在關聯(lián)。這種關聯(lián)是什么,它如何影響到了這類(或這款)家具,并在這類(或這款)家具上有所反映和體現(xiàn),等等,這些都是我們更應該關注的。上面提到的“宮廷禮制、皇權政治、封建社會”等等,就是這件家具存在的當時的社會環(huán)境,或稱時代背景或大文化環(huán)境,站在我們現(xiàn)代人的角度,就是回看歷史。而若我們站在當時的那個時代環(huán)境中前瞻未來,那時的“未來”就是我們的現(xiàn)在。
我們的現(xiàn)在,又是一個不同的社會環(huán)境,在這樣一個全新的大文化環(huán)境里,又會給宮廷家具帶來哪些影響與改變呢?:“宮廷家具與現(xiàn)代生活”,這自然又是一個全新的命題了。所有這些,都超出了“型藝材韻”的范疇,但它卻是“型藝材韻”的根,我們看到的“型藝材韻”只不過是根的衍生品,所不同的是“生長”過程和“生長”形態(tài)的差別。所以說,單純從“型藝材韻”的角度評價家具,是片面的,甚至是舍本逐末。問題是,當下舍本逐末的多,真正追根溯源的少。
二、“縱橫坐標法”掃描時空環(huán)境
如果說追根溯源也是一種評鑒方法的話,那么可以把它稱為“縱橫坐標法”,即把評價物(家具)定位為0點,即原點,坐標縱線是歷史和未來,坐標橫線是當代環(huán)境,我們的思維和眼光就是雷達掃描光譜,以原點為軸心,像行走的表針一樣對歷史、當代和未來進行一定縱深的全方位掃描,從中搜尋與評價物有關聯(lián)的因素,我們就會發(fā)現(xiàn)對評價物發(fā)生影響的作用物,進而便挖掘出了評價物與作用物相互影響的本質,從而深化我們對評價物的認識,這也正是我們要探尋的家具文化。
三、“原點解剖法”是解剖刀和透視鏡
顯然,縱橫坐標法深化了我們對評價物的認識,但仍然不夠,還應該增加一種方法,就是“原點解剖法”,這個“原點”即評價物。深度剖析看什么?一看力學結構是否合理,二看榫卯結構是否運用到位。還有第三看,也是最容易被忽略的,就是看細節(jié)。我們常引用一句話,說經(jīng)典家具是“增一分則長,減一分則短”。話都會說,但很少有人會用。換句話說,也就是絕大多數(shù)的家具制作人,體會不到這“一分”究竟在哪里:增了,并未覺出長;減了,也并未覺出短。之所以會這樣,一定是“沒到位”所致:作品本身沒到位或審美眼光沒到位。如果二者都真正做到位,就能夠體會到“增也增不得,減也減不得”的美妙意境了。
同一份圖紙,交給不同的師傅去做,結果卻大相徑庭,這是很正常的。區(qū)別在于制作者的經(jīng)驗、悟性和對家具的審美理解。
所以,我們對中式家具的審美評價,不可缺少的是“細節(jié)”,尤其是指出它為什么增不得減不得的道理。
如果說,“型藝材韻”的關注點是在表面,那么“坐標掃描”和“原點解剖法”則是重在時空和內里。如此三位一體的“點、線、面”,才會產(chǎn)生完整的評價,也才能夠牽引出其完整的文化鏈。
四、《紅木與生活》引領深度審美
現(xiàn)在,再來說說這本《紅木與生活》。《紅木與生活》其實是《中國紅木古典家具》的衍生品,《中國紅木古典家具》是近15年的老刊,在當時(2003年始)的那個產(chǎn)業(yè)年代,它粗獷而充滿生機,并一枝獨秀地引領了中國紅木產(chǎn)業(yè)的前行。然而面對供給側改革的當下,面對未來精品贏天下的時代,更需要精細與文化性,以深度審美標準與體驗,引領中國紅木行業(yè)去除浮躁,回歸寂寞之道的本源,從而創(chuàng)造出真正的時代精品。
《紅木與生活》,就是這樣一朵應運而生的小花。
中歐古典家具對比
歐洲古典家具,一般是指17世紀到19世紀這一歷史時期改變日常生活風格、內涵和標準的家具及裝飾的仿古復制品。由于其采用手工生產(chǎn),濃厚的文化氣息使其超越了“流行”的概念,而成為一種品位的象征。
這種家具通常以實木為材料,既有很好的硬度,又具相當?shù)娜犴g性。其表面可雕刻出細膩的圖案,又不至于開裂,使用期可達幾十年以上。歐洲古典家具的代表有:以尊貴與奢華著稱的意大利家具;以優(yōu)美線條著稱的法國家具;以浪漫和激情著稱的西班牙家具等。
中國古典家具,主要包括四種最重要的設計風格,即:楚式家具(周代至南北朝)、宋式家具(隋唐至元代及明朝早期)、明式家具(明中期至清早期)和清式家具(清中期以后)。目前,市面上的中國古典家具主要以明清家具為主。明式家具講究實用,造型簡潔,椅子的靠背是根據(jù)人體的弧度設計的,沒有鋪張的部分,還講究所謂“一木成器”,很節(jié)約材料,比如椅子,靠背上最多中間有一處雕花而且是透亮的,比例適合人體;清式家具比較繁瑣,精雕細刻,講究豪華,但不很實用,椅子的靠背從弧度變成直角,厚重龐大,實屬收藏與觀賞的佳品。
微信
新浪微博
QQ空間
QQ好友
豆瓣
Facebook
Twitter